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歧視,但哪個正經女孩會得婦科病啊」

2020-12-27 網易


  ▲ 婦科病,是種尷尬的存在,尤其對未婚未育的女孩們而言。

  編者按+

  性病不等於婦科病。而且,無論是面對性病還是婦科病,我們都應該有科學的態度,不必牽扯上升到個人品德和私生活。每一位女性都應該愛護尊重自己的身體,即便是出了小故障的那一小部分。

本文來源:她刊(id:iiiher),作者:她姐。

  這個社會對婦科病的誤解,太深了

  在很多人眼中,婦科病與一個女人是否潔身自愛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私生活不乾淨的女人才會有這種病。」

  「婦科病都是不乾淨的男人帶來的。」

  「是她談的男朋友太多,才會生病。」

  ......

  

  ▲ 《17.3關於性》

  在知乎婦科病相關話題下,有很多網友曾匿名分享過自己的經歷:

  「小時候,發現自己的白帶顏色有異常,告訴了媽媽,媽媽告訴我:小姑娘不會得這種病的。

  長大後交了男友,因為自己有婦科病,被他認為不是處女,也因為這個,兩人分手。

  曾鼓起勇氣向網絡醫生諮詢過婦科病,但得到的答案是——有過性生活的人才會有這種病。」

  難道必須要通過說謊,才能證明自己有患上婦科病的可能性麼?

  但這對於一個年輕女孩而言,是不是過於難堪,也過於荒唐?

  

  ▲ 《悲傷逆流成河》

  知乎女孩的經歷,或許不是個例,她的故事也是很多女孩的成長縮影。

  這個社會對婦科病的誤解太深了。

  正因為這種誤解,女性在面對婦科病時,總會不由自主的難為情和不自然。

  被禁忌的婦科病

  中國女性中,少有人有勇氣,敢大方地談論起婦科病這幾個字。

  這個詞,總帶著幾分隱諱的色彩。

  楊笠在《脫口秀大會》第三季上,講過一個段子。

  

  即便是像她這樣一向很「敢講」的女脫口秀演員,都會不好意思提自己做了個婦科小手術。

  而是換了一種相對婉轉的說辭——「最近,我肚子裡長了個小東西」。

  楊笠尚且不能做到自然,更何況大多數普通女孩呢?

  如果說承認自己有婦科病會讓人難為情,那被人知道得了性病,羞恥的程度甚至可以直接讓人社會性死亡。

  在最近小圈子內的口碑佳作日劇《17.3關於性》中,有一條故事線,圍繞著一個生了性病的中學女孩祐奈展開。

  在祐奈最初告訴閨蜜自己得了性病的時候,閨蜜的反應先是震驚,接著是露出不自然的表情。

  

  當然作為一部性教育主題劇,故事的結局很溫暖,閨蜜傾囊相助祐奈,醫生也給了祐奈幫助,給她科普了很多知識。

  最後,祐奈明白了如何在戀愛中保護好自己,談下一個男朋友之前,主動要求兩個人一起做身體檢查。

  

  但如果在現實中,一個女孩真的得了性病,一旦被人知道,她一定會被別人的唾沫星子淹死。

  小編也曾和周圍的女性好友探討過——如果發現自己的私密部位出現了異常,你會怎麼做?

  大多數的她們回答,如果不舒服了,相比像姐妹閨蜜詢問有沒有類似經歷,更習慣於先上網查看下符合的症狀。

  即便是關係親近的姐妹,也很少會探討和隱私健康相關的問題。

  豆瓣上有一個小組,叫「拒絕婦科病」,小組有超過20w成員。

  

  這裡聚集了很多發現自己身體有異常,羞恥於問親近的朋友姐妹,也不知道該向誰求助的女孩。

  她們通過互相抱團,共享知識經驗,進行自我治療。

  她們抱團的初衷是好事,但一些不願意主動就醫的人,也可能私自用了不恰當的甚至錯誤的治療方式。

  最後的結果或許是,疾病不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越來越強大。

  婦科知識匱乏的現狀

  除了恥感,關於婦科病的第二關鍵詞是無知。

  如今,網際網路上漫天都是偽婦科知識,隨處可見婦科醫院宮頸糜爛的廣告,上面的配圖是那些可怕的腐爛照片。

  一些女孩在身體出現不舒適後,為了圖方便和便宜,不去正規公立醫院,去私立婦科醫院偷偷看病。

  

