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新書《衣櫃》上架

2020-12-04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9月7日消息(記者傅聞捷 通訊員易肖奇)近日,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推出了新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的小說集《衣櫃》。這是自今年7月引發熱潮的《怪誕故事集》之後,浙江文藝出版社策劃出版的又一部備受期待的託卡爾丘克作品,也是該社託卡爾丘克作品系列(共九部)中的第二部。本書從波蘭語原文直接翻譯,完全根據原著編排,直觀展現了託卡爾丘克作品的原貌。

諾獎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新書《衣櫃》上架(央廣網發 浙江文藝出版社供圖)

作為波蘭家喻戶曉的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因大膽且極具獨創性的寫作風格而備受讚譽;她曾獲得尼刻獎、布克國際獎等多項重量級文學大獎,擁有「最具代表性的歐洲小說家之一」的美譽。2019年被授予2018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後,託卡爾丘克成為歷史上第15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作家,在世界範圍引起了更廣泛的關注;在中國,亦有越來越多的讀者成為託卡爾丘克的忠實「粉絲」。

託卡爾丘克善於將精深的寫實與瞬間的虛幻巧妙地融合在作品中。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辭中提到,她在寫作中運用了觀照現實的新方法:「她是位速寫大師,捕捉那些在逃避日常生活的人。她寫他人所不能寫:『世間那痛徹人心的陌生感。』」將目光投向生活中飽受忽視的小角落、平平無奇的小人物,從中發掘富有詩意的部分,以瑰奇的想像拓展現實的邊界,這樣的特色在託卡爾丘克的早期作品中已然淋漓展現,成書於1997年的小說集《衣櫃》便是其中代表。

《衣櫃》囊括了三個極具超現實色彩的故事。其中,小說《衣櫃》著眼於一隻普通的舊衣櫃,主人公在搬家時將它從二手市場帶回,此後漸漸發現這隻衣櫃宛如一個能量坑,散發出神秘的吸引力;最終,夫妻雙雙住進了衣櫃裡。小說《房號》突出展現了託卡爾丘克「第四人稱敘事」的魅力:這個故事的敘述人是身為客房服務員的「我」,「我」遊走於首都飯店的不同房間,循著蛛絲馬跡捕捉客人留下的氣息;同時,「我」也以客房的視角觀察著一切,通過豐盈的想像填補客人的不在場。《神降》則是一個帶有卡夫卡小說韻味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位宛如創世之神的編程天才,在屬於電腦程式的「半邊生活」中,他不斷構築新世界,卻又對人類屢屢失望……

小說之外,本書特別收錄了託卡爾丘克在她策劃並組織舉辦的「引號國際文學節」上接受的專訪。在訪談中,託卡爾丘克字字珠璣,圍繞「文學」這一主題,探討了有關教育、生態環境、技術進步與變革、民族與全球化等諸多議題,並由此闡述了自己對文學的發展、文學的時代性、文學的意義等問題的深刻見解。通過訪談,讀者能夠系統了解託卡爾丘克的文學觀,從而進一步理解她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訪談的六個月後,瑞典學院即宣布授予託卡爾丘克2018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接下來,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引進出版的託卡爾丘克其他七部作品也將陸續和讀者見面。據悉,2020年內,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還將推出長篇小說《犁過亡者的屍骨》和文學評論《玩偶與珍珠》。

