建橋修橋、兩代人接力 讓瀘州長江大橋重返「年輕」

2021-01-13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建橋修橋、兩代人接力 讓瀘州長江大橋重返「年輕」

38年前,來自全省各地的1500多名建橋工人在瀘州長江邊集結,他們自力更生、開拓創新、艱苦奮戰,建成了當年長江上最長的一座公路大橋。

38年後,瀘州長江大橋出現病害,交到新一代建設者手中。而在這批建設者中,有不少還是「橋二代」。

不少「橋二代」參與到長江大橋維修整治工程中

橋一代:3個橋墩修了3年 最先進機器是混凝土輸送泵

7月13日下午,已87歲高齡的李賢科老人在兒子李劍的攙扶下,來到瀘州長江大橋維修整治工程施工現場。當年,作為四川省交通廳公路工程局一處工人,李賢科參加了瀘州長江大橋的建設。如今,再次看到這曾經熟悉的場景,老人感慨萬千。

「當年修橋,最難的就是這兩個橋墩。」站在長江大橋2號、3號橋墩中間,老人記憶的匣子也打開了。

李賢科老人講述當年修橋的故事

1977年國慶節,瀘州長江大橋開工典禮在長江南岸舉行。工程啟動就從最難的涉水橋墩開始。那時,沒有先進設備,僅水中三個橋墩的建設就用了3年。

李老回憶,當年進行橋墩施工,首先從做沉井(鋼圍堰)開始。要做水下沉井,得用浮吊船在指定墩位,下放直徑20米、高1.2米的鋼板焊接成的鋼護筒,「要讓護筒直接下沉,還需在裡面加石頭配重」。當一節鋼護筒快沉入江底時,馬上又得再接一節。

李老說,如果遇到水下有石頭或者半邊是巖層,就需要潛水員下去放炮,然後用高壓水泵把石頭和泥沙吸出來。直至最後一節護筒下沉到設計標高,才由潛水員下到江底把泥沙碎石清理乾淨,灌注一層水下混凝土把井底封住。再抽水、打樁,最後澆築鋼筋混凝土承臺和橋墩。

「說起簡單,做起來難,僅3號橋墩,施工期間就遇到了不少困難,比如井壁坍塌、鑽頭脫落、鋼材短缺等,一個橋墩花了整整一年才建好。」李老稱,那時機械嚴重短缺,浮吊船是去重慶租的;江面上沒有施工棧橋,就臨時租用貨船幫忙。高峰期時,圍繞一個橋墩服務的船隻多達100餘艘,場面非常壯觀。在李老的印象中,當時唯一的先進機器就是混凝土輸送泵,還是通過省交通廳從去德國進口的。

3號橋墩的建設經驗,為後來修建2號、4號橋墩省了不少時間。1980年,長江大橋3個涉水橋墩終於建成,南北兩岸引橋墩柱也同步建成,開始轉入橋面施工。

李賢科老人說,長江大橋建設過程中,無論是在技術上、管理上、設備上遇到的困難都不計其數,但最終還是在全體工人的不懈努力下成功突破。1982年國慶節,當時國內長江上第一座最長的公路大橋終於建成通車。

橋二代:沿用老工藝,採用新技術 打造經典維修工程

童年、少年時代見證了瀘州長江大橋建設的李劍,從小深受父輩的影響,長大後子承父業,繼續從事橋梁工程建設,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橋二代」。

作為此次長江大橋維修整治工程的技術人員,站在父輩修建的大橋上,李劍深感肩上的擔子有些沉重。

李劍指導設備吊裝

「再到父親戰鬥過的地方工作,仿佛又看到了當年父親修橋時的場景。」李劍說,大橋的病害並非質量問題,幾乎都是由於超負荷運轉帶來的。要徹底解決這些隱患,讓大橋繼續保持「青春活力」,是值得「橋二代」們認真思考的問題。

現在,李劍是瀘州長江大橋維修整治工程機料處處長,負責整個項目材料的質量把控。李劍說,長江大橋維修所需材料包括各種標號混凝土、各種型號鋼材、環氧類砂漿及混凝土、塗裝漆、橡膠支座、植筋膠等,每種建材的採購,除了必須具備相應的檢測證明,項目部還請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二次抽檢,「修橋是大事,必須從源頭上把好材料質量關」。

