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一個普通的父親願意挨過那麼多苦難?他心中的幸福生活究竟是什麼樣子的?非常時期,淡豹以直播的形式與大家一起重讀《許三觀賣血記》,「希望能讓更多人感受到磨難人生中的溫情。」愛不是我多有錢,有多麼大的智慧和成就,而是我把一切都給你,關鍵時刻,替你擋風遮雨。「從許三觀在艱難歲月裡的勇敢擔當,映照苦難時代下中國式的家庭關係,或許能讓當代人認真思索與父母的相處之道,重拾瑣碎日常中的幸福。
直播中,淡豹以閒談的方式展開分享,將許三觀的故事、小說的語言風格以及感悟娓娓道來,還與網友現場連麥,吸引了不同人群積極互動,其中不乏學生群體。一個半小時直播,累計超10萬在線觀看,點讚數達3.6萬,還有許多人在直播間刷禮物表示感謝:「淡豹老師的解讀太到位了」「沒想到我竟然在快手與這麼多人交流文學」……
3月14日,快手聯合新京報書評周刊(快手ID:1767893264)邀請著名專欄作者淡豹,為老鐵們直播了一場主題為「為駛過災難的船,重讀《許三觀賣血記》中的家庭」讀書交流會。作為國內頂尖的專業書評媒體,新京報書評周刊在創刊17年來,以「閱讀需要主張」為口號,經常在微信公眾號等網絡渠道評價國內外優秀書籍作品。此次與著名專欄作家淡豹合作直播,以一種新形式讓書評人變身「主播」,藉助直播間互動性和即時性的優勢,帶更多人在書中感悟人生。
結合時代背景解讀經典作品,疫情下互動中體悟家的深刻內涵
直播一開始,淡豹首先為大家介紹了《許三觀賣血記》全書概要。許三觀的一生,是一段綿延不絕的回憶,一首有始無終的民歌。餘華通過對許三觀七次賣血最後一次未果的講述,試圖換醒自己對童年和故鄉的回憶。淡豹分享了餘華對作家與童年關係的看法:「童年對一個作家起到了控制作用。」小說以南方小鎮為為背景元素,加之在人物對話中融入方言元素,都勾勒出餘華對於童年的記憶。
提到書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部分,淡豹分享了「豬肝和黃酒」的細節。「許三觀一開始賣血的原因,就是為了證明自己身體好。而賣血之後要吃豬肝、喝溫的黃酒,既是用來補身體,又增加了賣血的儀式感。從另一個角度,也看出了中國人對身體的珍視。」
以對話代替敘述,故事節奏感強,讓讀者感到平易近人,是《許三觀賣血記》區別於其他小說的最大特點。淡豹認為,以前的小說,敘述是敘述,對話是對話,大家在閱讀時往往有種疏離感,而餘華的書中卻把敘述和對話巧妙結合,這樣就很自然。
此外,書中將普通中國人的韌性和家庭生活中的溫情也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感到平和且暖心。「無論許三觀在什麼樣的年代生活,都會過這樣的日子。與家人共同面對困難,即使中間也會彼此傷害,但最終會選擇包容、原諒,無論發生什麼,這一家人的感情都不會變。」
連麥環節,當有人問到「如何看待許三觀和許玉蘭之間的關係」時,淡豹來了興致。「之前在網上看到不少網友都覺得許三觀對妻子不好,甚至還列出了書中的『罪狀』,但我不這麼認為。其實書中有很多細節都能體現出那個年代下,丈夫對妻子的關心,比如在米飯下埋紅燒肉、用嘴做菜、為了讓家人過上好日子賣血……」淡豹建議大家:「任何藝術作品都應結合時代背景來討論,不能用現在的眼光評價當時的年代。」「有時並不是玫瑰花才能表達愛情」「生活也一樣,要結合具體背景來看」……不少老鐵表示贊同。
另一個連麥網友是名初一學生,她想請淡豹幫忙解讀下「許三觀賣血故事背後的內涵」。「這本書於1995年出版,當時國人對賣血的普遍認知是出賣身體換取經濟利益。但許三觀的故事卻並非如此。為了證明自己身體好而決定賣血,可以類比打工者靠體力賺錢,許三觀賣血更多的是對實用主義的一種表達。」
「我們現在所處的時期跟許三觀類似,處在困難之下,但又積極面對」「疫情之下,與這麼多人重讀《許三觀賣血記》,勇氣和堅強感加倍」「疫情意外地讓我們有了很多陪伴父母家人的時間,這次直播也讓我重新認識了家庭的重要性」……在交流與互動中,老鐵們從書中聯想到現實生活,並有所感悟。
多領域直播內容,盡在快手
事實上,這並非是快手與新京報書評周刊的第一次直播合作。在3月5日,《汪曾祺全集》項目主持人鄭娟就做客快手直播,為老鐵們介紹該書的編寫過程,分享有趣故事;北大文學博士楊早也曾現身快手直播間,為老鐵們讀汪曾祺的一生……在直播中即時交流對文學的見解,往期的直播活動也獲得了網友們一致好評。
直播+書評的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將傳統的推書薦書與時下火熱的直播相結合,用多樣的媒介方式呈現傳統內容,在疫情期間為沒辦法出門的用戶帶來更多選擇。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場景的拓展,快手直播已經深入到各個領域。「雲旅遊」、「雲遊博物館」、「線上音樂會」等形式屢見不鮮,在快手,甚至還可以在線蹦迪。不久前,快手聯合太合音樂舉辦的線上「連麥音悅會」就在三個小時的直播中吸引了300萬人觀看,互動次數超600萬;著名鋼琴家郎朗也曾在快手直播間為觀眾們帶來一次別開生面的鋼琴直播教學……豐富的直播內容充分滿足了用戶的多元需求。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人們更需要鼓勵和積極向上的心態。在直播最後,淡豹還為大家推薦了餘華的作品《我只知道人是什麼》,希望更多人能在餘華的文字中,感受到大時代中的人道主義精神,正確認識命運的偶然性,更好地看待人的離散,對多元的世界抱以理解和同情。
快手與新京報書評周刊的直播合作仍在進行中,下一期將與張經緯一起走進孔子的理想國。此外,更有全文化領域嘉賓分享《史記》裡的歷史真相、疫情下的製造業未來將如何、在家學習新思路:不做榜樣做家長等各領域話題,讓大家在直播中感受有格調的文藝現場、有主張的思想現場,更好地度過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