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羋月傳》中的羋月,是唐昧預言中的「霸星」。楚王商滿心歡喜,原以為霸星定是男嬰無疑,誰料:這顆所謂的「霸星」竟是一個女娃娃。楚王商以為被唐昧戲耍了,一怒之下,就把唐昧挖去雙目、流放邊關了。
後來,羋月被威後派人放入河道中「聽天由命」,原以為這孩子活不成了,卻不料,女嬰竟被少司命神像所救,奇蹟般地存活了下來。
楚王商十分震驚,直呼這孩子命大,定是有些福緣的。所以,就認可了這個女兒,並給小公主賜名「月」;這就是後來的羋月。
而「霸星」之說,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後宮的一個笑話,尤其是王后,覺得這簡直是無稽之談,所以,便放下心來。既然霸星是女孩子,那麼她兒子的太子之位就不存在任何威脅,因此對羋月放鬆了警惕。
羋月慢慢長大了,越來越聰慧可愛,深得楚王商的歡心。有一年羋月夢魘,夜裡時常驚悸,楚王商得知後,便給了羋月一個「闢邪」的東西。
威後獲悉後,頓時臉色大變、惶恐不已,隨即對羋月恨得咬牙切齒,必要除之而後快。那麼,楚王商究竟給了羋月一個什麼東西?竟值得威後如此大動幹戈,非要痛下毒手去誅殺一個黃口小兒?
1、羋月夢魘難安睡,楚王賜寶壓邪祟
羋月七歲那年,夜裡常做噩夢,夢見有魔鬼要害她,因此不能安睡,整日神智昏沉,精神萎靡,如得了一場大病。楚王商聞聽後,便摘下自己隨身掛著的玉璧放在羋月的枕邊,又叫了巫師在雲夢臺做了場法事,羋月這才漸漸睡得穩了。
過了十幾日,羋月就又能起來活蹦亂跳的了。莒姬見羋月身上掛著大王的玉璧,不禁大吃一驚:「大王居然把和氏璧給你了?」
羋月好奇地問道:「什麼是和氏璧?」莒姬解釋道:「和氏璧和隨侯珠,乃是我楚國雙寶,你身上掛著的,便是和氏璧。」
羋月再問,莒姬便不肯再答,「以小孩子問那麼多做什麼」為由,避開了話題。後來羋月又問自己的父王。楚王商便給羋月講起了和氏璧以及隨侯珠的來歷。
羋月居然聽得入神,並且還聽懂了。之後還舉一反三地發表了自己的見解。羋月對文治武功的見解,出乎楚王商的預料,竟是連太子羋槐都悟不到的。
楚王商心中便情不自禁地掀起波瀾來:「難道天象果然靈異,唐昧之說竟有可信之處?她不過才這般年紀,又是女兒之身,就有這般的悟性,太子槐只怕是一生都不會有這樣的領悟。若你是男兒身,便是再好不過了,唉!」
羋月見父王沉思不語,便又叫了一聲道:「父王。」楚王商回過神來,道:「你說得不錯,以隨侯珠為國寶,是為了彰顯武功,以和氏璧為國寶,是為了宣揚文德。你記住了,楚國真正的雙寶,不是珠寶玉器,而是文治武功。」羋月連忙點頭。
2、 一塊玉璧不足論,儲位動搖驚人心
不要以為楚王商對羋月的寵愛,就局限於「女子不能治國的偏見上」了,也不僅僅是把國寶之一和氏璧賜給了羋月;楚王商後來的行為在威後看來——更「過分」。楚王商竟然試圖讓屈子教授羋月治國之法以及王御之術。
楚王商的心思昭然若揭,屈子已經明白了楚王商的用意,不禁大驚,急忙勸諫楚王商:「這樣做難免會引發朝臣猜想,恐導致天下大亂,大王斷不可動搖易儲之心。從古至今,哪有公主繼承王位的道理?您讓羋月學這些,難免會被朝臣們猜測非議。」
楚王商卻不以為然,認為如果女子確有才幹,即便立為儲君又如何?那太子羋槐庸弱無能,胸無大志,雖是男兒身,志向見地卻遠沒有一個年僅七歲的女孩兒。若羋月果然能擔當此任,又有何不可?
屈子嚇壞了,誓死力勸。這才讓楚王商打消了要培養羋月做「太子」的念頭。但楚王商的舉動,卻也把威後嚇得不輕。威後原以為羋月是個女子,對太子之位並無威脅,如今看來,竟是錯了,絕不可掉以輕心。
加之楚王商居然把代表「文治武功」的雙寶之一「和氏璧」賜給了羋月,更讓威後惶恐萬分:這是什麼意思?難不成真的要把羋月立為太子嗎?
和氏璧寓意「宣揚文德、招賢納士」,只有天子才配擁有。連太子羋槐都不曾得,她羋月算個什麼東西,竟能得大王如此偏愛器重?
所以,威後對羋月既恨又怕,這孩子簡直太恐怖了。如果留著,難免以後會荼毒、蠶食自己的兒女。倘若有機會,一定要把這妖孽置於死地,永絕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