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第三周,以「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為主題的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全國啟動。
北京主場開展了多場特別活動,邀請科技專家、科普專家就公眾關注問題進行交流,並啟動「科技館裡的科學課」暨首場「院士科學人文課」系列活動。優必選科技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Walker作為中國前沿原創科技代表,也現身中國科技館的科普日活動,為青少年普及人工智慧和人形機器人的科學知識。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以《科學之知識、方法與精神——從人工智慧和5G談起》為主題,介紹了我國在人工智慧和5G等方面的發展現狀,闡述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及科學精神的深刻內涵。藉助錢學森、黃旭華、鍾南山、陳薇等科學家的故事,生動解讀了「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激勵新時代青少年勤於思考、勇於提問,保持對科學的好奇與探索之心。
在懷進鵬書記開講前,Walker機器人與主持人現場互動,通過展示握手、遞水、跳舞等技能,向青少年科普伺服驅動器、運動控制、定位導航、柔性控制、視覺、語音等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核心技術的知識和應用。Walker機器人精彩的表現吸引了青少年對人形機器人的興趣,也在他們心中埋下了科學的夢想。
Walker亮相中國科技館首場「院士科學人文課」
對青少年來說,好奇心是進入科技世界的敲門磚。國家最高領導人近日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使他們更多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
今年全國科普日活動由中國科協、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技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等部門聯合舉辦,立足面向基層、服務發展,著力打造「北京主場活動、省級主場活動、十大聯合行動及雲上科普日」的「3+1」活動架構。據悉,自2004年以來,中國科協已連續16年成功舉辦全國科普日活動,各地各部門在全國科普日期間累計舉辦的重點科普活動近10萬次,參與公眾超過19億人次。
國家最高領導人此前在「科技三會」上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科學普及需要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推動全社會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在推進科技普及工作的過程中,建設「科創中國」生態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優必選科技作為一家人工智慧與人形機器人企業,致力於將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應用於科創教育,面向公眾,尤其是⻘少年,普及科學知識,培養科技人才,與社會各界共建「科創中國」生態圈。
基於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優必選科技聯合國內外技術和教育專家,共同研發出涵蓋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完整人工智慧教育解決方案,推動人工智慧教育的普及。此外,優必選科技還積極參與「全國科普大蓬車」項目,深入甘南藏族自治州、內蒙古等地,為當地師生帶去人工智慧新體驗,讓他們感受科學的樂趣。
人工智慧教育是最美的新基建,人工智慧知識會變得像空氣和水一樣,潤澤新一代青少年,讓他們對未來的世界擁有更多想像與話語權。優必選科技將用人工智慧機器人激發和培養更多青少年的好奇心,點亮他們的科技夢,同時,進一步推動人工智慧機器人與青少年科創教育的創新融合,讓新一代學子都能不費力地接受到人工智慧科創教育。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雷鋒網
雷鋒網版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