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中國田園風景畫派 蔣洪兵作品

2020-12-18 書畫名家1

蔣 洪 兵 簡 介

蔣洪兵,生於1975年,四川西充人。中國田園風景畫派畫家,明月風景油畫社特聘畫家、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會會員、樂山三江書畫院會員、寫生中國會員,南充市美協會員、西充縣美協副主席、先後畢業於自貢師專美術系和西南大學美術學院。在相關媒體發表論文《蔣洪兵作品靜靜的青龍湖鑑賞》、《蔣洪兵作品廢棄的水磨坊鑑賞》、《探索是快樂,不確定性是一種美》、《蔣洪兵重讀美術史系列》、《以純粹而率真的態度畫出我心之景》等。執著於世界風景油畫研究和實踐,「遊走於現實與虛擬之間」、「遊走於世俗與學說之間」、喜歡風景油畫所傳達出的「現代和當下」的感覺。有現場寫生創作風景油畫的特長,作品被國內多家機構和個人收藏。

三月,是萬物甦醒,春回大地的季節。

我運用鮮明的色彩,冷暖並置,寫實兼寫意的手法,試圖抒發自己內心的期望……

一幅沒有人物的自然風景畫,要表達生命的脈搏是很困難的。我將棧橋置於畫面視覺中心處,表現出人類的痕跡,努力改變無人的風景為有人之境。

美麗的三月,寒冬已過。祖國大地,鮮花盛開。然而,賞花之人何處尋。此境雖然春意盎然,卻流露出淡淡的憂傷……

蔣洪兵

2020.3.10.

《家園上空》又名《在永恆的安寧之上》,畫面展示了烏雲即將散去的天空,平坦無波的河流,河邊枯黃的草地,零星可見的房舍,幽暗的樹叢,一切都籠罩在灰暗的色調之中。

波瀾不驚的河水在濃厚的烏雲下緩緩流淌,無聲地訴說著2020人類可怕的故事;河邊的樹叢和那些低矮的房舍著墨不多卻使人深感沉重和哀傷;形狀怪異的雲朵象徵那恐怖的飛行動物,美麗安寧的家園上空同樣瀰漫著未知的危險。山坡上已經盛開的油菜花、天空中陽光刺破烏雲,這一切又暗示著戰疫即將勝利。

我在寫生創作這幅《家園上空》時,是在連續傾聽鋼琴曲《上一個春天》中完成的,去年的這個季節我寫生創作了《初春?古樓桃園》和《張瀾故居》,那時的春天,人們都陶醉在春天花海之中。然而,此時此景,人們仍未走出陰雲籠罩下的世界。

這個世界總是充滿著矛盾與傷痛,人們在追尋財富和享受快樂的同時,危險也如影隨形。很多平民和醫護人員都已經無辜地離去, 刺痛著人們的內心,他們是享樂主義與個人利益的犧牲品,他們是時代的犧牲品。數量仍在增長,拐點還未出現,痛苦仍在繼續。全球化時代的今天,任何地方都沒有世外桃源,任何地方也可以成為世外桃源。人類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病毒襲擊時,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團結與謹慎。

我們稱之為家園的地方,其實也是各種動物的家園……

2020人類終於深刻反思,洗滌心靈……

蔣洪兵

2020.3.8

真沒有想到,整個世界都如此嚴重,何時才結束啊……

什麼也不想說,只想問問民主與科學的歐美發達國家:天空仍然在滴血,死亡如此慘重!你們天天在幹什麼?我們都不敢關注數字了!中國現在的國富民安可是來之不易的,美國請不要亂搞!!

蔣洪兵.

