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作為優良的飼料作物,在溫暖半溼潤半乾旱的氣候生長情況良好,適應性比較廣,因此多分布於長江以北地區。紫花苜蓿的耐寒性也是極強的,成株能忍耐零下30℃的低溫,就算是被雪覆蓋的情況下,氣溫低至零下40℃也能在冬天存活下去,因此東北、華北和西北等較為寒冷的地方也是可以種植的。此外,紫花苜蓿具有耐旱性,其生長溫度最合適實在25℃左右,根在15℃的時候生長最好。由此可見,紫花苜蓿比較容易存活,因此,只要注意播種方式就可以取得較好的豐收。
一、播種時間
春季、夏季以及秋季都可以播種,春季出暖花開,萬物復甦,同時,雜草橫生,因此,春播3-5月應注意去除雜草。夏季溫度較高,時常會伴有高溫灼傷的情況,會影響幼苗的生長,因此要注意夏季高溫防控。秋播9月份為最佳時期,利於播種。播種前要先曬種,大概是用2-3天的時間來打破休眠,提高發芽率和幼苗的整齊度。
二、整地施肥
紫花苜蓿種子細小,幼芽細弱,頂土力較差,整地必須精細,要求地面平整,土塊細碎,沒有雜草,墒情好。紫花苜蓿根系發達,入土深,分布在0-75釐米土層中的根量,約佔總根量的60%。因此,播種時地要深翻,才能使根部充分發育起來。
紫花苜蓿種子
三、播種用量
每畝約為2.5-3kg,依據種子質量(包衣和淨籽)以及地塊不同可適量增減播種量。
四、播種方式
紫花苜蓿播種方式一般都採用條播或者是壟播,如是採用條播,那條播的行距為30-60釐米。如是壟播,壟播則採用密壟稀植,行距為15-20釐米,這樣一來,既增加了覆蓋,提高產量,同時也便于田間管理。苜蓿種子甚小,因此,覆土深度在2釐米左右最為合適。如果土壤較為稀鬆,播前建議鎮壓一遍,便於掌握深度,播後再鎮壓一遍,有利於保墒。
紫花苜蓿播種
五、栽培管理
播種完了之後要及時查苗補種,來確保種植密度。有條件的時候,比較乾旱時可採用灌溉,灌水用溝灌和噴灌均可,最好的是噴灌。苜蓿的根系不耐淹,如果水淹24小時將會造成死亡,雨季低洼地要注意及時排除掉田間的積水。在播種前,可以採用有機肥料作為底肥,適當施用一些磷及鉀肥。苜蓿的生長期十分緩慢,容易遭受雜草的襲擊,因此,幼苗期、返青後和刈割前後都要注意除草。化學除草劑分為播種前施用的土壤處理除草劑,苗前施用除草劑,苗後施用除草劑。但是要注意的是,藥效會在刈割前2-3星期失效,避免造成家畜中毒。
六、草料收割
第一次刈割最佳時期在初花期,第一朵花出現至全株十分之一開花時期,草中營養最為豐富,莖葉產量最高並且容易消化;最晚不能超過盛花期,不然落葉會十分嚴重,莖稈纖維化,從而導致品質下降。一年收割在4-6茬,紫花苜蓿刈割留茬高度約為5-6釐米。
這一年中,最後一次收割應距初霜一個月,太遲了不利於植株根部和根莖部營養物質積累。最後一次收割留茬高度在7-8釐米這樣利於紫花苜蓿過冬。注意刈割以後紫花苜蓿要陰乾,及時打捆儲藏,否則過幹會造成落葉,影響草的質量。
紫花苜蓿收割
七、品種產量
由於生長期和自然條件的差異,播種後2-5年每畝新鮮草產量一般為3000-5000公斤,若是處於較好的水和溫度的情況下,每畝可產5000-8000公斤;有效的密植和補種,可以明顯提高紫花苜蓿的產量和品質,試驗田精細化密植甚至能夠突破10000公斤!
因此,只要注意種植紫花苜蓿的環境條件,種植方法,後期的管理刈割,就能實現紫花苜蓿的高產夢想,從而達到畝產10萬噸。如需了解更多關於紫花苜蓿的資料,可以在文章底下留言,我們會及時回復。如您對種子想要了解更多,歡迎關注小編,以後會給您帶來更多關於種子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