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五聖成真,為什麼豬八戒未能成佛?

2021-01-14 子凡的書香視界

《西遊記》五聖成真,為什麼豬八戒未能成佛?

唐僧師徒四人並白龍馬一匹跋山涉水,走了十萬八千裡之遠,從貞觀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到貞觀二十七年經歷了一十四遍寒暑,終於到得西天,求取了真經。

重返天庭,如來佛祖按功封賞:「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經,甚有功果,加升大職正果,汝為旃檀功德佛。

孫悟空,汝因大鬧天宮,吾以甚深法力,壓在五行山下,幸天災滿足,歸於釋教,且喜汝隱惡揚善,在途中煉魔降怪有功,全終全始,加升大職正果,汝為鬥戰勝佛。

豬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帥,為汝蟠桃會上酗酒戲了仙娥,貶汝下界投胎,身如畜類,幸汝記愛人身,在福陵山雲棧洞造孽,喜歸大教,入吾沙門,保聖僧在路,卻又有頑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 

沙悟淨,汝本是捲簾大將,先因蟠桃會上打碎玻璃盞,貶汝下界,汝落於流沙河,傷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誠敬迦持、保護聖僧,登山牽馬有功,加升大職正果,為金身羅漢。

汝本是西洋大海廣晉龍王之子,因汝違逆父命,犯了不孝之罪,幸得皈身皈法,皈我沙門,每日家虧你馱負聖僧來西,又虧你馱負聖經去東,亦有功者,加升汝職正果,為八部天龍馬。」

於是,旃檀佛、鬥戰佛、淨壇使者、金身羅漢,俱正果了本位,天龍馬亦自歸真。

旃檀功德佛、鬥戰勝佛均列三十五佛之中。

據《大寶積經》及《決定毗尼經》所載,三十五佛即∶釋迦牟尼佛,金剛不壞佛,寶光佛,龍尊王佛,精進軍佛,精進喜佛,寶火佛,寶月光佛,現無愚佛,寶月佛,無垢佛,離垢佛,勇施佛,清淨佛,清淨施佛,娑留那佛,水天佛,堅德佛,旃檀功德佛,無量掬光佛,光德佛,無憂德佛,那羅延佛,功德華佛,蓮華光遊戲神通佛,財功德佛,德念佛,善名稱功德佛,紅炎帝幢王佛,善遊步功德佛,鬥戰勝佛,善遊步佛,周匝莊嚴功德佛,寶華遊步佛,寶蓮華善住娑羅樹王佛。

按照《西遊記》的寫法,豬八戒、沙悟淨、白龍馬均成為了菩薩,分別為南無淨壇使者菩薩,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文殊菩薩。南無普賢菩薩。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南無西天極樂諸菩薩。南無三千揭諦大菩薩。南無五百阿羅大菩薩。南無比丘夷塞尼菩薩。南無無邊無量法菩薩。南無金剛大士聖菩薩。南無淨壇使者菩薩。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佛教中的菩薩有一些著名的群體例如四大菩薩、八大菩薩、十二圓覺、二十五圓通、二十五菩薩等。但是在《西遊記》中則羅列了十五位菩薩,一些名稱是出於杜撰的,尤其是豬八戒、沙和尚和白龍馬的菩薩名稱。

那麼,佛和菩薩有什麼區別呢?為什麼唐僧和孫悟空可以成佛,而其他三人只是菩薩呢?

佛說眾生平等,在佛教世界裡並沒有高低貴賤的等級制度,只有修煉的程度不同而已。佛的意思是「覺者」,有三重含義: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只有三者皆備,才能被稱為佛。也就是說,佛不僅自己覺悟,而且要幫助他人覺悟,最終達到斷盡無明、覺行圓滿的境界。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意思是「覺悟有情」,「菩提」意為「覺悟」,「薩埵」意為「有情眾生」。將自己和一切有情眾生一齊從愚痴中解脫出來,而得到徹底的覺悟,這種人便叫做菩薩。所以菩薩的境界是自覺、覺他,跟佛相比缺了覺行圓滿這一條。因此,佛的感覺是高高在上的,已經超越了世情萬物,到達至境。而菩薩最重要的特點是普度眾生、利益眾生,救度世俗世界中無量無邊的眾生。因此,菩薩更親民,更有親和力。