2020.4.4(默哀日)

▲《七月午後的吉維尼》尺寸:50x60cm

▲《初夏·白家灣》尺寸:60x60cm

不確定性是一種美

探索是快樂,不確定性是一種美,心平氣和地畫吧。路是自己在走,所以方向的確定是自己的事,自己認為方向正確了就正確了,何況現在是多元化社會。探索是快樂,不確定性是一種美……

我收整畫室,翻看學畫以來不同時間購買的畫冊,希望還能找到讀書時代對繪畫的激動;從新品味Claude Monet, Camille Pissarro, Paul Cézanne, Levitan等等,感覺好像過時(其實,藝術沒有過時之說),又覺得還有太多太多需要學習的地方。讀書時代對他們只是表面而膚淺的知道或者了解,現在才知道還需要認真研究,還有太多太多的東西沒有理解。

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發生—發展—衰老的過程,藝術也是一樣。哪怕當代藝術想要突破所有的教條,最終也會走向消亡或轉向(恐龍沒有一直生活在地球上),新的藝術又會出現(就如同巴洛克藝術,雖然被稱為「不圓珠的子」,但是仍然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同時孕育了新的藝術)……

在這個藝術形式好像已經窮盡的年代,要想再進步一點點都很難。寫實主義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基本上就是一個巔峰,19世紀法國新古典主義和庫爾貝的現實主義又是一個高峰;超寫實主義,不如用相機算了,哪有必要一點一點地去描;當代藝術到杜尚就已經從架上玩到了架下;徳國的表現主義,中國的意識又很難接受;印象派和後印象派是很受看的藝術,但是輝煌期遠在歐洲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就基本結束了。

中國這邊的發展呢?鴉片戰爭之前閉關鎖國油畫少有傳入,除了郎世寧等少數傳教士(不知道是當時歐洲多少流的畫師)傳入了少許呆板的聖像畫,油畫在中國幾乎沒有任何發展(西方意識幾乎沒有發展),中國之內還是非常傳統正宗的中國畫意識,傳統的國畫大師很多。鴉片戰爭過後,中國才開始了民主與科學的歷程,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形成的意識才開始在中國發展……

在這裡客觀地說,自從2012年在太行山參加寫生中國活動以來,感覺寫生創作的方向很好(隨性, 自我;既可感受真山真水,爬山涉水又很鍛鍊身體,兼收旅遊之效),當時的寫生中國也很正能量,(因為寫生水平或者現場作畫是衡量一個畫畫者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我也積極地參加了多次寫生中國全國性的寫生活動和畫展。

我經歷了寫生中國短暫的上升時期後,好像又回到了那個古老的話題「畫畫有用嗎?前途在哪裡?」(迷茫)。從2012年(或者更早,更早……)到2017年是寫生中國迅速發展的上升時期,隨著時間的發展……

當火還很小的時候,人們一點一點地加柴把火燒旺,火很旺時,大家又感覺到這樣可能不好,或者自己加了柴又沒有烤著火,或者火被別人搬到另外的房間去了。於是,人們又向火中澆水或者假裝沒有看見火,就這樣,火又快要熄滅了,怎樣才能再旺起來……

既然是風景畫,不是當代藝術(叛逆是當代藝術的本質特徵之一),那麼就要畫「老實」一點,也就是要傳統一點,要在傳統中創新。一定要有自己的面貌,風格要和自己的人生追求一致,畫的畫才是自己的畫,這就是很難做到的。感覺上喜歡塞尚和他之前的藝術,覺得那個年代的繪畫很純,很藝術。

聖維克多山是一道分水嶺,它橫亙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翻越了它就會到另一個全新的藝術世界。關鍵是,想不想翻的問題!還是認為風景這邊獨好!或者繞道而行,開闢新路……塞尚之後的藝術太講究構成和裝飾,感覺上媚了一點,金錢味比較重,好像是為了成功和市場而藝術(也不能一概而論)。山這邊的風景很好,何必去翻山呢。就此而言,很希望藝術能夠回到塞尚和他之前。

今天的中國,城市化,工業化迅速發展,現代文明的影響持續擴大,我深愛的鄉村風景正在隨風而逝;曾經很美好的視覺感受和心理感受正在被遺棄,荒蕪,甚至消失。但是,我們又不得不離開鄉村,因為她現在已經人煙稀少,只有少數老人還在留念故土,鄉村的發展後繼無人……

