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滿懷期待中,國產動漫星遊記系列的劇場版《風暴法米拉2》,距離正式上映還有三天時間。
自上一部劇場版落幕時,筆者便無不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麥當成功來到彩虹海,與父親相見,完成兒時的諾言;笛亞完成了爺爺的遺志,將星學發揚光大,;咕咚成功復國,成為了英明的君主;米龍成為了所有人心中的英雄,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但,想像終歸是想像。正如冰心女士在《成功的花》中這樣寫道,「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與美好的未來相對,故事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承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壓力,在險阻面前,卻從未低頭!
而這,正是《風暴法米拉》想要傳遞給每一個觀眾的精神內涵:夢想的實現從未是一帆風順,只有歷經風雨,才能見到彩虹。如果畏縮不前,就像絕大多數的宇宙強者,將彩虹海視為惡夢。而那些敢於邁出,穿梭於太空的冒險者,未被他人的恐懼所束縛,這才是嚴格意義上的「自由者」。
在星遊記系列作品中,有這樣一個角色,可以完美地契合如上的內涵。而他,也是動畫中最可惜的角色——工程師哈馬
哈馬從小就渴望探索外太空的魅力,天資聰穎的他卻非常浮躁,不肯靜下心來讀書。而他的哥哥哈雷,為了實現弟弟的夢想,夜以繼日地研究創作,終於製成了第一代的「無限恆星號」。但是,這終歸是半成品。為了獲取經費,滿心歡喜的哈馬,獨自踏入了風暴法米拉的比賽,也是從那以後,一切都變了。
殘酷的競爭,讓哈馬雙腿殘疾,但比起身體上的痛苦,那份翱翔星空的夢想破碎,是最刻骨的折磨。對弟弟的愧疚,讓哈雷想要製造出精良的飛船,進入彩虹海,實現願望。然而,面對哥哥的提議,哈馬的內心只有輕蔑。夢想的破碎,讓他將一切失敗歸結於太空,從未反思自己的魯莽。
就這樣,兄弟間的訣別,創造了兩個極端:哥哥哈雷帶著麥當的父親,在星空中留下了無數傳說;弟弟哈馬則成為了銀河眼的手下,阻礙著少年們飛向太空的夢想。
可以說,哈馬的故事給予了少時的自己,非常大的震撼。它讓我清晰地認識到,在挫折面前,是唉聲嘆氣,還是奮起直追,二者間的差別,早已不言而喻。
從那時起,筆者也曾經歷過人生當中,不可避免的種種困境。但是在低谷時,我卻依然銘記著《星遊記》的教誨,」擁有希望的人,和滿天的星星一樣,是永遠都不會孤獨的,找到和自己一樣的星星,把通往自由的路,照亮吧!「因而,能一次次重拾自我,不斷地提升自己。
人們對《星遊記》的熱愛,不單單是因為它精湛的劇情,更多的是隱藏其中的令人感同身受的教誨。我也希望,每一個青年,都能戰勝挫折,追尋屬於自己的榮耀不要重演哈馬的悲劇。
大家對星遊記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
影視評解,每日更新
星遊記之風暴法米拉2:讓夢想高飛,熱血科幻下的三人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