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人生之_鞋匠老賀

2020-12-22 市井路人甲

2000年_2015年前後,在邯鄲市綿一家屬院內,有一鞋匠。左腳有點跛,中等身材,小眼,四十多歲,語速極快,脾氣暴躁,城東廣平縣人士。家貧,上有80多歲高堂,下有三女,無子。愛人在家侍奉老母,照顧孩子上學起居,閒暇時間打短工。老賀在市裡修鞋,三個月回家一次,把錢帶回家,補貼家用,存錢。與老賀為鄰十年,同是天涯淪落人,交往頗多。從最開始的瞧不上眼,到現在的敬佩,我用了十多年。老賀奇人異事很多,我記錄了一部分,分享給大家。

修鞋的家具。

老賀的過年瓜子。

由於家庭條件極其不好,老賀一家極其節約。不僅僅是老賀衣服鞋帽是好心人送的,就連三個女兒的衣服,鞋,甚至書包也是熟人送的。

正在熱炒的葵花瓜子。

有一年臘月二十八,晚上我去找老賀聊天,他給我展示他過年置辦的年貨。三斤瓜子,一段血腸,二斤,一個白條雞,三斤豬肉,這就是他們全家5個人的新年盛宴,令人心酸的幸福。我問他:「三個孩子,兩個大人,在家十多天,三斤瓜子,每天能吃幾個,是不是數著數分給孩子。」他說:「大人幾乎不吃,小孩子,初五前可以吃,以後就不能吃了。一斤留出來招待親戚,二斤吃五天,每天吃四兩,三個孩子,一人吃一兩,差不多吃個新鮮就行了,平常一年也不買一次瓜子。」說得我淚流滿面,進入新世紀,你能想到,還有人活在解放前,我從住處給拿了五斤瓜子給他送了過去,說給三個孩子解饞的,必須收下。

過年用的血腸。

一盆年菜血腸。

年後,老賀給我說了一件過年的丟人事,讓我給評評理。

大年初二,他外甥到家拜年,正好趕上飯點,老賀就客氣得請外甥在家吃飯。由於家貧,招待親戚的菜很少。一般只有三盆,血腸,雞肉,素菜。血腸和雞肉只能看,不能吃。多年來,親戚們都知道,也多是不動筷子,只吃素菜。那一年,外甥估計是忘了規矩,也許是血腸炒得太香。他一口氣,幾乎把血腸全部吃完,這一下子,惹了大禍。老賀看到後心疼不已,氣急財壞的大罵外甥一頓。又花了五塊錢買了一段血腸重新做菜裝盆。因為才是大年初二,還有很多親戚沒有來拜年,這盆血腸還要裝門面很多次。

