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美國的中國人,無論出國前多壕、洋氣、活潑、自信,落地後都會被打回原形,被統一貼上一個光榮的標籤,叫FOB。
什麼叫FOB?全稱Fresh Off the Boat,直譯就是「剛下船的」,引申含義就是「格格不入的新移民」,如果你記得前兩年中國有個稱外地人叫「硬碟」的這個詞,那FOB其實就是海外版硬碟(YP)。那麼算術題來了:如果你原來在中國一直是高富帥/白富美的,到了美國突然被貼成硬碟了,求此刻心裡陰影面積。
ABC還很貼心的出了一個首次主演都是亞洲人的電視劇,名字就叫Fresh Off the Boat,說的就是關於移民的許多故事。
來美國的華人經常有很多說不出來的苦。前十八年積累的孔子學說及勤勞勇敢武功全廢,原來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到了美國就變成了以下的刻板印象:
「不會玩不會生活」
「從小彈鋼琴數學特別好」
FOB最可怕的級別,根據Urban Dictionary有以下特徵
- 基本說不出英文或者結結巴巴
- 喜歡吃雞爪
- 喜歡在華人街玩
- 經常很害羞,臉紅加可愛
- 在派對不會跳舞,只會發簡訊
- 不喝酒
- 不在某處shave (咳)
最最噁心的就是同樣是中國人,在美國會有一個ABC(American-Born Chinese)和FOB之間的鄙視鬥爭。
ABC和FOB的區別從外表上就能一眼看出。FOB通常帶有許多中國帶來的元素,例如髮型偏日韓、穿著也是日韓式的造型(衣服偏寬鬆),小花邊裙,男生則是通常很消瘦,戴著眼鏡。而ABC通常是黑髮,頭髮剪得非常齊和幹練,穿著美式,偏緊身。最明顯的一點就是FOB的髮型總是一塵不染的頭式乾淨,而ABC則喜歡頭髮保持蓬鬆和易變,通常一邊倒。
話不多說了,直接上圖……
左為FOB右為ABC
ABC總是喜歡鄙視FOB沒有素質,英語講不好,沒有美國朋友,非常嗤之以鼻。而FOB總是喜歡鄙視ABC明明是中國人卻要表現得這麼「白」,而且對中國知識毫無了解。
甚至還有一個喪心病狂的Aisan dating app,以來美念書為劃分等級,讓fob只和fob在一起,ABC只和ABC在一起,叫EastMeetEast,請告訴我哪裡可以報警。
在國外,經常你會看到第二代移民>ABC>小時候來美國>初中來美國>高中來美國>美本>美MBA>美Master>美PHD的超強鄙視鏈。
總之就是越晚來的,越會被鄙視。
經常翻開我剛來美國前兩年的博客,我只能看到每天我都在問自己和掙扎:我該選擇改變自己的習慣和價值觀做一個美國人,還是保持我自己的原汁原味,做一個中國人?
不怕羞恥的告訴你,我從進入美國的第一刻起決定要變成一個美國人。一來我總覺得來了美國就應該和美國人玩,就應該融入社會。跟中國人還混在一起覺得好恥辱,覺得自己很差勁。二來,被美國人鄙視的眼神讓從小在中國培養的我的從眾心理覺得不安,想要得到社會的認可。為此我做了很多極端的事
比如
我故意在大學四年不學數學課。偏是學了文史哲……
我選擇了一個學校最亂的party house,並在寢室申請填寫我是個很愛玩,很愛hip hop的人。結果天天晚上室友和隔壁房間的瘋婆子要喝醉然後發瘋尖叫,我表示我真的不知道原來美國人是這麼玩的。
我在吃飯的時候刻意和美國人去坐一桌:社交這件事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變的如此的刻意。我必須不停的想話題,聊下一句,經常冷場默默扒飯,最後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一個很無聊的人……
You see, it is a failure. 在我刻意要融入的時候,我差點把自己逼死了。
那麼到底,怎樣才能擺脫FOB的性格認同煩惱?
