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這所美國頂尖大學開出「年度必讀書」:越是在底層,越要用力...

2020-12-11 騰訊網

看點全美排名前十的西北大學,每年都會推出一本全校年度必讀書。肆虐全球的疫情之下,今年這所名校推薦了《正義的慈悲》(Just Mercy)這本書。這是被稱為「美國曼德拉」的著名人權律師,布萊恩·史蒂文森的自傳作品,書中回憶了作者從業30多年的心路歷程,立志改變司法不公、對抗種族歧視的過程。當疫情加劇了社會的矛盾和不確定性,這本書所展現出在希望與絕望之間,堅持對的選擇,追求公平、正義和真相的勇氣,更顯珍貴。

文丨周瀅瀅 編丨Jennifer

每年全校「共讀一本書」,一直是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傳統。

這所在美國排名前十的頂尖學府,每年都要選出一本與時代息息相關的「全校共讀書」,還會邀請這本年度書籍的作者來校演講,舉辦一系列電影、講座、徵文活動。

這些被選中的書單中,不乏與當下社會問題、時代發展息息相關的暢銷書。它們反映出世界名校希望學生去關心、思考的話題,推動人格和價值觀塑造的方向。

去年,西北大學選擇了《隱藏人物》Hidden Figures這本書,講述了美國宇航局三位具有開創性的黑人女性科學家的故事。她們不僅和性別偏見和種族歧視作鬥爭,且完成了NASA首次載人飛行任務繞地球飛行。

《隱藏人物》Hidden Figures

今年,疫情肆虐全球,世界各個角落人心惶惶,西北大學又會選一本什麼樣的書,供全校師生「在線共讀」?

4月中旬,西北大學在官網上公布了年度「一本書」,《正義的慈悲》(Just Mercy)。這本書並不算新,是2014年出版,一出版即獲得廣泛關注,佔據亞馬遜法律類圖書銷售排行榜首,入選《時代》周刊年度十佳非虛構作品。

《正義的慈悲》(Just Mercy)

據《紐約時報》報導,在過去幾年裡有超過70所美國大學,在給大一新生的「暑假書單」中,都推薦了這本書。

作者是美國著名的人權律師,布萊恩·史蒂文森Bryan Stevenson。

他從哈佛法學院畢業的30年裡,以一己之力,對抗種族歧視,勇敢揭露美國司法的不公,專為那些沒有能力聘請律師的窮人、被司法誤判的死刑犯、以及弱勢群體提供辯護,被稱為美國的曼德拉」

在《正義的慈悲》這本書中,他傾注了自己從業30多年的心路歷程,痛斥美國司法制度的陰暗側面。

布萊恩·史蒂文森

西北大學對這本書的推薦中寫道,「疫情的發生,引起了全球政治經濟的巨大震蕩,它讓未來變得模糊、不確定。在COVID-19的侵襲下,我們要追求一個更美好、更公平的世界。

這不正是名校學子,應該具有的抱負和責任嗎?

而布萊恩本人,這個為了心中的公平和正義,傾其一生、汲汲奔走的哈佛才子,他的人生故事,在今天讀來,更讓人感到溫暖和振奮。

從哈佛才子,到「美國曼德拉」

布萊恩·史蒂文森,不僅是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也是美國「平等司法行動」組織的創始人。

1988年,前途無量的布萊恩,從哈佛大學法學院博士畢業。

正是同一年,發生了美國司法史上著名的「沃爾特冤案」

1986年,美國阿拉巴馬州的一個小鎮上,一名乾洗店18歲白人女職員,在店裡被謀殺。警察調查了一年多後,鎖定兇手是鎮上的伐木工人沃爾特·麥克米倫。

在沃爾特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他就被粗暴地定了罪,在尚未開庭審判的前一年,關進了大牢。1988年,陪審團對沃爾特判以死刑。

