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上,通往古城中心的小街巷。
顧彼得舊居位於獅子山上的一條小巷子裡。
顧彼得,俄國作家,1901年出生在俄國一個貴族家族。1942年,受宋慶齡及紐西蘭友人路易·艾莉等人委託和派遣輾轉來到麗江,創辦中國工業合作協會麗江辦事處。所著《被遺忘的王國》是一本讓你足不出戶就能到1941年至1949年的麗江古道小巷感受納西民族風情的最佳讀物,而這本讀物承載的是一位俄國作家在麗江生活的美好時光的記憶。
門虛掩著,我推開入內。
顧彼得舊居位於獅子山西路義正辦事處金甲村38號,為家顧彼得在麗江古城期間租住工作生活的民居。顧彼得舊居是一座二層小樓,為麗江民居騎廈樓式樣,重簷懸山頂,坐南朝北,面闊三間9.3米,進深5.3米。該舊居為一進三院,分別由主院、生活院、書房院構成。僅存顧彼得所居一坊樓房。
時間太早,舊居還沒有開放。
修復後舊居換上灰磚牆壁,門窗刷上紅漆,一派嶄新面貌。樓下陳設了古老的桌椅板凳及相關書籍,並懸掛了顧彼得的一些生平介紹。樓上為顧彼得當年居室,陳設裝修基本保留了最原始面貌,那些古老的櫥櫃、皮箱、馬燈和地板都在散發著歲月的氣息。
除了顧彼得住過的房子外,院子及其他房間都變成了旅店,你也可以在這裡。
顧彼得1901年生於莫斯科一個貴族家庭,1975年病逝於新加坡,終生未婚。1941年,他來到了麗江,一住就是9年,直到1949年才離開。在麗江的九年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正是這段經歷促使他寫了《被遺忘的王國一書》,而這本書也是了解麗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顧彼得舊居修繕為「修舊如舊」,根據各種資料,採用搶救性維修辦法,主要是進行屋面翻新,對顧彼得租住保存較為完好的坐南朝北二層建築進行整體不落架、修舊如舊、瓦屋面及牆體修繕,並恢復大門。工程於2014年11月開工,現已完成修繕工程並正式開放。
離開顧彼得舊居
穿過小隧道便是古城入口的關卡,關卡這裡有保安把守,進入古城需要掃碼和測體溫。
2019年1月1日起,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面向遊客收取的麗江古城維護費收費標準從每人次80元調整為每人次50元,徵收對象、範圍、方式及免徵範圍保持不變。
山頂上的亭子就是萬古樓
萬古樓景區後門入口
獅子山景區道路
地勢不夠高,樹木太多,視野不開闊。
文昌宮是麗江古城內最大的廟宇公園,位於古城大研鎮西部獅子山,著名電視劇《一米陽光》就主要拍攝於該公園。 現存的文昌宮是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從古城遷至獅子山的。在鹹豐、同治年間,文昌宮毀於戰亂。光緒三年(1878年)重建大殿,其後前殿及左右兩廂房等由郡民等籌款公修,至今已有280多年的歷史。
文昌宮始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集道、儒、佛三教於一殿。歷史上每年二月初三在該宮由地方長官、鄉紳及讀書學子、社會名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祈求地方文風昌盛、人才輩出、財源廣進、風調雨順。平素民間洞經會「談經班」在這裡進行道教科儀、齋醮(道教音樂)等法事活動。
文昌宮門前的觀景臺
文昌宮觀景臺觀麗江古城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
▌本文來源:燕滇文化旅遊(ID:8344272)倚天摘星0綜合發布
雲南自由行定製優選 - 燕滇文化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