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包含對《地平線:零之曙光》的劇透。
很明顯,在系列首作《地平線 零之曙光》大獲成功以後,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 Guerrilla 並沒有停下腳步。他們搬到了新的辦公室,並試圖把團隊規模從 250 人擴張到 400 人。無論是從遊戲結局中顯而易見的伏筆,還是現實中招兵買馬的舉措,都讓玩家可以放心期待續作的到來。所以,當索尼在 PS5 發布會的最後放出《地平線 西之禁地》的預告片時,很少有誰會為此感到驚訝。
不過,本文並不打算分析預告片的畫面效果,或者探討遊戲可能實現的新玩法。讓我更感興趣的是,在預告片中出現的那些全新的機械獸,它們在生態圈中會是什麼位置呢?它們將會有怎樣的能力呢?預告片中雖然只是出現這麼一瞬,但並不妨礙咱們來細細說道。
機械獸的設計邏輯
在討論《地平線 西之禁地》的新機械獸之前,需要考慮一個更基本的問題:這些機械獸都是怎麼設計出來的?它們有著怎樣的設計邏輯?
這個問題可以在《地平線 零之曙光》的藝術設定集中找到開發人員給出的答案。
首先,從劇情方面講,活躍在這個後啟示錄世界的機械有兩種來源,一種是古代人類製造的殺戮機器,它們是完全冷冰冰的軍用機械,只知道殺戮與破壞。與其他機械有著截然不同的外觀與行動方式,並且在理論上並不會重新產生。
另一種,則是由「零之曙光」計劃的子模塊——赫菲斯託斯所設計創造的仿生機械。赫菲斯託斯會收集當前環境信息,並自我演算出最適合當下環境的機械獸,它所製造的機械獸,目的是代替生態圈中對應位置的動物,從而逐步改善整個生態圈環境。
所以,機械獸一定得在生態圈中有著自己的位置。有些扮演著食草動物,吞噬植物並生成燃料和有機原料。有些則是負責把這些原料運往鑄造廠。有些會扮演食肉動物,實際上就是分解掉故障的機器,並且迫使新人類快速進步。玩家可以仔細觀察在《地平線 零之曙光》出現的各種機械獸,它們絕不是刷新在地圖上閒逛的野怪,而是各司其職,各有各的存在價值。
初代就有的「機械鱷魚」猛咬者也在預告片中登場
其次,許多機械獸有著對應的現實生物。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無論體型是大是小。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會給設計師帶來靈感,然後設計出其對應的機械版本。但是,在外觀上,機械獸一定有著極其明顯的特徵,比如閃閃發亮的燈泡,金屬質感的外殼,乃至黑漆漆的槍管,每一個細節都會提醒你這是一隻機械獸。無論是關節構造,體表裝甲布置和能源罐,每一處都展現著真實可信的機械細節。
製作組還邀請了機器人專家,探討遊戲中那些機器被實際製造出來的可能性。關節上的伺服電機,用來活動腿腳的液壓管,還有像是燃料導管,外掛裝備等等。每個玩家能看到的機械結構,對於這個機械體來說都會切實起作用。機械獸的設計幾乎完美地融合了「有機」和「機械」的特點。
而從遊戲設計的角度來思考,則還需要再增加一項設計原則:讓玩家可以自然聯想到機械獸的功能與特點。比如呆萌的觀察者,頭部就是個巨大的眼睛。不僅讓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它的功能是觀察世界,也把弱點明晃晃地展示在玩家面前,讓人忍不住一箭射爆它的大眼睛。
踐踏者雄厚的身軀和惹眼的頂角會讓你本能地擔心它突然朝你衝鋒。殼行者背上那個巨大的貨箱,裡面肯定保存著有用的材料。而像火焰咆哮者那樣,屁股是巨大的透明燃料包,玩家既可以馬上猜到它會用這些燃料戰鬥,也可以把它當作非常明顯的弱點進行攻擊。
被野人們圍捕馴服的也是初代已經出現過的踐踏者
在資料片《地平線 零之曙光-冰塵雪野》的主線劇情中,由於蓋亞自毀,赫菲斯託斯脫離蓋亞控制,它變得更加激進,開始設計出以往並未出現過的全新機械。本著上面論及幾個機械獸設計要素,就讓我們來考究一下,到《地平線 西之禁地》的時代,赫菲斯託斯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新想法吧!
下一頁:更多內容
機械龜?
亞羅伊在一片溼地雨林中探索時,偶遇到這隻巨大的機械龜。它的背上覆蓋著滿滿當當的植被,甚至可以看到一隻鳥在它背上休息著。作為龜,它的體型不可謂不巨大,背上土地的面積往少了說也有十幾平方米。你以為只是普通的灌木叢,卻有一張巨大的臉忽然從沼澤中拔出來面向你,簡直讓人有點巨物恐懼症。
體型龐大的機械龜
不過,倒是不需要太過驚嚇。至少在預告片中出現的這隻龜,並不像閃電顎那樣身上裝滿了兵器。它很可能是一隻不會主動攻擊的機械獸。甚至可能成為非常有用的助力。預告片當中,亞羅伊來到了海岸邊。也許在某個橋段當中,我們可以控制住一隻巨型機械龜,乘坐它渡過海峽前往某個孤島。這可比讓亞羅伊扎個獨木舟過海有意思多了。
從構造生態的角度出發,這隻巨龜是繼猛咬者之後第二種可以在水中生活的機械獸。它身上可以附著植物的特性,很可能讓它成為幫助植物播種的角色。它在水網中漫遊,沿途的植物會生長到它背上,隨後被帶到其他地方去,從而擴張開來。動物也可以在它身上扎窩,就像預告片中的那隻鳥。會不會有哪個 NPC 的家是在蓋在一隻龜背上的呢?就等到遊戲發售再來一探究竟好了。
而從機械結構和參考原型來看,機械龜肯定有著極其堅固的背殼,想要與它對戰,攻擊背部恐怕是無傷的。而應該沒那麼強防禦力的腹部又深藏在水中,看上去只有用電擊炸彈才可以把它震一震。當然,直接攻擊頭部也是一種好辦法。預告片中機械龜並沒有顯露出遠程武器的樣子,如果速度方面和現實的龜一致,瞄準頭部放風箏很值得一試。也有可能,這種體型過於巨大的機械根本沒有血條,就像長頸獸一樣,是為玩家提供某種功能的機械獸,你沒辦法把它拆了獲取零件。
太陽能鳥?
