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屆海峽論壇開幕式。(記者藍孝威攝)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分析||民進黨當局為何毫無遮掩粗暴幹涉兩岸民間交流交往?
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尚未開始,民進黨當局就早早地先射出「三條禁令一個警告」,限制臺灣各界團體和民眾以任何方式參加海峽論壇,並以觸犯所謂的「國安五法」和「反滲透法」進行威脅。民進黨當局毫無遮掩粗暴幹涉兩岸交流交往,在害怕什麼?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
本身無法與大陸實現交流溝通,其做不到的事,也不讓民眾去做,想把兩岸交流一禁了之。自2016年民進黨上臺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破壞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局面,也導致了兩岸官方交流中斷。在民進黨當局無法與大陸進行正常的交流與溝通的情況下,就一概阻止民眾與大陸的交流交往,對赴陸交流的民間團體和民眾進行打壓「抹紅」,經常性地「查水錶」。
死抱「臺獨」神主牌,為在島內製造「臺獨」支持氛圍,拉高兩岸對抗態勢,力阻臺灣民眾對大陸的了解。為了走「臺獨」路線,拉攏更多的支持者,民進黨當局利用綠媒和網軍進行「大內宣」,大肆歪曲醜化大陸,民進黨阻止兩岸民眾交流交往,就是不讓臺灣民眾更多地了解大陸,感受大陸的快速發展,防止民進黨及親綠媒體對大陸的誣衊和抹黑「大內宣」破功。
阻撓兩岸融合發展。民進黨當局從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以及人員往來上,極力地阻止與大陸的交往與合作,想從各個方面與中國大陸脫鉤,挾洋自重,民進黨當局不願意看到兩岸交流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害怕兩岸民眾心走得太近,感情更緊密,實現心靈契合,使其善打的「反中牌」「恐中牌」「仇中牌」失效。
【全文】熱議||第十二屆海峽論壇順利舉辦 民進黨擋不住交流兩岸
學者點讚
南京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本屆論壇順利舉辦具有特別的意義,是兩岸同胞用實際行動證明,兩岸民眾要安定、要交流、要發展的意願真誠強烈,這種強大的民意力量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禁阻不了的。 >>詳細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在民進黨當局反對、兩岸關係嚴峻複雜之際,海峽論壇堅持舉辦,對兩岸交流、兩岸民眾都有意義,意味著即使在兩岸政治對立的情況下,兩岸人民之間的感情不是臺當局一紙禁令就能夠完全斷絕的。 >>詳細
華夏經緯網特約評論員文清:兩岸同根同源,血脈相連,本是守望相助的一家人。民進黨當局開歷史倒車,損害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必然遭到兩岸同胞的強烈反對。藉由海峽論壇的平臺,兩岸民眾廣泛深入的參與、交流、互動與融合,有利於衝破民進黨當局對兩岸交流的阻撓與破壞,對於增進兩岸民意共識,維護兩岸和平穩定意義重大。 >>詳細
大陸熱評
人民日報——兩岸同胞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骨肉兄弟,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擴大和深化兩岸交流交往本就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奉勸民進黨當局,切莫逆時代潮流、開歷史倒車,切莫做兩岸民間交流的絆腳石、損害臺灣同胞的利益,否則必會遭到兩岸同胞的共同唾棄。 >>詳細
中新社——加強兩岸交流合作,符合兩岸民眾的共同利益和福祉,也是兩岸主流民意。但2016年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去中國化」動作不斷,妄圖與大陸經濟「脫鉤」、文化「斷鏈」;當前,全球面臨疫情衝擊、經濟下行等壓力。大陸率先克服了疫情的不利影響,經濟穩步恢復,並踏實走在全面奔小康的道路上。中華民族復興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需要兩岸民眾共同努力。 >>詳細
香港中評社——今年的「海峽論壇」是在三個特殊的環境背景下登場的:一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蔓延與防控,造成很多的不便與障礙;二是臺灣執政當局的抹黑、阻撓、限制與恫嚇,給有意出席論壇的臺灣民眾和團體增加不小的壓力和困難;三是美國的刻意挑戰和美臺關係的升溫,加劇了中美關係的緊張,兩岸和平面臨空前挑戰。也正因為如此,兩岸民間交流、交往更加重要,「海峽論壇」有其特殊的增進了解、增信釋疑作用。
臺胞聲音
@新黨主席吳成典:追求兩岸互利雙贏,進一步和平統一
第12屆海峽論壇,國臺辦主任劉結一(右)與新黨主席吳成典。(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新黨主席吳成典在大會做主旨演講時表示,雖然民進黨當局在會前不斷恐嚇威脅,但新黨排除了一切障礙也要前來。「因為我們相信,戰爭無情、和平無價。兩岸之間除了和平外,任何破壞和平的想法跟操作,都會帶來兩岸的危機。這不但是臺灣的罪人,也是中華民族的罪人。」
吳成典表示,對於臺海情勢與兩岸關係,新黨一向主張「一個中國、和平統一」的立場。我們認同孫中山先生所講的,大家都是中國人的理念,堅決的反對「臺灣獨立」、反對分裂國土。我們認同「一個中國九二共識」,希望追求兩岸互利雙贏,進一步和平統一。我們主張兩岸應該儘早籤訂和平協議,結束內戰狀態,永遠告別戰爭的陰影。 >>詳細
@臺籍教授盧麗安:唯有融合發展,兩岸同胞才能實現心靈契合
9月20日,在廈門舉行的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大會上,復旦大學臺籍教授盧麗安一語道出了自己在大陸23年的感受:「唯有透過融合發展,兩岸同胞才能走近走親,實現心靈契合。」 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唯有透過融合發展,兩岸同胞才能走近走親,實現心靈契合。」在20日於廈門舉行的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大會上,復旦大學臺籍教授盧麗安一語道出了自己在大陸23年的感受。
「融合發展必須是雙向道。」盧麗安表示,我們是同胞、是一家人,大陸積極歡迎臺灣同胞共同參與改革開放。「愛臺灣、愛大陸,兩者不衝突,這不是選擇題。」反觀島內當局的種種行徑,出生於臺灣高雄的盧麗安認為,這樣的政治對人民不負責,惡意的政治運作會造成文化失憶。 >>詳細
來自臺灣的「福建新村民」:把他鄉變故鄉
臺灣新黨主席吳成典:排除一切障礙也要前來
新黨主席吳成典:只有統一,兩岸同胞才能雙贏
臺媒評論
臺灣《聯合報》——和往年不同,今年的論壇不是期待大陸將宣布對臺新利多、新政策,而是關注有哪些人來參加,層級有多高,臺灣還有誰會冒著民進黨當局所謂的「反滲透法」和「國安五法」之險,跨海赴閩交流。 >>詳細
臺灣《中時電子報》——在年年參與採訪的經驗中,深刻感受到參會者所關心的議題有別以往,不再是期待今年有何惠臺新政策,而是關注兩岸的和平契機是否因為不往來而斷送。 >>詳細
【策劃編輯:邱夢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