相關焦點

  • 鞋匠春聯乾隆撰
    原來是一家鞝鞋鋪,只見一盞如豆的油燈下,一個鬚髮如雪的老鞋匠正在納鞋,周圍堆著不少已鞝好的和未鞝的鞋子。「老人家,快過年了還忙哇?」乾隆輕聲地問。「這都是人家明天過年要穿的新鞋,不趕出來行嗎?」老鞋匠頭也不抬地繼續幹活。「還沒貼對聯呀!」「沒有工夫找人寫呀。」「我給你寫好嗎?」「那敢情好,筆墨紙硯都在哪兒。」老鞋匠指了指破桌上的文房四寶,繼續鞝鞋。
  • 霍布斯鮑姆的非凡小人物:屠夫傲嬌,裁縫好色,鞋匠改變歷史
    這篇文章試圖來解釋鞋匠作為政治激進分子的非凡聲望。當然,要說鞋匠或是其他行業擁有一種激進活動的名聲,這可能至少是指以下三種情形的其中之一:首先是他們在社會抗議運動中好戰行動的名聲,不論是否局限在討論中的行業;其次,一種同情政治左翼運動的名聲,或是與其有所關聯,或是涉入其中;最後,一種或許可稱之為市井小民的意識形態理論家的名聲。
  • 七堂酒館|迷走江湖,嘗市井百態人生滋味
    /SHOP「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有人愛武俠世界中浪子淡泊的胸襟有人愛縱酒高歌 揮灑愛恨情仇……江湖那雋永的情意在市井不會被磨滅來七堂 你便可約上幾位摯友暢飲在酒酣耳熱之時馳騁於七堂酒館裡的江湖七堂酒館誕生有十年之久數年來堅持匠心傳承是成都新中式調酒的開創者
  • 美食玩具,還能撈「魚」,濱州這家幼兒園開夜市體驗市井人生
    當晚,濱州授田幼兒園舉辦了「三五成群·市井人生」夜市 活動,稚嫩的叫賣聲,大大小小的各種攤位,給幼兒園增添了幾分「市井」氣息。小市場上一派熱鬧景象,各個攤位售賣的物品種類繁多,有賣玉米、水果、爆米花的,還有賣螢光頭飾、螢光竹蜻 蜓、團扇、小玩具的。甚至還有「關愛老人」義賣的攤子,攤子上擺著粽子、玉米造型的麵食、蜜棗小饅頭。
  • 三亞人的愜意生活,就藏在這些市井煙火裡!
    市井煙火之美食篇 —— Hello,SanYa —— 市井煙火之市場篇 —— Hello,SanYa ——
  • 5本家長裡短市井生活種田文,《長安小飯館》《市井人家》真好看
    大家好,我是毛毛蟲,今天推薦5本家長裡短市井生活種田文,溫馨無虐,值得細細品味!第二本: 《天啟悠閒生活》作者:看泉聽風書評:家長裡短市井生活文,女主胎穿到一家很多兒子的農家院裡,女主就是一個聰慧但不張揚的普通姑娘,作者功力深厚,平凡的生活也寫得津津有味。
  • 14個改變人類歷史的瞬間:住在鞋匠家的革命者,卻改變了世界格局
    比如說下面這個住在修鞋匠家裡的革命者,卻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格局。住在鞋匠家的革命者,卻改變了世界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整個歐洲硝煙瀰漫,瑞士成了這一大片戰火中小小的和平綠洲。列寧和他的妻子則隱居在瑞士的一個修鞋匠家裡,沒有人知道他是誰,也沒有人會注意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
  • 摩登日記|夢想裡的鞋匠——菲拉格慕
    1957年,菲拉格慕在自傳《夢想的鞋匠》 (The Shoemaker of Dreams)中寫道,當時的他已經設計了超過2萬個鞋款,註冊了超過300個設計專利。三年後,菲拉格慕與世長辭。新京報記者 於夢兒 編輯 李錚 校對 何燕
  • 羅馬尼亞鞋匠發明「長鼻子」皮鞋,賣八百多塊,穿上別人無法近身
    據外媒6月6日報導,羅馬尼亞一個鞋匠腦洞大開,創意設計了一雙巨大的長鼻子模樣的尖頭鞋子,讓穿上該鞋子的人們可以與他人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別人無法想近身也難。▲格裡戈雷·盧普設計了一款「社交距離」鞋55歲的格裡戈雷·盧普是一名鞋匠,住在羅馬尼亞的克魯日市。他看到外出的人們很難遵守社交距離標準,於是就有了發明這款有75釐米長的鞋子的想法。
  • 鞋匠之子成新疆首富!賣推土機起家,身家270億,名下僅一公司