下一個登場的新機械獸,是兩隻全身鋪滿太陽能電池的機械鳥。它們從亞羅伊的頭上飛過,發出一陣長鳴,自由地盤旋著,飛向遠方破碎的金門大橋。這是繼滑翔者和風暴鳥之後的第三種飛行機械獸。它展露出與前兩者很不一樣的特點。
全身鋪滿太陽能電池的鳥
從對生態環境的作用來說,滑翔者是一種「食腐生物」,負責拆解報廢的機械獸以回收零件。當玩家打敗了某個機械獸以後,可以在原地等待一下,很快就能看到飛來幾隻滑翔者拆解這只可憐的機械獸。
風暴鳥則是守護物資運輸線的大鳥,它會在殼行者的行動路徑上空盤旋,隨時緊盯著威脅到貨物運輸安全的傢伙,比如可能只是偶然路過的主角亞羅伊。而預告片中太陽能鳥,我倒是沒有看出它們在生態圈中的位置。考慮到它們有著如此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不再依賴燃料罐提供能源,也許它們可以一直在天上盤旋,而不需要落到地面修整。
它們很可能是一種空中偵察單位。作為機械獸,它們會標記像是亞羅伊那樣的獵人,然後呼叫比較兇猛的機械獸來攻擊她。而對於亞羅伊而言,或許可以捕捉到這種鳥,然後控制著它偵察周圍環境。有可能是代替長頸獸的開地圖工具,抓到一隻以後,便能對周圍地形一清二楚。
也可能是個用於幫助標記敵人的幫手,放到天上,去偵察敵人營地。因為是很常見的機械鳥,那些強盜甚至可能不知道自己已經被盯上了。而如果每次都要現抓的話,玩起來很麻煩。指不定在升級技能以後,還可以像召喚坐騎一樣,隨時召喚出這麼一隻鳥來當偵察機。不過,因為是太陽能驅動的鳥。在晚上恐怕就用不了了。那麼,是趁夜色突襲更好呢?還是在白天讓鳥兒偵查了敵情再進去更好呢?也許會有一些關卡讓玩家如此抉擇吧。
機械戰象?
預告片的最後,我們可以看到,幾個穿著就像是土匪的莽夫,駕馭起龐大的象型機械,朝著亞羅伊進攻過來。那戰象上粗獷的木製高臺,設計風格與《地平線 零之曙光》的強盜們非常相似。看來此前威脅度遠低於機械的人類敵人,現在有了真正意義上會讓你需要活動起來的大殺器。
威猛的戰象到底要怎麼才能打贏
古代印度與波斯留有相當多使用戰象作戰的記錄,這種龐然大物在使用冷兵器的戰場上,有著像是現代坦克那樣的統治力,一般步兵根本沒法阻擋。不過,畢竟大象是容易恐懼的生物,而且也未必完全聽從指揮,作為戰爭兵器使用的話,隨時可能失去控制。
戰象
相比起來,《地平線 西之禁地》中這種被控制的機械戰象將會更加可怕,它們不會害怕流血,不會害怕爆炸,而是會聽從指揮踏平眼前的敵人。儘管我不清楚戰象本身會有什麼武器,但它身上的強盜們至少可以朝你射箭,甚至拿起重型武器開火。這肯定會是讓玩家需要認真對待的大型敵人。
不過,即使是在預告片中的驚鴻一瞥,機械戰象也把很可能是它弱點的部位暴露在玩家眼前。它腹部那有著三角形燈的殼子,裡頭就很有可能是它的燃料罐。《地平線 零之曙光》當中有相當多的機械獸,身上最大弱點便是這個能量來源。而機械戰象,估計也不會成為例外。
把火力全都傾瀉到它的腹部,說不準就爆出一個巨大的火球,把機械象和身上的敵人都炸飛到天上去。而直接射箭把背上的強盜打下來,可能也是一種戰術,失去控制的戰象會不會倒戈呢?甚至是在戰鬥中突然控制對方的戰象,是不是也可行呢?可以騎上大象作為交通工具的話,那簡直再爽不過。單純是看見預告片中機械象威猛的身軀,各種可能存在的有趣玩法就在我頭腦中浮現出來。
當然了,我並沒有任何「內部資料」或者是「小道消息」來證實上面猜測的一切。我能參閱的資料也就是前作的遊戲本身和藝術設定集。以及這段三分半鐘的預告片。上面瞎扯的東西,本人不保證任何真實性。大家如果有什麼更大膽的猜想,儘管一起來討論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