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兒莊戰役,中國傷亡5萬人,日軍傷亡如何?真相有些殘酷!

2020-12-25 文史江山

中國的近代史,幾乎每一頁都浸染著血與淚,戰火連天的歲月裡,英雄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國家的生存。

如今的臺兒莊是一塊平靜祥和的土地,但是八十二年前,這片土地埋葬了無數戰士的英靈,那群為國而戰,為國而死的人,成為了這片土地上一個永遠不會消失的印記。

存亡之秋

那場戰役是後來被載入史冊的"臺兒莊戰役",更多人把這次大戰稱為"血戰臺兒莊",一寸山河一寸血,勝利來之不易。

作戰雙方是中國軍隊與日本侵略者,臺兒莊戰役的前一年,即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那一段歷史令人不敢回首,七七事變,隨後僅過了22天,北平與天津便淪陷,八月淞滬會戰爆發、南京遭遇多次空襲、上海火車南站遭遇轟炸;11月太原、上海、蘇州淪陷;12月發生了南京大屠殺,杭州、濟南淪陷……

徐州是日軍的下一個目標,當時沒有人敢說,這場仗會贏,因為過去的一年裡,屢敗屢戰,屢戰屢敗,最後大半國土已經落入他人之手,許多人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國家都沒有了,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嗎?

日軍的計劃很明確,北方幾乎已經打下,借著攻下徐州,便可以橫掃南北戰場,中國人自然更清楚,如果再敗一場,會是怎樣的結局,所以徐州會戰之前,大部分將士心裡計劃都是死戰到底。

而臺兒莊是拱衛徐州城的最後一道防線,1938年3月16日,一場慘烈的戰爭正式在臺兒莊爆發,當時駐守部隊面臨的是最糟糕的情況,攔在臺兒莊之前的防線全部失守,四面八方都可能遭遇日軍的突襲,中國部隊手上的裝備極為落後,但日本那一邊有著最先進的武器。

雙方的參戰人數相差數倍,中國有30萬軍隊,而日軍只有五萬,但是這並不是優勢,只是為了守衛徐州不得已的辦法,我們沒有日軍的精良武器,我們當時國家貧弱,所以拿什麼去和日軍拼?只有血肉之軀而已!

以身許國

而且當時連戰連捷的日軍來勢洶洶,我們這邊卻士氣低落,這並不能責怪士兵,沒有幾個人能在這種糟糕的態勢下還保持著戰鬥的熱情,回看當年,前輩們面對的幾乎是絕境,身後便是祖國,他們只能以命相搏,全國各地,凡是還有些戰鬥力的部隊幾乎都向徐州派了兵,共赴國難這個詞,並不是誇張之言。

那是一個英雄的年代,英雄們創造了奇蹟,日軍在24日在臺兒莊附近架起大炮轟擊,而對面的戰士手中只有一些手榴彈和砍刀,一個營的士兵在營長的帶領下,冒著炮火衝進了對面的炮兵連砍殺,以幾乎全營覆沒的慘重代價將日軍擊潰,組織了日軍的炮擊計劃。

但是隨後,日軍又調來了坦克和轟炸機,不惜將臺兒莊夷為平地,他們成功了,但是令世界震撼的是,鋼鐵之軀的坦克飛機居然在臺兒莊城外轟炸了三天才攻進去,因為對面的那一群士兵簡直不怕死,沒有武器,便用身體阻擋進攻,先頭部隊被殺光了,後面立刻還會有人接著抵抗,人的屍體竟然堆起了一座高高的城牆,也許日軍想不明白,這些人的勇氣從何而來。

衝入臺兒莊的日軍以為勝利就在眼前,但是很快城中的防守部隊就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日軍每一次進攻,好不容易攻上去便又被打退,對面早已屍骨累累,可日軍也死傷慘重,本以為幾天可以解決的臺兒莊,居然堅持了一個月,還沒有被攻下。

在這樣的拉鋸戰中,日軍逐漸被拖垮了,四月初,中國部隊終於找到了反攻的機會,日軍遭遇了一次又一次敢死隊的襲擊,這些敢死隊員,大部分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他們去的時候,已經知道此去必死,甚至沒有想著給自己或家人要一些賞錢,如今的紀念館裡留著當年敢死隊戰士的一句話:"我們的死是為了爭取中華民族的生存!"可是我們甚至都無從得知,這個心懷家國的戰士後來到底怎麼樣了。