  ▲ 《性教育》

  在被醫院告知自己已經到了宮頸糜爛幾度後,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只能自己偷偷買一些內服外用的藥物配合治療。

  但宮頸柱狀上皮異位,也就是我們通俗講的「宮頸糜爛」,本就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通常情況下根本不需要進行任何治療。

  

  最近幾年,宮頸癌HPV疫苗格外火爆,在國內,可以說是一針難求的狀態。

  有位15歲的女孩在網上留言:身邊有朋友打了HPV,於是和爸爸商量,也想接種。結果爸爸反而告訴我,這個針其實不用打,除非出去亂搞,才需要打。

  在評論區,有不少網友跟帖說:

  開放的女孩,經常玩的女孩才會去打這個;

  只要注意衛生,不需要打針;

  只要沒性生活,就根本不會生病......

  關於HPV,本該是每一位女性都必修的婦科保健知識。

  但沒想到,這麼多人對HPV疫苗不了解,竟然認為它「沒什麼作用」。

  那些已經接種了疫苗的姑娘,也在網上留言:有能預防癌症的疫苗,打就對了。

  很多女孩是看見疫苗就打,而不是基於對病毒本身的了解。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幸感染上病毒,自己依舊只能恐慌和無措,沒有一點心理準備。

  其實,現在感染過HPV病毒的女性大有人在,你幾乎能在任何一個社交媒體上,看到女網友們分享的自己與HPV病毒的抗爭經歷。

  

  豆瓣某網友說自己接到了醫院的電話,被告知感染了HPV時,她一下子就慌了:難道我要得癌症了?

  攥著手機的手,滿是冷汗。

  畢竟,當年有港星梅豔芳死於宮頸癌的「前車之鑑」。

  

  但,HPV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致命。如果不幸感染上,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觀察治療,無需過度擔心受怕。

  雖然目前還沒研究出有效的治療方式,但只要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足夠強大,就可以擊潰HPV,保護好我們的身體。

  少熬夜多運動,飲食規律,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很多感染過HPV的人,尤其恢復力強的年輕人,她們都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實現了從陽轉陰。

  很多醫生這麼形容HPV感染:其實,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場宮頸的「感冒」。

  要引起重視沒錯,但不要把它想像成宮頸癌那般可怕。

  你會看到化驗單上的「陽性」而「變色」,也只是因為不了解。

  當大家共同生活在一個婦科知識匱乏的環境裡,就形成了相對閉塞的信息繭房。

  無知,才是恐懼的來源。

  婦科病早該去羞恥化了

  很多女孩第一次做婦科檢查的經歷都不怎麼美好。

  「把褲子脫了,躺下,把腿張開。」

  「都結過婚的人了,沒必要緊張哈。」

  

  ▲ 《良醫》

  即便心裡難為情,也只能乖乖就範,接受冰冷的探頭對陰道的粗暴「侵犯」。

  很多還沒做過全面婦科體檢的女孩,即便心裡冒出了一些想法,也漸漸被這些可怕的「自述」給勸退了。

  這些描述或許真心。

  但就像不能因為藥苦,而放棄治療一樣。

  因為難為情,羞恥心,不去做婦科檢查,會給身體留下很大的健康隱患。

  我們不應該過分妖魔化婦科病檢查。

  其實,它也無非是身體檢查的一種罷了。

  

  ▲ 《迷失東京》

  「醫生的表情嚴肅,讓人緊張,手法粗暴,讓人覺得沒有尊嚴。」

  「感覺醫生太兇了,本來就很緊張,看見醫生的表情更緊張。」

  一些女孩在做第一次婦科檢查時,遇到的醫生,或許是個嚴肅不愛笑的人。

  如果醫生沒有友善的表情,也不必給自己壓力。

  其實,醫生每天要面對很多患者,她們也許沒辦法照顧到每一位患者患者的情緒,每一次都做好表情管理。

  但,她們足夠專業,可以發現藏在我們身體裡的,那些病毒釋放出的信號。

  醫生與患者之間緊繃的關係,多一點理解,會更融洽。

  小編只提一點,大家要去正規機構做檢查,而看婦科醫生最好去正規公立醫院進行。

  

