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9月7日消息(記者傅聞捷 通訊員易肖奇)近日,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推出了新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的小說集《衣櫃》。這是自今年7月引發熱潮的《怪誕故事集》之後,浙江文藝出版社策劃出版的又一部備受期待的託卡爾丘克作品,也是該社託卡爾丘克作品系列(共九部)中的第二部。本書從波蘭語原文直接翻譯,完全根據原著編排,直觀展現了託卡爾丘克作品的原貌。
諾獎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新書《衣櫃》上架(央廣網發 浙江文藝出版社供圖)
作為波蘭家喻戶曉的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因大膽且極具獨創性的寫作風格而備受讚譽;她曾獲得尼刻獎、布克國際獎等多項重量級文學大獎,擁有「最具代表性的歐洲小說家之一」的美譽。2019年被授予2018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後,託卡爾丘克成為歷史上第15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作家,在世界範圍引起了更廣泛的關注;在中國,亦有越來越多的讀者成為託卡爾丘克的忠實「粉絲」。
託卡爾丘克善於將精深的寫實與瞬間的虛幻巧妙地融合在作品中。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辭中提到,她在寫作中運用了觀照現實的新方法:「她是位速寫大師,捕捉那些在逃避日常生活的人。她寫他人所不能寫:『世間那痛徹人心的陌生感。』」將目光投向生活中飽受忽視的小角落、平平無奇的小人物,從中發掘富有詩意的部分,以瑰奇的想像拓展現實的邊界,這樣的特色在託卡爾丘克的早期作品中已然淋漓展現,成書於1997年的小說集《衣櫃》便是其中代表。
《衣櫃》囊括了三個極具超現實色彩的故事。其中,小說《衣櫃》著眼於一隻普通的舊衣櫃,主人公在搬家時將它從二手市場帶回,此後漸漸發現這隻衣櫃宛如一個能量坑,散發出神秘的吸引力;最終,夫妻雙雙住進了衣櫃裡。小說《房號》突出展現了託卡爾丘克「第四人稱敘事」的魅力:這個故事的敘述人是身為客房服務員的「我」,「我」遊走於首都飯店的不同房間,循著蛛絲馬跡捕捉客人留下的氣息;同時,「我」也以客房的視角觀察著一切,通過豐盈的想像填補客人的不在場。《神降》則是一個帶有卡夫卡小說韻味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位宛如創世之神的編程天才,在屬於電腦程式的「半邊生活」中,他不斷構築新世界,卻又對人類屢屢失望……
小說之外,本書特別收錄了託卡爾丘克在她策劃並組織舉辦的「引號國際文學節」上接受的專訪。在訪談中,託卡爾丘克字字珠璣,圍繞「文學」這一主題,探討了有關教育、生態環境、技術進步與變革、民族與全球化等諸多議題,並由此闡述了自己對文學的發展、文學的時代性、文學的意義等問題的深刻見解。通過訪談,讀者能夠系統了解託卡爾丘克的文學觀,從而進一步理解她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訪談的六個月後,瑞典學院即宣布授予託卡爾丘克2018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接下來,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引進出版的託卡爾丘克其他七部作品也將陸續和讀者見面。據悉,2020年內,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還將推出長篇小說《犁過亡者的屍骨》和文學評論《玩偶與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