實際上,沃爾特沒有殺人。他之所以被逮捕和判刑,僅僅因為,他是個黑人。

無論是警察、法官、還是受害者家屬、民眾,沒有人關心這個案情是否有蹊蹺之處、司法裁決是否合理。

似乎黑人沃爾特的生命,不值得被大家認真對待;整個司法系統也通過 「心照不宣」的合謀,將一個無辜的好人,污衊成殺人犯。

「沃爾特案」,正是布萊恩在阿拉巴馬州接手的第一個案子。

1989年,布萊恩在種族歧視最嚴重的地區,阿拉巴馬州創立了「平等司法行動」組織Equal Justice Initiative。這是一個公益法律中心,專門為那些沒有能力聘請律師的窮人、被司法誤判的死刑犯、以及弱勢群體提供辯護。

「平等司法行動」組織

他下定決心要為沃爾特辯護,努力地遊說沉默的證人,讓他們意識到微小善念聚集起來的力量,為正義而戰;還要以一己之力,挑戰種族歧視,對抗扭曲的司法體系。

最終,在布萊恩的不懈努力和四處奔走下,沃爾特在死囚房呆了六年後,終於無罪釋放。

被無罪釋放的沃爾特(右)和家人

沃爾特等來了自由,可是還有更多「沃爾特」沒有這個機會。

30年後的今天,司法不公的齒輪,依然在運轉。

據美國公民自由聯盟數據:美國是世界上監禁率最高的國家,每九個被判死刑的人,就有一個後來會被證明無罪;

每三個黑人男孩中,就有一個可能會在有生之年入獄;黑人被告比白人被告被判死刑的機率高出11倍… …

扭曲的、不公正的司法,使有色人種和弱勢群體,充滿恐懼和絕望。

這也更加激起了布萊恩的鬥志。

30多年來,他累計幫助超過140多名死刑犯獲得救濟和釋放;他四處奔走、演講,呼籲社會公平、司法公正,對抗種族歧視,頑強推動美國刑事司法制度的改善。

這樣的身影,和同樣是律師出身,領導反對種族主義、「蔑視不公正法令」運動的南非黑人總統曼德拉,確有幾分相似。

去年,《正義的慈悲》一書,也被改編成同名電影上映。

電影《正義的慈悲》

電影裡,有一處耐人深長的對話。

被冤入獄的沃爾特,和布萊恩第一次見面時,並不相信眼前這個年輕律師,能改變什麼:「你這個哈佛來的富家子弟,根本不了解我們的真正處境。自出生那天起,我們就有了罪惡。」

電影中,沃爾特和布萊恩的首次會面

膚色帶來的「原罪」,布萊恩當然嘗過。但是,他更相信,無論何時,我們都有選擇。

無論何時,我們都有選擇

在一次採訪中,布萊恩分享了自己記憶猶新的童年經歷。

有一次,媽媽存夠了錢,帶他和妹妹去剛剛開放的迪士尼樂園郊遊。酒店裡有一個遊泳池,小布萊恩和妹妹都激動壞了,車剛停下,兄妹倆就一下了跳進去。

就在他們玩得開心時,小布萊恩突然發現,周圍一片騷亂。白人父母瘋了般跑進遊泳池,猛地拖走自己的孩子。

當泳池裡僅剩的最後一個白人小男孩也被父親一把拖走,並開始嚎啕大哭時,小布萊恩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他永遠記得那個父親,一字一眼地說,「就是因為你,黑鬼。」

兄妹倆回到酒店,告訴母親發生了什麼,母親看著小布萊恩說:「回去玩吧孩子,別讓那些人把你趕出泳池。」於是,他牽著妹妹的手,站在泳池裡,努力不讓自己哭出來。

童年時的布萊恩

這段深刻的童年記憶,成了他日後努力去推動改變的力量。

布萊恩相信,建立一個公平、正義的時代,應該是每個人的切身需求。

一直以來,沒有人在意司法不公、職權濫用、種族歧視、貧富差距,給受害者帶來的苦難。除非這樣的苦難、不公,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他曾這樣打比方:每九個被判死刑的人,就有一個後來會被證明無罪,九分之一的誤判率,在很多人看來無關痛癢。可如果這是飛機航空失事率,還有人敢坐飛機嗎?