長歌當哭

4月15日,這場戰鬥終於結束了,一片屍山血海之中,人們流著淚宣布,中國贏了,自七七事變以來,我們第一次在正面戰場上取得了勝利!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太好了,我們不會亡國

戰後統計,這一仗,日軍死亡兩萬餘人,而中國犧牲了五萬將士,這五萬英靈,來自中國的各個地方——山東、江蘇、四川、湖南,他們之中有平凡的士兵,有講武堂的學生,在平凡的年代,這些人或許會在不同的地方,各自過著平靜的日子,但是一場血戰讓他們匯聚於此,並且永遠地將生命獻給了這片土地。

看著雙方相差巨大的傷亡,後世會有人疑惑,贏在何處呢?我們贏了嗎?我們當然贏了,儘管死傷慘重,但是我們告訴了全世界,日軍是可以戰勝的,只要我們萬眾一心,沒有打不垮的敵人,沒有不可挽救的危局。

臺兒莊只是中國地圖上一個小小的地方,但是臺兒莊戰役卻無形中改變了整個抗日戰爭的格局,自此之後,我們的先輩浴血奮戰,將侵略者趕出了中國,日軍的戰鬥力很強,但是他們不知道,有一種精神無可戰勝。

有人說,如果回到當年,看到我們國力之衰弱,軍隊之落後,人們就會明白為什麼抗日戰爭打了十四年年還沒有結束,但是如果可以見到當年的那些戰士,我們也會明白,為什麼裝備精良的日軍打了十四年,我們還是沒有被打敗。沒有堅船利炮的年代,戰士們用生命築起了中國最後的防線,即使死去上萬人,甚至明知會死,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踏上戰場,一去不回。

我們為什麼可以成為最後的勝利者呢?因為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雖然曾經處在愚昧落後的環境裡,但是從未放棄過這片土地,以及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今天的臺兒莊,百年的風霜掩蓋了淋漓的鮮血,平靜的街道聽不到槍炮之聲,對於犧牲在這裡的英雄,這也許就是最大的安慰。

