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的遊戲行業中,騰訊與網易無疑是當之無愧的霸主。據相關機構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19年間,中國遊戲行業規模達到3100億元,其中騰訊以1411億元的遊戲業務收入,佔據了整個市場份額的46%,而網易的遊戲業務收入為464億,有著15%的市場份額,因此也就意味著兩者一共有者高達6成的份額。
但相比於更青睞自研的網易,騰訊在遊戲領域則可謂是「生冷不忌」,旗下既有一眾工作室進行「賽馬」,同樣也在四處合縱連橫。近日有消息顯示,北京網元聖唐娛樂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動,新增股東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國金天使三期創業投資企業(有限合夥)、重慶雲迴轉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在這其中,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已經達到20%。
據悉,北京網元聖唐娛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註冊資本約1441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孟憲明。而熟悉國內遊戲行業的朋友,對孟憲明這個名字或許不會感到陌生,例如《古劍奇譚》與《神舞幻想》等知名單機大作都是出自他手。
在外界看來,騰訊入股《古劍奇譚》開發商網元聖唐,無疑也是其過去十年間在遊戲領域不斷擴張的一個縮影。並且騰訊方面其實很早前就已經成了全球最大遊戲投資人,例如《仙劍奇俠傳》的開發團隊北京軟星、製作《劍俠情緣》系列的西山居、打造《天龍八部》的搜狐暢遊、乃至曾經的中國遊戲第一大廠盛趣(前盛大)遊戲,都接受了騰訊遞來的橄欖枝。而這些在端遊時代還曾與騰訊激烈競爭,甚至一度壓制騰訊的遊戲廠商也紛紛選擇成為其小夥伴,並且在這樣的不斷動作下,騰訊如今已在遊戲領域編織了一張大網。
儘管目前外界有一些《古劍奇譚》系列的玩家會哀嘆,在拿到騰訊的投資後,古劍系列未來的遊戲製作難免會出現受到幹擾的情況。不過從三年前騰訊入股西山居時的情況來看,《劍俠情緣網絡版》除了登陸騰訊的WeGame平臺之外,其運營依舊還是由西山居主導,因此這種擔心出現的情況或許並不存在。
更何況從全球市場來看,騰訊的投資幾乎可以說一點都不燙手,並且其不會幹涉工作室運營在業界也是有口皆碑的。早在2013年,動視暴雪以82億美元的天價從「業界毒瘤」維旺迪手中贖身時,騰訊就參與到了募資的ASAC II LP投資集團中,也進而成為了動視暴雪的股東。此後2015年維旺迪展開對法國育碧的惡意收購時,同樣也是騰訊扮演了「白衣騎士」,並且此前動視暴雪與育碧從維旺迪的手中逃脫時,也都有「白衣騎士」騰訊的助力,甚至其更是承諾不會獲得育碧董事會的席位,同時也不會轉讓股份,或增加在育碧的股權和投票權。
如果說海外企業願意拿騰訊的投資,是因為這樣好說話的股東已經不太多見,那麼對於國內遊戲廠商來說,騰訊則或許是它們不得不交好的對象。畢竟「騰訊代理」這四個字,已經是自「渠道為王」理論倒塌後,業界幾乎最大的」偶像崇拜「,甚至只要有了騰訊的加入,遊戲大賣就變得很正常,也成為了不少業內人士的潛意識。
在坐擁QQ與微信兩大國民級社交軟體的騰訊,在引流方面的能力顯然堪稱」獨步天下「,並且其已經擁有了從製作、發行,到聯運的一套完整鏈條,也使得騰訊遊戲的「平臺」屬性早已超過「遊戲」屬性。如今在手遊市場也已經進入紅海的情況下,在行業競爭格局愈發穩固的當下,馬太效應也由此加劇,因此也使得騰訊所擁有的渠道與資源整合能力,成為了除網易之外其他廠商最為需要的東西。
反過來看,騰訊之所以堅持擴充自己在遊戲領域的「朋友圈」十年都不動搖,並且頻繁使用「鈔能力」的原因,大概率就在於一句名言——「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對於騰訊所編織的這張大網來說,儘管很早之前可能是用來應對網易或完美世界等從端遊時代就開始互相競爭的友商,但如今則或許是為了絞殺與自己全方位對壘的字節跳動。
如今不難發現,字節跳動儘管從兩年前就開始在遊戲業務上進行布局,但截至目前為止,除了在休閒遊戲領域有所建樹外,其在這一行業中的表現都只能用不鹹不淡來形容。沒錯,字節跳動雖然能夠借用從今日頭條到抖音等熱門APP中匯聚的流量,讓其成為「買量發行」的主陣地,但這更像是廣告業務的一部分,而不是真正的遊戲業務。畢竟在這兩年間,並沒有那麼多人玩過或聽過哪款出自字節系的遊戲產品。因此對於字節跳動來說,其尷尬之處在於發力遊戲業務兩年後,所賺的可能依然是流量的錢,而不是遊戲的錢。
當下在遊戲行業,廠商想要進行擴張無非是代理或自研兩條路,但從難易程度來說,自研無疑是一條泥濘且漆黑的道路,而代理其他成熟遊戲廠商的作品則是最為行之有效的策略。然而環顧如今的遊戲行業,騰訊幾乎將例如《熱血傳奇》、《龍之谷》、《劍俠情緣》、《天龍八部》等端遊時代的優質IP一網打盡,即便是剩下的網易與完美世界兩大頭部廠商同樣也有著出色的自研實力,因此也並不需要與字節跳動合作。
所以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字節跳動只能買到上海墨鵾這樣一家,自2018年起就已經沒有推出能讓外界記住的新遊戲廠商,畢竟頭部廠商選擇自研,二線廠商抱騰訊大腿,剩下的也就只有「大貓小貓三兩隻」 。即便是放眼海外市場,情況也並不比國內更樂觀,就算不提育碧與動視暴雪,包括Square Enix、NCsoft、CAPCOM、Funcom、Sumo Group、Epic Games、CJ Games、Supercell、白金工作室,以及藍洞工作室等等一連串知名廠商或被騰訊入股/控股,或是早已是其長年的合作夥伴。
因此外界如今有觀點認為,騰訊入股網元聖唐可能就是走自己的路,讓字節跳動無路可走,並用一張大網讓字節跳動窒息,逼著其去搞「綠洲計劃」,走上艱苦卓絕、前途未卜的自研道路。換句話來說,就是如果字節跳動的自研遊戲並不成功,或是找不到分化騰訊朋友圈的方式,想要在遊戲這一賽道挑戰騰訊,可能就真的只能說是天方夜譚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