我們體會到唐僧師徒,一行五人的身上,唐僧和孫悟空都是意志堅定的西行者,孫悟空在取經途中雖然也曾經退縮,萌生出回花果山的想法,但這是他受到冤枉和誤解之下賭氣的說法,心中還是一心向佛的。

相反,豬八戒則沒有這麼高的覺悟,經常有散夥回家過日子的想法。即使在最後聽到自己為淨壇使者的時候,八戒口中嚷道:「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豬八戒的心中一直有雜念、貪念,也就是如來說的「有頑心,色情未泯」,這樣的八戒是不可能成佛的。

那麼,沙僧和白龍馬一直是忠厚踏實、任勞任怨的,為什麼也沒有成佛呢?其實答案就在如來的解釋中。因為他們的前生是有汙點的,沙僧傷生吃人造孽,白龍馬違逆父命,犯了不孝之罪,這些都是不赦之大惡。雖然後來的修行可以將功補過,但是成佛是不可能的了。

往期回顧:

《景德鎮》:張天一以身制瓷有沒有科學道理?

《紅樓夢》裡的潘金蓮,命運不濟然性格灑脫磊落

相關焦點

  • 豬八戒為何沒有成佛?只因得罪了整個靈山
    豬八戒為何沒有成佛?只因得罪了整個靈山 眾所周知,在《西遊記》中豬八戒是一個好吃懶做的傢伙,說到吃喝他比誰跑的都積極,可是說到降妖除魔救師父他一般只有兩個字「散夥。」
  • 難怪如來不讓豬八戒成佛,你看老豬做了什麼!和李雲龍有關?
    很多人認為,如來因為天庭集團的背景,被封為淨壇使者,是因為取經大業,豬八戒未成。不過,豬八戒忘恩負義,又嫌淨壇使者水平低,實在是厚顏無恥。其實,這是被電視劇版《西遊記》誤解了。在原著《西遊記》中,豬八戒絕非寸功未立,相反,他的功勞不遜於孫悟空,遠在沙僧之上。
  • 西遊記:四大天王到底是不是四大金剛?你看豬八戒怎麼說
    西遊記中天庭有四大天王,靈山有四大金剛,那麼四大天王是不是四大金剛呢?靈山人員在天庭兼職者不在少數最有名的就是如來佛祖。他是靈山的大掌柜,但同時還是天庭的五方五老之首,在天庭高層序列三清四御五老中佔有重要位置,玉帝當年就是派他降服的孫悟空。
  • 西遊記中,為什麼說玉帝,就是豬八戒的師傅?原因很簡單
    在《西遊記》中,豬八戒的本領究竟是跟誰學的?很多夥伴分析,應該是太上老君。原因有2個,一是太上老君給豬八戒吃了兩顆九轉大還丹,從而使得豬八戒成仙,二是豬八戒的兵器九齒釘耙,是太上老君專門打造的,只有師傅才會這麼用心。
  • 西遊記,豬八戒實力究竟有多強?要不是有他,孫悟空差點死了
    在《西遊記》中,很多人都說豬八戒太菜了,笨得像頭豬,好吃懶做,還好色,總是被妖怪欺負。其實,觀音菩薩選擇他加入取經隊伍,肯定是有她道理的。試想一下,觀音菩薩是何等人物啊,法力高強,看人看物都是非常準的。
  • 為什麼說《西遊記》裡最厲害的是豬八戒?
    在86版的《西遊記》裡,有這樣一幕:豬八戒腆著肚子蓋著蓋頭,在3個如花似玉的女孩兒當中亂撲,他急著想撈個媳婦。 1982年,有朋友問他:「聽說央視要拍《西遊記》,你去試試豬八戒唄!」 「那是什麼劇種?」當聽說是電視劇時,他兩眼放光。那個年代,電視劇是個稀有產業,很多人根本沒有聽過。 馬德華想去試一試,可是問題來了:馬德華是回族人。
  • 五百年後,出現在靈山腳下的嫦娥,道破豬八戒為什麼不能成佛
