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包浩斯設計學院是德國軍服的主要設計者的集體創作者,德軍軍裝並不是由一個單獨的「誰」設計的,是普魯士風格在使用中不斷改進和演化而來。橡葉飾,雙列直紋領章,雙鉸線編織肩章,袖標,兵種色,勳章獎章等,都可以追溯到一戰甚至更早的時代。
裝甲兵的黑色制服和骷髏領章都始於魏瑪時期,和小鬍子沒有太大關係。骷髏領章旨在傳承腓特烈的骷髏驃騎兵黨衛軍的雙閃電以及大部分師徽都源自北歐古字,在條頓騎士時代就有應用。他們國防軍的服裝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除了頭盔意外,其它也沒多大變化。
包浩斯是德國魏瑪市的 「公立包浩斯學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簡稱,後改稱「設計學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習慣上仍沿稱「包浩斯」。在兩德統一後位於魏瑪的設計學院更名為魏瑪包浩斯大學(Bauhaus-Universitt Weimar)。它的成立標誌著現代設計教育的誕生,對世界現代設計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包浩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展現代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包浩斯」一詞是瓦爾特·格羅皮烏斯(格羅佩斯)創造出來的,是德語Bauhaus的譯音,由德語Hausbau(房屋建築)一詞倒置而成。
在設計理論上,包浩斯提出了三個基本觀點:①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②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③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來進行。這些觀點對於工業設計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使現代設計逐步由理想主義走向現實主義,即用理性的、科學的思想來代替藝術上的自我表現和浪漫主義。
包浩斯的創始人格羅皮烏斯在其青年時代就致力於德意志製造同盟。他區別於同代人的是,以極其認真的態度致力於美術和工業化社會之間的調和。格羅皮烏斯力圖探索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並要求設計師「向死的機械產品注入靈魂」。他認為,只有最卓越的想法才能證明工業的倍增是 正當的。格羅皮烏斯關注的並不只局限於建築,他的視野面向所有美術的各個領域。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無論達文西或米開朗基羅,他們都是全能的造型藝術家,集畫家、雕刻家甚至是設計師於一身,而不同於現代社會中分工具體化了的美術家,包浩斯對建築師們的要求,也就是希望他們是這樣「全能造型藝術家「。包浩斯的理想,就是要把美術家從游離於社會的狀態中拯救出來。因此在包浩斯的教學中謀求所有造型藝術間的交流,他把建築、設計、手工藝、繪畫、雕刻等一切都納入了包浩斯的教育之中,包浩斯是一所綜合性的設計學院,其設計課程包括新產品設計、平面設計、展覽設計、舞臺設計、家具設計、室內設計和建築設計等,甚至連話劇、音樂等專業都在包浩斯中設置。而這一教育思想緣自德國的繆司運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