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有17人代表國家備戰東京奧運會,中國世俱杯擬延至2023年舉辦
金羊網 2020-11-26
11月26日,「廣州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在廣州市新聞中心舉行,市文廣旅局和市體育局舉行了專場聯合新聞發布。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黎存根
11月26日,「廣州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在廣州市新聞中心舉行,市文廣旅局和市體育局舉行專場聯合新聞發布。廣州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民春出席並重點就「群體通」全民健身公益服務平臺、競技體育和體育大賽作新聞發布。
廣州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民春
吳民春透露,2020年,廣州市有17人代表國家備戰東京奧運會, 6人代表國家備戰北京冬輿會,241人代表廣東備戰陝西全運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海、天津、廣州、武漢、瀋陽、濟南、杭州和大連等8座城市承辦的2021國際足聯俱樂部世界盃(簡稱「世俱杯」)擬調整至2023年舉行,但最終信息要以中國足協和國際足聯公布為準。繼成功舉辦廣州亞運之後,廣州也在研究根據國家需要舉行大型綜合運動會的可能性。
廣州競技體育保持在全國同類城市前列
吳民春介紹,「十三五」期間,廣州競技體育保持在全國同類城市前列、在全省絕對領先的地位。廣州運動員在裡約奧運會、雅加達亞運會、天津全運會、山西二青會、肇慶省運會以及國內外單項比賽中表現突出,共獲3項奧運會冠軍、113項世界賽冠軍、69項亞洲賽冠軍、536項全國賽冠軍和1815項省賽冠軍,共向省和國家輸送321名運動員,目前在省隊以上訓練的廣州運動員有483名。湧現出陳艾森、劉詩雯、樊振東、劉湘、劉婷婷、陳一樂等一批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獲得2016、2017、2019年中超聯賽3次冠軍, 2016年足協杯冠軍。
構建高水平體育賽事體系
廣州還不斷構建國際知名、本地特色的高水平體育賽事體系,積極引進和培育足球、籃球、排球、田徑、網球、羽毛球等具有社會基礎和國際影響力的體育賽事,促進冰雪、攀巖、三人籃球、電子競技、擊劍、跳繩等具有廣闊前景的體育賽事發展。積極挖掘賽事的平臺價值,持續放大賽事綜合效應,發揮賽事對餐飲、住宿、旅遊、會展、文化創意、職業體育、專業體育、群眾賽事等領域的拉動作用,促進體育消費。
12月13日 ,2020廣州馬拉松賽將正式開跑,比賽設馬拉松(42.195公裡)項目,參賽名額20000人。起點設在天河體育中心,途經越秀、荔灣、海珠、天河等四個區,終點設在花城廣場。今後廣州馬拉松賽,將不斷提高賽事專業化水平,積極求新求變,增強賽事服務,凸顯賽事特色,不斷提升賽事品質,對標國內外知名馬拉松賽,創建國際知名馬拉松賽品牌。
今後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將積極擴大賽事規模,增加傳統龍舟隊伍參賽數量,大力邀請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龍舟隊伍和外國龍舟隊伍參賽,在賽事期間舉辦龍舟嘉年華等系列推廣活動,傳播龍舟文化,提升賽事內涵,弘揚中國文化,提高賽事的知名度、將賽事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最具嶺南文化特色的國際龍舟賽。
廣州還將致力於辦好廣州國際女子網球公開賽、世界羽毛球巡迴賽總決賽、國際攀聯中國攀巖公開賽、廣州南沙國際帆船賽、廣州黃埔馬拉松賽等重大體育賽事,大力發展亞冠聯賽廣州賽區、中超聯賽廣州賽區和CBA聯賽廣州賽區等職業賽事,活躍職業聯賽市場,打造具有廣州本土特色的職業體育賽事精品。將重點提升以上體育賽事的質量效益、品牌形象和輻射影響力。
「群體通」有望覆蓋珠三角
在新聞發布會問答環節,吳民春透露,由全民健身網站、手機APP、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四位一體」組成的廣州「群體通」全民健身公益服務平臺,在城際合作上也不斷拓展,繼與佛山、肇慶市民也可以無償使用服務後,即將與清遠、中山、東莞籤署協議,達到覆蓋珠江三角洲,下一步陸續向省內各兄弟城市開放。
今後「群體通」也將增加例如運動場館與運動器械、運動服飾購買、運動訓練問題等將在這個平臺展現,更加便捷貼心服務市民,提升市民鍛鍊的獲得感和愉悅性。
編輯: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