    糾察靈官奏玉皇,那日吾當命運拙」,豬八戒對此耿耿於懷,故而下凡之後依舊使勁折騰,從卵二姐到高翠蘭,似乎都在出那口怨氣。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五百年後,嫦娥竟然又出現在靈山腳下。 他兩個吆吆喝喝,就在花園鬥起,後卻大顯神通,各駕雲霧,殺在空中」,並沒有豬八戒什麼事。豈料,玉兔精受死之時,她的主人太陰星君現身相救了。
  • 難怪豬八戒成不了佛,你看他對他母親做了啥?如來恨透了
    唐僧一行人五個,歷經千難萬阻,九九八十一難,終是快步到達了靈山,等待如來給封賞。結果是唐僧孫悟空都成了佛,依次排下來的豬八戒卻未能成佛,八戒是痛苦的,為何他倆都成佛,而我不能?豬八戒先前是天蓬元帥,到了取經路上,時常給人講大道理,救活過孫悟空,又多次協助孫悟空打妖救唐僧,按理來講,八戒的貢獻是大大的,是能佔據一個佛的名額的,可如來為何不給他成佛呢?或許要說是如來有個人的想法,看八戒對他母親做了啥?如來堅決不能容忍的!解答這個問題,就得知道,八戒的母親是誰呢?
  • 豬八戒是以誰為原型創造的?《西遊記》中豬八戒原型綜述
    《西遊記》中豬八戒以其有血有肉的可愛形象走進讀者視野。關於《西遊記》中豬八戒形象的起源, 目前學界有本土說、外來說和混血說三種說法。其中,關於本土說和外來說學者討論居多。眾說紛紜的豬八戒的原型符合學界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
  • 豬八戒走了十萬八千裡,還吃素,為什麼沒有瘦下來?
    本 文 約 4100 字閱 讀 需 要 11 min《西遊記》有很多細思極恐的細節,其中有一個,可能會讓很多減肥人士陷入臨時絕望,那就是——豬八戒走了十萬八千裡,為什麼都沒瘦下來不合理的飲食結構雖然說豬八戒吃的都是素食,讓人想當然覺得有益於控制體重,但其實並不盡然。素食也分熱量高和熱量低,而豬八戒就特別愛吃西瓜、饅頭這種高熱量的素食。第九十六回,唐僧師徒來到寇家莊,寇員外宴請時曾描述,「前面是五色高果,俱巧匠新裝成的時樣。第二行五盤小菜,第三行五碟水果,第四行五大盤閒食。
  • 豬八戒為何不願成佛?你看他的下場是什麼,難怪不走成佛獨木橋
    (蝸牛看西遊第4838期)文/蝸牛很多人認為豬八戒沒有成佛是因為他自己沒有達到成佛的標準,覺得如來看不上他,殊不知他自願放棄了成佛的資格。至尊寶說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他的面前他沒有珍惜,當這句話套在八戒的身上就是:曾經有一份成佛的機會擺在他面前他沒有收下。為什麼要說八戒放棄了成佛的資格呢?因為孫悟空在凌雲渡確切地告訴他成佛的方式——行者按住道:「這是什麼去處,許你駕風霧?必須從此橋上走過,方可成佛。」八戒道:「哥啊,佛做不成也罷,實是走不得!」
  • 大佛寺《西遊記》壁畫裡的豬八戒勤勞又勇敢?
    在人們的印象中,豬八戒好吃懶做,滑稽的模樣令人忍俊不禁。但在甘肅省張掖市大佛寺的壁畫中,豬八戒卻一改往日模樣,既勤勞又勇敢,是唐僧西行路上的得力幫手。張掖市甘州區博物館副館長王康介紹,大佛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大殿裡有一尊全國最大的室內臥佛而得名。
  • 《西遊記》:豬八戒為何記恨孫悟空,你看猴子做了啥
    《西遊記》唐僧收了三個弟子,老大孫悟空,老二豬八戒,老三沙悟淨,三位弟子各有神通,都出身不凡,眾所周知《西遊記》裡的豬八戒經常罵孫悟空,有時當面罵,有時背後罵,但奇怪的是沙僧從來沒罵過孫悟空很老實,豬八戒為什麼這麼討厭孫悟空?其實這也不能全怪豬八戒。
