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心臟神經官能症」的方子!心慌、胸悶、總嘆氣,這些可以解決

2020-12-24 張凱醫生說健康

柳永詞曰: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是柳永的《雨霖鈴》的下闕。

字裡行間,愁緒滿懷,絲絲入扣。

我們中國人,從來都是這樣情感細膩、委婉含蓄。

有了心事,放在心裡,諱莫如深,只是在夜闌人靜之時,

悄悄拿出來,品一品滋味。

於是,憋來憋去,弄出一個病來,叫做「心臟神經官能症」。

你別笑,我啊,還真就遇上過這麼一個人。

她是我親屬的一個同事。我們彼此間都熟悉。

她是某單位的副書記,當時40剛出頭。

那陣子,她們趕上換屆選舉。敏感時期,她可以說十分焦慮。但遺憾的是,書記只有一個。她落選了。

接下來,這個人病了。

什麼病?動不動就胸悶、心悸、心慌,人也變得煩躁不安,心前區也隱隱地悶痛。胸悶難受的時候,她就習慣性地嘆氣。

這個人到醫院去了,檢查得知是心肌缺血,確診為冠心病。

確診後,她情緒十分低落。想不到,自己晉升不成,卻落下了心臟病。

對此,我從始至終沒說話。因為人家篤定自己一定得了冠心病,正在進行積極治療,我也不好說什麼。

但是,我心裡明白,她很有可能舌紅,苔薄,脈弦細或者沉細。如果是這樣的話,要考慮心臟神經官能症,證屬肝鬱氣滯,心神不寧。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個人由於職場上的事兒,再加上個人的年齡,壓力之下產生了肝鬱氣滯的問題。正因為氣機不暢,所以胸悶心慌、煩躁易怒。肝藏血,為心之母。肝鬱氣滯,肝藏血之能不佳,於是心血運行受到影響,形成心臟病。現代醫學手段檢查,就可能有點心肌缺血。心神被擾,肝魂不安,所以這類人睡覺也成問題。

這類人怎麼辦?用疏肝解鬱,寧心安神的辦法,可以得到有效緩解。而且就治療效果看,不僅症狀可以消失,心電檢查也會趨於正常。

用什麼方藥呢?在我手頭,有一張配伍。這個配伍,在業界流傳已久,我收藏起來也有些年頭了。你看一下吧——

柴胡12克,香附、枳實、鬱金、白芍、當歸、川芎、玫瑰花、凌霄花、合歡花各10克,炙甘草6克。

這個方子,名叫解鬱寧心湯。他的創製者,是河南中醫前輩邱保國教授。邱師生於1936年,在心血管疾病治療方面,造詣很深。

這個方子的意義,很簡單。

柴胡、香附、枳實、鬱金疏肝解鬱行氣。白芍、當歸、川芎、玫瑰花、凌霄花養血活血涼血。合歡花解鬱安神。炙甘草健脾和中,調和諸藥。陰虛明顯者,可以酌加、麥冬、枸杞、女貞子。心悸明顯者,可以加煅牡蠣、琥珀。睡眠不好的,可以加夜交藤、酸棗仁。高血壓的,可以加天麻、夏枯草、野菊花。

我覺得,用這樣的配伍,解鬱安神,對於肝鬱氣滯、心神不寧所致的神經官能症,是合適的,有一定參考的價值。

我把這個寫出來,供我的讀者朋友參考借鑑吧。

正如我前面所說,中國人,是含蓄的民族。中國人不喜歡張揚,不喜歡隨便吐露心聲,更不習慣傾訴。於是,我們就容易肝鬱氣滯,進而導致心神不寧。心臟神經官能症患者,在這方面尤為突出。這時候,請你相信,我們中國的傳統醫學,是有辦法的。中國人的常見病,中國的醫學,怎麼可能不重視呢?

