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梁海戰:一場日本悲催的戰役

2020-12-24 吳百蘭

導語:

鳴梁海戰是世界海戰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朝軍將領李舜臣以12艘戰船,完美地戰勝了日軍130多艘戰艦。縱觀世界海軍史,真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勝利。

但是,關於鳴梁海戰到底誰是勝利方,朝鮮和日本雙方一直都有著不同的爭議。

日本方認為鳴梁海戰,朝鮮李舜臣僅憑12艘戰船,就打敗了日本一百多艘戰艦,這是不可能的事。而朝鮮方則堅稱鳴梁海戰的勝利就是屬於朝鮮。朝鮮名將李舜臣就是憑著十二艘艦船,擊敗了日本一百多艘艦船,這場戰役在世界海戰史上,絕對是無人企及的神話傳奇。

就連日本的海軍元帥「軍神」東鄉平八郎也曾說:

「雖然我也認同世人將我和霍雷肖.納爾遜相提並論,但我們都不可能及得上李舜臣。他是無人能比的!」

反正不管日方怎麼懷疑鳴梁海戰,朝方在歷史記載中誇大其詞了。朝方仍堅信鳴梁海戰,是朝鮮的軍隊指揮官李舜臣,創造了世界海戰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蹟,朝鮮方是勝利方。

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比較權威的機構來證實,到底誰是這場戰役的勝利方。那麼鳴梁海戰的歷史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

今天我將從鳴梁海戰的歷史背景、交戰過程以及歷史意義,三個方面嘗試尋找真相。

嗚梁海戰的歷史背景

豐臣秀吉歷經一系列的四方徵戰,基本統一了日本。為了更加鞏固和擴張更大的勢力,從而掠奪更的多資源。I592年,日本豐臣秀吉向朝鮮發起侵略戰,企圖以朝鮮為跳板對大明朝時期的中國進行侵略。

這一年,日軍侵略朝鮮的戰爭暴發,日軍以所向披靡之勢,僅僅只用了2個月,就連連攻克朝鮮的釜山、忠州、稷山,勢將奪取王京漢城,朝鮮一大半的國土淪陷。

此時,朝鮮海軍將領李舜臣,利用自己改進的「鐵甲龜船」,率領朝鮮水軍向日軍發起反擊。先後在玉浦、泗川、閒山島、釜山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

閒山島大捷後,日本海軍受到嚴重打擊之後屢戰屢敗,主力喪失殆盡。日本喪失制海權,在佔領了平壤之後,日軍被迫停止了對朝鮮的攻勢。

第二年,日朝議和。朝鮮將領李舜臣因閒山島等系列戰功,被朝鮮王封為二品正憲大夫,三道水軍統制使。

日軍將領豐臣秀吉明白對朝鮮的侵略戰打得非常艱難,都是因為朝鮮悍將李舜臣太過兇猛。日本想要徵服朝鮮,就必須先除掉李舜臣。於是,豐臣秀吉便對李舜臣使用離間計,朝鮮王也因為害怕李舜臣功高震主,正好便藉此機會將李舜臣貶為士兵。

豐臣秀吉見李舜臣已經被貶,認定機會來了,便再度下令調動14萬陸軍和2萬水軍襲擊朝鮮。日本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率14萬陸軍,1萬餘海軍數百艘艦船,再次對朝鮮進行全面侵略。

日軍出擊朝鮮

鳴梁海戰是由日本軍發起的一場侵略戰。日本將領豐臣秀吉率領日軍從海陸兩方對朝鮮發動進攻。當時的九鬼嘉隆,為了更有力地打擊朝鮮的龜甲船,九鬼嘉隆下令將日本的艦船改裝成巨型鐵甲船。

剛開始日軍侵襲朝鮮的時候,朝鮮海軍誤以為日軍的艦船是運輸船隊,所以朝軍沒想到日軍會對朝軍發起進攻。就這樣日軍打了朝鮮海軍一個猝不及防,日軍偷襲了停泊在漆川島的朝鮮海軍。

因為朝鮮軍沒有提防日軍,所以朝鮮海軍艦船全部被日軍摧毀。朝鮮軍方損失慘重,之後日軍繼續發動進攻,朝鮮的全州失守,日軍完全控制了制海權,確定了海上的主導地位。朝鮮陷入全面危機。

小結:日本的島國危機感,並非一日兩日所形成的。從古代起,日本就幻想著以侵略戰領別國的土地,來求得日本民族的生存。而剛剛基本統一的日本,其殖民擴張的野心也隨之膨脹起來。