  • 《西遊記》中唐僧第三個收的才是豬八戒,為什麼都叫他二師兄呢?
    《西遊記》中唐僧第三個收的才是豬八戒,為什麼都叫他二師兄呢? 《西遊記》中,佛祖策劃取經大業,唐王夢遊陰曹地府。後唐僧受唐王所託,觀音菩薩指點,到西天靈山求取真經,傳揚佛教。
  • 《西遊記》中豬八戒為什麼封了淨壇使者,而並未恢復天蓬元帥真身
    我們看《西遊記》都知道,如來佛祖分封取經功臣時,唐僧、孫悟空都是佛,到了豬八戒就是降了一級,成了菩薩,雖然豬八戒提出了疑問,但是被佛祖用受用人間香火擋了回去,並且豬八戒也並未恢復真身這是為什麼呢?首先,佛祖的分封合情合理,這一路,孫悟空出的力最大,豬八戒和沙悟淨只是配角,唐僧本就是他的二徒弟,並且唐僧孫悟空也都沒有對豬八戒的分封產生疑問,因此分封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 有人說《天龍八部》是《西遊記》,喬峰是孫悟空,那麼唐僧是誰?
    因此,有人還根據《天龍八部》的這一主題,包括整部小說的情節和人物設置,認為這部作品其實暗合了《西遊記》。除了主題契合之外,甚至連幾大主要角色,也都和《西遊記》中的關鍵人物相對應。我們來看看讀者們的一些觀點。《西遊記》中最著名的角色人物,當然是猴哥孫悟空了。孫悟空是我國最出名的神話人物,論人氣他絕對排第一。孫悟空的神通不是第一,但是給讀者的印象,他卻是絕對的戰神。
  • 西遊記中的豬八戒,實力一直被低估了
    《西遊記》中,豬八戒其實不是混子,也擁有通天大本事。二)八戒水下功夫好豬八戒不僅法術厲害,武功厲害,武器厲害,而且水下功夫也非常了得。他在水中可以說是如魚得水。遇到水中的妖怪,都是豬八戒出手,或打或者把妖怪引出水面讓孫悟空動手。收沙僧的時候,豬八戒多次潛入水底,把沙僧引出水面。水井中的國王屍體,也是豬八戒背上來。
  • 豬八戒最強功法可以毀天滅地,西遊記中他只施展一次
    ,在《西遊記》中豬八戒的表現可是好吃懶做,可以說是誰都能欺負他。但是豬八戒真正的實力真的如同他給我們的印象那麼差嗎?其實一次豬八戒在西遊中已經不小心展現出了他真實實力,只不過是大家沒有注意罷了。  小胖認為其實無論是西遊記還是其他神話故事神仙都是分品級劃分的,這種劃分也可說成厲害或不厲害之間的劃分,那麼他們修行的功法也是有所區分的。就比如西遊記中大家都知道變化神功分為天罡三十六和地煞七十二,天罡和地煞之間也是有區分的。
  • 西遊記中,豬八戒雖然好吃懶做,但有6個優點,是孫悟空比不了的
    在《西遊記》中,豬八戒最顯著的特點是,是好吃懶做,重視物質享受,遇到困難他就喊散夥,總是受到美女和金銀的誘惑,幾乎拋下其他人而中斷修行之路。豬八戒是世俗性格的典型代表,貪、嗔、痴、懼、色、懶。 但即使這樣,人家還是有優點的,而且有些優點,是孫悟空比不了的。
  • 《西遊記》:豬八戒取經回來才明白,原來高老莊有大秘密
    眾所周知在《西遊記》中,豬八戒最初的身份是天蓬元帥,掌管天河的天兵天將,但他卻因罪被貶到了人間,甚至成了豬胎,成了糊裡糊塗不思進取的豬精,後來觀音菩薩在執行取經任務時,見他技術高超,就生了招攬之意請他去給禪師唐僧當徒弟,好給他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