而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災難,也再次印證了,人與人,人與自然,越來越成為一個整體,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與此同時,也並非沒有選擇。無論處於什麼樣的境遇,我們都還有選擇的空間。

正如《正義的慈悲》這本書中所寫:「我們是有選擇的。我們可以放棄理性,放棄同理心,忘掉身而為人的天性;我們也可以擁抱人性,擁抱同理心,保持最大的希望。」

關鍵是,我們每一個人,在平淡的漫長人生中,究竟如何選擇?

在他人遭遇不公正的對待時,我們是選擇勇敢發聲,還是無動於衷;對身處疫情中的國家和人民,我們是施以援手,還是事不關己的冷漠;對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我們是「為之不以善小」,還是「為之不以惡小」……

這是每一個平凡人,可以選擇的空間。

而布萊恩,也通過他的一次次選擇,從那個在泳池中被歧視的無助男孩,成長為今天極具影響力的人權律師,「美國曼德拉」。

布萊恩·史蒂文森

在希望與絕望中,找到自我定位

如何在希望與絕望的夾縫中,堅持自己認為對的選擇,不忘初心?

布萊恩將這一切,歸功於他的外祖母,「相比學校裡的學習,我從外祖母那裡學到的更多。」

布萊恩出生在美國南部一個傳統的黑人家庭。他的外祖母,是一位堅強、慈愛,又充滿智慧的黑人女性,而外祖父的父母,曾是美國維吉尼亞州的黑奴。

這一經歷,也決定了外祖母看待世界的角度。

布萊恩和家人

作為眾多外孫中的一個,小布萊恩每次見到外祖母,都會被她非常用力地抱住。一兩個小時後,她會問小布萊恩:「還能感受到我的擁抱嗎?」如果小布萊恩說,不,就會再次緊緊地抱住他。

臨終前,外祖母拉住小布萊恩的手說:「你還能感覺到我在擁抱你嗎?我將會永遠擁抱著你。」直到後來在漫長人生中,布萊恩才意識到,這樣的擁抱賦予了自己,怎樣難以言說的力量。

除了有想讓人親近的魔力,在布萊恩眼裡,外祖母還是一位很有智慧的女性。

有一天,她從一群外孫中,將八九歲的布萊恩單獨叫到一邊,口吻十分嚴肅,「我想和你說一些事情,你保證不許和任何人說。」

「我觀察你一段時間了。你是個特別的孩子,我確信你是無所不能的。我想讓你向我保證三件事:

第一,你會永遠愛你的媽媽;

第二,你要答應我,你會永遠走正路,即使走正路是最難的選擇;

第三,你永遠不要喝酒。

小布萊恩全都答應了下來。

幾年後,他才知道,原來外祖母和每一個孩子,都說過同樣的話。

但是那場對話,卻如刀刻一般影響了他的一生。甚至直至今天,他還保持滴酒不沾。

布萊恩(後排右二)被哈佛授予榮譽學位

這就是「自我定位」的魔力,「當我們決定了正確的自我定位,就可以做到原本做不到的事情,甚至為這個世界做出改變。」

可是,在人生的希望與絕望的夾擊中,堅定的「自我定位」何其不易。

在布萊恩看來,今天的大多數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定位危機」

今天的年輕人,追崇的是技術和革新,創造和娛樂,不願意去面對社會中一些真正棘手的問題,「無論是多麼高新的科技,多麼完美的設計,都必須與人性、公正和仁慈,相結合。」

最近一次,他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對畢業生說,如果想要改變世界,你們需要去做四件事:

