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錯過了自己的零式戰鬥機?被遺忘的格洛斯特F.5/34

2020-12-12 騰訊網

讓我們從兩組對比照片開始。

格洛斯特F.5/34

被英軍繳獲的零式

同一架格洛斯特F.5/34

同一架零式

1935年英國格洛斯特公司開始設計他們的第一種單翼戰鬥機,1936年12月第一架原型機首飛。這架飛機保留了以前格洛斯特飛機的特點,包括星型氣冷發動機和視界良好的氣泡型座艙蓋。按照當時英國空軍部的要求,武器是安裝在機翼上的8挺機槍。

在試飛中人們發現這種飛機起飛很快,初始爬升速度很高。因為翼載小而且副翼很大,盤旋能力相當好,操縱起來也很舒服,座艙蓋提供的視野比其他新式飛機都好。但是該機試飛的時候,另外兩種新型戰鬥機噴火和颶風已經準備服役。這兩種飛機都安裝著羅爾斯·羅伊斯的液冷發動機,比沿用鬥士雙翼戰鬥機引擎的格洛斯特新機功率大,飛行速度也更快。因此格洛斯特的設計沒有被英國空軍採用,兩架原型機被降格為訓練用機,後來就銷聲匿跡了。

格洛斯特公司對這種飛機也不夠重視,當時他們的生產能力被鬥士戰鬥機的訂單佔用,沒有精力繼續建造新的原型進行測試。因為這種新式飛機是按照空軍部的F.5/34規格設計,所以就稱為格洛斯特F.5/34,連名字都沒起。

本來這件事也就到此為止,航空史上落選設計不知凡幾。可是幾年後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三菱零式戰鬥機把遠東部署的英國戰鬥機打了個落花流水。隨著零式的資料越來越多,有些記性好的人就開始疑惑了,怎麼這玩意兒這麼像呢?

確實很像,我們先看看這兩架飛機的三面圖。

從外觀上看,兩架飛機的主要區別是零式的主翼有明顯的上反角,而格洛斯特F.5/34的機翼基本是水平的;零式平尾在垂尾之前,而格洛斯特F.5/34恰好相反,據說這是為了讓流經垂尾和方向舵的氣流「乾淨」而有利於在尾旋中恢復。

此外格洛斯特F.5/34的主起落架是向後方收起的半埋式設計,與零式向內完全收起的主起落架很不相同。但還記得前幾天我們提到過的沃特V-143嗎?換上它的起落架呢?

沃特V-143的起落架設計被多種日本飛機仿效

除了外形上的相似外,兩種飛機的尺寸數據和飛行特徵也很相近。

格洛斯特飛機的引擎功率為840馬力,而零式二一型是950馬力;

格洛斯特飛機全長9.76米,零式二一型全長9.06米;

格洛斯特飛機翼展11.63米,零式二一型翼展12米;

格洛斯特飛機高3.09米,零式二一型高3.05米;

格洛斯特飛機翼面積21.4平米,零式二一型翼面積22.44平米;

格洛斯特飛機空機重1900千克,零式二一型空機重1680千克。

因為重量要大一些,格洛斯特F.5/34的機翼載荷比零式略大,但遠遠低於噴火和颶風,更不要說Bf 109了。其他諸如副翼輕巧、轉彎靈活等描述與零式如出一轍。英國空軍曾用格洛斯特F.5/34和噴火MK I、霍克 75兩種飛機進行過對比飛行試驗,發現後兩種飛機在高速下滾轉的能力遠超前者,並且已有試飛員發現格洛斯特F.5/34在高速下舵會變得非常沉重。

此外格洛斯特F.5/34的翼梁連通全長,整個機翼是一個整體,這在同期英國新機中是非常規設計。噴火和颶風的機翼都是以左右翼的方式連接在機身上,這樣如果受到損傷只需更換半邊機翼即可。格洛斯特為此受到英國空軍部的批評,但這個設計也很巧合地出現在零式上。