我現在對我的畫還很不滿意,還需要繼續努力,只是認為我的方向是正確的(因為我認為自己走適合自己的路是正確的。但是,又經常迷失方向,很糾結)。我個人認為,風景畫還是要有形,有色,有意境,有情感,有自己的個性語言和民族特色(形式語言很重要,但是風景畫還是應該多關注意境和情感)。我是一個普通的人,就幹普通的事,快樂就在這方寸之間;還是那句老話: 「原創要畫好,不是那麼簡單」……還在努力中,我還沒有做好,需要做的還太多太多,還在思考, 探索和實踐中。探索是一種快樂,不確定性是一種美,心平氣和地畫吧……

2018.9.12

▲《明月村的小河》尺寸:60x70cm

2019年下半年筆會交流活動作品:

我的幾張意象作品:

絲波絨曲河谷系列:

▲《瓊果結寺·舊寺遺址》尺寸:60x70cm

▲《去聖湖拉姆拉錯的山路上》尺寸:60x70cm

▲《絲波絨曲河谷的則足村》尺寸:60x70cm

重讀美術史系列之二:

▲《奧爾南的河流》尺寸:50x60cm

這兩幅畫實際上畫的是同一個地方——奧爾南,前一幅畫是在後一幅畫中的橋上畫的,遠處的山在庫爾貝的作品中多次出現過,如《奧爾南的葬禮》。庫爾貝故居在這個小城市的北部,城市中一個古老的橋頭有庫爾貝紀念館,很低調,也很有名。

▲《古斯塔夫·庫爾貝的故鄉》尺寸:50x60cm

▲《火災前的巴黎聖母院》尺寸:50x60cm

藝術之路很艱辛,但是,總會有路。不論是大路還是小路,都是路……

最後,中國田園風景畫派所有畫友感謝朋友們的關心和支持。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努力,爭取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為中國的風景油畫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也感謝各位親朋好友對本貼的關注、轉發和宣傳,共同為中國風景油畫的發展而努力。

