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塔與世界同類高塔相比獨一無二 靈感來源於一堆筷子

2021-01-07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0.0M

從某種意義上說,

廣州塔這個地標建築,

已經開始代言廣州形象

▲日前,由「廣州」二字組合成廣州新地標廣州塔圖形的廣州全新城市LOGO形象正式推出。

點擊播放 GIF 0.0M

▲此前,2017廣州《財富》全球論壇廣州市歡迎酒會也在廣州塔下舉行。精彩紛呈的演出、獨具風味的美食、場面震撼的1180架無人機表演 ,讓《財富》全球論壇的來賓充分感受到了廣州的熱情。

但你不知道的是,

廣州塔背後的

廣州團隊這麼「牛」

我們來深扒一下↓↓↓

絕大多數的人都知道,廣州塔的方案設計師是來自荷蘭IBA事務所的馬克•海默爾夫婦,但很少有人知道,如果沒有廣州市設計院、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院、廣州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以及何鏡堂、周福霖、吳碩賢三位院士的鼎力相助,可能就不會有今天的廣州塔。

1

你不知道之一:

面對廣州塔

連設計師都內心忐忑

「對,從競標開始就有很多質疑,包括我自己,都擔心能不能順利建起來。」廣州塔項目中方的設計總負責人、廣州市設計院副總建築師吳樹甜回憶10多年前參與廣州塔設計的時候,記憶猶新。

當年,馬克·海默爾夫婦只有30多歲,在建築設計這個行當也沒有什麼名氣。馬克在倫敦建築聯盟學院擔任本科教學,他們的荷蘭IBA事務所較小,基本相當於一個夫妻檔,有項目的時候就找些學生來幫忙。而合作投標的英國ARUP顧問公司在內地聲名遠播,像央視大樓、鳥巢他們都是中標者。

最終「小蠻腰」的設計方案從13家國際競標者中進入最後的決賽時,他們找到了廣州市設計院尋求合作。

2

你不知道之二:

廣州塔設計創意來自一把筷子

關於廣州塔的創意靈感,有說創意來源於一張人體髖關節的切面圖,也有說來自兩個橢圓形的木盤,「其實都不是,就像一把長筷子,一手握住中間靠上的位置,一手順時針扭動。」吳總從飯堂拿來一把金屬筷子,給記者演示。方案中標後,在深化方案設計階段,馬克·海默爾經常在廣州,幾乎天天和他們的團隊在一起工作。

「從事建築設計這個行業30多年,我沒有見過這麼複雜的建築方案。」吳樹甜告訴記者,當時詳細看了設計方案後,自己也傻眼了。直到現在,他都認為,如果再早10年,這個項目有可能做不出來——因為建築三維定位和結構運算的數量太大、太複雜。

3

你不知道之三:

讓廣州塔「回眸一笑」竟這麼難!

廣州塔當時作為世界第一高塔,建築體型獨特、平面功能複雜、結構體系特殊,與世界同類高塔相比獨一無二。超高、扭轉、偏心、透空、收腰這些複雜結構特徵都是前所未有的設計和建造難題。

首先是高。

一架飛機從廣州塔尖掠過;一團白雲則飄於廣州塔的後面,猶如翅膀,頓生動感。 廣州日報記者 駱昌威 攝

其實最初馬克·海默爾夫婦的投標方案整體高度只有475米,但廣州市設計院參與深化方案設計時,整體高度已經被要求調整610米(後因航空要求縮短10米),部分設計依據超出規範範圍,比如消防疏散、風載荷取值。

這可與太陽肩並肩了!2018年第一縷陽光照耀廣州塔。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蘇俊傑 攝

其次是兩頭大中間細,-10米標高外筒橢圓為80米×60米,450米標高外筒橢圓為54米×40.5米,位於278.8米處腰部尺寸只有27.5米×20.65米,形成「細腰」不對稱的體型。

這個角度看「小蠻腰」,真夠瘦身的!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蘇俊傑 攝

吳樹甜告訴記者,歷史上的摩天建築都很陽剛,稜角分明,簡潔沉重,而廣州塔的設計曲線輕盈,宛如少女的纖纖細腰,相當性感。

最難的是廣州塔的「回眸一笑」。

上下兩個定位橢圓形,一個在基礎-10米平面,一個在假想的450米高的平面上,彼此旋轉45°扭轉在腰部收縮變細。格子式結構底部比較疏鬆,向上到腰部則比較密集,腰部收緊固定了,像編織的繩索,呈現「纖纖細腰」,再向上格子式結構放開,由逐漸變細的圓錐形鋼管結構柱支撐,這也是後來很多人叫它「小蠻腰」的原因。

