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旗下公司誤用貨機載人,被民航局處罰

2021-01-10 界面新聞

順豐的貨運航班因員工疏忽,意外地運了一回「人」,為此受到民航局的處罰。

5月16日,一份華東局公布的民航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2019年1月31日,浙江順路物流有限公司勞務派遣的一位打板員在順豐航空庫區進行貨物打板工作時進入貨櫃休息,結果和貨櫃一起被裝上順豐航空O37190航班,並隨航班被運到廣州。

華東局認為,順路物流上述行為違反了《民用航空安全管理規定》第二十條「民航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和程序,即時發現、消除安全隱患」的規定,依據《民用航空安全管理規定》,對其進行1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據飛常準提供的資料,O37190航班由順豐旗下波音757-200貨機執飛,機齡18.9年。當天早10:03由杭州蕭山起飛,11:55落地廣州白雲機場。

《上遊新聞》援引民航專業人士觀點稱,貨機貨艙一般具有加溫加壓功能,能夠維持生命必須的溫度和壓力,但如果這名員工不幸被裝進沒有加溫加壓功能的貨艙,就很有可能發生悲劇。

公開資料顯示,浙江順路物流有限公司是順豐控股全資子公司,註冊地為杭州蕭山,經營範圍包括普通貨運、貨物專用運輸(冷藏保鮮)、倉儲管理、倉儲服務、裝卸服務等。

順豐方面暫未對此作出回應。

國內快遞公司不斷擴張航空機隊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快遞數量。相比客機腹艙模式,自有全貨機模式更契合快遞業務「白天攬派、晚間集貨、夜間運輸」的集散特點,在貨物配載、空地銜接、航線時刻匹配等方面也更為穩定。