相關焦點

  • 心臟神經官能症?體檢正常,但總胸悶心慌、頭暈、失眠是咋回事
    相信很多朋友在生活當中都會有胸悶,心慌,頭暈或失眠等症,甚至也會感覺渾身乏力或噁心,到醫院做相關的檢查,但是檢查之後身體都比較正常,也查不出是哪方面的問題,這時就應該考慮是否有心臟神經官能症,很少有人熟悉。
  • 關於「心臟神經官能症」的醫學科普小知識,建議轉發收藏!
    在心血管診所就診的患者中,約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患者因為「心臟不適感」而疲於奔波於各個醫院,但無論是門診檢查或是住院治療,最終都被告知沒有心臟器質性疾病,醫生會對這部分患者診斷「心臟神經官能症」。然而很多人對什麼是心臟神經官能症並不是很了解,今天帶大家一起了解關於心臟神經官能症的相關醫學小知識。
  • 這些人還在飽受心臟神經官能症之苦
    ,做心電圖無異常,彩超三尖瓣反流,冠脈CTA顯示有心肌橋,王醫生診斷為心臟神經官能症,但患者感覺不是,因其有腦血管病家族史,平日愛生悶氣,近三年常熬夜,想到這些患者更覺得自己就是心臟病,可是又找不到證據,看了很多醫生都說是心臟神經官能症,有時候難受的程度特別嚴重,擔心自己會猝死,想到很小的孩子就難過得淚流不止,不知該怎麼辦。
  • 失眠心慌心悸胸悶 胸口悶心悸心慌是怎麼回事
    症狀一:夜晚低枕睡眠時,自覺胸悶憋氣,需抬高枕頭臥位(或坐位)方感舒適;熟睡或白天平臥時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才能緩解;症狀二:體力活動時出現胸悶、心悸、氣短,休息後自行緩解;出現與運動有關的頭痛、牙痛、腿痛;飽餐、寒冷或看驚險片後出現胸痛、心悸;症狀三:性生活用力或用力排便時出現心慌、胸悶、氣急或胸痛不適;症狀四:聽到周圍的鑼鼓聲或其他噪聲便引起心慌
  • 神經官能症危害有哪些?如何進行藥物治療?
    神經官能症其實就是症狀表現比較輕的神經病,患者會存在有比較長時間心理衝突症狀,本身感覺異常痛苦,對患者的心理以及正常的社交能力產生很大的影響。神經官能症危害有哪些?神經官能症最主要的是強迫症,抑鬱症或者是焦慮症,或者器質性形式障礙等類疾病的統稱,患者會有豐富的軀體化症狀,出現許多不好的情緒體驗,常見如軀體化的體驗,會給患者正常生活的帶來極大的困擾。
  • 老感覺胸悶氣短?警惕:別是被這4種疾病「掛念」上了
    經常感覺到胸悶氣短很可能是疾病已經出現了,胸悶氣短症狀持續時間長要先檢查來判斷病因,通過對症治療的方式讓身體恢復健康狀態,否則持續的胸悶氣短沒有引起重視,在疾病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病情加重,可能還會有其他不良症狀出現,而身體無法保持健康,疾病輕微的時候不夠重視,可能會轉變成嚴重疾病增加治療難度
  • 老是覺得心慌、心跳加快?別大意,4種病可能悄悄臨門了
    身體健康的人心跳相對穩定,但是如果受到刺激也會引發心慌,心跳加快。如果老是覺得心慌、心跳加快,但是沒過多久有自行好轉,是什麼原因?別大意,或許是4種病悄悄臨門了。01冠心病冠狀動脈狹窄,影響心臟缺血後可能導致患者表現出心慌,心跳加快的症狀,如果冠心病逐漸嚴重,還可能出現胸悶,胸痛。在中老年人身上出現的頻次比較高,風險也更大。
  • 時常感覺心慌、心跳加快,或許是這幾個病因找上門了,早防範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臟的正常跳動,可以使血管裡的血液流動至全身各處器官、組織,而這一切的基礎,都依賴於心臟的節律正常,正常人的心跳次數每分鐘在60至100次。如果心跳次數過快,反而會導致血流流動異常,組織和細胞得不到正常的供氧,從而出現各種症狀包括心慌、胸悶、呼吸困難等。那麼都有哪些疾病會導致出現心慌、胸悶呢?
  • 心慌一般是由什麼原因引起來的?經常心慌該怎麼辦?
    心慌是一種自我感覺心臟跳動不安的不適感。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碰到過這一種症狀,那麼,什麼原因可以引起心慌?心慌該怎麼處理呢?二、心臟跳動增強在某些情況下,當心臟收縮力量增強的時候,也會引起心慌的感覺。生理情況下:劇烈運動,過度緊張,飲酒、濃咖啡、濃茶等都可以使心臟收縮力增強。此外,應用一些藥物,例如腎上腺素、麻黃素、阿託品、甲狀腺片等,也可以使心臟的收縮力量增強,引起心慌的感覺。
  • 胸悶、心慌、噁心?不明原因時,記得查查頸椎
    春節期間,很多青壯年人士都遇到一個「怪異」的現象,時常感覺心慌不適,心跳時快時慢,有時還出現胸前憋悶,胸口及上肢疼痛,自汗等症狀,但去醫院檢查後各項指標均正常,醫生也並沒有給出明確原因。