    他的父親是一位山東鞋匠,當年因走西口到新疆落腳,並在烏魯木齊紮根。孫廣信是在「將軍夢碎」後,靠著幫別人賣推土機賺到的第一桶金。此後,孫廣信還在開飯店時因得到石油貿易的消息,迅速滾大自己的資本雪球,並在殺入房地產業務後終成新疆首富。市界查詢天眼查APP發現,孫廣信名下仍在營業的只有一家新疆廣匯實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補鞋匠要失業了?我國又一「發明」誕生,網友:鞋子開膠不用扔了
    質量再好,價格再貴的鞋子都有可能會出現開膠的情況,出現開膠的情況後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扔掉買新的,一個就是找專業的補鞋匠來進行修補。扔掉太可惜了,但是找補鞋匠修補後的鞋子在美觀度上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下降,修補過的地方還會變硬,穿著很不舒服。
  • 詩兄說:發現銀川之尋找銀川市井煙火~菜市民居藏
    《菜市場》一城煙火消菜場何處尋民居小心過市井藏裡間---銀川的菜市場改頭換面了。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老城北環,東環,信義市場的相繼消失,讓人感覺銀川一下少了很多的市井生活氣息,煙火氣似乎也隨著銷聲匿跡,整個城市也顯得安靜冷清起來!人們都到超市去了。但是,不經意間,改變就開始了,老城新興的菜市場卻悄然開張,不再是在大街小巷的露天顯眼處,而是藏匿在居民樓裡,桂臨塞上最先發現的是湖濱菜市。
  • 東門市井|成都東郊又一新坐標,體驗老成都市井生活的好去處
    東門市井,位於成都東門獅子山附近,地鐵7號線A口方向。東門市井和李劼人故居「菱窠」,構成了完整的劼人公園。這裡雖然不大,但是把老成都的市井生活演繹得淋漓盡致,是廣大市民和遊客體驗成都休閒生活、喝茶擺龍門陣、品嘗成都小吃的又一好去處。然而這裡可比寬窄巷子、錦裡清淨了許多。
  • 王罡系列小說「市井百態」之《靈魂伴侶》
    王罡系列小說「市井百態」之靈魂伴侶 文/王罡本故事純屬虛構柳紅回想著和餘帆交往的兩年多時間,要說異常之處,仔細想來,還真是疑點不少,比如作為男人,餘帆身上似乎缺少了陽剛之氣,說話的語氣也讓人不太舒服,從未逾越雷池半步,不管天多晚也要回他媽媽那裡,對柳紅熾熱的目光和有意無意的親熱之舉,他總是迴避婉拒,也就是握住過手,最多吻一吻額頭……柳紅曾笑著逗他,你該不會是柳下惠的後人吧?餘帆只是咧嘴一笑,並不辯解。
  • 沈劍心:遠離廟堂江湖之高,回歸市井街坊之間,長安長漂開始!
    沈劍心這次又出番外了,叫《劍網3·俠肝義膽沈劍心之長漂》,是每集只有六分多鐘的泡麵番。講述沈劍心受掌門李忘生之邀請,來長安籌建長安純陽分宮的市井小故事,遠離了廟堂江湖之高,回歸了市井街坊之間,還是蠻有趣的。
  • 沈劍心:遠離廟堂江湖之高,回歸市井街坊之間,長安長漂開始
    沈劍心這次又出番外了,叫《劍網3·俠肝義膽沈劍心之長漂》,是每集只有六分多鐘的泡麵番。講述沈劍心受掌門李忘生之邀請,來長安籌建長安純陽分宮的市井小故事,遠離了廟堂江湖之高,回歸了市井街坊之間,還是蠻有趣的。
  • 八本小人物古言小說,市井生活,酸甜苦辣,陪你看盡人生百態!
    今天就在這給大家推薦八本小人物古言小說,市井生活,酸甜苦辣,陪你看盡人生百態。
  • 宋代音樂的繁榮,宮廷樂、市井文化相互融合
    史學家陳寅恪曾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代市井音樂繼承於唐代以來的宮廷音樂,宮廷樂走入市井文化中形成了以市民階級為代表的音樂,不僅繼承隋唐時期宮廷音樂的優點,同時也推動了元明時期說唱,戲曲的發展。因而,相較於前後幾代,宋代的市井音樂更顯時代氣息。
  • 《清明上河圖密碼1》:汴河上的船,市井人生的無奈與彷徨!
    「凡邑之舟,皆自託於貴要」,意思就是為了逃避官府的差役徵調,舟船都會找個官員當靠山。而船戶也分為系籍和不系籍兩種,不系籍的船戶就難以逃脫差役了,常常也叫做「差役之災」,那是因為很多的船都會被兩年招募應役。長此以往,船戶的生計得不到保障,有很多駕船出海逃到外面再沒回來,還有的無奈只得將自己的船弄壞沉到水底,還有的只能低價賣給達官顯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