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旅遊也漸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而旅行的目的也分很多種,比如:
有的人想去欣賞美景,體驗自然風光;也有的人是為了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還有的就是為了探險,尋找一些新奇的事物。
然而,亞馬遜雨林就是許多探險者心有餘悸的地方。如果僅憑一腔熱血而沒有任何野外生存經驗的人來說,這裡就是一個極度危險的地方。為什麼這麼說呢?
眾所周知,亞馬遜雨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橫越了9個國家,佔地面積足足有550萬平方公裡,因此這片森林對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非常重要。
它調節著地球大氣中的水汽以及二氧化碳,每年要向大氣中釋放約70000億噸的水,而且這個雨林中儲存的碳達到了900億到1400億公噸。
如此大的雨林中,當然也包含了非常豐富的物種,其中有40000種植物,5600多種已知的魚類和370多種爬行動物,昆蟲鳥類數不勝數。
雖然亞馬遜雨林表面上看起來生機勃勃,甚至被稱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實則它也是人類的禁區,裡面危機重重,並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的和諧。
原始部落
曾有無人機意外拍攝到一個從未曝光的原始部落,畫面中,可以看到一群土著居民在空地上活動,在他們的周圍還發現了廢棄的石斧和獨木舟。
透明蛙
還有生活在亞馬遜河的深處的透明蛙,顧名思義,通體透明,完全可以看到它所有的器官、血管。
電鰻
亞馬遜裡有一種令人膽寒的魚類,就是電鰻。身體擺動像蛇一樣靈活,它們是地球上為數不多可以自己發電的生物,而且釋放的電壓可以達到600伏,足以擊暈一個大型獵物。
箭毒蛙
這裡還有世界上毒性最強的的箭毒蛙。不僅如此,還有世界上最大的蛇,亞馬遜森蚺。它生性喜水,通常棲息在泥岸淺水中,捕食水鳥、龜、水豚、凱門鱷、貘等。
至今不知它到底能長多大,但是已見過的可達6米,軀幹粗壯相當於一個成年男子,用巨蟒二字都無法形容它了。
食人鯧
食人鯧成為亞馬遜最臭名昭著的動物之一,雖然它體積與平常的魚差不多,但是鋒利的牙齒,短短數秒可將一頭牛撕成碎片,足以看出它的殺傷力是非常的兇猛。
行軍蟻
想必大家都沒有想過螞蟻能夠吃掉人類,但是行軍蟻就有這個能力!它們都是成百萬上千萬的結伴而行,即使是大型動物,見到數量眾多的行軍蟻,也會望而卻步。
寄生鯰魚
它們也叫牙籤魚,體型很小長度只有幾公分,通體透明,所以在水中很難看見它們,而且遊泳速度非常快。
這種魚的生活方式主要靠寄生,它們在遇到其他魚類的時候就會主動用尖刺鉤住其他魚的魚鰓,並稀釋血液,所以這種魚也被稱為「吸血鬼」。
雖然沒有這種魚傷害人的報導,但是在當地有傳聞這種魚會被人的尿液吸引,然後會寄生在人的尿道中,並且一直往上遊,最終達到膀胱,並且在裡面吸取血液,然後繁殖。
黑色凱門鱷
這種物種體長可以達到4米以上,重400多公斤,而且他們的殺傷力非常大,人類的戰鬥力在它面前就不值一提了。一個死亡翻滾能把一個大型獵物撕成兩半。
以上這些只是亞馬遜雨林的冰山一角,在大自然面前,我們應該始終懷著敬畏之心。但是,就是這麼恐怖的亞馬遜雨林,卻在慢慢消失。
更有學者認為亞馬遜雨林在未來幾十年內,將會變成一片草原!一方面是由於人們過度的採伐,另一方面是熱帶雨林的大片火災,從而讓生態環境失去平衡。
因此,未來的「地球之肺」可能將不復存在,到時環境的變化也會影響到人們的生存。到此時再後悔就來不及了,所以,這些都警醒著我們要保護好賴以生存的地球。
看似在保護我們的家園,實則是在保護我們自己。畢竟家園是我們每個人生存的基礎,失去了家園,也就失去了生存的保障!
保護地球,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意識到這一點,從小事做起,一同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
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了,覺得文章不錯記得點點關注,每期都將會帶來不一樣的新鮮事,下期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