相關焦點

  • 臺兒莊戰役,我軍大捷,傷亡50000人左右,日軍傷亡多少?
    在這次激烈的交戰中,我軍的傷亡人數總共在五萬左右,那麼日軍的傷亡人數又有多少呢?有許多人可能以為既然這場戰役是以我們的勝利為結局,那日軍的傷亡一定非常慘痛吧?
  • 諾門坎戰役的貓膩:蘇軍鋼鐵洪流傷亡比日軍大?日軍藏了多少數字
    很多人以為這場戰役是一邊倒的屠殺,但其實諾門坎之戰的殘酷程度超過很多人想像,蘇聯和日軍都傷亡慘重,根據史料,「獲勝」的蘇軍傷亡甚至比日軍更加慘重! 而在當時的地圖上,人們都找不到「諾門坎」這個中蒙邊境的小地名,《紐約時報》評論這裡是「世界注意不到的地方」。
  • 臺兒莊戰役,國軍兩個特殊的打法,成功擊潰日軍王牌部隊
    1938年3月16日,臺兒莊戰役打響,經過一個月的激烈交戰,臺兒莊內的槍炮聲終於停止,日軍在中國軍隊的兩面夾擊下突圍逃竄,戰役最終以中國軍隊的勝利結束。這場戰役是我國抗戰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它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囂張的氣焰,堅定了我國軍民堅持抗戰的決心和信心。不過,這場戰役的勝利並不容易。據統計,國軍在這場戰役中,共投入29萬的兵力,而日軍則投入約5萬人,但這5萬人則是日軍中的兩大王牌部隊——板垣師團、磯谷師團。
  • 滇軍60軍血戰臺兒莊:35000多人參戰,傷亡高達18844人
    1938年3月底到4月初,日軍在山東南下的部隊在臺兒莊被擊敗,是為我方的臺兒莊大捷。關於此次戰役,大多數文章談到獲勝後便戛然而止了,對之後發生的戰事則較少提到。日軍自臺兒莊敗退後,即在嶧縣白山西、獐山、九山、郭裡集等各要點布防,一方面憑藉工事進行防禦,一方面以攻擊行動破壞和遲滯中國軍隊的進攻。而第2集團軍及第20軍團雖然「連日猛攻,不惟進展甚緩,且頗多損失」。
  • 蘇聯二戰傷亡4600萬超過中國,並非德軍比日軍兇殘,另有三大原因
    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最多時投入兵力是500餘萬(含八路軍和新四軍的部隊,以1944年為基準),另有民兵和地方武裝200萬人,亦即中方武裝人員峰值為700餘萬。而日軍最多時在關內外一共投入200多萬兵力,同時還有100多萬可恥的偽軍,兵力峰值為300餘萬。雙方加一起也就是1000萬人的規模,是蘇德戰場峰值的一半,就不要說重型武器的數量了,這就是差距。
  • 二戰重要戰役:雙方均近10萬人,日軍傷亡1萬,盟軍被俘8萬
    二戰重要戰役:雙方均近10萬人,日軍傷亡1萬,盟軍被俘8萬1941年末日軍對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重要基地珍珠港發動偷襲成功後,立刻開始了在東南亞、西太平洋上的進攻作戰,將掠奪資源,以及在美軍「反應過味兒來」之前,簡歷完整的防禦圈作準備,二者結合起來作為作戰目標。
  • 抗日戰爭臺兒莊大捷,日軍距離勝利僅臨門一腳,為何卻主動撤軍?
    抗日戰爭時期,臺兒莊大捷作為國軍首次挫敗日軍進攻,意義十分深遠,蔣介石甚至一度認為,臺兒莊戰役的勝利便是抗日戰爭的轉折點。但是實際上,臺兒莊戰役的勝利遠沒有蔣介石想像的那麼簡單,國軍之所以在臺兒莊取得最終勝利,日軍指揮的失誤其實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 中日戰爭,國民黨正面硬抗的22次會戰,中日雙方真實傷亡對比情況
    那麼這場中日戰爭,國民黨正面硬抗的22次會戰,中日雙方真實傷亡對比情況如何呢?下面我們按時間段看下。 1937年發生的會戰(3個): 淞滬會戰(8月13日-11月11日),這場雙方投入兵力100萬,進行了三個月的戰鬥,打破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這次戰鬥日軍傷亡5萬多人,而國軍傷亡30萬左右。結果日軍勝利,上海淪陷。
  • 血戰兩周·殺敵逾萬——臺兒莊戰役
    日軍板垣師團侵犯臨沂的同時,磯谷師團於3月14日拂曉自鄒縣發起攻擊,15日晚圍困滕縣城,並親臨城中心的十字路口指揮戰鬥。將士們拼死阻擊,但終因傷亡過多,彈盡援絕,17日下午5點,南門、西門和東關相繼陷落,師長王銘章在指揮戰鬥中不幸中彈犧牲。18日中午,滕縣城落入日軍之手,中國守城官兵全師殉城。
  • 抗日戰爭,我軍10場著名戰役,殲滅多少日軍,領軍人都是誰?
    :出動兵力一百餘萬日本軍隊:六十六萬多人戰役成果:中國軍隊傷亡:13萬人日軍傷亡:將近11萬人戰役評價:雙方出動兵力是八年抗戰中最多的,是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會戰。2,中條山戰役 時間:1941年5月7日到5月27日主要指揮:何應欽,衛立煌;多田駿中國軍隊:20萬日本軍隊:10萬中國軍隊傷亡:四萬多人陣亡,三萬七千人被俘