於是,日本把目標瞄準了正處在明朝時期的中國,而要想進攻入侵明朝時期的中國,最好的入侵口就是朝鮮,日本企圖通過對朝鮮的侵略,來對我中華進行大肆侵略。所以日本為了滿足其擴張的野心,鳴梁海戰也就在所難免了。

朝鮮一直以來,都是我中華民族歷代王朝竭盡全力保護鄰國。

嗚梁海戰的過程:

鳴梁海戰開戰前,因為朝鮮海軍誤以為日本戰艦是運輸艦隊,所以遭到了日軍的毀滅性打擊。朝鮮戰艦全被日軍擊毀,海軍指揮官三道水軍都統制元均被火炮擊中身亡。

1597年7月I5日,日本陸軍在水軍的配合下,突襲漆川島,朝鮮水軍幾乎全軍覆沒,日本海軍完全控制了制海權。

全州失守

日軍出動一萬餘陸軍向全羅道進攻,正好碰上楊元率三千多名明軍駐守南原。日軍又與明軍展開了激烈地搏鬥,終因明軍寡不敵眾,陣亡兩千七百餘名明軍,南原失守。

駐守在全州的明將陳愚忠見南原失陷,立即撤退,就這樣,日軍兵不血刃地將全州拿下。接著日軍又分別攻陷黃石山、金州、公州等地。

明軍除守衛稷山外,全線退至王京漢城。

臨危受命,李舜臣被重新啟用

朝鮮危機,朝鮮王不得不順應民意,重新啟用白衣士兵李舜臣,李舜臣臨危受命。

李舜臣在給朝鮮王上疏中這樣寫道:

自壬辰至於五、六年間,賊不敢直突於兩湖(湖南一一全羅道,湖西一一忠清道)者,以舟師之扼其路也。今臣戰船尚有十二,出死為拒戰,則猶可為也。今若全廢舟師,則是賊之所以為幸,而由湖右達於漢水(漢江),此臣為所恐也。戰船雖寡,微臣不死,則賊不敢侮辱我矣。《李忠武公全書》《宣廟中興志》

然而此時,那個曾經威霸一方的朝鮮水軍已經不復存在了。李舜臣所能率領的只有十二艘艦船。

然,李舜臣就用這剩下的十二艘艦船創下了世界海軍史上不可超越的奇蹟。

戰爭狀況

日軍藤堂高虎率三百餘艘戰船和兩萬陸軍從蘭浦出發,準備趁漲潮時進入鳴梁海峽,企圖在朝鮮水師重建之前將其徹底摧毀。

《李忠武公全書、卷九》記載,李舜臣發現這些船之後的第反應是「收拾兵船,分付諸將,妝作龜艦,以助軍勢。」

李舜臣把普通的船改裝成龜船。李舜臣又充分利用了鳴梁海峽的地理優勢,以及水流狀況,設下誘敵深入計謀。

鳴梁和珍島碧波亭之間的海峽,距離非常狹窄,寬度僅294米水流湍急。海峽內每隔3個小時,海流的方向會發生逆轉。

李舜臣趁退潮時派人設置了鐵索與木樁。李舜臣把一切都準備好後,便派出一艘軍艦誘日海軍艦駛入鳴梁海峽。

當日本海軍上百艘艦船黑壓壓地向朝軍撲過來時,朝軍所有人都被嚇到了,李舜臣為鼓舞士氣道對朝鮮水軍的將士們說:「賊雖千艘,莫敵我船。」

待日軍艦船靠近朝軍時,隱蔽在山腳下嚴陣以待的朝軍,對著日艦發起猛烈的炮轟。因為日艦的船是尖底,在湍急的海流中搖擺不定,所以日軍的重型火器根本發揮不了作用,加上朝軍又有山體作掩護,日軍更是拿朝軍無可奈何。

而朝軍龜船是平底的,可以穩穩地炮轟日艦。此時李舜臣拉起鋼索,加上水流逆轉,日軍的艦船在狹窄的海峽中擠來擠去,自相碰撞亂成一團,其狀況真是悲慘。雖然後面還有日本海軍源源不斷的支援,然,因為海峽太窄小,後面的援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海峽內的戰艦被擊毀。

當李舜臣發現扛紅旗的日軍將領艦船時,率先勇猛地衝上日軍將領艦,一通亂箭發射過後,日將主帥來島通總被射殺,日軍另一名將領落水,日軍徹底崩潰。

鳴梁海戰李舜臣雖然只有十二艘艦船,憑藉著鳴梁海峽的地理優勢,擊毀日軍艦船三十餘艘,剩餘的九十餘日軍艘艦船,也在戰鬥中喪失了戰鬥力。此次戰役,朝方記載,朝軍殲滅日軍八千餘人,朝軍只陣亡三十四人。

