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援引知情人消息稱,老牌聽歌識曲服務 Shazam 可能會被蘋果公司全盤收購。
Shazam 起初創立於英國倫敦。2008 年蘋果為第二代 iPhone 推出應用商店 App Store 時,Shazam 作為首批 iOS 應用也同時上線。
在以手機 App 為載體運營的那幾年裡,Shazam 的主要營收來源是數位音樂購買佣金。當用戶通過 Shazam 的歌曲識別結果跳轉至蘋果公司售賣音樂專輯的 iTunes Store 商店並成功付款後,Shazam 可以從每筆交易中賺取 10% 的佣金。
Android 版 Shazam 上線之後,數位音樂主要是從亞馬遜音樂商店那裡購買。Shazam 也能從中獲得一定佣金。
但這些收入始終沒能讓 Shazam 公司實現盈利。尤其是 2012 年以 Spotify 為代表的在線音樂服務興起之後,Shazam 依靠聽歌識曲這項服務本身更難賺到錢了。
在那之後,Shazam 又嘗試通過圖片識別技術為企業客戶提供營銷及品牌推廣服務。
去年,Shazam 在美國跟大型零售商塔吉特(Target)和時尚雜誌 Vogue 達成合作,當 Vogue 的讀者在雜誌中看到 Target 的廣告插頁時,用 Shazam 掃描圖片中的商品就能直接跳轉到那件商品在 Target 的展示頁面。
除了 Target,華納兄弟、迪士尼、Harper Collins 出版社、Esquire 雜誌、Nike 等公司都和 Shazam 在這個項目上有過合作。
Shazam 跟 KFC 合作的品牌推廣案例
企業客戶貢獻的營銷收入和 Shazam 應用中的廣告收入,構成了這家公司目前主要的營收來源。去年 9 月,Shazam 正式宣布實現盈利。
但利潤多少就很難說了。而 Shazam 還需要自己拉用戶。
聽歌識曲作為手機端的一項服務本身就不是人人必需,更何況 Shazam 應用裡還有不少廣告。
現在國內的網易雲音樂、QQ 音樂等主流在線音樂服務都將聽歌識曲內置在應用裡,國外的 Spotify 也可以提供這個功能。而 Google 今年發布的新手機 Pixel 2 支持息屏狀態下實時聽歌識曲,不需要用戶主動開啟就能識別。
這個小功能被認為是 Pixel 2 為數不多能超過 iPhone 的特性之一。
對於蘋果來說,收購 Shazam 能更好的跟語音助手 Siri 相整合。現在 iPhone 用戶可以通過語音喚醒 Siri 讓 Shazam 啟動歌曲識別,但還不能通過 Siri 識別正在播放的電視節目。
按照美國科技媒體 TechCrunch 的報導,蘋果可能為此次收購支付 4 億美元。
而 Shazam 的最近一輪融資是 2015 年 2 月的 F 輪,融資金額為 3000 萬美元,估值為 10 億美元。
做了 15 年,功能單一的 Shazam 最終通過出售找到了出路,但折價 60% 說明這是不得已的選擇。
題圖:Shazam 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