為保證大橋維修整治後質量經得起檢驗,需要徹底弄清楚病害成因。項目部除了利用交通運輸部今年例行檢查開出的「體檢報告」,在工程啟動前,又再次針對存在的每個問題進行覆核,對施工方案進行論證,所有問題做到瞭然於胸。

「大橋維修將沿用老工藝,採用新技術。」李劍說,在傳承中創新,是對父輩最大的敬意。為此,大橋進入斷道施工後,項目部又專程從各地請來當年參與建橋的設計師和技術骨幹進行技術分享,共同剖析病害源頭,認真聽取「橋一代」們對維修技術方面的建議,力爭打造成經典維修工程。

橋二代:讓長江大橋重返「年輕」 才是對前輩們最大的敬意

瀘州長江大橋不僅是一座橋梁,也是瀘州的地標性建築,將「修舊如故」與創新發展相結合,是此次維修改造的原則。

用鋼板梁替換大橋主橋部分日漸老化的鋼筋混凝土T梁,是最重要的工程之一,這其中就沿用了老工藝,同時也融入了新材料、新技術。

「在傳承的同時,融入新時代的創新,讓大橋重返『年輕』,才是對前輩們最大的敬意。」長江大橋維修整治工程協調部主任楊勇也是一名「橋二代」,他說,大橋維修要將主橋所有鋼筋混凝土T梁更換為鋼板梁,同時對伸縮縫進行更換、優化,提高行車舒適度。

「主橋掛梁更換後,要在上面鋪設瀝青,而大跨徑鋼橋面瀝青鋪裝一直被視為世界性的難題。」楊勇告訴記者,大跨徑鋼板梁柔度大,尤其受車輛長期碾壓容易產生局部變形,這就需要鋼橋面上的瀝青具有良好的隨從性,即緊隨鋼橋面一起變形,還仍能保持完好,也就是所謂的以柔克「鋼」。

楊勇說,因此,將在橋面瀝青最上層,加入高黏高彈性SBS改性瀝青。當夏季橋面溫度達到70℃高溫時,這種新型瀝青具有非常優越的抗車轍性能。冬天,橋面低溫產生的水汽容易進入內部溝槽和紋理中,對道路結構產生影響,SBS改性瀝青可以很好地抗裂、抗凍融。同時,高彈性還可以增加路面的疲勞耐久性,讓大橋「延年益壽」。

從建橋到修橋,「橋一代」和「橋二代」們守護的這座大橋,給瀘州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年大橋兩岸的荒涼灘地,如今已建成了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尤其是夜晚,長江大橋兩岸燈火輝煌,這已成瀘州人的記憶,也是父輩們的成績。」李劍感慨萬千。

