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兩個月的《陳情令》,真的是越寫越有勁。
感覺裡面的人物太鮮活,可挖的點太多了,怎麼也寫不完。除了主角魏無羨藍湛之外,我最想寫的就是聶懷桑了。
因為他身上有很多東西可以挖,前期他在劇中沒有存在感,出場次數少、人設也不夠猛,但是他是劇中最讓人驚訝的一個人。
有句俗話:「會咬人的狗不會叫,會叫的狗不咬人」。
聶懷桑看起來無害,但狠起來還是讓人心悚。在他布的局裡,人命如鏤蟻,這也是魏無羨無法認同的原因。
在大結局時,魏無羨說雲深不知處新增的1000條家規中,就有不可與奸邪結交,這明裡暗地指向聶懷桑。
不管怎麼說,聶懷桑在這次布局中,手裡沾了不少的血。他這個人心思過沉,放在現實中,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按說,他是一個「壞人」,可為什麼看完《陳情令》的人,卻對他喜歡得不得了呢?更有網友覺得,聶導很可愛,比金光瑤、薛洋更招人疼。
我想主要原因,是因為這三個點:
第一:一夜成長。
聶懷桑一開始只是個膽小怕事,喜歡遊山玩水的簡單人。在他的世界裡,能夠跟有趣的靈魂一同吃喝玩樂,是人間天堂。
能碰上了魏無線,真的是隨了他的心願。所以,他非常珍惜這段友誼,甚至說崇拜魏無羨。
可是,聶大走得太突然,讓他一夜之間成長,聶家的重擔一下子落到了她的身上。更離奇的是,大哥忽然「不見」了,這更讓他覺得痛苦不堪。
為了找出真相,為了報仇,所以他設計了一環又一環的局,讓很多人都進來「幫」他。
可以說,這十幾年來,聶懷桑過得很不開心。因為,他不喜歡權謀,不喜歡這種爾虞我詐的環境。就如我們工作時,不喜歡又走不了時,那種焦躁不安、容易上火的情緒積壓一樣。
聶懷桑是不得已才要去做這件事,他的初心不在這,在設計的過程也是相當可憐。
第二:除了這次設局之外,再也沒有做過害人之事。
聶懷桑在《陳情令》裡的人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個是無憂期,一個是痛苦期,一個是平靜期。
從藍家聽學開始,他就是魏無羨的小跟屁蟲,就算被他揣,都能露出幸福的笑容。和自己喜歡的魏兄在一起,簡單快樂,樂此不疲。
聶大走後,為了報仇,復活了那個人人喊打的夷陵老祖,有私心也有真心。
事情完了之後,那個魏兄已經不再喚自己「聶兄」,而生硬地改成了「聶宗主」。
可以說,這個局是完美的,也是不完美的,他成了孤家寡人。而自己也聽明白了魏無羨的「警告」,不會再做危害別人的事。因為他的心已「死」,沒有精力,也沒有人值得自己去設局了。
就一次,聶懷桑身上已經有了黑點,可觀眾們願意接納他。
第三:復活魏無羨。
復活了魏無羨,是聶懷桑做得最對的一件事,這也是網友們喜歡他的重要因素之一。
藍湛看到魏無羨掉崖後,16年裡非常痛苦。問靈十三載,尋一不歸人。就算他逢亂必出,找了這麼多年依然無果。
聶懷桑卻成功了,因為他覺得魏無羨修的是鬼道,就得用非常手段。
不管聶懷桑是好是壞,能復活魏無羨,他就是大功臣,大家就能把他當寶一樣寵著。因為,是他成全了忘羨。
總的來說,對於聶懷桑大家是褒貶不一。
聶懷桑的本性,應該都是單純的。至少他不會去爭名奪利,不會像薛洋金光瑤一樣,為了自己的目的,而不斷的會害別人。
聶懷桑只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就主動收手。這樣的人,也沒什麼可恨之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