地面狀態的格洛斯特F.5/34

這就自然出現了這麼兩個問題:第一,英國空軍是不是錯誤地放棄了一種優秀的戰鬥機;第二,日本的零式是不是抄了格洛斯特的設計。

第一個問題比較好回答。當時加工精細的液冷發動機被認為優於氣冷發動機,而空戰的發展趨勢也是快速爬升佔位、高速俯衝一擊脫離。在歐洲戰場上使用氣冷發動機又以機動性優先的主要航空大國也就是義大利一家,而這些義大利早期型號無論在歐洲還是非洲表現都不好。因此如果忽略掉噴火曾在紐幾內亞被零式打掉了牙的話,英國空軍選擇裝備液冷發動機的噴火和颶風,放棄安裝氣冷發動機的狗鬥型戰鬥機實屬無可厚非。

第二個問題則有點難說。首先這是一件沒有證據的事,其次這個問題有點種族主義之嫌。相當於預先設定亞洲人種沒法獨立研製出優於歐洲人的產品,如果有,那就是抄襲。在戰後西方世界拉攏日本的大環境下,這屬於政治不正確。但是還是有一些疑點可以說說的。

格洛斯特F.5/34於1936年末首飛,而日本三菱公司在1937年初開始設計零式戰鬥機。1937年10月份,也就是三菱收到12試艦戰正式設計規格的同一個月,英國《航空故事》雜誌以「英國新的300英裡/小時戰鬥機」為題發表了格洛斯特F.5/34的簡介,並且其封面就是該機俯衝的彩繪。

1937年《航空故事》雜誌封面彩圖

美國史密森國家航空航天中心館藏零式實機

有趣的是彩圖中的格洛斯特F.5/34在機頭有一個印痕,似乎是機槍的過彈孔,在真實的原型機上並沒有這個孔,而零式戰鬥機上有。格洛斯特F.5/34的座艙前方到發動機罩之間有個用途不明的凸起,零式戰鬥機則在這個凸起中布置了兩挺7.7毫米機槍。封面上還介紹了羅素·馬林森的故事《零計劃》,這個計劃和零式戰鬥機毫無關係,只能說是一個詭異的巧合。

雜誌內文

雜誌內文

雜誌的內容自然是對格洛斯特研發能力的吹噓,由於沒有實施新聞檢查,這篇報導被很多媒體引用和轉載,這幾乎必定引起日本駐英武官的注意。

而當時日本在英國也是有代理人的,第19世森皮爾勳爵就是半公開的日本間諜。1920年他率領一個航空代表團訪問日本,受到高規格接待,從此和日本人搭上關係。在日本海軍購買格洛斯特雀鷹戰鬥機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這種飛機在日本服役到1928年。雀鷹退役後日本海軍又通過他搞到了艦隊航空兵選型失敗的格洛斯特甘貝特戰鬥機的生產許可,後來發展成中島A1N三式艦載戰鬥機。當格洛斯特開始設計F.5/34的時候,這種飛機才剛剛退役。

30年代前期到中期英國情報部門就對森皮爾勳爵進行了持續秘密偵查,但報告提交後外交部長張伯倫決定不予追究。因為此人是高級貴族,其父是喬治五世的副官,如果揭露出來無論國王還是政府都會蒙羞。最後拖到邱吉爾的總統任上,在有確鑿證據證明此人賣國不止的情況下鐵腕如邱吉爾都無法處理,直到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才被勒令辭去公職。此後森皮爾勳爵悠遊林下,終得善終。

也就是說三菱公司——日本海軍——森皮爾勳爵——格洛斯特公司這條線是客觀存在的。而格洛斯特也很有可能在選型失敗後找老關係將設計賣向國外,以複製雀鷹和甘貝特的成功。當然這一切都是猜測,日本人總不可能出來自供拿到過格洛斯特F.5/34的設計,還是那句話叫沒有證據。