川江都市報記者 曾剛 攝影報導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相關焦點

  • 武漢和重慶,誰才是真正的橋都?重慶橋多,但武漢是建橋之都
    一個是重慶,嘉陵江匯入長江。一個是瀘州,沱江匯入長江。再一個就是宜賓,岷江匯入長江。相對而言,瀘州和宜賓都是小城市。兩江四岸最出名的,還是上海、武漢和重慶。這三個城市的沿江風光,也是最好的。當然,上海最好的地方主要還是黃浦江沿線,長江沿線反而比較一般。因為這樣的地形,導致重慶的橋非常多。有多少呢?據說大大小小形形色色有一萬多座!
  • 瀘州長江大橋「換骨」 鋼掛梁取代鋼筋混凝土T梁
    四川在線消息(陳向前 記者 魏馮)7月19日15時,瀘州長江大橋維修整治工程現場,身著橙色工作服的工人們正在進行鋼板焊接,為下午長江大橋主橋第五跨(4至5號橋墩)的「換骨手術」做準備——用每片70噸的鋼板梁,取代每片160噸的鋼筋混凝土T梁,一片減負90噸。
  • 設計運營速度最快負荷最大的懸索橋 五峰山長江大橋有哪些硬科技
    12月11日,經過時逾五年的艱苦奮鬥,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連鎮鐵路五峰山長江大橋鐵路正線通車運營。五峰山長江大橋全長6.409千米,主跨1092米,上層為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為100公裡。下層為四線鐵路(正線2線,預留線2線),正線設計時速為250公裡。
  • 瀘州合江四座渡改橋試運行 10萬人告別乘船渡河史
    瀘州交通運輸局供圖川報觀察消息,8月28日,瀘州市合江縣黔魚洞大橋、三江咀大橋、貓石溝大橋和清溪溝中橋4座渡改橋進入試運行階段。4座渡改橋的正式完工,意味著鳳鳴鎮、甘雨鎮在內的近10個鄉鎮近10萬人將告別乘船渡河歷史。據瀘州市合江縣渡改橋辦相關負責人杜江介紹,黔魚洞大橋、三江咀大橋、貓石溝大橋和清溪溝中橋自2016年10月陸續開工建設,今年7月,第三方檢測機構對這四座渡改橋進行橋梁檢測,經檢測認定橋梁達到交工要求。
  • 四川修建的長江大橋,長1800米,是該地區第一座雙層兩用橋!
    中國建成的長江的發展來說,長江大橋很多,功能很多,但其實四川也有自己的長江大橋,只是它的長江大橋名氣很低,遠不如重慶武漢的長江大橋有名,所以人們往往忽略了這座長江大橋,不過四川建的長江大橋意義也很大,我就介紹一個四川要建的長江大橋,它在對於四川的發展上意義還是很大的。
  • 五峰山長江大橋創七項世界紀錄 這座高鐵橋「高」在何處
    五峰山長江大橋全長6.4公裡,上層為八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公裡,下層為四線高速鐵路,設計時速250公裡。作為世界上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刷新了七項世界紀錄,其中有著諸多揚州元素。為什麼是懸索橋?
  • 重慶第一座長江大橋,現功成身退將被拆除,現實版「過河拆橋」
    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的建設也在不斷變化,以前很多被稱為宏偉不可思議的建築,今天已經變得很辛苦了, 這包括一個叫橋梁公路的基礎設施, 今天介紹的是萬裡長江的第二座橋重慶白沙沱長江大橋, 這座橋對重慶來說承擔著這個城市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重要紐帶, 對重慶人民來說,這早就是這個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五峰山長江大橋建成運營 刷新多項世界紀錄
    世界上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世界上主纜直徑最大的懸索橋、世界上陸地沉井基礎面積最大的懸索橋……12月11日,五峰山長江大橋建成運營,10點10分,揚州東首發G8301次列車從大橋通過。這座大橋早在建設之初,就憑藉其刷新的多項世界紀錄得到廣泛關注。
  • 五峰山長江大橋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歷史性跨越
    世界上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世界上主纜直徑最大的懸索橋、世界上陸地沉井基礎面積最大的懸索橋……12月11日,五峰山長江大橋建成運營,10點10分,揚州東首發G8301次列車從大橋通過。這座大橋早在建設之初,就憑藉其刷新的多項世界紀錄得到廣泛關注。
  • 南京五橋合龍:長江大橋系列新添一座世界級「小兄弟」
    這座南京長江大橋系列裡最「小」的兄弟不僅將連接起南京最「新」的兩個城區——河西新城和江北國家級新區,同時也為南京長江以北打通了一條直達高鐵南京南站和祿口國際機場的快速通道。世界首座輕型鋼混結構斜拉橋——南京長江第五大橋。
  • 湖南路橋中標荊州觀音寺長江大橋