中國田園風景畫派

2020年5月5日

相關焦點

  • 「藝術中國」——朱麟繪畫作品集
    從2016年開始嘗試水彩畫創作,作品先後入選:重慶市「向人民匯報」——2019美術作品迎新展(重慶美術館);2019「發現兩江之美」慶祝新中國70周年美術作品展(重慶寶林博物館);2019「南岸起風景——2019南岸畫家畫南岸」美術作品展(重慶市南岸區美術館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解味中國書畫夜場京津畫派書畫精品
    畫派是指由獨特的繪畫藝術理念,形成「獨特美的符號」的繪畫形式或方式。在中國的近現代繪畫史上有多種派別,最讓人熟知的當屬京津畫派、海上畫派、浙江畫派、嶺南畫派、長安畫派、金陵畫派六大畫派,代表著不同時期中國畫的發展水平。在藝術品市場高度商業化的今天,儘管畫派這一概念已逐漸模糊,但其代表人物的作品在中國藝術品市場上仍然備受藏家推崇,是中國藝術品市場走向的風向標。
  • 中國海洋畫派創始人宋明遠作品欣賞!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中國海洋畫派創始人和領軍者,淮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藝術顧問,美術教育家。《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宋明遠》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滄海頌——宋明遠從藝70年匯報展」推出宋明遠主題性海洋畫作品及其不同歷史時期創作的作品100餘件,涵蓋海洋畫、版畫、年畫、水彩畫、油畫、漫畫、寫生七大板塊,全面展示其從藝70年取得的藝術成就,以此向祖國七十華誕獻禮。
  • 「藝術中國」——李東紅繪畫作品鑑賞
    社會職務:中國包裝聯合會設計委員會全國委員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設計產業協會會員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教師兼教學督導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中國設計師協會會員河北省油畫學會會員多年來一直從事視覺傳達設計教學,致力於創新思維、廣告創意設計、品牌形象設計等方面的整合與研究,有著十七年的高校教學經驗,並有多數品牌項目被客戶所採用,以及多數招貼設計作品發表與獲獎,另外,並擅長油畫風景,多福作品被企業集團及友人收藏
  • 20世紀中國五大畫派,你知道幾個?
    吳湖帆作品 海上畫派誕生於十九世紀末,強盛於二十世紀。十九世紀末的上海,既是西方殖民者滲透中國的橋頭堡,又是中西文明的交融點。 海上畫派為中國古代傳統繪畫和現代中國畫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同時一掃當時畫壇死氣沉沉的摹古之風,奠定海派在近現代畫壇的特殊地位,影響了整個東方。海上畫派有以下幾個特點:
  • 「藝術中國 雙年展」——黃聖生油畫作品
    ▲油畫《塬》尺寸: 100X150cm創作時間:2020年在油畫的創作上,他是成功突破了固有技法的程式化,作品在具有豐富的西方繪畫的光色表現特點的同時,又融入了中國繪畫主觀色彩的恣意鋪陳,中西畫法是妙在融合的表現力,既有實的觸感和質地,也有韻的妙感和,紋理如雲煙,虛實相映,頗有意象美!
  • 黑土畫派已成為黑土文化的藝術名片
    黑土畫派已成為黑土文化的藝術名片——黑土畫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側記作者:蘇丹(中國藝術研究院理論博士研究生)黑土畫派是黑龍江省畫院專職畫家閆景陽發起的一個新興中國畫地方流派。黑土地寫生系列:50cmx50cm黑土地寫生系列:50cmx50cm二、黑土風格筆墨語言的創造在中國傳統繪畫史上,東北地區是一個被忽視的地域,歷代畫家對東北地區黑土風光的表現與對江南、關陝甚至嶺南一帶相比,都要落後許多。雖然有少量的畫家對此地風景有所表現,筆墨語言也遠遠沒有成熟,黑土畫派力圖彌補這個缺憾。
  • 「藝術中國」——康紅昌小幅油畫風景寫生作品欣賞
    康 紅 昌簡 介康 紅 昌:男,祖籍河南省鄢陵縣,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寫生會會員,國家一級動畫繪製員,國家職業技能鑑定高級考評員,許昌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講師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省、市級展覽並獲獎,部分作品被紀念館、博物館等單位和個人收藏。
  • 法國巴比松畫派畫家柯羅,一位盡情描繪自然之美的風景畫藝術大師
    柯羅自畫像法國巴比松畫派畫家讓·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羅(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是一位盡情描繪自然之美的風景畫藝術大師。柯羅的老師維克多·貝爾坦作品《classical landscape》柯羅立志要當一名畫家,但是他的繪畫生涯起步較晚,26歲時才開始跟古典風景畫家維克多·貝爾坦(Victor Bertin