一般認為,排除掉陰謀論的成分,零式在設計思路上可能受到了格洛斯特F.5/34一定的影響。即使格洛斯特公司和森皮爾勳爵在這件事上都節操滿滿,日本人也可以通過前面的航空雜誌和1938年在亨頓的航空展覽看到這種飛機。但總的來說,零式和格洛斯特F.5/34的相似更可能只是同樣的思路在相同技術水平下出現的趨同現象而已。

飛翔的格洛斯特F.5/34

相關焦點

  • 日本零式是抄襲之作?酷似一款英國廢棄的戰鬥機,二者有何淵源?
    驚人的相似:「英國版零戰」與「零戰」格洛斯特F.5/34,是英國皇家空軍「F.5/34」戰鬥機項目的格洛斯特公司方案,「F.5/34」並非這款戰鬥機的正式編號。同一個項目的競標對象,還包括了布里斯托的146型、馬丁·貝克的M.B.2型和維克斯的「毒液」型。
  • 零式戰鬥機如何擊敗野馬戰鬥機?
    問 網友提問: 零式戰鬥機如何擊敗野馬戰鬥機? 專家解答: 零式和野馬戰鬥機誰強誰弱我們肯定不能通過一些影片或者是一些遊戲裡的設定來看。我們必須綜合兩者的性能參數以及對戰的戰績。
  • 活塞式戰鬥機的巔峰之作——P-51「野馬」,日本零式終結者!
    幸好,英國民間的愛國人士們在政府覺醒之前研製出了「噴火」戰鬥機,可與德國的Me-109戰機相抗衡,但數量實在不夠用。英國人不得不向美國求助,準備購進數百架柯蒂斯P-40戰鬥機。1940年10月26日,輕型戰鬥機P-51試飛成功,興奮的英國人將其命名為「野馬」,一下子就定了321架。P-51於1941年開始交付,1942年開始正式執行作戰任務。
  • 日本緣何復活「零式」戰鬥機
    原標題:日本緣何復活「零式」戰鬥機 提起「零式」戰鬥機,人們就會聯想到太平洋海戰拉開序幕時,在「虎虎虎」暗碼發動命令後珍珠港上空的場景,也會想到二戰即將結束時,不甘失敗的日本軍國主義狂熱分子開著戰機撞擊美國軍艦的畫面,這些場景畫面中的主角就是「零式」戰鬥機。它和「三八大蓋」、日本軍刀,都是二戰中日本軍國主義的標誌性武器之一。
  • 二戰日本海軍的主力戰鬥機:零式艦載戰鬥機
    零式艦載戰鬥機(簡稱:零式戰鬥機),編號A6M,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日本海軍的主力戰鬥機。其名得自於服役時正是皇紀紀元2600年所以最後兩位都是零而得名。盟軍暱稱代號為Zeke。在二戰初期,零式以轉彎半徑小、速度快、航程遠等特點壓倒美軍戰鬥機。
  • 零式戰鬥機是怎樣被擊敗的?
    1937年10月,日本海軍首先招標,向三菱重工和中島飛機製造公司兩家公司提交了性能要求說明書:4500米高度上最大平飛速度超過500km/h,以最快速度可連續航行1.5小時;以巡航速度航行6-8小時(總航程大於3000公裡),3.5分鐘內可爬升3000米;裝備2門20mm機炮和兩挺7.7mm機槍且空戰性能不低於96式艦載戰鬥機……這系列的性能要求可謂苛刻
  • 二戰時期戰績輝煌的零式戰鬥機,最終敗給自己致命弱點
    對於日本零式戰鬥機,國內軍迷都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其問世之初,以逆天的機動性橫掃亞洲天空,令盟國空軍飛行員患上了"零式恐懼症",然而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武器,零式戰鬥機也不可能例外,到戰爭中後期,脆皮且易燃的零式戰鬥機,獲得了例外一個不太光彩的外號"空中打火機"。與美軍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一樣,零式戰鬥機"一打就著,每打必著"的致命缺陷令其一世英名掃地。