後來我遇到一個學姐,我問她我該選擇哪一邊?她對我說:「你為什麼這麼在意這個?我根本已經不把界限分的那麼清了「。我決定不再強逼著自己選一邊了,更多的時候我經常是一個人做事、吃飯、學習。
在美國到了一定年數以後,自然而然的就慢慢開始發現自己變得」美國化「了,我還是個中國人,但是我越來越開始欣賞美國文化的許多精髓。回頭看,我總是許願當初在我FOB的第一年,可以有一個人能指導我接受這個新文化的同時,接受自己。
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1. 看很多的外國美女和帥哥,激勵自己去運動和健康飲食
我特別喜歡看美國人的身材(不是那種中西部或者南部的肥胖身材謝謝),而是加州或紐約年輕人帶有肌肉、緊緻又精神的身材。好不容易到了國外,不要再看黑長直了。看看美國的美女的屁股,再看看自己鬆軟的手臂,瞬間覺得有了奮鬥的目標。
強烈推薦有個健身網紅叫Kayla Itsine
Kayla Itsine的bikini body guide在這兩年美國社交媒體上開始了爆炸,如果你到instagram上搜索#bbg,則會看到以下來自用戶的多種分享before and after的分享。當時我看到以後剛開始是不信的,後來知道我看到我朋友也發了一張類似的圖,我信了。
此書把你安排好了每天要做的鍛鍊和該吃的東西,只要照著做可以了,而且效果非常顯著
女生可以跳zumba,yoga,甚至開始做無氧運動,請私人教練來幫做專業的肌肉訓練。可以學習食物的成分,是protein, carbs還是sugar,大概卡路裡是多少,少食多餐,吃的對而不是吃的少。開始報名equinox,soulcycle,漸漸地你會發現和同事聊的話題也更多了,該去哪裡上課,做什麼workout是女生經常喜歡聊的話題。
2. 美國的段子背起來
就像中國你不會說幾句「狗帶」「感覺自己萌萌噠」好像就無法跟人產生電流交通一樣,在美國也要學會用江湖黑話。
比如I can't even
比如netflix n chill
而且還要學會一些常用的hashtag #TBT #BBHMM #GTFO 隨時在別人對話的後面用嘴巴說出一個hashtag的效果非常牛逼
看美國的段子手和集中中心TheFatJewish、 FuckJerry、Buzzfeed、Reddit、fmylife.com
以及Reddit上都是美國網民評選出來最新最熱的東西
3. 逼樣賽,Taylor Swift,神馬的通俗文化熟背於心
就想在國內必須要找到蔡10和周杰倫,中國好聲音和我是歌手等等,在美國一定要知道幾大任務,Beyonce, Taylor Swift, Riri是必須的。電影界的話星際大戰和迪斯尼的動畫片也必須看。電視的話Jersey Shore,Friends之類的國內也看的很多了。
經常跑健身房的人會看到整天有這個娛樂八卦臺E! News,整天就是看好萊塢的一群婊子戴著滿臉的botox說旁邊的婊子
Us weekly, People神馬的就是八卦更多了
當然還是要看點正經新聞的話並欣賞美國人吐槽的話,Buzzfeed News, Huffington Post還是很推薦的
4. 會玩,必須會玩
在一個城市先把周圍的地理環境,著名景點,有趣的餐廳、酒吧、展覽、演出都摸一遍,一個懂玩懂享受的人是會被所有人欣賞的
5. 所有的說話語氣請x10效果
我們舉個慄子。
在中國,你可能這麼說話:「你這圍巾挺好看的哪裡買的?」
在美國,你必須說:「OMG!!!!!瑪麗!!!!你這條圍巾!!!OMG!!!!!哪……裡……買的!!?」對方才會一起嗨。
要和美國人產生感情非常簡單,就是說話一定要拖長音,起伏加大,且表情要擴大十倍。
其實這兩年全世界都有一個表情的拖貨膨脹,比如說以前打呵呵的現在都要打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才能讓對方滿意。同理,在美國,如果你很輕的說話和回答,對方是不會被打動的。
所以對方做了好事,你要說Thank you SOOOOO much! 對方做了棒的事,你要說OMG, You are a GENIUS! That was (暫停一拍)A-M-A-Z-I-N-G (關鍵詞語要放慢說)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_-!)
6. 熱愛自己的身材並為之驕傲
不要害怕穿低胸!不要害怕露皮膚!露皮膚是對自己的一種驕傲和熱愛的表現。選擇合適又體現自己個性的服裝,展現你的個人魅力。但是別忘了刮毛。
學生可以去買H&M, Forever 21, ASOS, A&F等基本款
進階版學生或剛畢業白領可以去Topshop, Zara
喜歡一點小quarky小另類的可以去Nastygal
輕奢或中端的可以去Michael Kors, Tory Burch, Ralph Lauren, Alice & Olivia
喜歡日韓的可以去Stylenanda
在鄉村的童靴們可以上shopbop, net-a-porter, farfetch淘名牌潮牌或者直接北美省錢快報^_^
壕的你自己懂,別大牌logo都往身上戴。
7. 接受自己是中國人的事實。
就算怎麼模仿,內心都是寂寞的。必須接受自己還是中國人,還是擅長算術,還是喜歡吃雞爪,還是會很書呆子的經常看書,喜歡上微博、上知乎,還是更喜歡看樓氏段子手、喜歡艾克裡裡、喜歡看屌絲男士,喜歡中國的O2O。不要強求,不要苛求。理解和接受他們,但也不要鄙視自己的文化。
現在的中國人也越來越潮了,美國品牌其實盡力在向中國迎合,如果還用老土眼光看待中國人的美國人,咱們也不稀罕和他們玩。
7.做一個快樂的傻逼
最後,做一個快樂的傻逼才是終極等級。幹嘛想這麼多,幹嘛這麼顧面子,幹嘛怕丟臉。臉皮厚一點,心放寬一點,就好了嘛。
美國人最令人欣賞的,不就是他們多蠢的問題,都敢於舉手發言問嗎?
今天是中國人美國人都不重要,有喜歡的朋友就一起聊天,沒有就自己吃飯,糾結於做中國人還是美國人,做FOB或做ABC的人都是吃飽了撐著沒安全感的人。現在的社會講究Global Citizenship(全球公民),如果你是一個穿著談吐得體,教育背景良好,對全球發生的事都非常有了解,對自己的相關領域能聊,愛玩有自己興趣愛好的人,碰到哪個國家的人不能一起聊天?
本文系授權發布,作者:Doris 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