廣州塔結構體系是由鋼管混凝土斜柱和鋼管斜撐、環杆組成的網格外筒及鋼骨混凝土內筒構成,如果是同一軸心的扭轉,難度還沒那麼大,最關鍵的是,內外筒橢圓還是偏心設置,內筒是一個筆直的橢圓形,牆內尺寸長軸17米,短軸14米,但由於外筒沿塔高圓心沿45°偏移,因此形成從底到頂層層不同的偏心。

「最開始馬克提出內筒要傾斜,但經過計算比較,否決了他的提議,告訴他只能垂直向上。」吳樹甜說,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在這個被稱為核心筒的內筒裡安裝6臺電梯,其中4臺雙層電梯,2臺消防電梯。如果核心筒傾斜,電梯設計難度相當大,造價也非常高。另外,還在裡面設置了給排水系統、電力和廣播電視系統等各類管線以及許許多多的設備。

記者在最初的投標方案中看到,馬克·海默爾當初是將廣州塔放在珠江邊,但400多米寬的珠江,肯定剩不下610米高的廣州塔的倒影,而且阻擋了40米寬的濱江路,將廣州塔與南廣場分開,人車交叉。廣州市設計院結合專家意見,建議將廣州塔向南移到濱江路的南面,最終使廣州塔中心點距離珠江邊約125米。同時在主塔的四周設置不規則的架空大平臺,南面緩坡延至綠化廣場,北面跨越濱江路,通過綠化階梯過渡,形成一個面向珠江的親水平臺。這樣不僅解決人車分流問題,也為廣州塔組織合理的交通體系提供了方便。

4

你不知道之四:

院士護航!特一級抗震設計GET

「如果按照馬克·海默爾夫婦當初的設計,這個新電視塔可能有點風險。」經過繁複的計算和實驗,廣州大學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院士給出了結論。

2005年初,當時的廣州新電視塔建設有限公司找到廣州大學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希望他們能對這個新電視塔進行抗震研究。當時,由院士周福霖掛帥,他的副手譚平研究員任項目負責人,博士後、副研究員劉彥輝全程參與了廣州塔的抗震設計工作。

都希望腰細,但是細到什麼程度,用什麼樣的鋼材才能屹立不倒,是最重要的問題。

劉彥輝告訴記者,他們最初接到的設計方案中,最細的腰部是280米的位置,橢圓的短矩不到20米。他們製作了一個1/50的比例尺模型,然後讓模型在地震臺上,接受7.8度的地震烈度測試,結果細腰部和主塔和天線桅杆連接部均發生局部損壞。他們將相關情況告知了甲方和設計單位——細腰必須加粗、天線必須加強。這才有了後來的廣州塔尺寸。

廣州是颱風頻發的區域,相比地震,最難的要數廣州塔面臨的風震——因為越高的建築,風比地震對它的危害性更大。

「沒有可資參考的對象,有些連參考標準都沒有,一切從頭開始摸索,包括每個構件怎麼實現,每一個都是新問題。」特別在400到600米的高空,因為強風導致的建築搖擺位移可能達到一兩米。「位移不怕,就怕來回猛烈蕩。」

經過無數次試驗,廣州塔創新設計出世界領先的TDM兩級主被動複合調諧減振控制系統——在438~448米標高層利用核心筒兩邊各一個650噸容量的鐵製消防水箱作為TDM減振系統塊,在水箱下面安裝滑輪和軌道。

塔身晃動時,水箱通過傳感器向反方向滑動,以此來消減塔身的晃動幅度。加上這個系統,廣州塔減掉了40%的風振,同時保證了塔內通信設施、娛樂設施的正常使用。

即使遇到百年一遇的大風和8級地震,也可保證高塔安然無恙。

5

你不知道之五:

水、氣、雲、星

成就室內設計理念

2007年下半年,廣州塔開始室內設計招標。8家競標,入圍4家,最後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一舉奪魁,由院士何鏡堂老先生掛帥,博士陳建華主要負責。