  • 從「零式神話」到馬裡亞納「火雞」,日本零式戰鬥機興衰史
    提到二戰期間日本最有名的戰機,大部分人都會想到零式戰鬥機。(簡稱零戰)零戰是日本在整個二戰中產量最大的一款戰鬥機,也是日本海軍在整個二戰中最優秀的一款戰機。由於零戰的格鬥能力突出,二戰前期盟軍的戰機很難能夠與零戰相抗衡,零戰也一度創造了"零式神話"。
  • 日軍零式戰鬥機是怎樣被擊敗的?
    1937年10月,日本海軍首先招標,向三菱重工和中島飛機製造公司兩家公司提交了性能要求說明書: 4500米高度上最大平飛速度超過500km/h,以最快速度可連續航行1.5小時;以巡航速度航行6-8小時(總航程大於3000公裡),3.5分鐘內可爬升3000米;裝備2門20mm機炮和兩挺7.7mm機槍且空戰性能不低於96式艦載戰鬥機……
  • 抗戰史話:日軍裝備零式戰鬥機,中國空軍的人機損失慘重!
    日本海軍零式戰鬥機是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研製的,1939年4月首次試飛成功,投入生產。1940年又做了改進(A6M2),不但火力強,速度快,而且盤旋靈活,性能遠遠超過中國空軍所使用的飛機。它曾在太平洋戰爭前期打得美、英等國飛機難以招架,但它最初逞兇卻是在中國戰場。
  • 零式戰鬥機稱霸亞洲上空,遇到迫降怎麼辦?日軍方:直接自爆!
    1937年5月,已經制定好亞洲作戰計劃的日本軍方向國內的飛機製造商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工程師能夠設計出一種「萬能飛機」——既可以在空中作戰、又能對地面目標實施轟炸,甚至還可以完成一定的偵察任務。堀越二郎一接到任務,立即著手組成了一個29人得攻關小組,這個小組平均年齡僅有24歲,而當時34歲得堀越二郎是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稍微懂點軍事的人都知道:飛機要想飛得快、飛得高、火力猛,首先得減輕飛機得重量,只有這樣才能讓飛機的可塑性變強。
  • 太平洋噩夢——「零戰神話」日本零式戰鬥機
    根據美方披露的資料,在戰爭初期,零式戰鬥機與美方戰機交戰時的交換比一度達到可怕的1:6,一度主宰太平洋的天空成為美軍飛行員的噩夢,今天城南哨站就帶大家了解戰爭初期的太平洋噩夢——日本零式戰鬥機。編隊飛行的零式戰鬥機日本零式戰鬥機在戰爭初期憑藉著單座單發平直翼布局,以轉彎半徑小、速度快、航程遠等特點,使其空中格鬥能力大大優於美軍所裝備的各型戰機,該型戰鬥機參加了日本海軍在二戰中的所有主要行動,包括入侵亞洲主戰場,
  • 日本零式戰鬥機和美國野貓戰鬥機相比,優缺點是什麼?
    說起戰場冤家,日本的零式戰鬥機和美國的野貓戰鬥機作為雙方航母上的主力戰機可謂是最主要代表。野貓戰鬥機面對能力更強的零式戰鬥機,是如何取得上風的?那零式戰鬥機的優劣點又是什麼呢?1940年,日本十一架零式戰鬥機飛抵重慶,與中國架伊-15,伊-16展開戰鬥,日軍憑藉零式戰鬥機優良的空中性能擊落了我軍足足24架飛機。這一天也成為了中國空軍的恥辱日,但無可厚非,當時的零式戰鬥機確實性能更好。相對的零式為了提升空中性能,大大降低了對飛行員的保護。基本飛機出現事故,飛行員跳傘逃生的機率是非常小的,好在日本人認為這些犧牲不值一提。
  • 赫赫有名的「零式」戰鬥機,是如何被美國的「地獄貓」趕超的?
