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朝鮮,北朝鮮的鄉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丹東到朝鮮平壤,超過200公裡的路程,讓我對朝鮮的鄉村有最直觀的感覺,在前往朝鮮之前,我查看了有關朝鮮的相關信息,在1970年代,朝鮮農村地區表現不錯,拖拉機在朝鮮無處不在,許多朝鮮農村婦女可以駕駛拖拉機,農業高度機械化。
1970年代,朝鮮農村基本上實現了電氣化,城市化率高,農民的生活水平高,人均GDP甚至高於韓國,改善了農業基礎設施,在全國各地建立了水利工程,人們擁有了自己的房屋,今天北朝鮮農村地區的許多房屋都是在那個時期建造的,但是在1990年代,朝鮮經濟陷入困境,農村生活水平下降。
1970年代在朝鮮無處不在的拖拉機由於缺乏燃料而在1990年代無法使用,朝鮮的農業生產再次變得傳統和原始,現在,在朝鮮農村,拖拉機很少見,但是牛車很受歡迎,從新義州到平壤的路上,我在朝鮮農村的土路上看到它們,牛車現已成為朝鮮的重要運輸工具,朝鮮的牛主要是黃牛,似乎沒有黑水牛。
朝鮮的布洛克推車很有趣,它們有很大的車輪,其中許多是用木頭和鐵製成的,橡膠輪胎很少見,朝鮮農民喜歡開貨車,貨車上經常裝滿玉米和大米,在朝鮮農村,農民也喜歡用牛車將商品拖到市場上出售,朝鮮農村沒有自來水,所有水都取自河流,朝鮮農民曾經用牛津車拉水,一個大水箱放在牛車的後部,在河邊裝滿水,然後運回家。
牛現在在朝鮮的農業生產和農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牛在朝鮮很珍貴,那裡通常歸集體所有,不能由個人飼養或宰殺,您對此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