有一天,天上飄著小雨,他在看到正在崛起的廣州塔時隱時現在煙霧繚繞中,「你不得不相信大自然的力量,就像馬良的神筆一樣,讓建設中的廣州塔景觀變得極像一幅寫意的國畫。」他當即寫下了「水」「氣」「雲」「星」四個大字,這最終成了廣州塔室內設計的理念。

「水」採用梯級橢圓天花,暗藏反射燈光,一層層蕩漾開來,就像水面產生的漣漪。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俊傑 攝

主登塔大廳則是「氣」,將天花和牆身一體設計,用獨特三維造型表現「氣」的升騰之勢。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俊傑 攝

在室內設計過程中,華南理工大學的吳碩賢院士也加入其中。他帶領團隊實地調查了35個住區、22所高校、10個文化廣場以及很多的城市街區,藉助虛擬仿真及問卷、訪談等手段,再通過數理分析,做使用後仿真的評價,模使設計成果更加科學、理性,極大地優化整個廣州塔的物理空間舒適性。

《廣州日報》和諧人居欄目主持人鍾葵表示,古代的塔之所以要建得高,目的就是要「上接天氣」,故塔頂多為尖形。但因受高度所限,除非建於山上,否則不會有雲霧繚繞,披星戴月的景象。小蠻腰突破了這一局限,雖立於平地之上,塔尖插入雲端,「水、氣、雲、星」四字將高塔「上接天氣」的理念發揮到淋漓盡致。

6

你不知道之六:

廣州塔背後的設計大咖

周福霖

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大學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

著名的隔震減震控制專家。由周福霖親自掛帥,他的副手譚平研究員任項目負責人,博士後副研究員劉彥輝全程參與了廣州塔的抗震設計工作。周福霖團隊創新設計出世界領先的TDM兩級主被動複合調諧減振控制系統,實現了廣州塔特一級的抗震設計。

何鏡堂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兼設計院院長

華工的室內設計團隊由何鏡堂掛帥,博士陳建華主要負責。「水」「氣」「雲」「星」最終成了廣州塔室內設計的理念,現代、淡雅、精緻和寫意被當作室內設計不可逾越的框架,沒有按照馬克·海默爾夫婦最初的分段法,而是在每一個功能段分層設計。

吳碩賢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技術科學研究所所長

吳碩賢院士掌管著全國唯一的一個亞熱帶建築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廣州塔的室內設計上,吳碩賢院士首次將環境心理學融進標識系統的設計之中,開拓性地在建築及建成環境領域展開使用後評價的研究,並加以廣泛的應用。

吳樹甜

廣州市設計院副總建築師、廣州塔項目中方負責人

在廣州塔項目中,建築專業的方案深化、初步設計和所有專業的施工圖設計,都由廣州市設計院負責完成。「設計師可以天馬行空,但創意和藝術能不能實現,完全看深化設計的能力。」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蘇俊傑 攝

現在看到小蠻腰「回眸一笑」,

小編也感覺幸福滿滿!

為背後的「廣州團隊」點個

來源:廣州日報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梁紅舉、劉麗琴 圖/本報資料圖片(除署名外)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高鶴濤、邱偉榮攝(除署名外)

視頻拍攝: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溪 甄志良

視頻剪輯: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溪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