小結:李舜臣接到任命後,聽說蛇梁有十幾艘大船,全羅船二十餘只,便帶著十幾個人奔赴蛇梁。當大家見到李舜臣復出時,非常高興,奔走相告:「我公至,汝不死。」

就這樣,李舜臣憑著人格魅力吸引了一百多人跟他走。李舜臣見到這些船後說:

收拾兵船,分付諸將,裝作龜艦,以助軍勢。《李忠武公全書.卷九》

李舜臣將民船偽裝成戰船,列入水營戰船,使用疑兵戰術,聚蟻戰術,利用水流,窄峽等地理優勢,又布置鐵鏈木樁等器物助戰。憑藉其超凡的軍事才能,在僅有十二艘艦船的情況下,戰勝了十倍於自己的敵人,取得了鳴梁海戰的偉大勝利。

這場戰役的案例說明,兩軍交戰,不是以絕對的軍事優勢力量,就可以全面碾壓敵方。十倍於敵方的軍事力量,也不一定就可以十拿九穩的取得勝利。戰爭需要軍事力量,需要熟悉地理環境把握好地理優勢。如果能完全掌握並利用好地理優勢,那也是頂得上千軍萬馬的。還要有優秀的戰術,和為報效國家不怕死的精神,精神力量也是一股不可戰勝的力量。

李舜臣之所以可以戰勝十倍於自己的敵人,就是憑著為報效國家而不怕死的精神,人格的魅力和高超的軍事戰術。

歷史意義:

鳴梁海戰的勝利重撞了日本海軍的軍事勢力,有效地切斷了日軍從黃海對稷山之戰的供給,阻止了日本對朝鮮的侵略,使朝鮮擺脫全面毀滅的危機,從被動挨打轉入戰略性的反攻階段。

更重要的是,鳴梁海戰的勝利鼓舞了朝軍的士氣,畢竟朝鮮水軍以勝利擺脫了屢戰屢敗,一觸即潰的狀況。李舜臣也以其超凡的軍事天才,向世界證明了他的軍事才能。

總結:

鳴梁海戰爭議的主要焦點,在誰是勝利者的問題上。

朝方說:朝軍僅用十二艘艦船,就大敗了日本一百三十多艘艦船。朝軍傷亡僅三十四人,而日軍傷亡八千餘人,摧毀了日艦三十多艘,日軍還損失了一員主將,有效地打擊了日軍的戰鬥力,阻止了日軍的進攻,這難道不是朝鮮贏了嗎?

而日方卻說朝方的歷史記載誇大了事實的真相,從後來日軍對朝鮮的佔領,和制海權來看,還是日本贏了。

日本史料有賴山陽《日本外史》,舊日本陸軍參謀部編《日本戰史》,日方所描述的日本在鳴梁海戰中,僅損失幾十人,名將倒是死了兩個,來島通總、得居通幸大將,毛利高政落水,藤堂高虎受傷。

並且鳴梁海戰結束後,李舜臣艦隊沒有繼續攻擊日本海軍,而是向北方退卻了。當時的日軍因不熟悉海況,怕再次落入圈套,也就沒敢冒然追擊。

但第二天日軍再次返回戰場時,朝鮮水軍已經退走了。日本水陸兩軍順利完成了既定計劃,登陸朝鮮,並在兩個月後攻陷了朝鮮的平壤和漢城。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日本、朝鮮各自為了自己的臉面,多寫,少寫的,應該都不是準確數據。

那我們就從鳴梁海戰的戰略和戰術兩方面來分析吧。

戰術上來說,鳴梁海戰的確是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他畢竟在朝鮮水軍被日軍強力摧毀和已經攻陷朝鮮的漆川島的情況下,李舜臣不懼死戰,以一腔報國之心,用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智慧,戰勝比自己多十倍兵力的日本海軍。在世界海軍史上,他是一位令人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人物。

後來李舜臣也受到了許多世界海軍名將們的高度讚譽。特別是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的海軍將領們,更是把李舜臣敬仰為不可企及的海軍界的神話傳奇。

戰略上來說,鳴梁海戰朝鮮只是打擊了日軍的有生力量,有效地延緩了日軍的進攻趨勢。

朝軍在取得鳴梁海戰勝利後,終因兵力不足,而退守新安郡。日軍最後還是攻克了朝鮮水軍根據地珍島,完成了對全羅道水軍掃蕩的戰略目標。

朝鮮水軍並沒有控制住鳴梁海峽,甚至還失去了自己的根據地。在戰略上並沒有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就一場局部戰爭而言,鳴梁海戰無疑是朝鮮水軍贏了。但就一場侵略與反侵略的戰役來說,還是日本贏了,因為日本後來還是佔領了朝鮮水軍根據地,掌控了制海權。