  每一位成年女性,應該把婦科病檢查常態化,培養自己做定期婦科體檢的習慣,無論此時有沒有性生活;

  每一位成年女性,都不應該拖延任何婦科病的治療,不要覺得自己還沒有結婚,還沒生孩子,疾病不會找上你;

  每一位成年女性,不要自己給自己下診斷,每次身體出現異樣,就上網找症狀就對號入座,其實,更多時候只是你自己腦補的很嚴重,只能徒增焦慮罷了。

  

  當然,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也要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

  加強鍛鍊,提高自身免疫力,做好私處清潔,勤換洗內褲,3個月換一批貼身內褲,提醒伴侶也處理好私處衛生......

  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預防婦科病。

  性病不等於婦科病

  小編發現,最近幾年社會上湧現出了很多的聲音,鼓勵我們不要羞恥於談性。

  但每次提到性病,多數人還是會覺得噁心不適,甚至包括女生在內。

  性病,被認為與一個人的品德掛鈎。

  

  對性病的歧視,同樣蔓延到了婦科病上,有人還給性病和婦科病畫了等號。

  但,性病不等於婦科病。

  而且,無論是面對性病還是婦科病,我們都應該有科學的態度。

  在面對包括愛滋病在內大大小小的性病時,不應該報以歧視與辱罵,而是關注和體諒。

  而在面對更常見的婦科病時,就把它當作女性身體的「小感冒」就好了,不必牽扯上升到個人品德和私生活。

  

