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在智慧型手機、PC、電視機等多個熱門的消費電子領域,國產品牌「攻城掠地」,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不過在傳統的單反和無反相機領域,國內廠商鮮有涉足。
不過在昨天下午,小米生態鏈下的小蟻科技發布一款無反相機——小蟻微單相機 M1。
外觀很「徠卡」小蟻 M1
徠卡 T
小蟻 M1 的設計非常簡潔,第一眼看上去很有幾分徠卡 T 的感覺,相機正面右上角紅色的小蟻標誌也有些徠卡「可樂標」的感覺。當然,小蟻 M1 的體積可要比徠卡 T 小不少。
和徠卡 T 不同的是,小蟻 M1 的機身用的是塑料材質,不過索性做工還不錯,配合手柄上的蒙皮和 280 克的重量,小蟻 M1 拿著手裡使用還是很舒服的。
需要說明的是,小蟻 M1 的屏幕是無法調節角度的,如果你很喜歡翻轉屏幕自拍,小蟻 M1 的屏幕可能就不太夠使了。
操作很「簡潔」,但不見得是件好事小蟻 M1 的機身設計非常簡潔,除了頂部的開關鍵,機身只有兩個按鍵,頂部有一個拍照模式波輪(波輪中間是錄製視頻的按鍵)以及一個可調節參數的波輪,顯示屏支持觸摸操作。
不過在注重操作效率的相機中,按鍵和波輪太少常常不是件好事,它會讓原本可以直接使用一個波輪或一組按鍵搞定的操作變得更加複雜。比如說如果有兩個可調節參數的波輪,可以一個調節光圈,一個調節快門時間,由於 小蟻 M1 的機身頂部只有可調節參數的波輪,就必須使用觸控螢幕來輔助操作了。
在整體的使用感受上,比起傳統無反相機,小蟻 M1 更加接近智慧型手機。它的效率沒有布滿按鍵和波輪的傳統相機高,但上手的成本要低不少。
作為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小蟻 M1 還在社交分享和輔助拍照等方面做了不少嘗試。
M1 內置了藍牙和 Wi-Fi,可以使用藍牙讓手機和小蟻 M1 保持連接狀態,可以快速啟動 Wi-Fi 而無需輸入密碼,使用相機完成拍照後可以直接分享到朋友圈。小蟻 M1 還內置了叫做「大師隨行」的功能,可以輔助用戶構圖,調色,幫助小白用戶快速拍出「大師級」的照片。
M4/3 陣營,成像品質有保障在相機最核心的 CMOS 上,小蟻 M1 選擇了開放、成熟的 M4/3。
圖中紅色為 M4/3
從 CMOS 尺寸上看,M4/3 的在無反相機中不算大(但遠大於手機 CMOS),絕對的理論成像素質要略遜色於索尼、富士等品牌的 APS-C 傳感器,優點是對焦速度很快,豐富優質的鏡頭群也能抵消掉「小底」的優勢。
小蟻 M1 用的是來自索尼的 IMX269 傳感器,有效像素 2016 萬。在 M4/3 陣營中,這塊 CMOS 的素質堪稱頂級,奧林巴斯 PEN-F、松下 GX8 等高端 M4/3 機型上用的應該也是這塊 CMOS。
此外,小蟻 M1 的最高 ISO 還達到了 25600,在 M4/3 相機中已經非常優秀了。機械快門最快 1/4000 秒,距離高端機型的 1/8000 秒有差距,是主流無反相機的常規水準。
作為一家以做視頻錄製起家的公司,小蟻 M1 的視頻錄製規格堪稱頂級,支持 4K 30fps 以及 1080p 60fps 的視頻拍攝,在無反相機中可以算得上頂級水準了。
至於對焦、測光、成像表現以及視頻錄製效果,我們還需要在體驗過產品之後才能給出評價,大家可以持續關注極客之選(微信號:GeekChoice)的後續報導。
鏡頭:人像頭 + 標變在發布小蟻 M1 時,小蟻還發布了兩款原廠鏡頭。
其中一個是焦距為 42.5 毫米的人像頭(等效 85 毫米),6 組 6 片,包含了兩組非球面鏡片,最大光圈 f/1.8,可以實現不錯的背景虛化效果,是個典型的人像頭。不過小蟻在這款鏡頭上加入了一個很特別的微距功能,在鏡頭上有一個正常 / 微距開關,打開後最近對焦距離從 0.5 米縮小到只有 0.25 米。
此外,小蟻還發布了一個 12-40 毫米焦段的變焦鏡頭(等效 24-80 毫米),9 組 11 片,光圈範圍在 f/3.5-f/5.6。
作為一款 M4/3 陣營的產品,小蟻 M1 也可以支持松下、奧林巴斯這兩大 M4/3 陣營的傳統大廠以及適馬、騰龍等品牌 M4/3 卡口的鏡頭。
缺了些啥?除了上面提到的操控問題之外,作為一款售價較低的無反相機,小蟻 M1 還有哪些「妥協」呢?
沒有集成機身防抖。在無反相機的機身中集成防抖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 M4/3 陣營中,除了奧林巴斯和部分松下的高端型號,其它產品基本也都沒有在機身內集成防抖。但可能有些麻煩的是,小蟻 M1 配套的兩個鏡頭也沒有光學防抖,這有可能影響拍攝夜景的成功率。
原廠鏡頭群不夠豐富。作為一家新興廠商,鏡頭群匱乏並沒有什麼好意外的,長焦、標頭、大光圈廣角一個都沒有,不過憑藉著 M4/3 極為豐富的鏡頭群,小蟻 M1 的鏡頭群並不是什麼問題。在接受極客公園的採訪時,小蟻表示,他們已經加入了 M4/3 協會(如上圖),並且在發布會之前就已經對松下、奧林巴斯等主流鏡頭的兼容性進行了完整的測試。
沒有電子取景器(EVF)。好在小蟻 M1 頂部預留了一個熱靴,應該可以使用外置的 EVF。當然,如果你習慣了用屏幕取景,沒 EVF 並不會是什麼問題。
售價有驚喜如果說機身防抖和 EVF 的缺失讓你對小蟻 M1 的市場前景感到有些擔心,看到下面這個售價你應該就放心了。
小蟻 M1 目前提供了兩個版本可選,機身加雙鏡頭的售價為 2999 元,機身加 42.5 毫米人像頭的售價為 2199 元,鏡頭機身暫時不會分開出售。無論是哪個版本,小蟻 M1 的售價都可以算得上超低價了,其中「機身 + 人像頭」的這種銷售組合應該還是第一次在無反相機中出現,它的定位也很明確——拍出背景虛化效果的照片,而這也是無反相機和智慧型手機相機最容易察覺到的差距。
有趣的是,和華米前段時間發布的智能手錶類似,雖然小蟻是小米生態鏈下的公司,可小蟻 M1 選擇了 9 月 23 日在京東首發,小米商城則需要晚些時候才會上架。單從產品上看,小蟻 M1 和小米似乎唯一有關係的地方就是「小米式」的定價了。
當然,對於相機來說,紙面參數好看不代表好用,更不代表拍的好。至於小蟻 M1 是否值得買,我們還需要在體驗之後才能作出判斷。
如果你近期正在考慮購買一款 2000-3000 元的無反套機,在松下 GF8、奧林巴斯 E-PL7、富士 X-A2 等傳統相機品牌的產品之外,小蟻 M1 是另一款值得關注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