相關焦點

  • 你知道中國第一高塔嗎?
    中國第一高塔,世界第四高塔--廣州塔,又稱廣州新電視塔,暱稱小蠻腰。 廣州塔塔身主體高454米,天線桅杆高146米,總高度600米,僅次於阿聯杜拜哈利法塔(828米)、日本東京天空樹電視塔(634米)、北達科他州KVLY電視塔(628.8米),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劇本殺原創劇本推薦《鯨之死》│靈感來源於世界上最孤獨的鯨
    天天劇本殺劇本推薦劇本評價劇情精彩度★★★★☆頭腦燃燒度★★★★☆玩家推薦度★★★★☆這個劇本的靈感來源於52HZ的鯨,它叫Alice,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鯨。它遠離同類,獨自生活在北大西洋,孤單地唱著永遠得不到同類回應的歌,即使如此但是它依舊在冰冷的北大西洋吶喊了二十年,並且還會一直唱下去。我們常用它來代指孤獨,它確實孤獨但是同時它也在鼓勵著所有孤獨的人,鼓舞著每一顆孤獨的心。
  • 《渡神紀》最初靈感來源於刺客信條奧德賽 激發了新遊戲的靈感
    《渡神紀》最初靈感來源於刺客信條奧德賽 激發了新遊戲的靈感時間:2020-09-14 21:28   來源:3DMGAME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渡神紀》最初靈感來源於刺客信條奧德賽 激發了新遊戲的靈感 電子遊戲的開發過程極其複雜,尤其是3A大作更是需要上百人合作開發,因此也導致遊戲正式發售時
  • 靈感來源於生活,畫風清新自然的插畫作品
    靈感來源於生活,畫風清新的日系插畫 作者:けーしん靈感來源於生活,畫風清新的日系插畫 作者:けーしん靈感來源於生活,畫風清新的日系插畫 作者:けーしん靈感來源於生活,畫風清新的日系插畫 作者:けーしん靈感來源於生活,畫風清新的日系插畫
  • 小王子主題婚禮:你是我獨一無二的玫瑰
    〈 Uniqueness 〉你是我獨一無二的玫瑰婚禮靈感來自於新娘最愛的一本書《小王子》。你在玫瑰花身上耗費的時間,使得你的玫瑰花變得如此重要。「你是我獨一無二的玫瑰」01婚禮配色配色靈感來自小王子最喜歡做的事:看日落。因為星球很小,挪個凳子就能一次又一次的看日落。
  • 《渡神紀》製作團隊談神似塞爾達:靈感來源於已知
    不少觀眾在了解到這款遊戲的機制和藝術風格後迅速地與同為開放世界RPG《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聯繫到了一起。  近日,遊戲總監Scott Phillips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他們也了解到了這段對比,並給出了相應的說法:「對於我們來說,玩家將我們的作品與《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這款神作相比較是無可厚非的,因為所有的遊戲創作、藝術創作,甚至靈感都是來源於我們自己所已知的知識與見解
  • 守藝的第一次——木作體驗活動打造「獨一無二的筷子」
    24位「守藝」的大小朋友,通過一堂愉快的木工體驗課,親手製作了專屬自己、獨一無二的中華木筷。▲好玩的木頭玩具。時光抽屜木工房創始人梁凱,是「守藝」報導過的人物,他被讀者親切地稱為「梁木匠」。「做一雙好筷子,刨一定要端平;推刨要腰部發力,利用巧勁;蠻力只會讓木料斷裂……」參加體驗的讀者們,在梁凱等木工老師指導下,從最簡單的推刨開始,慢慢進入木作世界,更真切地體會到從典雅家具到精巧榫卯,傳統木作是多麼美好而有趣。▲曬曬我做的筷子。李致遠是一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他認真聽老師講解,生怕錯過任何一個做筷子的步驟。
  • 9個聞名世界的建築設計傑作,靈感來自大自然
    9個聞名世界的建築設計傑作,靈感來自大自然在全球都有很多世界知名的建築設計傑作,當我們看到這些建築的外觀時,都會感到讚嘆不已,這些建築絕大多數都出自那些非常有才華的建築設計師之手,但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建築設計靈感的真正來源
  • 《魔獸世界懷舊服》進攻高塔任務怎麼做 進攻高塔任務攻略
    導 讀 《魔獸世界懷舊服》進攻高塔怎麼做?
  • 勞斯萊斯古思特設計靈感來源於帕特農神廟的黃金比例
    勞斯萊斯古思特設計靈感來源於帕特農神廟的黃金比例 古思特搭載6.6升V12引擎,最大輸出414千瓦,峰值扭矩780牛米,與匹配的則會是一臺8速,預計在這兩者的組合下百公裡僅需4.5秒就能完成。這樣強大的心臟,起步卻異常的穩健,你機會感受不到任何外界力量。隔音方面也堪稱業內經典。