    「路橋湘軍」再奏「長江之歌」 湖南路橋中標荊州觀音寺長江大橋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29日訊(記者 胡信松 通訊員 蘇美滋)「路橋湘軍」再奏「長江之歌」。今天,記者從湖南路橋集團獲悉,公司已被確認為湖北荊州觀音寺長江大橋承建單位,這意味著從2006年11月中標荊嶽長江公路大橋建設14年後,湖南路橋重返長江橋梁建設。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湖南路橋先後在長江修建7座大橋——銅陵長江大橋、南京長江第二大橋、宜昌長江公路大橋、荊州長江公路大橋、安慶長江公路大橋、南京長江第三大橋、荊嶽長江公路大橋。
  • 長江大橋即將封閉,瀘州部分市民購電動車代步 交警:上牌才能上路
    自公布瀘州長江大橋將封閉維修整治後,不少市民購買電動車,以代替私家車出行。那麼,市民在購買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2019年4月15日,電動自行車「新國標」,也就是工信部新修訂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正式實施。
  • 中國首座海外大橋,填補了中國建橋史上一項空白,宛如蛟龍出海
    中國首座海外大橋,填補了中國建橋史上一項空白,宛如蛟龍出海中國有很多大橋,像武漢長江大橋、清瀾大橋、膠州灣跨海大橋、廈門大橋等等。這座大橋便是東海大橋,它是中國首座海外大橋,它的成功建立填補了中國橋梁建造史上的一項空白,為以後跨海大橋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千廝門大橋,一座很漂亮的大橋
    ……在國內,能稱之為橋都的地方,太多了,以前有江有湖才會建橋,現在隨著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的發展,就算是內陸地區也出現了很多新的「橋都」。無耐自己見少識不廣,去過的地方不多,在我認識中,能完全稱為橋都的,就兩座:我的家鄉東莞市石龍鎮和重慶市。
  • 前南電影《橋》的中國版:錢塘江大橋的抗戰瞬間
    前南斯拉夫電影《橋》根據真實歷史事件而創作,影片背景是在1944年,德軍撤退時將途經一座具有戰略意義的大橋,一個遊擊小分隊奉命炸掉這座名為塔拉河峽谷大橋。 而在塔拉河峽谷大橋被炸毀的前七年,1937年12月23日,侵華日軍主力逼近杭州,這一天下午五點鐘的時候,茅以升一聲令下,通車僅僅89天,全長1453米的錢塘江大橋瞬間被炸成了六段。
  • 「視頻」世界首座輕型鋼混結構斜拉橋——南京長江第五大橋跨江主...
    趙振宇 攝南京長江第五大橋位於南京長江三橋下遊約5公裡處,南京長江大橋上遊約13公裡處,全長約10.33公裡,大橋為中央雙索麵三塔組合梁斜拉橋,縱向看去,立於江中的三座鋼混組合索塔猶如三根潔白的玉簪,點綴在江面之上。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南京長江第五大橋主梁共分成123個梁段,標準梁段採用窄體式智能液壓提升橋面吊機對稱懸拼。
  • 荊州李埠長江公鐵大橋,正式名稱為「紀南長江大橋」
    李埠長江公鐵大橋,對於荊州的重要意義,怎麼強調都不過分。還有一個東線方案是經楚都大道、高陽大道、東方大道至未來的鹽卡長江大橋過江。 但襄荊荊常高鐵對荊州的意義自不必說,荊州南北向高鐵的希望。二廣高速改線對荊州也極為重要,原二廣高速就成了荊州市區內的快速路,而荊州長江大橋就可作為開發江南片區的跳板。
  • 重慶長江大橋複線橋圖紙_2020年重慶長江大橋複線橋圖紙資料下載...
    2006-09-25新聞,25日,重慶長江大橋複線橋正式通車。複線橋通車後,原有的重慶石板坡長江大橋與該複線橋均採取單向行駛,緩解了當地的交通壓力。複線橋通車後,原有的重慶石板坡長江大橋與該複線橋均採取單向行駛,緩解了當地的交通壓力。圖為當日通車後,車流湧向新建成的複線橋(圖片3)。中新社發郭晉嘉攝2006年9月25日上午10點半,重慶,長江大橋複線舉行通車典禮。
  • 重慶長江第一橋,「橋都」的第一代記憶
    重慶 ,多江河而多橋梁,所以他還有一個名字「橋都」。 重慶 境內橋梁就有四千多座,主城區因於長江和嘉陵江兩江間夾存,如今也有近30座大橋。每每經過這些大橋的時候,你們有沒有欣賞過他們的模樣?每一座橋都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定位,擁有了五個世界之最。橋,是 重慶 必不可少的靈魂。白沙沱大橋長江, 中國 的母親河之一,對於我來說也是非常有感情的,畢竟我所出生的 上海 也位於長江的下遊。
  • 看完《金剛川》,一起看看北洋學子抗美援朝時建橋、修橋的故事!
    電影《金剛川》講述了工兵橋修好又被炸毀再度修好……一個屹立不倒、令敵人費解的戰爭奇蹟「白天這橋炸,晚上通那橋。晚上那橋炸,白天通這橋。炸彈在空中嘶,列車在橋上跑。他們白天炸,我們晚上修;他們炸了正橋,我們就修便橋。大寧江的正橋長近一公裡,被炸毀後,橋高難以修復,為了確保運輸線的暢通,我鐵道兵部隊就在大寧江上修了4座便橋。這座炸了就通那座,隨時讓滿載彈藥和物資的列車呼嘯而過。為了不讓敵機發現,修的便橋一座比一座低,其中的四便橋就像是浮在水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