  每一位女性都應該愛護尊重自己的身體,即便是出了小故障的那一小部分。

  當然,小編更希望每一位女粉絲能多留意自己身體的細微變化,遠離損害我們身體健康的一切病毒。◎

  編輯:許小袋 編審:李小不

  本文來源:她刊(id:iiiher),作者:她姐。

相關焦點

  • 我就是你看不慣又惹不起的XXL稀巴爛姐姐丨體重歧視
    厲害了,歧視了年齡又歧視了體重。本來我覺得沒啥好氣的,畢竟郭德綱說過「拿正眼多瞧他一眼你就輸了」,但又一想,不對,「稀巴爛」怎麼了,稀巴爛也是靠自己努力一點點吃出來的,而我吃的是靠自己勞動一點點賺來的,都是勞動人民血汗換來的。不行,他侮辱了勞動人民,別說大潤發了,今天就算周潤發過來,這也是不行的。
  • 不好意思啟齒的婦科病,韓國代購萬能藥包治?
    萬能、神藥、一切……看到這幾個關鍵詞,我的心一沉。要知道,敢宣傳自己是萬能的……不是有問題就是有問題。納悶,這麼顯眼的問題產品,怎麼沒有人質疑呢?難道這神藥真有效果,它是帶著「假」神藥面具的「真」神藥?有這種可能性嗎?神藥刷屏背後,必隱藏著驚人之秘!待阿爾法我一探究竟,揭下它的面具,查查這神藥究竟是真是假!
  • 女人得婦科病,竟和男人有關係?醫生認真臉:是的,需警惕
    於是乎,她們不禁暗暗猜測,婦科病的出現是不是伴侶一手造成的。其實,這種猜測或不是空穴來風,毫無科學根據的。事實上女性婦科病的出現,與男性有一定關係,尤其是以下幾類常見婦科病。這是因為女性的下生殖道以及宮頸上皮尚未發育成熟,而且一般情況下,男性有包皮過長、包莖的情況,若不注意清潔便會導致包皮垢積存,滋生細菌或病毒。女性18歲之前有多次性行為、性伴侶過多、結婚過早等,都會導致宮頸受到男性包皮垢中的致病細菌、病毒反覆刺激,大量細菌就會進入女性陰道深處,到達宮頸部位,從而引發宮頸炎。
  • 「我雙非出身,考研會不會被歧視?」
    「我三本出身,考研會不會被歧視?」   「專升本,我還有機會上985/211嗎?」   「雙非院校能不能打贏名校背景?」   這些問題年年都在談論,但是到了新的一屆還是會有人問,說明大部分同學都非常關心這個問題。   那考研是否真有歧視?
  • 我胖我自信!人工美女滿街跑,這些女孩卻無畏歧視勇敢做自己
    但是,卻有這麼幾個人用自身的人生經歷告訴世人:胖,是我自信的來源!從小被歧視到大,過去的她只想成為別人,現在的她選擇成為自己走在首爾的大街上,到處可以看到紅男綠女川流不息,在韓國這個看臉的社會,要想活得好久必須讓自己變得漂亮!因此,很多人都花大價錢去整容,但是身材卻沒有辦法整!
  • 80%的女性都會得的婦科病,真有那麼可怕?
    一聽到「婦科病」,你是不是也會「談虎色變」?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婦科疾病都和私生活有關,甚至有些人直接把婦科病和私生活不檢點劃等號,羞恥化女性。每次聽到這樣的言論,我都覺得特別可笑和無奈。秘密花園的問題,絕不是私生活不檢點的問題。年幼至小朋友,年長至老奶奶,都可能有婦科問題的困擾。
  • 日本是婦科病最少的國家?只因「這幾件事」她們做得好,值得學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全球至少83%的女性不同程度的感染過婦科病,更令人無法相信的是,還有86%的女性不清楚自己是否患有婦科病,這種狀態下就不要談治療了,而據統計更有90.3%男人不了解婦科病,也就談不上去理解和關心配偶,這也間接的促進我國離婚率升高。
  • 哥們,你不要丟下你女朋友啊,我覺得穿這套衣服挺性感的啊哈哈
    1、教練:我可是正經人,不會收你的紅包的2、球說,我不是碰瓷的3、新郎呢,快,把你家新娘背走,不不不,搬走4、旁邊那隻狗看傻了!太厲害!5、好看的妹子都是別人的媳婦,只有賢惠的才是自己的老婆6、藍色衣服小男孩說的什麼啊7、不知道各位網友們有沒有遇見過這種情況...8、籃球小夥為只是為了奪回籃球場9、哥們,你不要丟下你女朋友啊,我覺得穿這套衣服挺性感的啊哈哈10、我的熱情好像一把火,燃燒了整個沙漠!11、妹子犯起二來,狗子都被你嚇一跳!
  • 經常出入酒吧就不是好女孩?網友:去就去唄,反正不是我女朋友!
    成都女孩感染新冠上了熱搜,但是上熱搜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感染了新冠之後到處亂竄,更多的是因為其兩天高密度的出入酒吧和娛樂場所。我敢說,如果這個女孩感染了新冠之後,去菜市場買菜,去超市買米,甚至去銀行取錢,這樣的軌跡,肯定不會引起輿論的攻擊。
  • 重慶弘醫堂婦科醫院講解:女人在有婦科病的時候懷孕會怎麼樣
    很多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婦科病,婦科病說大也大,說小也小。如果是一點小炎症吃點藥就好了,可如果是比較嚴重的婦科病對身體的影響還是很大的。那麼,如果女人在有婦科病的時候懷孕了會怎麼樣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 我討厭的不是網紅,而是女孩的美變得那麼貧瘠和單一
