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主要參戰國家元氣大傷,國家經濟凋敝,百廢待興。如何更好地協調國際間的合作,加快戰後秩序重建,一直是各國關心的問題,在這種環境背景下,聯合國應運而生。幾十年來,無論國際社會風雲巨變,聯合國在維護地區和平,解決戰後殖民問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道路上一直發揮著巨大作用。
然而在發展過程中,面對國家利益和各國不同的戰略布局,各主權國家在聯合國的舞臺上,都需要極力爭取符合自己國家利益的條款,這就造成聯合國內部意見不一致,就某一個表決無法形成共識的現象時常發生。例如俄羅斯和美國這兩個大國,多次在聯合國的相關事項中持相反意見。
雖然大國形成共識很難,但是在1995年的聯合國會議上,185個國家卻出奇的統一,就連美俄也統一戰線,全部都投贊成票。這是聯合國歷史上首次也是唯一一次185個國家全部同意一項表決。據了解,在是否同意土庫曼斯坦成為中立國家這一表決上,185個國家全部投了贊成票。在1995年12月第50屆聯合國大會上,土庫曼斯坦被承認為永久中立國。
永久中立國是一項公認的制度,是指在對外關係中承擔永久中立義務的國家,目前世界上只有七個國家宣布永久中立。土庫曼斯坦是亞洲唯一一個永久中立的國家,自從成為中立國家之後,土庫曼斯坦裁撤軍隊,只保留可以保衛疆土的軍隊數量。土庫曼斯坦接壤現在的俄羅斯,原本是蘇聯的一個聯邦,在蘇聯解體後宣布獨立。國內水資源匱乏,沙漠佔據較大面積,經濟發展受到很大限制。然而在獨立後,國內勘探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依託於石油天然氣資源,土庫曼斯坦實現飛速發展。
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土庫曼斯坦自然成為各大國覬覦的對象。土庫曼斯坦由於是蘇聯的盟國之一,美國不放心這些盟國,於是投了贊成票,而俄羅斯剛經歷蘇聯解體,不少曾經的盟國都轉而投靠美國,更不想美國趁機在自己國家的邊境「搞事情」,所以也投了贊成票,於是亞洲唯一一個永久中立的國家就這樣出現。可以說土庫曼斯坦的運氣很好,如果沒有成為永久中立的國家,這個國家也不會消停,美國或許會採取一切手段在這個地方建立軍事基地,來遏制俄羅斯發展,那麼局部動蕩也將會在這個地方不斷演變,新的戰爭也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