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在播出以來就受到了廣泛關注。看過中國詩詞大會的朋友相信對武亦姝這個女生並不陌生。她才華橫溢,熟讀詩詞,各科成績優異,是個名副其實的額學霸,後來還以優異的成績高考上了清華大學,被大家稱為"才女"。正所謂,人紅是非多,仿佛在她身上也不例外,隨著她名聲在外,招致的非議也越來越多,這是為什麼呢?
武亦姝,是一個典型的00後,中學就讀於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她的人生一點也不平凡。
一、16歲勇奪中國詩詞大會冠軍
武亦姝走進大家的視線到廣為人知是從她參加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開始的,那時的她只有16歲,還在上中學。令所有人都沒想到是,這個看起來平平凡凡的小姑娘竟拿下了當季的冠軍,一時間名聲鶴起。
提起《中國詩詞大會》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看過,更有很多人是這檔節目的忠實粉絲。通過綜藝的形式,對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文化經典有著重要作用。現在這檔節目已經播出五季了,前四季都是被稱為"央視一姐"的我們所熟悉的董卿,很多人也被董卿的才情所打動。腹有詩書氣自華,是對董卿的最好描述了
在詩詞大會的經歷,讓武亦姝這個本來按部就班上學的孩子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不過,這種情形並沒有持續多久,她時刻牢記自己作為一名學生的本分,努力學習,讓自己靜下來,專心投入緊張的高考之中,對於各種採訪和電視節目避而不見。
而優秀的人,仿佛在任何事情上都可以做的很出色。在去年,功夫不負有心人,武亦姝以613分的高分考上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學府——清華大學,武亦姝再次走進大眾的視線。甚至教育部都對其公開陳贊說,"你讀過的書,必將照亮你未來的路";而且在去年的開學典禮上,也受到了校長的表揚;大學軍訓期間所寫的心得也被刊印在報紙上。
武亦姝的經歷,很多人望塵莫及,可能這就是很多人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這一路,仿佛一切大門都在向她敞開,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她的粉絲,經常作為案例出現在中小學課堂上。
不過,伴隨著對武亦姝的此起彼伏的誇讚,慢慢也開始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出現,而且聲音越來越大,甚至慢慢有超過正面評價的架勢。這些評價主要是認為武亦姝的只會背詩詞,而不會靈活運用,一味的追求死記硬背,就像書呆子一般,有本事自己寫詩。
也不乏有人為武亦姝反駁這些人,武亦姝才16歲,何必要對她如此苛責呢?
其實,誤解終究是誤解,很多人在看事情時往往都只看自己想看到的那一面,那些"陰謀家們"更是如此,見不得別人優秀,也欺負武亦姝過於低調而不知為自己辯解。其實武亦姝的作詩能力也很不一般,非常人所能及,這也是她一直熱衷於古詩詞的結果。
上面這首詩是武亦姝在中學時做作,當時的她也只有16歲,雖然這首浣溪沙,有些不盡完美之處,但是對於這樣的孩子來說未免要求過高,有多少孩子能夠寫出如此詩作呢?在她老師那找到的這首詩也讓那些不懷好心的人所創造的負面輿論不攻自破。
武亦姝成名後,有越來越的中小學生將她視為自己的榜樣,也有很多老師或者家長用武亦姝的經歷來促使孩子努力學習,成就更優秀的自己。在武亦姝身上,確實有很多經驗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應該看一下。
首先,熟讀古詩詞。古詩詞是我國有優秀的傳統文化,流傳至今經過篩選和過濾,基本上都是集大成之作,學習古詩詞對孩子很有幫助。
其次,文理兼修。武亦姝有著如此深厚的古詩詞積澱,很多人理所當然的認為這一定是一個標準的文科生,其實,恰恰相反,武亦姝讀的是理科。這也告訴我們,要不偏不倚,多多讀書、廣泛涉獵,說不定哪天自己的興趣點會是自己成功的基點。
第三,戒驕戒躁,不為世俗之事幹擾內心。隨著社會的發展,金錢至上觀念仿佛也越來越凸顯出來。很多人希望一舉成名,而不知道努力,總是希望天上掉餡餅。不如向武亦姝學習,即使自己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也繼續努力學習,甚至考上了許多人夢想中的學府清華大學,如果她當時為自己的成績沾沾自喜,貪圖享受,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她。
而這些,都和武亦姝一直堅持讀詩書是分不開的,可見詩書都一個的影響有多大。
我們現在仍有很多人認為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想讓孩子學習一門技能,這樣也導致現在重理輕文的現象極為普遍,現在的高中所進行的文理科改革,很大程度上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人需要綜合發展,才能有更好的未來。
因此,借武亦姝的經歷在此告誡大家,哪怕孩子真的喜歡的是理工科,也不要徹底放棄文科。要堅持讀書,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熟讀經典,不僅可以提高人的鑑賞能力和水平,而且對於改善一個人的氣質也很有幫助,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現在的家長,很多都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但不顧孩子的興趣,也不知道培養孩子的科學方法。孩子年齡還小,學習能力強,可以讓他多接觸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知識,比如古詩詞。文化需要傳承和發揚,而這個意識是需要從小開始建立的。
現在古詩詞越來越重要,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古詩詞的比重都在不斷加大,能夠學好古詩詞,基本上孩子的語文成績就不成問題。學習古詩詞,可以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讓孩子在今後學習中能夠更加得心應手。
不過,很多家長也反映說,自己並不是不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但是孩子確實很難看進去,不懂意思,都是死記硬背,背了就忘。
別急,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這套書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讓你的孩子從此愛上古詩文,理解和背誦更是不在話下,讓孩子養成閱讀古詩詞的習慣,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性格和氣質。
這套書叫做《飛花令》,董卿和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以及眾多兒童閱讀專家也極力推薦這本書。
《飛花令》這本書,圖文並茂,可以增加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更好的理解詩文的意思,而且不至於枯燥乏味。
採用一些小故事的形式,將詩詞穿插在一個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中,增加閱讀的趣味性,讓孩子主動去學習。
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而且,這套書基本上囊括孩子中小學所需要接觸到的所有詩詞,讓孩子成績更加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