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題】兼職會計按勞務報酬所得,還是工薪所得計算個稅?

2021-01-07 騰訊網

每日稅訊會員問:現實生活中,兼職會計很多,他們是必需適用勞務報酬所得,還是按照非全日制用工算?

答:《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徵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4〕89號)第十九條規定,工資、薪金所得是屬於非獨立個人勞務活動,即在機關、團體、學校、部隊、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中任職、受僱而得到的報酬;勞務報酬所得則是個人獨立從事各種技藝、提供各項勞務取得的報酬。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存在僱傭與被僱傭關係,後者則不存在這種關係。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定,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各項個人所得的範圍:……(二)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製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諮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雲南省地方稅務局關於個人所得稅「勞務報酬項目」徵稅問題的通知》(雲地稅發〔1998〕220號)第一條規定,凡個人獨立從事各種技藝,提供各項勞務取得的所得,如從事設計、裝璜、安裝、製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諮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除另有規定者外,一律按本通知的規定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六條規定,……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第六十八條規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第六十九條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

第七十二條規定,非全日制用工小時計酬標準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準。

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會計準則——職工薪酬(2014)》第三條規定,本準則所稱職工,是指與企業訂立勞動合同的所有人員,含全職、兼職和臨時職工,也包括雖未與企業訂立勞動合同但由企業正式任命的人員。

未與企業訂立勞動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向企業所提供服務與職工所提供服務類似的人員,也屬於職工的範疇,包括通過企業與勞務中介公司籤訂用工合同而向企業提供服務的人員。

根據上述規定,我國《勞動合同法》確立了企業三種合法用工形式,即: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和勞務派遣用工。會計準則的規定也很明確。可見,籤定了勞動合同是職工,同時,未與企業訂立勞動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向企業所提供服務與職工所提供服務類似的人員,也屬於職工的範疇。因此,兼職會計取得的報酬,會計核算可列入職工薪酬;個人所得稅,屬於兼職會計個人獨立勞務,應按勞務報酬所得項目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相關焦點

  • 勞務報酬個稅稅率表 2020勞務報酬個稅計算公式
    勞務報酬個稅計算公式一覽 2020年勞務報酬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勞務報酬所得與工薪報酬所得採取的稅率計算是不同的,而且勞務報酬所得是不存在勞動關係的,對此勞務報酬所得的稅率要比工薪所得要高的多。
  • 「十四五」個稅要怎麼徵?經營所得或率先納入綜合所得
    適時推進個人所得稅改革修法,合理擴大納入症候群稅的所得範圍,完善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完善吸引境外高端人才政策體系。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教授李旭紅對照了《建議》和劉昆文章中關於個稅的表述,她認為,「十四五」期間,個稅改革會服務於整體稅制結構調整,推動科學公平的現代稅收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和發展。「重點已經不再是大規模減稅,而是讓稅制更加公平。」
  • 個人提供勞務,企業負擔勞務報酬稅費,怎麼做帳?如何申報?
    當月度超過10萬,季度超過30萬,按財稅〔2019〕13號規定,享受最高50%的減免。4、個人所得稅個稅算法稍微複雜點,預扣預繳時候先算收入額,再算應納稅所得額,最後算稅額。勞務報酬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
  • 2020年個稅改革內容變化介紹,個稅計算公式是怎麼樣的?
    2020年不論是對人還是對企業來說都是非常困難的一年。增加了個人資產的負值,加快了企業崩潰的進度。而國家也針對此次疫情,政策作出了相關的調整。下面我們來為您介紹一下2020年個稅改革內容變化,順便為您解讀下個稅計算公式是怎麼樣的。歡迎閱讀!
  • 2021年臨時工工資屬於工資還是勞務報酬?個稅怎麼交?
    對於公司來說,支付的各種費用中除了工資薪金,最常見的就是勞務報酬。但很多人不清楚臨時工工資屬於工資還是勞務報酬?舉個例子:利用工作之餘在外兼職,或是擔任某公司的董事、監事,但不在公司任職、受僱,就屬於勞務報酬性質,按照「勞務報酬」徵稅。
  • 2020個人所得稅起徵點 2020年個稅計算公式
    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起徵點是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5000  【舉例】  扣除標準:個稅按5000元/月的起徵標準算  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8000
  • 2020年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新個稅計算方法例子
    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起徵點是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5000  【舉例】  扣除標準:個稅按5000元/月的起徵標準算  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8000
  • 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能否...
    問: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能否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9號優化後的預扣預繳方法進行申報?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9號):「一、對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內每月均在同一單位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本年度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時,累計減除費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萬元計算扣除。
  • 2020年個人所得稅起徵點5000&稅率計算公式 個稅稅率表2020年新版
    最新個稅起徵點在5000元起,現在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已經出來了,個稅新政策一是起徵點上調為5000元,很多人將不需要再繳納個稅了,另外擴大了低級稅率級距,增加了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具體的個稅計算方法是什麼呢?個人所得稅適用稅率是多少?一起來看看吧。
  • 2020年個人所得稅最新稅率表一覽 新個稅計算方法介紹
    一、個稅調整  2020個稅起徵點調整為每月五千元,每年六萬元;  1、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勞動性所得首次實行症候群稅;其中最讓人關注的大概就是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要知道上一次調整還是在2011年,個人所得稅免徵額自2000元調至3500元後,此後的7年個稅起徵點再沒有任何調整。
  • 麻辣財經:明年1月1日起,個稅預扣預繳有新變化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對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內每月均在同一單位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累計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月份,不用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後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個稅改革後,工資薪金年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納稅人不用繳稅。
  • 2021年個稅扣繳將有這些新變化,明年兩類納稅人受益
    根據《公告》,對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內每月均在同一單位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本年度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時,累計減除費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萬元計算扣除。
  • 【最新出臺】國稅總局調整個稅扣繳方法來了!
    、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 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本年度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時,累計減除費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萬元計算扣除。 二是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如保險營銷員和證券經紀人。
  • 今年年終獎個稅仍可單獨算!明年起這兩類人到手工資會變多↓
    戳↓從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需併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今年年終獎仍然可以單獨計算個稅 不計入綜合所得 全年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納稅人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文↓↓對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內每月均在同一單位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本年度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時,累計減除費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萬元計算扣除。
  • 初級會計考試經濟法基礎真題(8.30)
    一、中國公民王某是國內甲公司工程師。2020年全年有關收支情況如下:   (1)每月工資、薪金收入10000元,公司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共840元,住房公積金960元。   (2)到乙公司連續開展技術培訓取得報酬3800元。
  • 剛剛,國家重大宣布:累計收入不超6萬元月份,暫不預扣個稅...
    二、對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比照上述規定執行。本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特此公告。??二是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如保險營銷員和證券經紀人。
  • 【每天學一點】個稅彙算清繳,哪些人可以不用做?
    個稅彙算清繳期(2019年的)到本月底就要截止了,你做完了嗎?身為財務的你通知員工完成了嗎? 下文將一 一告訴你為什麼要做個稅彙算清繳,以及怎麼做!
  • 明年個稅有重大變化!這群人將受益,還有一個動作12月31日前必須完成!
    12月4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對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內每月均在同一單位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本年度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時,累計減除費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萬元計算扣除。
  • 稅務總局優化上年收入不超6萬元的納稅人個稅預扣預繳方法
    對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內每月均在同一單位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本年度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時,累計減除費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萬元計算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