  • 「藝術中國」——高鐵英藝術作品鑑賞
    高 鐵 英,北京印鈔有限公司凹版雕刻師,中國美術家協會藏書票研究會常務理事,香港藏書票協會會員,曾參與第五套人民幣、中國銀行澳門幣雕刻。2004年參加中央美術學院凹版藝術高級研究班學習。版畫作品曾赴韓國、日本、芬蘭、西班牙、德國、義大利等展覽。著有《中國凹版雕刻史話》。
  • 威尼斯畫派——喬爾喬內
    喬爾喬內《喬爾喬內與提香畫像》(1502)(左)著名的義大利威尼斯畫派畫家。喬爾喬內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義大利威尼斯畫派畫家,架上畫的先行者。喬爾喬內是威尼斯畫派成熟時期的代表人物,他原名喬爾喬·巴巴雷裡·達·卡斯特佛蘭克,喬爾喬內是他的乳名,含有「明朗」、「幽雅」的意思。
  • 田園風景畫:鄉村風景、農家庭院-卡雷拉|美術作品
    田園風景一:鄉村風景田園風景二:農家庭院裡的雲杉田園風景三:大黑啄木鳥(帕洛卡奇)(又稱荒野)田園風景四:野生當歸田園風景五:白玫瑰田園風景六:破碎的松樹01鄉村風景>美術作品:鄉村風景_Country landscape-亞克瑟利·加倫·卡雷拉美術作品作者:亞克瑟利·加倫·卡雷拉(亞克瑟利·加倫·卡雷拉)
  • 詩畫中國行——「馬良書」詩的田園畫,畫的田園詩
    他將水與墨、墨與色的溶合、互滲、對比作為現代水墨試驗的重點,將宿墨、粉質色、石綠、新墨有機調和,在清逸雅致的墨色並置和點線面結構中,探索出一種全新的「現代田園山水畫」圖式。細觀馬良書這一系列的作品,都極具個人風格。
  • ...北京國際藝術高峰論壇暨中國近現代藝術名家作品展」在798藝術...
    11月21日,由北京七星華電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第二屆北京國際藝術高峰論壇暨中國近現代藝術名家作品展」在798藝術區隆重開幕,42位藝術名家87件藝術珍品在此展出。涵蓋了海上畫派、嶺南畫派、金陵畫派、京津畫派等代表人物的優秀作品,雖不盡全,卻能一窺近現代中國畫家在救亡圖存,奮發圖強的歷史背景下,以開放的世界觀積極的汲取西方先進的思想與方法。創造出新時代的藝術作品,展示了近現代中國畫藝術家的情懷與自信,奮發與革新。
  • 英國畫家透納和康斯特布爾,共同打造出英國風景畫藝術的黃金時代
    #在19世紀上半葉的英國,有兩位傑出的風景畫藝術家,一位是浪漫主義畫派畫家威廉·透納,另一位是現實主義畫派畫家約翰·康斯特布爾。他倆處於同一個時代,共同將英國的風景畫藝術推向了頂峰。威廉·透納(william Turner, 1775-1851),是英國繪畫史上的神童,28歲就成為皇家美術協會正式院士,史上僅有。他才華敏妙,富於幻想,作品洋溢著濃鬱的浪漫主義氣息。
  • 「藝術中國」——黃濤繪畫作品鑑賞
    黃 濤 四川省阿壩州理縣人、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員、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發表作品:1990年,油畫作品《思》,入選四川省首屆少數民族藝術節美展。1991年,布貼作品《羌族系列》,獲川西北羌族地區美展二等獎。
  • 「藝術中國」———趙國強繪畫作品鑑賞
    作品曾發表於《藝術與收藏》《書畫藝術》《中國書畫報》《大眾美術報》《民間對聯故事》《雲南日報》《春城晚報》《雲南經濟日報》及《珠江源》等報刊雜誌數百幅。本人傳略刊載於《世界華人書畫篆刻大辭典》由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
  • 「藝術中國 雙年展」——康雪梅繪畫作品鑑賞
    自幼酷愛書畫藝術。四川美術家協會會員,寫生中國總部委員、香格裡拉分部主席、青城山分部常務主席、成都直轄分部攀枝花分部榮譽主席,苗歡苗婭、沙吉藏寨藝術村執行村長。中國文化產業戰略協會會員、四川東方張大千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師從徐華明、餘承先、童昌信、姚思敏、唐允明等老師學習繪畫。曾師從何開鑫等老師研習書法。
  • 「藝術中國」——張永千雕塑作品鑑賞
    2009年 被中國工藝美術設計分會命名為「工藝美術設計家」。2009年 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工藝設計分會岀版張永千《工藝美術設計家作品集》2014年作品《寂》入選「第二屆上海民間藝術成果展」。2016年 論文「紫砂雕塑的空間藝術」刊登於「上海工藝美」雜誌第129期。2016年 作品《寂》被同濟大學博物館收藏。2017年 作品《春光無限》榮獲「第十八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手工藝術精品博覽會百花杯」評比金獎。
  • 「藝惠藏」林敦席—當代最具潛力的著名彩墨山水畫畫家
    雷米主席說,巴黎美爵藝術基金會是一個旨在發展培育世界性的藝術家的專門機構,目前已有法國、英國、義大利、美國和中國等一批世界性的優秀藝術家與基金會籤約。林院長是中國最優秀的藝術家之一,他的許多作品色彩構圖都達到了完美的境界,有三十個國家博物館和收藏機構收藏他的作品,他的作品是可以走出世界的。雷米主席和林敦席院長就中國和歐洲的藝術歷史和當代藝術發展進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