相關焦點

  •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這位諾獎得主是不溫柔的「女版莫言」
    2020上海書展,託卡爾丘克迎來一群資深的讀者—— 8月14日下午,著名作家孫甘露,著名作家魯敏,評論家周立民在上海書展的分會場思南公館,和讀者分享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最新的作品《怪誕故事集》《衣櫃》。
  • 用「怪誕」撫慰個體孤獨和人際疏離,諾獎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當代歐洲重要作家、波蘭國寶級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更廣泛地為中國讀者熟知,始於2019年她被授予2018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由此她成為歷史上第15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作家。諾獎效應使得託卡爾丘克的作品被更多讀者閱讀。
  • 中國作家深度解讀諾獎得主...
    2018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在她的受獎演說裡,強調了在今天這個信息泛濫,人類生活日益儀式化、膚淺化的世界裡,講故事和虛構作品的意義,也由此將她的更多作品帶入了世界讀者的視野。今年7月,託卡爾丘克最新作品《怪誕故事集》被引進中國出版,8月份她的短篇小說集《衣櫃》也即將和讀者見面。
  • 讀諾獎得主託卡爾丘克的「怪誕故事」,喚醒顛倒世界裡的靈性
    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在她受獎演講中曾經提到,她有意識以來記住的第一張照片是一張她母親的照片,照片上的母親神情充滿憂傷。她問母親為何憂傷,母親說,因為在她還沒有出生的時候,母親就已經開始想念她了。
  • 直擊諾獎|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
    其實,各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著作中都有非常好的科普性作品,理論有趣,深入淺出,可以簡單高效地了解經濟學中的前沿知識。本期我們精選了歷年諾貝爾獎得主權威著作和力薦好書,帶你一起品讀大師經典。01諾獎得主相關著作2020年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價格的發現》
  • 直擊諾獎 | 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
    本期我們精選了歷年諾貝爾獎得主權威著作和力薦好書,帶你一起品讀大師經典。01.諾獎得主相關著作202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班納吉;迪弗洛2015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
  • 諾獎為何垂青 造夢者 叛逆者?
    他一生獲獎無數,諾獎之於他,似乎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而託卡爾丘克則像一個樸素的造夢者,夢境與現實的交織是她筆下最常見的場景,它們的界限常常渺不可尋,甚至夢境比現實更加龐大,心理學隱喻與詩化的寫作方式、濃鬱華麗的文筆與魔幻現實主義的色彩都是她的代表性風格。
  • 【諾獎得主阿爾特:新冠疫苗大規模面向公眾使用預計要到明年】今日...
    【諾獎得主阿爾特:新冠疫苗大規模面向公眾使用預計要到明年】今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舉行。新科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美國病毒學家哈維·阿爾特表示,新冠疫苗大規模面向公眾使用預計要到明年。
  • 73歲諾獎得主、WLA副主席萊維特:我智慧型手機玩得很溜
    73歲諾獎得主、WLA副主席萊維特:我智慧型手機玩得很溜 2020-10-22 0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認識一下新晉諾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她的兩部作品京東30分鐘內...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北京時間10月8日晚19時,瑞典學院公布2020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獲獎作家是美國桂冠詩人露易絲·格麗克。她是美國當代著名女詩人,美國桂冠詩人(2003-2004),曾獲普立茲獎、國家圖書獎、全國書評界獎、波林根獎等。至此,諾貝爾文學獎已經有16位女性文學獎得主。此前獲諾獎呼聲最高的作家包括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還有大家津津樂道的村上春樹。
  • 【諾獎得主自稱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73歲的麥可·萊維特是...
    2020-11-01 22:52:59來源:FX168 【諾獎得主自稱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73歲的麥可·萊維特是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 南極臭氧洞發現者、諾獎得主莫裡納:基礎教育投資需要持久的投入
    南極臭氧洞發現者、諾獎得主莫裡納:基礎教育投資需要持久的投入 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馬裡奧
  •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如何成功探測到中微子?
    圖源:http://www-sk.icrr.u-tokyo.ac.jp/sk/library/image-e.html 前面的話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去世後,出現了一些文章,多是源於他自傳的故事,少有對他科學貢獻的介紹。
  • 上海大媽問諾獎得主如何炒股致富 通過淘寶直播視頻連線
    【上海大媽問諾獎得主如何炒股致富】據媒體報導, 8 月 19 日,一位上海大媽在視頻連線的淘寶直播中詢問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最近有什麼股票可以推薦?席勒認為,個人投資者不應在股市上投入太多,「千萬不要把炒股視作快速致富的手段。」
  • 12月25日,3位諾獎得主將助陣揭曉中國國際學校排行榜
    (原標題:12月25日,3位諾獎得主將助陣揭曉中國國際學校排行榜)
  • 89歲諾獎得主羅傑·彭羅斯,有一個令人咋舌的家族
    雷剛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鳳凰網科技 聯合出品什麼叫「牛X的人,很早就全家牛X了」、「家學淵源」、「家族基因」……新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Roger Penrose(羅傑·彭羅斯)就是最好的說明。
  • 諾獎得主埃裡克·馬斯金:金融業應促進疫後經濟恢復
    來源標題:諾獎得主埃裡克·馬斯金:金融業應促進疫後經濟恢復 在21日舉行的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的「金融科技與創新」平行論壇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埃裡克·馬斯金表示,金融部門應發揮作用,促進疫情後的經濟恢復和發展
  • 外國文學有哪些好書值得期待:去年諾獎得主有新書
    《糜骨之壤》同名電影曾被提名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怪誕故事集》、《糜骨之壤》(暫名)> 《怪誕故事集》是波蘭作家、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的最新故事集。
  • 問吧精選|殘雪熱搜,村上陪跑,我們關注諾獎是在關注什麼
    與往年一樣,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繼續「陪跑」,此前因上諾獎賠率榜而備受關注的中國作家殘雪也與獎項失之交臂。儘管今年中國作家未能拿下諾貝爾,但殘雪很可能是下一位獲得諾獎的中國作家。諾獎得主託卡爾丘克和彼得·漢德克究竟是誰?殘雪獲諾獎的呼聲為什麼如此高?村上春樹為何會繼續陪跑?關於諾貝爾文學獎,歡迎大家一起來聊聊!▍關於殘雪@只愛這片土地:殘雪是誰?為什麼諾貝爾獎中國得主總是在得獎後才進入公眾視野?
  • 李嘉誠斥600萬鼓勵諾獎未得主,59歲紅顏刻意扮老襯誠哥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頒獎儀式昨日(10)在瑞典以及挪威首都兩地舉行,因為受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本屆諾獎頒獎禮只能通過線上直播方式進行,而且當晚的慶祝晚宴亦是取消。今年諾獎獲選的名單中,有兩位得主頗為特別,一位是醫學獎得主英國科學家霍頓、一位是化學獎得主美國科學家杜德納,兩人均是前華人首富李嘉誠基金會旗下捐助的研究所教授。兩位諾貝爾獎得主收到組委會派發的獎牌和獎金(1000萬克朗)之後,不約而同將複製版的獎牌贈送給「贊助商」長和集團創辦人李嘉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