  • 女人的突然胸悶、心慌該怎麼辦?
    接下來,找到醫生,急診晚上特別忙,一堆人,沒辦法,找到醫生,掛個號,醫生看了看,問了一下情況,我說我女朋友突然就心慌,胸悶的難受,不知道是啥原因。醫生說那我來看看。那女人一般的胸悶心慌是怎麼搞的呢?一般這種心慌胸悶很常見,心臟有毛病的除外,正常情況下,女人的心胸一般都不大,也就是俗稱的「小心眼」。這個很容易導致生悶氣,生完悶氣的結局,有氣撒不出來的後果一般就是胸悶心慌。
  • 胸悶氣短用些什麼藥,這些藥的效果好嗎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常會出現一些小問題,如總感覺自己氣息不足,胸悶,心慌、氣短等。經常出現胸悶氣短,先不要斷定自己就是得了某種疾病,回憶下最近是否壓力過大,或者被一些事情困擾,情緒上有些失控,如果是就找些舒緩壓力的方法,給自己減壓,保持樂觀心情。
  • 濟南神康案例分享|心慌胸悶總查不出毛病?你可能患上焦慮症了
    10年前李大哥有時會突然出現心慌胸悶、渾身哆嗦等問題,上來那陣感覺自己快要不行了,好在持續10多分鐘後能自行緩解。這下可把他嚇得不輕,因為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所以,李大哥很注重健康,每年都會體檢。李大哥隨即在醫院做了各項檢查,但令他感到詫異的是,體檢結果顯示身體未見明顯異常。
  • 胸悶氣短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怎麼處理?
    今天的專家門診,來了一位52歲的中年婦女,主訴是胸悶氣短。她就是忽然之間會感覺胸口特別悶,好像呼吸不到氧氣了,整個人開始心慌、頭暈,非常難受。往往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都是非常突然的,讓人措手不及。胸悶氣短在臨床上就是一個臨床症狀,會有好多原因導致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原因會導致!
  • 經常出現頭暈頭痛、心慌心悸、胸悶氣短,很可能患上了神經官能症
    神經對於人體來說十分重要,而神經官能症是醫學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精神性疾病,主要是人體的精神出現障礙,或者是歡迎強迫症所引起的一種現象,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上生活壓力大就會容易導致出現這種疾病,可以通過藥物以及心理治療方法來進行改善。神經官能症又稱神經症或精神神經症。
  • 長期胸悶、氣短、心慌,或是受5種情況影響,早知覺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會突然出現呼吸不順暢,心跳加速,同時還會出現胸悶氣短情況,這不但給大家的工作學習生活造成困擾,而且也會讓大家心裡有健康負擔。雖然胸悶氣短並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但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還是挺大的,並且它有可能是某些疾病來臨的前兆。有胸悶氣短心慌症狀,你有可能是受這些因素影響,不可小覷:胸悶氣短、心慌等症狀都是心血管類疾病的常見病症,比方說心肌炎、冠心病、心衰或者高血壓等。
  • 肝氣鬱結、胸悶氣短怎麼辦?專家推薦了一個疏肝解鬱方
    過去,古人說此方:「治肝家血虛火旺,頭痛目眩煩赤,口苦倦怠煩渴,抑鬱不樂,兩脅作痛,寒熱,小腹重墜,婦人經水不調,脈弦大而虛。」下面,我們分析一下這個方子的主治和適應症吧!這個口苦,基本上一出現,我們就可以作為肝氣不舒,有肝火的一個定性的徵兆。那麼,這種肝陰不足,該怎麼辦呢?這個逍遙丸裡面,用了白芍和當歸兩味藥,來解決這個問題。正如《刪補名醫方論》裡分析的:「當歸芍藥者,益榮血以養肝也」,白芍柔肝斂肝陰,配合當歸養血,實在是精到得當。
  • 專家支招談「心事」:疫情期間胸悶、心慌,怎麼辦?
    人民網上海3月15日電(董志雯)疫情期間,是不是有時會出現胸悶、心慌?除了考慮心臟疾病外,還應考慮心理應激的身體反應。如果你是一個不善於表達情緒的人,那這種身體反應會更嚴重。嘴巴上不說,身體很誠實,會用「不舒服」幫你說出來。那怎樣才能分辨到底是器質性疾病,還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功能性失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