  • 廚師揭秘C羅的冬歇期:新髮型的靈感來源于貝爾,遠離電子設備
    在廚師揭秘C羅的冬歇期中,記者抓取了關鍵的兩點:C羅備受矚目的新髮型,實際上靈感來源于貝爾,這從心理層面有助於C羅再創佳績。另外一點就是C羅在這個冬歇期遠離電子設備,這對他的恢復很有好處。首先從C羅的髮型上來說,其實不少人在看到這個髮型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C羅是不是暗中支援了貝爾?」
  • 邁泰奧拉·據說宮崎駿創作天空之城的靈感就來源於此 ​​​​
    邁泰奧拉·據說宮崎駿當年創作天空之城的靈感就來源於此 ​​​​邁泰奧拉·據說宮崎駿當年創作天空之城的靈感就來源於此 ​​​​邁泰奧拉·據說宮崎駿當年創作天空之城的靈感就來源於此 ​​​​邁泰奧拉·據說宮崎駿當年創作天空之城的靈感就來源於此 ​​​​邁泰奧拉·據說宮崎駿當年創作天空之城的靈感就來源於此
  • 高塔是鄭州中「委屈」多的高塔花費了美元,他在中很榮幸
    高塔是鄭州中「委屈」最多的高塔花費了8億美元,他在世界中很榮幸,但是沒有人想買85張票每當我們談到廣州地標性建築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當地的「小蠻腰」,這是一座600米高的塔樓,站在這座塔上,你可以看到整個廣州的風景,每天都有很多人來這裡參觀
  • 重慶最奇怪的建築,像一團燃燒的烈火,被市民稱為「筷子樓」
    在這裡滿城「鋼筋森林」之中,有一座建築物因其獨一無二的造型令人印象深刻,吸引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拍照。 這座建築整體呈火紅色,不僅色彩極為搶眼,而且近看像一根根「筷子」層疊堆積而成,展現了重慶傳統建築鬥拱、穿鬥的奇巧架構,而遠看則像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造型奇特與周圍的建築形成強烈反差
  • 重慶最奇怪的建築,猶如一團燃燒的烈火,被市民稱為「筷子樓」
    在這裡滿城「鋼筋森林」之中,有一座建築物因其獨一無二的造型令人印象深刻,吸引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拍照。這座建築整體呈火紅色,不僅色彩極為搶眼,而且近看像一根根「筷子」層疊堆積而成,展現了重慶傳統建築鬥拱、穿鬥的奇巧架構,而遠看則像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造型奇特與周圍的建築形成強烈反差,藝術感爆棚,極富視覺衝擊力,令人過目難忘。
  • 向芬:廣場與高塔
    書中的「高塔」用以象徵國王、議會和其他「合法機構」的等級制度(包括大英帝國、聯合國、CBD大公司);相比之下,「廣場」則是由市場、朋友、敵人和其他有進取心的個人組成的網絡,他們在看不見裁判的情況下競逐,創造出古典自由主義者弗裡德裡希·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所稱的「自發秩序」。
  • 自由女神像設計靈感竟來源於阿拉伯農婦
    原標題:自由女神像設計靈感竟來源於阿拉伯農婦  豎立在紐約哈德孫河入海口的自由女神像曾迎接無數從海上抵達的移民,被視為美國的象徵。眼下,美國國內正在辯論是否應當接納更多來自中東地區的難民,而研究人員指出,自由女神像的原型恰恰是一名阿拉伯婦女。
  • 廣州塔與全球三百座地標點亮綠燈 舉辦聖派屈克嘉年華
    當晚,廣州塔與法國艾菲爾鐵塔、英國倫敦眼、美國帝國大廈、埃及金字塔、阿聯杜拜塔等全球超過44個國家的近300座地標同時點亮綠色燈光。作為城市地標,廣州塔自2012年起,已連續7年舉辦聖派屈克節,傳承著廣州包容、開放、文化交融的城市精神。這次廣州塔聖派屈克嘉年華節目精彩紛呈,有原汁原味的傳統風笛、踢踏舞、愛爾蘭本土樂隊表演,此外,還有粵劇《紅船》演藝。
  • 《魔獸世界》懷舊服進攻高塔任務怎麼做 進攻高塔任務完成攻略
    導 讀 魔獸世界懷舊服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對某些任務一定有些疑問,相信大家一直在尋找中進攻高塔任務的任務攻略
  • 世界第一高塔為中國疫情祈福而亮燈
    作為近鄰,日本友人向中國捐贈了防疫物資,東京地標性建築、世界第一高塔——晴空塔(又名天空樹)也為中國疫情祈福而亮起了「中國紅」,據東京奧運會官方微博Tokyo2020_official稱,這是晴空塔在今年第二次為中國亮燈。「中國紅」象徵著為中國加油,祈願平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