布萊恩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畢業典禮上

1、親近會給你力量

無論你的研究領域是什麼,無論你未來是做工程師、教師、醫生、或任何從業人員,請在你的生活中,找到最容易接近到的窮苦人、需要被關愛的人,或是被排斥的邊緣人。

我們不必了解其中的所有複雜性,我們不必擁有完全的解決方案。有時候,我們只需要讓他們認識到,他們的生活是有意義的。

我們可以多去擁抱那些需要被擁抱的人,即使一個擁抱,也會你想像不到的力量。

2、要敢於談論真相

直到今天,美國的奴隸制,也沒有在1865年真正結束,它依然存在,只是一直在演變。

當你開始談論奴隸制、私刑、或是族歧視時,人們會變得緊張。我們並沒有真正試圖與歷史和解。

然而,只有敢於談論真相,將社會上的真正問題大膽吐露出來,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擁有一個真實、正義的時代。

3、找到保持希望的方法

如果讓自己變的無望,你就無法變改世界。正義的敵人,是絕望。今天的世界,不公正盛行,絕望一定會持續存在,因此我們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保持希望。

4、去做一些不便和不舒服的事

從生物學和心理上,我們都傾向於做更舒適和方便的事情。但是要變改世界,我們不得不去做那些不舒服、不便利的事情。

儘管它會令人生畏,但是一定會有神奇、強大的東西發生。

未來,當你們離開這裡,需要使用獲得的學位來改變世界;成績、收入不應該是衡量標準,而是你改變世界的決心;

對一個人人格的評價,不取決於如何對待有特權、有權力、有名望的人,而是如何對待窮人、被監禁、被忽視、處境不利的人。

的確,正如布萊恩所說,這個世界的道德弧線儘管很長,但是永遠向著公正的一邊傾斜。我們無法真正完成進化,除非我們開始關心同胞的尊嚴。

這也是為什麼,真正的精英教育,頂尖學府,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培養這樣的人:

