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啥區別???
以前介紹過範爺推薦的皮秒,該項目除皺、祛斑、嫩膚三位一體,大家搶著翻牌子。不過,超皮秒爆紅後,有寶寶不解,問我皮秒和超皮秒到底有啥區別?
很多人聽說「超皮秒」這個名字,就覺得是「趕超皮秒」的意思,理所當然的認為超皮秒比皮秒技術更新、效果更優秀、整體更高級了。
其實這是大大的錯誤……
這篇文章就是為了這個錯誤的認識來科普的。
NO.1 含義
皮秒(picosecond 簡稱ps)本身是是一個時間單位,1皮秒等於一萬億分之一秒,而我們說的皮秒雷射是指雷射單位脈衝的持續時間,一般用毫秒及納秒來表示。
也就是說它只需要千億分之一秒的等級,就可以把它的能量瞬間釋放的意思。
所以皮秒雷射就是又快又準傷害又小的一種雷射概念。
而皮秒和超皮秒都是皮秒雷射概念下的兩臺機器。
無論哪臺皮秒機器,在雷射這個行業裡,從安全性、技術水平、以及效果來看,祛斑祛色素沉澱都是最好的。
它可以針對性的祛除各種顏色的紋身;
痤瘡疤痕;
青褐色表皮斑、以及曬斑,老年斑等其他由於黑色素沉積導致的斑。(對於深層雀斑、黃褐斑需要多次治療)
NO.2 原理不同
皮秒雷射指的是採用光熱原理,定位找到黑色素,並將黑色素瞬間震稀碎。
附加功能就是用高能力量震碎黑色素細胞後,同時刺激膠原蛋白纖維網啟動肌膚修復功能,促進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的更新與增生,加速皮膚的新陳代謝,使黑色素加速代謝排出體外,額外有美膚的作用。
而超皮秒擁有1064nm/532nm/785nm三個波長,利用光聲作用對黑色素深度的打擊的更精確、更全面,能到達皮下3-4mm的深度。而超皮秒最黑的部分在於Resolve全息點陣聚焦這個技術,專業解釋很複雜,小編簡單說下。
Resolve全息點陣聚焦技術本身包含兩項黑科技,一是全像擴散效應,二是雙層聚焦。
全像擴散是將單一光束變成光束群,光束群極其細密且能量均等。雙層聚焦是說1064nm和532nm這兩個波長,可以解決表皮和真皮層內的色素,這樣一個「天羅地網」,讓色斑無處遁形。
我們再把把皮秒的蜂巢透鏡和超皮秒的全息點陣聚焦技術的工作狀態對比一下。
超皮秒能量強,波長選擇多,所以對應的功能也更多。色斑、刺青、皮膚細紋、祛疤祛痘坑,都在超皮秒的工作範圍內。
NO.3 脈寬不同
脈寬是指雷射的速度,脈寬越短,雷射的速度越快,能量聚焦也越大,更重要的是,時間越短對皮膚的傷害越小。
雷射的脈寬在1ps-400ps定義為超皮秒,400ps-700ps叫皮秒,700ps-1000ps叫亞皮秒。
皮秒的脈寬是750ps,通過boost技術能壓縮至550ps,有人說皮秒不能算真正的皮秒,只能叫做亞皮秒。
能量強,安全性就有更多保障,所以對皮膚的損傷小才是超皮秒超的優勢。
NO.4 出身不同
兩款機器在市場上呼聲極高,技術強,價格也必然是不菲的。但不得不說,這設備宣傳的太厲害了,什麼「雷射中的愛馬仕、法拉利、蘭博基尼」聽著就感覺銀子不行,得換銀票才做的起。
目前世界上共有5大皮秒雷射品牌,包括:Picosure(賽諾秀) 、Enlighten、Picoway(賽諾龍)、Pico four和Discovery PICO。
而獲得美國FDA和中國CFDA認證的(就是正規合法的),只有我們今天的兩位主角:
美國賽諾秀公司在2015年9月份上市的picosure755蜂巢皮秒雷射,就是我們說的皮秒;
以及美國賽諾龍公司在2017年7月份上市的picoway超皮秒。
其實日本也有picosure和picoway,但是宣傳title都是洗刺青和祛斑,因為給機器加的戲份太少,這裡還有一個商業問題,歐美人紋身的多,客流量大,廠家出場的時候就說,這設備就是為了給英雄們洗紋身。所以,那些不喜歡現在紋身的;紋的太多,身上沒地方還想紋的;再也不紋身的,紛至沓來,永遠有人排隊,好像用不著宣傳其他的。
總結
兩者無論從價格療效來看都差別不大。基本色素型適應症(色斑、痣、痘印、痘坑等)、皮秒和超皮秒都能解決。
如果你有需要爆破治療的斑但又怕結痂掉痂的過程可選擇超皮秒。如果你更傾向於嫩膚需求可選擇蜂巢皮秒。
需要強調得是因為皮秒儀器較昂貴、並不是每個醫院都有的,所以大家做皮秒一定要去一些大的機構及醫生,千萬不要被一些儀器山寨陳舊的小美容院給忽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