總之無論怎麼說,鳴梁海戰屬於李舜臣的英雄之戰,屬於朝鮮民族的驕傲之戰。

相關焦點

  • 《鳴梁海戰》:電影終究不是歷史,李舜臣也不是亞洲戰神
    而這一切,源自一場戰役,即發生於公元1597年10月26日的鳴梁海戰。李舜臣此戰以12艘「龜船」,在鳴梁海峽,擊潰倭寇130餘艘軍艦(也有說法是300多艘),擊沉敵船三十餘艘,斃敵4000餘人,重創了日本艦隊。如此戰績,堪稱世界海戰史上的一個奇蹟。
  • 第51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揭曉 崔岷植稱帝孫藝珍封后 《鳴梁海戰》獲最佳
    崔岷植憑藉《鳴梁海戰》戰勝宋康昊(《辯護人》)獲得影帝殊榮,而孫藝珍則以《海盜》捧得影后獎盃。動員近1800萬觀影人次、刷新韓國曆年觀影人次紀錄的古裝海戰大片《鳴梁海戰》獲封最佳影片。走上領獎臺的崔岷植首先對觀眾席90度鞠躬,之後提議「把掌聲送給宋康昊和我一直想合作的樸海日,以及沒有來到現場的姜東元和鄭雨盛」,隨後感言道「對我來說拍攝《鳴梁海戰》就好像經歷了一場戰爭,有很多人受傷,但我們克服了精神和肉體上的痛苦,最終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 喵喵觀影4月份推薦高分電影:《鳴梁海戰》、《午餐盒》等
    喵喵觀影4月2日推薦高分電影:《大偵探福爾摩斯2:詭影遊戲》、《海角七號》、《劫後餘生》、《鳴梁海戰》、《小小的家》、《午餐盒》、《俄羅斯玩偶》、《舞后》。《鳴梁海戰》7.1分2014年上映的韓國抗日電影,雖然在韓國電影中,算不上佳作,但是海戰的戲份,確實是用心了。《小小的家》8.1分2014年上映的日本電影。
  • 決戰中途島 鳴梁海戰 士兵 都是難得戰爭電影題材佳作
    決戰中途島戰爭只能說非常非常的直男以及非常非常的主旋律,以至於影片呈現出的價值觀有那麼些狹隘了,它將一個偉大的人物一段偉大的故事用某種自以為是的價值觀表達了出來,我覺得這對於這些戰爭中的英雄是一種褻瀆《鳴梁海戰
  • 日本聯合艦隊慘遭打臉的戰役,中途島海戰,日本悔之晚矣!
    日本在歷史中的眾多戰役中,好像表現出來的都是在剛開始時信誓旦旦,仿佛自己已經看到了戰爭勝利的那一天。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徹底惹怒了美軍之後,美日的對決開始了。在1942年6月4日展開,美日展開了中途島戰役。
  • 5部必看的大場面海戰片 朝鮮的這部劇竟然達到亞洲巔峰 你看過嗎
    今天給大家帶來幾部與眾不同海戰劇。NO.1《加勒比海盜》點評:「原諒我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海盜歷來象徵著自由,其實細想,他的真正意義不在殺戮搶劫,而是自由自在的航行,充滿驚奇的冒險,當然還有誘人的寶藏。傑克船長當之無愧的是影片中的男主角之主角,對他的刻畫遠遠高過威爾,從傑克的出場就奠定了整部影片的風格——型男。
  • 二戰日本著名重型妙高級巡洋艦爪哇海戰日本帝國海軍的最後完勝
    而艦隊前線司令官南雲忠一,有如此雄厚的兵力,居然慫了,下令撤退,這讓當時還在珍珠港附近的美軍航母艦隊逃過一劫,而由日本海軍開創航母時代的新打法,最終反而讓被迫進行航母決戰美軍艦隊,在中途島戰役給予日本嚴重打擊,至此日本聯合艦隊開始走了下坡路。
  • 《鳴梁》韓國破千萬奪冠 孫藝珍《海盜》評價高
    上周大熱被看好遲早破千萬票房的韓國本土片《鳴梁:旋風之海》果然第二周就實現了大家的猜測,以1077萬的總票房成為本年度韓國第一部破千萬的代表作。《鳴梁:旋風之海》再奪冠。
  • 第二次世界大戰美日5大經典海戰
    《珊瑚海海戰》1942年5月4日-1942年5月8日,在太平洋戰爭中,美國,日本兩國航空母艦編隊在珊瑚海進行的一場海戰。由於距離太遠,戰略物資無法立即補充,最終以日軍中止進攻而結束。美軍損失;重型航母1艘,油船1艘,驅逐艦1艘,66架飛機,543人陣亡。
  • 日本軍國主義的悲歌——中途島海戰