他們勇於應付複雜社會中的挑戰;眼光不是向上,而是向下注意到窮人階層、弱勢群體;他們討論和思考,如何解決貧窮、冤屈和不公正。

這個世界上還有各種各樣被我們忽視的真相,布萊恩和《正義的慈悲》告訴我們,只有用力地去追尋真相,我們才有改變的可能。

關注外灘教育

閱讀3500+篇優質文章

相關焦點

  • 《美國高中學生必讀書》清單
    ,據在下早年抄錄的一份《美國高中學生必讀書》清單,當指艾米莉·狄金森,網絡上該文本流傳甚廣,但似乎無人關心「狄勒裡」是誰); 21.陀斯妥耶夫斯基:《罪與罰》; 22.福克納:各種著作(《美國高中學生必讀書》「各種著作」位置標註為「小說」); 23.賽林格(通譯塞林格):《麥田守望者》;
  • 頂尖美國高中的孩子們,原來都在看這些書!快收藏來看!
    持續閱讀,在美國高中是備受重視的,並且學校不僅會要求每月讀2-3本書,還會需要學生就所讀的書做一些分享報告、人物分析。每年暑假,學校也會開出必讀書單,要求學生在假期裡增進閱讀,培養學術意識。美高學生的書目中,內容類別也很多樣,涉及戰爭、種族、性別差異等,這些也都是SAT、託福考試常考的主題。
  • 你看過的書可能都是「不必讀」?來看看這份不必讀書單吧!
    雖說開卷有益,但書並不是本本都值得一看,有些書無益,有些書無聊,有些書還有害。面對紛繁複雜的書與書單,復旦大學嚴教授和作者刀爾登卻另闢蹊徑地開出了一份「不必讀書單」,告訴你什麼書不必看,不該看,不能看。就讓搜查官帶你看看這份書單中都有什麼書吧!
  • 「越是疫情嚴重,越要堅定對科學的篤信」新華雲課堂首門課程《宇宙...
    在疫情期間,這堂曾獲評「最美慕課」的「爆款」課程更吸引了大批社會民眾學習和思考。「我們在哪兒?」這節課回答了屈原在《天問》中的大膽追問——「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在首課授課教師、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李向東教授看來,從這個問題起,我們可以構築起一個宏大的宇宙觀,從而更深入的了解宇宙、認識世界。
  • 藤校書單|美國頂尖大學推薦的50部文學作品
    原因是SAT閱讀考察的是批判性思維的能力,而不僅僅是詞彙量,也就是說,考生要想得高分,必須有能力從大段不熟悉的內容中快速提取出重要信息,準確理解作者要傳達的意思。要想真正的提升自己的閱讀水平,還是老老實實的坐下來,靜心的多啃幾本英文原著,培養語感,熟悉英語表達習慣,英語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等,閱讀並快樂著吧。
  • 越是危險,越要走在前面
    原標題:越是危險,越要走在前面 疫情來襲,新疆各族黨員、幹部捨棄與親人的團聚,堅守崗位,默默奉獻。1月31日,新疆烏恰縣烏魯克恰提鄉庫爾幹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主任司馬義·依沙克奔走在宣講疫情防控知識的路上,誰也沒想到,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那一刻。
  • 頻繁出現在各類新聞中的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是所怎樣的大學
    最近很長一段時間,國內各類新聞中,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這個名詞頻繁出現,那麼,這是一所怎樣的大學呢?為什麼美國新冠疫情數據由它發布?它發布的數據具有權威性嗎?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成立於1876年。由美國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市銀行家約翰斯·霍普金斯所留遺產創辦,是一所世界頂級的著名私立大學,是美國第一所研究型大學。
  • 這所頂尖的「211工程」大學,為何被稱為「皇家理工」?
    那麼,這所頂尖的「211工程」大學,辦學實力如何,為何被稱為「皇家理工」?:第一種名號:211高校之王第二種名號:頂尖211大學(非985)第三種名號:984.5大學第四種名號:八所實力最強的211大學之一
  • 越厲害的人,越懂得在這三件事上「用力」
    越厲害的人,越懂得在這三件事上「用力」。1控制欲望。不懂得控制欲望,就會被欲望吞噬。人的欲望,是無窮的。過分貪圖名利的人,多半都會為名利所累,付出了代價。想要的越多,能得到的越少。越厲害的人,越能克制自己的貪慾。無論走多遠,都不忘初心,才能走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 稻盛和夫的忠告:越是絕望時,越要去做這3件事
    稻盛和夫,他小時候的經歷可以說是充滿坎坷,在小學的時候得了肺結核險些喪命,小升初考試兩次落榜,勉強上了一所高中,大學畢業之後去了一家瀕臨破產的企業。他的經歷比現在大多數人都曲折,但是稻盛和夫在面臨在絕望的時候,依然憑著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了自己的事業。
