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楊天真的微博引發熱議,除了「工作和健康誰更重要」的討論之外,更引人注目的是:為了治療糖尿病做了減肥手術。
事實上,有許多肥胖患者對飲食、運動、藥物等治療方式不敏感,或者是這些方式對於嚴重的肥胖人士效果不佳,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的體重是95kg,採用藥物治療可減輕15kg,這對於他來說效果是很明顯的,但如果這個人的體重是150kg,減掉15kg對於他來說,意義就沒有那麼大了。
另外,通過飲食運動或者藥物控制體重,有很大一個弊端,那就是——反彈。那麼用手術的方法來減肥,是安全的嗎?
手術原理
減肥手術的原理大致有兩種:
一、減少胃的有效容積
也可以理解成「縮胃「。成人的胃容量在非進餐情況下是300-500ml,進餐後完全擴張可達到1000ml ,手術後會變成30-50ml的小胃,可以增強飽腹感,從而減少進食。
二、減少吸收
大部分營養物質是在小腸吸收的,用手術切除一小部分小腸,也可以達到減肥的目的。
手術效果怎麼樣?
現在使用最廣泛的兩種減肥手術(RYGBP、LAGB)可幫助肥胖患者減少50-60%的多餘體重,大部分人可以保持5年以上不反彈,還有一種手術方式(BPD)效果更明顯,可幫助患者減去30-60kg的體重,但這種手術的長期效果還需要繼續觀察。
手術後也存在一部分人出現體重反彈的情況,大多是因為手術後胃腔擴張或者不合理飲食導致。
我們都知道肥胖會引發很多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等。所以,這些做了減肥手術的人,相應的疾病也會得到改善。
肥胖手術對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降低的影響都十分顯著,一項綜合性研究表明,85%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手術後血糖得到改善,77%的人在1年內仍然保持血糖正常,幾乎所有術前合併有糖耐量降低的患者在術後血糖都恢復正常了。
瑞典一項研究表明,2000名接受肥胖手術的患者,經過術後10年的隨訪調查,患者的死亡風險下降了30%。
什麼人可以做減肥手術
手術效果這麼好,它的風險怎麼樣呢?
別高興的太早哦,我在這裡要給大家講講減肥手術的條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手術的。
有暴食症的人要謹慎,因為繼續暴飲暴食,會降低手術療效。
另外,在你真的打算採用手術的方式之前,先拿出計算器,算一下自己的BMI,BMI≥40kg/m²,或者BMI≥35kg/m²且伴有嚴重併發症,而且經過藥物治療無效的人才能考慮手術。手術前,醫生會幫你全面評估,只有當你的肥胖風險高於手術風險時,才考慮手術。
減肥手術存在一定的風險。手術後會可能會出現脫水、營養素缺乏等等風險,所以減肥手術的患者,要遵醫囑每年定期檢測。還有些人會在手術後,產生嚴重的持續性嘔吐、遇到這種情況要及時複診治療。
說到底,手術還是一種「治療」的手段;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還是得管住嘴邁開腿,「預防」才更重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