順豐目前是中國擁有貨機數量最多的民營快遞公司。今年5月,順豐剛剛引進一架767貨機,使該型號貨機數量達到3架,機隊總規模增至54架。

圓通快遞旗下共有12架貨運飛機,其中波音757-200共5架,波音737-300共7架。

中通方面,則在去年6月與土耳其航空(Turkish Airlines)、太平洋航空(PAL Air Ltd.)成立合資公司,布局開拓全球航空運輸服務。

此外,中國郵政航空全貨機機隊規模達到33架,其中B757全貨機11架,B737全貨機22架。

波音此前預測,中國市場在未來20年將需要約200架全新貨機以及470架改裝貨機,以滿足快遞業發展強勁驅動的航空貨運需求。

相關焦點

  • 太平洋人壽、水滴公司旗下保險機構 因何被陝西保監局處罰?
    陝西銀保監局在本周一公布的9張罰單中,7張涉及太平洋人壽中心支公司及下轄分支機構擅自變更營業場所;其餘2張大額罰單則因水滴公司旗下保險機構涉及「欺騙保險人、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隱瞞與保險合同有關的重要情況」。
  • 順豐對標聯邦快遞
    在國內諸多民營快遞企業中,僅順豐控股與圓通速遞成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具有獨立的航空運輸能力。鄂州順豐國際貨運公司工商信息 圖源/天眼查截圖近日順豐快遞再加碼航空物流。天眼查數據顯示,7月30日,順豐投資300萬成立鄂州順豐國際空運公司。
  • 阿里、騰訊、順豐旗下公司遭頂格處罰 國外反壟斷...
    ,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阿里巴巴、騰訊控股和閱文集團等三家公司股票午後出現跳水,三家公司股價一度均都跌超3%,截至收盤阿里巴巴跌2.55%,騰訊控股跌2.64%,閱文集團跌4.12%。三家公司有哪些違規?三項交易都是股權收購,收購完成後阿里巴巴投資、閱文和豐巢網絡分別取得了控制權,屬於《反壟斷法》第二十條規定的經營者集中。
  • 飛機塗裝季燃爆 美航、土耳其、奧地利之後是順豐航空
    此次品牌升級改造將從公司網站和手機APP平臺開始,隨後更換機場品牌標語,同時為整體機隊更換新的塗裝。更弔詭的是,也是在4月,網上傳出了俄羅斯隱身戰機蘇57換上新式塗裝的消息。從「正裝」到「輕裝」,順豐航空也要玩「變裝」與上述這些航空公司不同,作為致力為順豐提供快件空運服務的順豐航空,是順豐快遞業務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保證,也是順豐速運品牌的有力延伸。
  • 周報精選:順豐成立電商公司、阿里增持圓通、中通香港二次上市……
    作為中國的龍頭快遞企業,順豐依託自身成熟的物流體系,從單一的物流業務單元起步逐步進行業務的多元化,並將業務延伸到電商領域。早在2010年,順豐就進軍電子商務領域,成立了E商圈」。後來,又推出了嘿客、順豐優選,順豐海淘、豐趣海淘等。但是,順豐對電商的布局,註定是個持久戰。
  • 順豐旗下豐網速遞被神化了嗎?
    近期順豐集團旗下對標「通達系」的電商快遞品牌——豐網在華東、華南部分城市試運行期間,部分地區一級網點加盟代理費用已被炒到幾十萬元不等。  一位桐廬某通達系快遞加盟商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他今年下半年了解到豐網即將開啟加盟的消息後,便一直在尋求拿下當地一級代理權。
  • 首架定製生產的全新貨機ATR 72-600F獲EASA認證
    圖:ATR 72-600F民航資源網2020年12月8日消息:首架定製生產的全新貨機ATR 72-600F已獲EASA頒證。新認證的ATR 72-600F是第一架在貨物配置中專門設計的ATR飛機,其他的ATR貨機都是從現有的客機改裝而來的。
  • 順豐控股旗下公司員工私賣客戶13萬電子產品用於賭博 犯職務侵佔罪...
    近日,一份刑事判決書將順豐控股旗下公司員工嫌犯職務侵佔罪公之於眾。刑事判決書顯示,順豐控股旗下公司的收派員張賽雷因涉嫌犯職務侵佔罪,被法院判決有期徒刑八個月緩刑一年;北京金鐘和盛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孫金鐘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5000元。涉事員工張賽雷為北京順豐速運有限公司的收派員。
  • 國際航空貨運市場再迎東風 順豐控股稱未來兩個月將開通更多國際航線
    這為國際航空貨運市場再次吹來政策「東風」,有券商研報認為,運營全貨機的快遞企業有望獲益,目前,國內運營全貨機的上市企業包括順豐控股等,從全貨機數量來看,順豐控股在國內物流行業處於領先地位。「這一政策,對加強國家級物流應急保障體系建設,提升國際物流競爭力,增強國際供應鏈能力將起到積極促進和推動。」
  • 阿里、騰訊、順豐被頂格處罰,反壟斷「第一槍」釋放什麼信號?
    3天後,國家監管層面對於巨頭的反壟斷處罰就開出了「第一槍」,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股份、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科技公司,「未及時申報,且造成惡劣影響」,對其頂格處罰,每家公司處以50萬元罰金。
  • 重磅突發: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了:違反《反壟斷法》,頂格處罰!股價立馬跳水…
    據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2014年3月,阿里巴巴投資通過認購新股和可轉換債券的方式,認購了銀泰商業9.9%的新股股權(約2.2億股)和可轉換債券(對應可轉為上市公司約4.6億新股)。2016年6月,阿里巴巴投資將可轉換債券轉成股份,轉股後阿里巴巴投資持有銀泰商業約27.83%的股份。
  • 貨機飛行員隔離不需要14天是特權嗎?飛行員和空姐的防疫堪比手術室
    認為飛行員不需要和旅客一樣隔離是特權的說法,應該是並不了解民航局文件的全貌而對該文件的一個錯誤理解。  首先,機組接觸的環境完全不同。  民航飛行員從境外飛行回來,尤其是貨機或者客機飛行員,有時候是一直在飛機上跟著飛機過去,再跟著飛機回來,就是可能連飛機都沒有下去。接觸境外的病毒的可能性非常的低。
  • 順豐速遞:運輸物資不舍晝夜,正常收派不停歇。
    自武漢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來,順豐立即行動:1月24日,順豐航空調集兩架醫療物資專機抵達武漢天河機場;25日,順豐為疫情相關物資的運輸打開綠色通道;26日,順豐宣布捐助2000萬元人民幣;同時,通過順豐速運國際、順豐科技、順豐同城急送、豐巢等多部門、多渠道為防疫抗疫貢獻力量。
  • 反壟斷 「第一槍」:阿里巴巴、騰訊、順豐 「中彈」
    沒人能猜到,幾天之內,國家監管層面對於巨頭的反壟斷處罰就開出了「第一槍」。12 月 14 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出公告,表示將對阿里旗下的阿里巴巴投資、騰訊控股的閱文集團和順豐旗下的豐巢網絡進行頂格處罰,每家公司處以 50 萬元罰金。公告顯示,三家受到處罰的原因分別是: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股份、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科技公司。
  • 反壟斷「第一槍」:阿里巴巴 騰訊 順豐「中彈」!
    沒人能猜到,幾天之內,國家監管層面對於巨頭的反壟斷處罰就開出了「第一槍」。  12月1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出公告,表示將對阿里旗下的阿里巴巴投資、騰訊控股的閱文集團和順豐旗下的豐巢網絡進行頂格處罰,每家公司處以50萬元罰金。  公告顯示,三家受到處罰的原因分別是: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股份、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科技公司。
  • 建機場、買飛機、培訓飛行員,順豐花式加碼航空貨運
    此舉一度引發外界對順豐跨界做教育行業的猜測,但順豐方面很快作出澄清,表示該公司的主要任務是配合鄂州機場的航空培訓中心,為機場樞紐提供航空培訓、技術、運營等支持,並為順豐樞紐及全網員工提供職業發展培訓及技能提升。7月14日,鄂州機場與華為宣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推進IT基礎設施建設、5G技術等新技術在機場的應用和實踐。
  • 千億賽道上,併購效應顯現的供應鏈正成為順豐新增長極
    作者:時代財經 何陽借殼上市3年之後,順豐的營收終於突破千億關口。2019年的年報中,順豐控股的營收同比增長23.37%至1121.9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到57.97億元,同比增長27.23%。
  • 順豐「通吃」策略效果初顯:快遞業務量增八成
    順豐資料圖(拍攝:楊霞)8月25日晚間,順豐控股(002352)發布2020年上半年中報,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11.29億元,同比增長42.0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7.62億元,同比增長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