  • 頂尖名校的卷,連訴苦都沒有資格
    ——北京大學某理科專業學生越是頂尖高校,就越是卷到極致。這群考上頂尖大學的學生,過去都是在同齡人中鶴立雞群的人物,受到父母老師的誇讚。跨入重點大學的門檻後,本來懷揣著「我知道自己很優秀,我要做一番大事業」的心態來到學校,卻發現大學同學一個比一個厲害,一個比一個勤奮。在北大,有北大不收斂定律這種說法,意思是你一定能在北大找到一個在專業和愛好上都比你強的人。頂尖大學裡,人才太多了。
  • 美國專業排名頂尖的「偏科」大學有哪些?
    ,被譽為「旅遊界的哈佛」、「美國航空航天之母」、「工科大學之翹楚」。立思辰留學雲介紹,它給美國培養出了最多的太空人,包括第一位登上月亮的阿姆斯特朗和最後一位離開月亮在內的22位太空人。德州農工大學位於休斯敦、達拉斯、聖安東尼奧這三個美國十大城市之間,並且離德州首府奧斯汀也很近,交通非常方便。 因為學校規模太大又是公立招生太多,USNEWS本科排名一直不太給力,常年在50-70名晃蕩。但擁有全美頂尖的工程學院,其教學實力和科研能力十分強大。
  • 為什麼要努力讀書,爬出底層?張文宏這段話給出了最實在的答案
    關於「為什麼要努力讀書」這個話題,一直以來有很多答案?前段時間,面對疫情,有一個答案贏得了全國網友的一致點讚:要做一個像鍾南山教授那樣有知識的人。知識不僅能改變我們的生活,還能救人於水火。當危險來臨的時候,你不是害怕,而是用自己的知識去戰勝危險。學好科學知識,不僅對個人有利,更對我們的國家有利。
  • 越是底層員工越會欺壓新人!直到辭職,才知道職場中格局有多重要
    最根本的一個原因就是,你與領導無直接利益關係,你的工作貢獻出的價值還能讓他獲利。但是同級別的同事卻與你有著利益瓜分的可能。畢竟,蛋糕就這麼大,被你分走一份,別人剩下的就會少一份。雖說現如今的辦公室中此類事情比較少,大家和睦相處,公司也會要求大家協同向上,按照各自能力發放薪資。
  • 曾國藩識人術:越是小人,身上這4個特徵越明顯,遇到了要警惕
    曾國藩識人術:越是小人,身上這4個特徵越明顯,遇到了要警惕中國民間有句俗語:「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一味當老好人的下場就是處處被小人利用,你的善良要有鋒芒,你的心裡得明白一些小人的伎倆。現在這個社會,人變得越來越複雜,人心也越發無法直視,那些表面人畜無害,背後卻放冷箭的小人也越來越多,讓人防不勝防,不知不覺就中了圈套。
  • 中國這12所大學在全世界出名,排名前10的大學,被兩個國家包攬
    大學時培養人才的搖籃,名牌大學通常是高端人才聚集的聖地,一個國家擁有的名牌大學數量也從側面可以反映出國家的整體科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全世界每年都會對各國高校進行QS排名。清華大學2020年6月10日,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發布,三所中國頂尖大學獲得了其QS排名史上的最高排位。
  • 南昌航空大學與美國北愛荷華大學召開視頻會議共商疫情背景下兩校...
    近日,南昌航空大學與美國北愛荷華大學(UNI)信息工程專業中外合作辦項目管理委員會會議通過視頻連線如期召開。學校副校長陳震教授、澳大利亞教育管理集團(AEMG)總監王晶女士、美國北愛荷華大學教務長兼執行副校長吉姆·霍爾帕(JIM WOHLPART)教授及相關人員參加會議。
  • 疫情下,美國為大學提供補助。知名大V:大學有錢,無需補助!|美國...
    這次的疫情對全球的經濟都造成了影響,而現在疫情最嚴重的要數美國了。雖然大家一直花式辱美,但是,近段時間,美國政府也的確做了一些事,比如說——發錢!這次的疫情對美國的影響極為巨大,美國也在花式發錢,比如美聯儲無限QE,也比如現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國的簡單粗暴的發錢行為。
  • 越是吃得開的人,越會使用這三種「心機」,遲早成大器
    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每個人也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小「心機」,越是吃得開的人,越會使用這三種小心機,遲早成大器。01.與人相處懂的謙卑不可否認,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優秀的人。但是越是優秀的人,反而越懂得謙卑。曾有一句話這樣說,一個人越是炫耀什麼,就越是缺錢什麼。現在仔細想想,也並沒有錯。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每個人都很現實,真正希望你能夠過得好的人,其實並不多。
  • 老祖宗忠告:越是小人,身上越有這四點特徵,別好奇,趁早遠離
    奸險小人難以應對,要堤防奸險小人就要避之不及,少相處,那麼就難以被奸險小人鑽了空檔,被奸險小人欺壓。實際上,越奸險小人,的身上就越有下列4點特點,大家可以要學好辯明奸險小人,儘早避開,才算是最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