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韓國電影都是以溫情為主,他們能很好的抓住人心,戳中觀眾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而且他們的拍攝手段和題材相當大膽,是華語影視所體現不了的,《七號房的禮物》就是其中一部最為經典的催人淚下的影片,他被封為十大感人影片之一,催淚級別高達百分之九十,幾乎每個觀眾都是紅著眼睛出的電影院,該影片的導演是從業十餘年,有著超豐富的拍攝經驗他知道大家想要的是什麼,用著以往積累的人脈資金投資拍攝了這部影片,沒想到效果空前的好。
據悉他投入了三千萬資金,這在電影行業來說算是極少的投入了,很多電影動輒就上億,還不包括演員的片酬,所以這部影片前期投入確實排不上名次,但沒想到他僅僅上映不到六天,就完全的收回來成本,一時間賺得盆滿盈缽,純收入進帳高達700億韓元,算得上是小投資高回報的一部影片。
《七號房的禮物》主要講述了智商只有6歲孩子般的父親和女兒相依為命,為了給女兒買心儀的書包而意外捲入了一場殺人案件,受害者還是警察局長的女兒,所以他在懵懂之際就被送進了監獄,和女兒隔窗相望,見慣了世間險惡,做盡了壞事的獄中大佬,不忍其被這麼欺負,從而齊心協力幫助他把女兒一起運送進監獄和他相見的故事。
讓大家看到了人間也有真情,就算是做盡了壞事的人也有良知,該部影片的整體氛圍充斥著溫馨,全篇圍繞著父親和女兒之間的故事展開,通過對其身邊人的描寫,向大家展示出了人間自有溫情的和諧社會,歌頌了人與人之間的這種難以言喻的感情。
畢竟相比於錦上添花人們更喜歡雪中送炭,就像人們更喜歡浪子回頭一樣,監獄中的走私犯,詐騙犯,通姦犯,恐嚇犯,搶劫犯本是社會的敗類,但卻為了幫助這對父女而不惜冒險,這種前後對比的手法更加突出了人性之間的溫情。
雖然剛開始他們也利用身份而向其施壓,但最終還是被父女倆感動,願意幫助他們,這個影片的情節很簡單明了,讓人清楚的就能看到該事件的大致經過和真相,但只因為是無權無勢的底層人員,所以註定是被拿來當替罪羊的一方。
該影片利用冤案和父女之情的雙重保證來進行催淚,一方面父親為了保護女兒而扛下來了莫須有的罪名,讓大家看到了父愛的深沉和偉大,另一方面通過獄中友人的所作所為而大肆宣揚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的關懷和愛護。
讓人重新定義了好人與壞人的區別,罪不可恕的獄中罪犯也可以是熱心助人的善良之人,位居高處看似公正廉潔的人員也可能是一手促成冤假案的幕後真兇,孰是孰非,孰黑孰白,本就沒有一個正確的定義,這一切不過是在權力的基礎上。
導演用極為常見的手法諷刺了整個社會的現狀,相當大膽,但卻很客觀真實地表達了事件,還給了大家一個真相,該部影片有很多這種對比,黑與白,正與邪,暗與明,他通過正面側面的全方位描寫向大家展示了一個完整的社會,有黑暗也有溫情,純真善良不應和無能為力劃等,公平公正才是這個世界的最真善美的存在。
該影片最引人深思的一句臺詞就是「害怕你受到傷害所以選擇死亡,沒想到比死亡更恐懼的卻是從此再也不能陪伴你一起成長」整句話滿是無奈和心酸,就算是低智商的父親也會為了保護女兒而拼上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所以說親情是最難還的債,父女之情,母女之愛。
這部電影帶給大家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他沒有絢麗奪目的特效,也沒有精彩紛呈的武打動作,有的只是溫馨與感動,他重點突出了人性的醜惡和光輝,本是充滿罪惡的監獄卻是人間天堂,布滿溫馨,本是自由嚮往的外界卻是圈住人的牢籠。
重新定義了我們的三觀,教會了我們分辨孰是孰非的能力,有時候眼睛看到的並不是真相,有可能你所追求的並不像外界看起來那樣美好,用心去感受,那麼你就會發現一個不同的真實的社會和自己,影片最後是小女孩長大了,不僅成為了父親所希望的那類人,還用自己的堅持和專業能力還了父親清白,給了大家一個不算完美的完美結局。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了,我們明天再見吧,如果各位小夥伴喜歡我的話,可以點個關注再走,我每天都會更新的哦!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