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疫情遲遲無法重啟的2020中超,似乎成為了不少老將告別的一年,繼上周陳濤宣布退役之後,和他一起作為05國青一代的又一位中場球員選擇了離開,他就是曾經國足中場主力的周海濱。北京時間6月6日,這位曾經效力於天津泰達和山東魯能的球員,在微博上宣布退役,我們也從他長達1700多字的長文中,逐漸回憶起其職業生涯的眾多鏡頭。
年少成名,曾是史上最年輕國腳
和陳濤同是出生於85年的周海濱,亦是年少成名。98年,他被郭侃峰帶入山東魯能青訓,2003年,年僅18歲的周海濱進入魯能一線隊,完成了當時還是甲A的首秀。並且憑藉著聯賽中的出色發揮,周海濱還得到時任國家隊主教練阿里漢的徵召,在與當年和智利的比賽中,完成國家隊首秀,成為了當時歷史最年輕的國腳(該記錄在當年年底東亞四強賽中被趙旭日打破)。
2004年,周海濱為魯能打入中超元年首個進球,2005年隨隊參加世青賽,06年在亞運會上,其與伊拉克和伊朗的比賽中的進球,依然令球迷印象深刻。
2006年土倫杯上,中國1-0戰勝阿根廷,賽後阿根廷主帥費拉羅這樣評價周海濱,「你們的18號球員(周海濱),我想我要用迭戈-西蒙尼來形容他了,雖然他現在的實力還遠不如鼎盛時期的迭戈,但是已經比迭戈同齡時要出色了。如果有機會請你代我轉告這名球員,他的前途無量,要把握住自己,說不定哪天他就真的穿上河床或者博卡的隊服了!」
周海濱在職業生涯的前幾年已經幾乎那遍了榮譽,中超冠軍,足協杯,世青賽16強等等,可以說,周海濱在20歲左右已經到了其頂峰。
推動中國博斯曼法案
2008年底,與山東魯能合同到期的周海濱,向俱樂部提交了轉會的意願,但是並沒有得到球隊的同意。儘管博斯曼法案在1995年便出臺,規定合同到期的自由身球員可以和其他球隊談判,不過在當時的中超,其還沒有和國際轉會制度接軌,即使合同到期,俱樂部仍和球員有30個月的約束期,在這段時間內,球員不得以自由身轉會他隊,如果要轉會,仍然需要支付原俱樂部轉會費。可以說,這也成為了當時不少中國球員的枷鎖,與周海濱同期的陳濤或許也可以說是該制度的受害者。
以周海濱的話說,他甚至不惜以「肯定能走,大不了就退役」的強硬態度,最終才得以跳出合同加盟埃因霍溫,為此他自掏腰包賠償了魯能一筆錢。此後,周海濱的成功也促成了別的球員效仿,馮瀟霆也以此方式自由身轉會韓國大邱FC。
而中國足協也終於在經過討論之後,在2010年修改了球員轉會的規則,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取消約束期,合同結束即可以以自由身轉會。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周海濱成為了中國博斯曼法案的先驅,推動了中國球員轉會與歐洲接軌。
另一層面,周海濱加盟埃因霍溫後,過的並不如意,不過以他在退役感言中所言,他也並不後悔,「年輕時候的我狂傲不羈,為了夢想選擇了離開魯能奔向歐洲,不過,儘管留洋沒有成功,但我不後悔,也不遺憾。」
但是其職業生涯,似乎也在這一刻有所變化,經歷了埃因霍溫完全沒有出場的一年之後,其回歸山東魯能,但是狀態已經遠不比昔日。
職業生涯末期受卡納瓦羅認可
2017年,周海濱從泰達重回自己的老東家魯能,此時的他已經不再是球隊的主力,不過他依然在用自己的經驗幫助著球隊。
在和恆大的亞冠比賽中,周海濱替補出場賽後幫助球隊扳平比分,而賽後恆大主帥卡納瓦羅更是找到佩萊,讓他轉告周海濱,他從沒在中國見過踢球這麼好的球員。而周海濱則又讓佩萊回復卡帥說「你告訴他,我老了!」
周海濱的確已經34歲,處於職業生涯末期的他最終在一年後決定退役。而縱觀其職業生涯,我們也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留洋前和留洋後,留洋前其年少成名,早早成為國家隊主力,而留洋後職業生涯較為波折,其國腳生涯也在2011年亞洲杯與卡達的比賽中替補出場以後戛然而止。
不過能得到多名國外教練讚譽,也證明了周海濱能力的出色,之後,他將開啟自己退役之後第二段人生。據他所說,他依然不會離開足球,這位把職業生涯大部分時間貢獻給魯能的球員,或許會在之後魯能的賽場上看到另一個畫面的周海濱。
(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