    而中途島海戰就是美國參戰以來一次與日本打的最漂亮的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由於中途島是美國在中太平洋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交通樞紐和前沿哨所。所以,日本軍政府擬定將中途島作為攻擊目標,期望打開夏威夷群島大門,同時把美國太平洋艦隊殘餘軍艦殲滅。
  • 誰曾中流遏飛舟—電影《鳴梁》沒法告訴你的事
    大安宅船透視圖三、《鳴梁海戰》中被擊斃的「海賊王」何許人也?作為一個島國,日本自古便不缺少統稱「水軍」的海盜集團。而隨著戰國爭雄的愈演愈烈。本無統屬的各地水軍紛紛為豪門收購,成為了各戰國大名「株式會社」的「海上事業部」。一時間你方唱罷我登場,倒也非常的熱鬧。更促進了日本列島造船工業和艦載武器的升級換代。
  • 血與火:太平洋海戰史,一場改變戰爭形態的激烈較量(四十八)
    但不幸被美軍探測到,從1943年5月2日到5日,澳大利亞皇家空軍聯合美國空軍轟炸機襲擊了增援部隊,日軍所有運兵船被擊沉,4艘驅逐艦也葬身海底,進而導致日本陸軍損失了整整1個師的兵力。日軍之所以登陸阿留申群島,實在是別有用意,他們試圖牽制美軍的注意力,使之不再南下,此次行動不可小覷。
  • 二戰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實力強大,為何還是在中途島戰役中慘敗?
    美轟炸機的出擊,讓其形成了連鎖反應,日本4艘航母均在重創之下沉沒,這場海戰成為了太平洋戰場上轉折性的一戰,也是日本海軍在西太平洋上的第一次慘敗。 其實日美海軍歷史上曾有兩次交鋒,分別是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大獲全勝,1942年5月初,珊瑚海海戰各損失一艘航母。
  • 一部二戰題材的日本電影,真實記錄人類史上最大一場海戰!
    為了畢其功於一役,日本派出了自己全部的海軍力量,光是航空母艦就有8艘。另外還有200多艘艦艇,而相比之下,在太平洋艦隊司令官尼米茲手裡航母只有兩艘。一方力量強大,卻不知行動計劃早已暴露,另一方實力薄弱卻握有情報的先機。這場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海戰即將在這樣的情形下在太平洋上演。
  • 1944年10月雷伊泰灣海戰日本山城號戰列艦史上最後一次海上決戰
    改建後的艦橋為了避免煙囪廢氣影響而造得非常高聳,被嘲笑是「違章建築」,但問題是煙囪廢氣只要風向不對依舊指揮塔裡面煙霧瀰漫,防空塔上水手常常被燻得失去戰鬥能力,味道也十分的難聞,就是一艘戰列艦,在二戰時期仍舊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編入日本聯合艦隊現役之中,其落後的高大艦橋設計和黑煙環繞的在中途島戰役中,幾乎扮演通敵的嫌疑,才造成中途海戰中日本艦隊損失慘重,根據美軍資料是美軍飛行員率先發現在外圍打醬油的日本兩膄扶桑級戰列艦
  • 二戰日本榛名號戰列艦雷伊泰灣海戰成為肉盾奇蹟般返回了日本港口
    ,但關鍵是當時在馬來亞戰役時,榛名號戰列艦還沒有來得及發射一枚炮彈,就親眼看到了日本陸軍第22航空戰隊,展開的快餐式空襲行動,半個小時內就把英國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組成的遠東艦隊主力,全部擊沉殆盡。假如馬來亞海戰期間,日本榛名號戰列艦真的與英國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交上火了,指不定成為炮灰的就不是英國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了,而是日本金剛級戰列艦被完虐了,榛名號戰列艦總排水量35000噸四一式356毫米45倍徑主炮4座雙聯裝共計8門,四一式152毫米50倍口徑副炮16門(改裝後14門)其餘都換成了94門25毫米高射機炮用來打飛機了。
  • 英國以弱制強的傳奇戰役——格拉沃利訥海戰
    事件簡介 :1588年西班牙和英國在英吉利海峽進行激烈海戰。 西班牙有號稱為「最幸運的無敵艦隊」,兵力高達30000人。可是當時的英國軍隊規模一般,能夠作戰的艦隊人員也僅僅有9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