  • 1945年最為血腥的衝繩島戰役美軍傷亡高達7萬人
    1聯隊——入部兼康中佐第62師團 於昭和18年也就是1943年在日本京都成立,師團代號為石,是日本1943年特別成立而成的海洋師團,某些文章把日軍第62師團說成連中國遊擊隊都打不過的師團卻在硫磺島中表現強悍,那日本在1943年成立的第62師團是怎麼到中國戰場與遊擊隊展開作戰的?
  • 黃河花園口決堤日軍有多少傷亡?
    從文獻中不難看出,花園口決堤的確給日軍帶來傷亡。日本大本營作戰課長稻田中佐,在戰後回憶:「瀨谷、坂本自臺兒莊後退,因湯恩伯軍的出現,認為中國軍主力出現,遂擴大戰爭,進行徐州會戰,大本營遂令北中派遣軍南北夾攻徐州,並於5月10日發布大陸令,要關東軍派兩旅團赴援。
  • 二戰最慘烈的戰役,士兵平均活10分鐘,200天傷亡350萬人
    在這場戰爭當中,軍民傷亡共9000餘萬人,經濟損失也非常大,金額高達5億多美元。在這裡就要說說二戰當中最慘烈的戰役,這場戰役就是蘇德戰爭的史達林格勒戰役,在這場戰役當中,所有參加戰爭的士兵平均只能夠活10分鐘,當時的兩軍打得非常的激烈,雙方都投入了很大的兵力,德國有200萬人,而蘇聯300萬,在雙方投入大量的彈藥轟炸下,整個戰役雙方都傷亡慘重,德國傷亡150萬人,而蘇聯傷亡200萬人,合計350萬人,足見當時戰役的殘酷。
  • 麥克阿瑟兵力是日軍兩倍多:傷亡是日軍一半,剩下的全投降了
    麥克阿瑟兵力是日軍兩倍多:傷亡是日軍一半,剩下的全投降了在1941年12月7日,日軍成功偷襲珍珠港後,迅速集中兵力進攻東南亞,其中菲律賓戰役是其中舉足輕重的一場戰役,日軍希望通過佔領菲律賓,可以有效控制日本本土和東南亞之間的海上交通線,並可以直接將美軍趕出遠東地區。
  • 硫磺島戰役為什麼那麼慘?20平方公裡,10萬人爭奪,5萬人死傷
    硫磺島戰役發生在1945年2月19日-1945年3月26日,前前後後打了一個多月,最後美國因為佔據絕對優勢而取得最終勝利,但是這場戰役是美國最不想回首的一場戰役,因為這場戰役是美軍自太平洋戰爭爆發以來唯一一次傷亡人數超過日軍的戰役,而且整個戰役的過程非常殘酷,導致很多美國士兵戰後幾十年仍然有心靈創傷。
  • 抗日戰爭臺兒莊大捷,日軍主力深陷重圍,指揮官為何卻破口大罵?
    1938年4月,舉世矚目的臺兒莊戰役進入收尾階段,國軍孫連仲集團軍在臺兒莊和日軍坂本順旅團、瀨谷啟旅團血戰數十日,已經元氣大傷。但是孫連仲所部的死守臺兒莊卻成功地為國軍精銳部隊湯恩伯軍團爭取到了包抄日軍後路的時間,臺兒莊戰役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 硫磺島戰役美軍為什麼傷亡慘重?不要過分抬高慄林忠道的戰術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於1945年2月19日發起的「硫磺島戰役」被稱為太平洋戰爭中最激烈的戰鬥之一,也是美軍傷亡高於日軍的唯一一次戰役,它與慘烈的衝繩戰役一起,最終迫使美國方面選擇動用了原子彈襲擊日本,因為根據美軍的估算,按照硫磺和衝繩兩島的損失代價,美軍登陸日本本土還需要付出100萬人左右的傷亡
  • 二戰太平洋最大的戰役,美日雙方傷亡十五萬人,雙方統帥均戰死
    今天來跟大家掰扯掰扯二戰太平洋戰場中最大的一場戰役——衝繩島戰役。 衝繩島戰役是二戰時太平洋戰場上最大的一次戰役,日軍有組織抵抗於1945年6月21日宣告結束,此後雖有極少數殘餘日軍仍在做零星的無組織抵抗,但已無關大局,此掃尾行動到7月2日宣告全部結束。
  • 抗戰時,此役我軍傷亡8000日軍全軍覆滅,堪稱最有血性的戰役
    抗日戰爭爆發後,我軍用血肉換取抗日戰爭的代價顯然是非常沉重的,在松湖戰役、長沙戰役等幾次大規模戰役中,幾乎每場戰爭都犧牲了數萬名士兵,今天,讓我們來談談整個抗日戰爭中最血腥的一場戰役——松山戰役。其實,中國的抗日戰爭持續了這麼長時間,除了我國軍民之間的血戰,也不乏一些國際友人和其他國家的資助,由於戰爭的升級,這些資助物資不能隨意進入我國,只能走滇緬公路,這條路堪稱中國抗日戰爭的生命線,每年有5000多萬噸軍用物資通過這條公路運到中國,其中大部分是醫療用品和其他戰時必需品,如果這條路被日軍佔領,中國軍民抗日戰爭將付出更沉重的代價。
  • 硫磺島戰役,美軍傷亡為何比日軍多6000人?只因戰前出現嚴重錯誤
    硫磺島戰役,美軍傷亡為何比日軍多6000人?只因戰前出現嚴重錯誤 原標題:硫磺島戰役,美軍傷亡為何比日軍多6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