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公布2019年度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建設點名單,集美大學航海技術、水產養殖學、軟體工程等3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輪機工程、動物科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財政學、會計學、小學教育、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數學與應用數學等12個專業獲批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本次評選是教育部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的首輪評選,共認定了405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其中中央賽道1691個、地方賽道2363個;認定了6210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教育部將在2019-2021年,建設10000個左右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點和10000個左右省級一流本科專業點。
集美大學將以此次獲批國家級和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為契機,繼續堅持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加大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一流專業」的示範領跑作用,持續推進專業內涵建設,帶動全校人才培養能力和質量的全面提升。
航海技術
航海技術專業秉承知識與技能並重的理念,突出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為我國航運業發展培養了一萬多名優秀航海專業人才,在海內外享有廣泛聲譽,被譽為「航海家的搖籃」。2009年獲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10入選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2011年入選省級教學團隊, 2013年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2013年獲批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014年獲批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018年入選省級本科實踐教學團隊。
★ 構建了具有「工匠精神、誠毅品格」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建立了管控結合的多元化教學平臺
★建設了國家級「海上專業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級「海上專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集美大學-中遠海運散貨運輸有限公司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三個特色鮮明的國家級實訓基地
★形成了一支「雙師雙能」型師資隊伍,持有海船適任證書教師佔比達到80%
★形成了航海人文教育的特色課程及活動體系
★在全面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基礎上開展「行業英才」本科創新班改革與實踐,近三年累計224名學生參加試點培養
★2014年獲福建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2017年獲福建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2018年獲批福建省示範性應用型專業群建設項目
水產養殖學
秉承中國特色水產理念,服務於我國水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面向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較系統地掌握水產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較強實踐能力,能夠在水產及相關領域從事教育、研發、生產、經營、管理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複合型人才,為鄉村振興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人才支撐,服務美麗中國建設。本專業2010年被列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013年被列為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014年入選國家級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2016年被列入福建省服務產業特色專業建設項目。
★水產類專業基礎課程與創新教育教學團隊被評為省級教學團隊,水產動物遺傳育種團隊被評為福建省博士生導師團隊。
★水產學人才高地」成為福建省企事業人才高地建設單位。
★有4位教師入選國家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
★謝潮添被聘為教育部高等學校水產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王文磊獲第四屆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二等獎。
★ 江興龍教授主持的「池塘生物膜綠色養殖技術研發與應用」獲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二等獎。
★建設了「水產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15)、鰻鱺現代產業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水產生物育種與健康養殖工程研究中心、農業農村部東海海水健康養殖重點實驗室、福建省高校水產養殖與水產品安全重點實驗室等教學、科研平臺。
★形成了較完善的實踐技能培養體系,新設立6個設計性大實驗課。
★校企合作顯著加強。特別是通過《水產養殖綜合技能實踐》實習,使企業和學生雙贏,每年企業為本專業學生提供的實習崗位數達到實習學生數的4倍以上。建立了20多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 「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水產類專業卓越農林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探索」獲得2018年福建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軟體工程
本專業培養應用領域軟體系統的分析、設計、開發、測試和維護能力的軟體工程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專業立足福建,面向全國軟體與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校企協同培養產業需求的應用型工程人才。
★成立百度雲人工智慧產業學院,全面推進校企協同人才培養,企業導師深度介入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
★依託電子信息專業群和應用型學科建設,引入企業工程師,加強產教融合培養模式,提升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質量。
★學院與廈門中軟等公司合作,建立長期、穩定的實習實訓基地;企業技術人員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聘請企業技術專家為我院學生的校外導師,建立大學生實習實訓、就業聯動培養模式。提升大三暑假實訓質量,開設不同方向的實訓項目,包括移動應用(Android、IOS)、大數據應用等。實訓地點包括北京藍橋東莞基地、達內杭州基地、中軟廈門基地和校內等。
★依託廈門市機器人仿真技術工程中心、軟體適用人才培養基地等平臺、網際網路+實踐基地,鼓勵學生參與中心、基地的課題研究工作,支持科學研究和高層次人才培養,促進教學與科研融合發展。
★實施「一賽一項」計劃,即學生在校參加一次學科競賽和一個項目。鼓勵學生參與學科競賽,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專業能力。包括:ACM大賽、ICPC亞洲區域賽、全國藍橋杯程序設計大賽等。
★2018年獲批福建省示範性應用型專業群,2018年獲福建省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2017年獲福建省「軟體工程應用型學科」立項建設,2016年獲福建省軟體適用人才培養基地,2016年獲福建省網際網路+創業實訓人才基地。2014年福建省教育成果一等獎「多媒體技術課程建設及課程教學實施方案研究」。
★教育部第一批新工科專業改革類項目:產學深度融合的電子信息專業群創新實踐教育體系與實踐平臺構建」,2016-2018年獲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37項。省精品課程3門(Web程序設計、編譯原理、軟體工程);福建省在線精品開放課程(數據結構、JAVA程序設計)。
來源:集美大學 素材來源丨教務處通訊員丨楊淑林平臺編輯丨侯媛培責任編輯丨林嫦娥編審丨華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