    縱觀整個二戰時期的歷史,從二戰中最強戰鬥機的排名上來看,日本的「零式」戰鬥機,正式名稱是「零式艦上戰鬥機」這款戰鬥機是太平洋戰爭中的主力戰鬥機,在當時能夠憑藉接近550公裡/時的速度完虐美國的F6F野貓戰鬥機。而如此強悍的「零式」戰鬥機最後卻被美國的「地獄貓」實力碾壓,美國是怎麼做到的呢?
  • 曾是日本作戰戰機的代表人物,零式戰鬥機
    零式戰鬥機是日本著名工程師堀越二郎設計,由三菱重工廠製造,是一架單座單發平直翼活塞式艦載戰鬥機,它具備了轉彎半徑小、速度快、航程遠等優點,也是日本產量最大的一架戰鬥機。在1937年,將研製出來的零式戰鬥機根據之前的戰鬥經驗與需求又做了調整,戰鬥機設計的飛行高度4000米時,最大空速為270節;在到達3000米的高度時就只需花費9分30秒;動力維持時間可以1.5~2小時;戰鬥機上裝備了兩門20毫米機炮和兩挺7.7毫米的機槍,還能攜帶60公斤的炸彈;在17節頂頭風下就必須得少於70米。改進後的這款戰鬥機的作戰功能更完善了。
  • 零式戰鬥機為何被命名為「零式」?而後繼者卻被稱為「烈風」?
    零式戰鬥機作為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海軍航空兵的王牌裝備,曾一度統治著太平洋的天空,讓美軍飛行員聞風喪膽,它也是二戰期間日本少有的幾款性能出色的飛機(當然只限於前期)。可是關於它的名字你是否感到奇怪呢?戰機名字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其實是軍隊為了在民眾中更好的宣傳自己的戰績,「霸氣或禪意」的裝備名稱加上誇大的戰果會在一定程度上激勵民心,這也是一種戰爭手段。
  • 早期稱雄於太平洋的零式戰鬥機,為什麼很快就失去了優勢地位?
    但是零式戰鬥機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優勢地位喪失的速度異常之快,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一、零式戰鬥機而零式戰鬥機的研發開始於1937年的5月19日的《十二試艦上戰鬥機計劃要求書》,這個計劃要求書則交給了日本的三菱重工和中島航空,要求他們開發出一款新的艦載戰鬥機,取代日本海軍剛剛服役的九六式艦載戰鬥機。
  • 精選美圖:A6M Zero「零式」戰鬥機
    零式戰鬥機代號:A6M Zero,譯:零式戰鬥機,是二戰期間日本一型螺旋槳式戰鬥機。 零式戰鬥機為單座單發平直翼布局,該機在二戰初期以轉彎半徑小、速度快、航程遠等特點優於其他戰鬥機
  • 浴血長空手遊雜談 「空戰神話」零式戰鬥機
    在太平洋戰爭初期,一款戰鬥機創造了空戰歷史上的神話,盟軍的任何一款戰鬥機,都無法抵擋這個敏捷的空中殺手,與盟軍戰機的戰損比達到了驚人的1:6,直至美軍F6F地獄貓、F4U海盜戰鬥機的出現,它的神話才逐漸被打破。在遊戲中,這款戰機依舊憑藉著它敏捷的機動性能和強大的火力,成為重型戰鬥機和機動能力較弱戰機的最大威脅。
  • 日本零式戰鬥機飛行員揮之不去的夢魘:F6F地獄貓戰鬥機
    1943年在二戰太平洋戰場上出現了一款新型戰鬥機,它體型略顯笨重,但是非常堅固耐用,故障率極低,並且火力強大,使美軍成功地壓制住日本零式戰鬥機,使美軍取得了絕對的空中優勢,成為當時美國海軍的一張王牌,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國F6F地獄貓戰鬥機,它的出現令日軍飛行員談「貓」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