    我厭惡套路,厭惡這些方法論。我討厭美妝和穿衣教程裡邊清一色的模板。我編輯文字時會刪掉絕大部分對女孩的刻板印象。我討厭給美設定標準。我贊成整容自由,人有追求美的自由,但我討厭當今用來形容美的詞彙多麼單一,又多麼貧瘠,多麼死板,多麼功利,多麼實用主義——女人在被審視以前,先把自己審查一遍。
  • 「如果讓你選一個當女朋友,你會選哪個?」神回復哪個放學別走啊
    「如果讓你選一個當女朋友,你會選哪個?」神回復哪個放學別走啊,哈哈哈!雖然六一兒童節已經過去將近一個月,但是我的一位朋友說自己耽擱了今年的六一,要我現在為明年的六一為她做準備。還是要送禮物,那我到底送什麼禮物呢?難道她想要個孩子?
  • 教你不花一分錢,白帶自檢婦科病
    在中國幾乎每十個成年女性就有七個是患有不同程度的婦科病,可想而知,婦科病在中國的泛濫程度。 很多有性生活的女性不願意去醫院檢查,覺得害怕。那麼怎麼樣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得了婦科炎症呢?那麼,您知道臨床上婦科病的種類都有哪些嗎可能很多女性對此並不是很清楚,接下來知名婦科專家段曉芳主任教你不花一分錢,白帶自檢婦科病。正常的白帶長這樣正常的白帶應該是白色或透明狀的,平時量少,排卵期期間量稍微變多,略帶黏性,沒有異味。偶爾聞到輕微酸味也是正常的,因為分泌物中通常有乳酸菌這種益生菌,它的發酵會引起輕微酸味。
  • 在屌癌眼裡,漂亮女孩幹得都是「蕩婦職業」
    大家好,我是姨太。韓國的「N號房」事件發酵之後,中國版N號房又持續多次登上熱搜,我尋思風口浪尖上心思齷齪的髒男們是不是都得自省一下?沒想到近期刷到的一條微博內容再次刷新我對擼sir的認知。(對不起 翻譯活蛆的語言讓我生理不適了)抄你媽啊抄底,物化女性都懶得罵了,即便人家月薪2塊也不是你想買就能買的好嗎,惡不噁心?還覺得自己挺幽默?我幽你媽的默哦。還不只是性別歧視對女性的侮辱,這些人打心底裡就沒有尊重空姐這個職業。本質是一群思想狹隘自視甚高的人,把空姐當作「值錢」的花瓶,當作可以拿來交易的玩物。
  • 我是歧視鏈條的哪一環
    以上種種的話題,我覺得都有道理,但有一個千百年來就一直存在的歧視應該是主要原因。01誰會相信中國能拍出好的科幻片。一直以來國外的科幻片都雄霸中國票房榜前列,尤其是老美的科幻片更是國人喜愛掏錢的票倉。但作為一個從來沒有拍過科幻片的導演,尤其還年輕,誰能相信他會拍出《流浪地球》這樣一部票房近50億的科幻電影。我作為吃瓜群眾從心裡也瞧不起他,何況作為明星,誰不怕成為票房毒藥,影響到以後的「錢途」。02歧視是無處不在。就講種族歧視,美國從1776年建國,至今美國的白人還是歧視有色人種。看看現在老美為什麼還要建牆就知道了。
  • 淺談「地域歧視」,標籤化的刻板印象
    有一個話題在微博熱度一直不減,那就是:地域歧視!上海的阿婆給女兒挑夫婿為什麼唯本地男人不嫁?北京的女孩為什麼一定找個京戶的男朋友?為什麼有人非常討厭東北人?為什麼河南人到處被招黑?為什麼鄉下人集體被某些城裡人嫌棄?
  • 「相親的那天,男方摸了我的腰」:14萬豆瓣女孩「被單身」的秘密
    很多女孩一邊大喊"新時代,我們要女男平等",一邊在生活上又希望享受"舊時代,男權為主"的好處,啥事都想男人買單。相親最好是AA制。相親的對象,又不是朋友,充其量是兩個陌生人,這時吃飯都是"走過場",誰會真正的點幾個"大餐"伺候你呢?
  • 得了婦科病,白帶或先知!若是出現3種異樣,或是疾病已找上門
    先不提嚴重的疾病,我們今天就說一下婦科病。婦科病不管是結了婚還是未婚的,都可能會患上,並且會反覆,所以是比較「煩人」的一類疾病。婦科病發展的過程中,身體會受到感染,這時候你的白帶可能會出現異樣,若是你符合了其中一點,也應該做個檢查。
  • 《我真沒想重生啊》:寶藏女孩沈幼楚和白月光蕭容魚,你會選擇誰
    經典閱讀《我真沒想重生啊》:寶藏女孩沈幼楚和白月光蕭容魚,腳踏修羅場,追得兩人回?老柳的《我真沒想重生啊》,原本沒怎麼準備看,畢竟這本書的書名,沒感覺到太出彩,在沒看這本書之前,大概猜著劇情應該是主角重生過去,而後靠著先知先覺,打倒馬布斯的故事。但後來實在書荒,也就忍了忍,看了這本書,才發現,在眾多重生文中,這實在是獨樹一幟。
  • 25歲的男生玩光遇,真的會被歧視嗎?老玩家的答案有驚喜
    前言:大家好,我是喜歡玩遊戲、聊遊戲的孟婆小叔。光遇很有意思,不僅男女性別不調,玩家的年齡分布,也呈現出多樣化。從小學生到80後,這個跨度幾乎是兩代人。根據小叔的經歷而言,男生在遊戲裡,通常是很受歡迎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