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國大陸早期帶有文藝範的恐怖片相比,香港的恐怖片更注重氛圍的設計,淡化了情節,甚至連片名都是簡單又直白。1983年的《魔胎》是很多人童年夢魘作品之一。讓很多人沉寂到多年的噩夢當中,不敢再輕易觸碰鬼片,一朝被鬼嚇,終身怕黑夜。
很早以前就看過這部1993年的電影《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現在很多場景還歷歷在目,只要一想到,就會影響食慾,所以絕對不想再看第二遍。據說電影在哪裡上映,哪裡的叉燒包銷量都會銳減八成。
1998年的《香港第一兇宅》是一部低成本鬼片,但是在首映時卻有一老觀眾心臟病發而死,當然這大概屬於巧合,因為內容其實談不上恐怖,也不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故事,實為溫情喜劇。
我覺得最恐怖的香港電影要屬1999年的《山村老屍》。我覺得這是一大部分人揮之不去的童年陰影。經過了二十年的時間洗禮,這部電影依然以極度驚悚著稱。當初小時候觀看的眼睛一直都是半眯眼狀態才勉強看完的。
這部2002年的《見鬼》,我前後看過至少3遍,每次看,還是會被某些橋段嚇到。影片中嚇人的橋段有很多,比如電梯裡,懸空漂浮的鬼魂從背後靠近的段落,看得人大氣不敢出;還有印象很深的,飯館裡一對鬼魂母子舔叉燒包的情節。
起初,看到這個電影《餃子》名字的時候,真的以為是一個很普通的家庭文藝片。結果萬萬沒想到,他居然是恐怖片。甚至一度讓我看到餃子就產生了心裡陰影。畫面內容我就不具體描述了,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看看。
2013年的《殭屍》並沒有老殭屍片中的戲謔與幽默,更多的是點到即止的恐怖與血腥。《殭屍》不乏血漿崩發的色彩,但電影整體青灰陰冷的格調並沒有將色彩發揚光大,更多的是給電影增添了一絲陰森的寒意,顯然,這是很典型的日系恐怖片的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