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興華 通訊員 亓健生)一個個傳奇的故事,一段段動聽的旋律,一組組師生的傳唱,配合著大屏幕上老兵的陳述、歷史照片的展示,讓所有觀眾的思緒重新回到那段充滿熱血的革命歲月……
近日,「熱血膠東·紅色育人」——煙臺大學膠東紅色音樂傳唱會在校內韶樂廳上演。來自各學院的師生,共同享受了一堂生動的、由音樂舞蹈學院師生精心創作和演出帶來的「音樂視聽思政課」。
據悉,本場音樂傳唱會是煙臺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張超老師與學院師生在對膠東地區紅歌曲譜和文獻資料廣泛搜集整理,並深入開展實地調查走訪的基礎上創作排練而成的。2018年以來,她們先後走訪了萊州、棲霞、龍口等多個縣市區,收集整理了近30首當年流傳在膠東大地的紅色歌曲,找到了14位能夠唱出當年歌曲的老人,他們中有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老戰士、老黨員以及青婦隊長、婦救會長,年齡最大的93歲,年齡最小的89歲。
傳唱會分為「膠東抗戰,英雄輩出」「軍民一心,參軍擁軍 」「文化掃盲,婦女解放」三個篇章。傳唱會中,主創人張超老師深情講述了她調研過程中的感人故事,並與學生一起通過舞蹈、情景再現等多種形式,傾情演繹了16首反映膠東抗戰歷史的歌曲。《海陽的鐵西瓜》《女英雄陳桂香》等合唱歌曲頌揚了膠東英雄兒女,飽含著對黨和祖國的深深熱愛;《參軍光榮》《送子參軍》等歌舞作品生動再現了戰爭年代英雄兒女們「自信初心潔,肝膽始無前」的革命意志。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歌謠,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讓現場觀眾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參與了本場演出的音樂舞蹈學院學生王炳輝說:「從歌詞的整理到細節的編排,我們排練了整整兩個月。在協助老師整理資料時,我不但對膠東紅色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系統的了解,也讓我不斷思考如何把膠東紅色文化傳唱好、演繹好。」
據煙臺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於秀國介紹,本場膠東紅色音樂傳唱會是近年來由黨委宣傳部聯合黨委組織部、黨委學工部、校團委以及馬克思主義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音樂舞蹈學院等學院黨組織共同開展的「熱血膠東·紅色育人」膠東紅色文化與革命精神傳承與弘揚系列活動之一,旨在立足並充分挖掘膠東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以大學生宣講、紅色音樂傳唱、紅色舞劇創作及演出等生動方式,深入開展「四史」與愛國主義教育,讓廣大師生成為膠東紅色文化與革命精神的傳承人與傳播者。
作者:張興華 亓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