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衰落?19年間出19個諾貝爾獎,張召忠:科研能力趕超美國

2020-12-04 鋼拳大衛君

上世紀五十到七十年代,日本經濟經歷了非常高速的發展,這段時間裡,日本GDP基本上每5年就會翻一番,僅用了7年時間,國民收入就翻了一番。日本的GDP還一度位列世界第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日本經濟陷入衰落

但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財政赤字劇增,為了控制這一現象,美國和日本、法國、英國等國家籤訂了《廣場協定》,隨後,美國的情況逐漸好轉,但是日本經濟卻受到了很大影響,在之後的幾十年間都萎靡不振。日本似乎陷入了衰落,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國著名軍事評論家張召忠先生認為,日本仍然有一方面非常強。

日本仍然不容小覷

美國和日本好像一直都是好朋友,兩國在很多方面都有著密切的合作。但是實際上,二戰以後,美國為了保證自己的地位不被撼動,在軍事方面對日本採取了很多的措施,導致日本在軍事方面發展受限。日本也只能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領域,這些年來,日本在工業領域的發展非常快,掌握了很多尖端的技術,這也是張召忠先生提到的一點,日本的高科技非常頂尖,甚至可以說是超過了美國。

本世紀以來,日本已經出了19個諾貝爾獎獲得者,而且日本的重點高科技專利在全球範圍內佔比達到了80%以上,單是從這些數據上就能看出日本的創新研發能力是非常強的。在光學、電子、發動機等領域,日本表現得都非常出色。

日本國內有很多的光學企業,佳能、尼康、肯高都是日本一些非常知名的企業。肯高成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獲得了百種光學方面的專利,它的單反濾鏡受到了很多攝影師的喜愛。為了方便日常觀察,該公司前兩年發明了一款便攜顯微鏡,加上電池重量也只有95g,但是功能卻很強大。能將物體放大60至120倍,連細菌、細胞都可以觀察。

不久前,日本宣布成功研製出XF91渦輪電扇發動機,在這一技術上已經反超美國,處在了世界領先地位。

可見,日本國內的創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確實處在領先地位。雖然在經濟方面有衰落,但是在科技創新方面日本卻從來沒有鬆懈。而日本能達到這樣的水平,和日本的匠人精神是分不開的,可以發現,日本的很多百年企業,都是專心做好一件事,這樣的專注確實讓人敬佩。

相關焦點

  • 19年前,日本稱50年得30個諾貝爾獎,如今一看,不得不說日本厲害
    諾貝爾獎可能是世界範圍內最廣為人知、也被視為最重要的獎項,19年前,日本曾提出一個50+30的計劃,50年之內要拿下30個諾貝爾獎。自然科學三大獎項中日本取得的成績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
  • 為何說日本再難延續每年一個諾貝爾獎的輝煌?專家回答一針見血
    諾貝爾獎,被普遍認為是全球所有頒獎領域內的最高水準,其獲獎人數成為一個國家科技水平的象徵之一。 日本曾在2001年放出豪言:「要在50年內拿下30個諾貝爾獎」。要知道當時日本的諾貝爾獲得者只有9位,因此外界一致認為日本是痴人說夢。但是,日本用實力證明了自己有這個實力。
  • 日本諾貝爾獎獲獎者一覽:19年拿了19個諾貝爾獎「翼搏教育原創」
    到今年為止,日本是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亞洲國家,並且日本絕大部分的獲獎者均出身於七所舊帝國大學或學術研究懇談會(RU11)的成員高校。京都大學、東京大學和名古屋大學是迄今為止日本乃至亞洲誕生最多諾獎得主的高校。
  • 「日本人可能再也不會得諾貝爾獎了!」
    諾貝爾獎,代表著現在科學研究的最高水準。  日本一直表現非常搶眼:從1901年以來,日本是歐美之外,獲獎最多的國家。  到了21世紀,日本獲獎人數更是高居世界第2(僅次於美國)。  直到2019年,日本人平均每年拿下一個諾貝爾獎。  原本日本國內對於今年拿諾獎,呼聲很高。但最終,卻在榜單上掛零。
  • 大隅良典:日本人可能再也不會得諾貝爾獎了
    原創 正解局 正解局 收錄於話題#正解國際·日本系列28個◆日本已經發生的,並不代表只有日本才會經歷。正解局出品諾貝爾獎,代表著現在科學研究的最高水準。日本一直表現非常搶眼:從1901年以來,日本是歐美之外,獲獎最多的國家。到了21世紀,日本獲獎人數更是高居世界第2(僅次於美國)。直到2019年,日本人平均每年拿下一個諾貝爾獎。原本日本國內對於今年拿諾獎,呼聲很高。但最終,卻在榜單上掛零。
  • 中國諾貝爾獎何時趕超美國...
    其實,國內優秀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有不少,成果雖不能說是世界頂尖,但也是數一數二。在《自然》雜誌給出的反映各個國家基礎科研水平的「自然指數」排行中,中國僅次於美國位列第二,並且增速達到兩位數,俯瞰蒼生。 我們其實只缺一個諾貝爾獎,既是榮譽的證明,又為國內學術界正名。
  • 日本拿出一億,計劃培養30個諾貝爾獎,聽著像笑話,如今怎樣了
    諾貝爾獎是指根據科學家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世界級獎項,涵蓋了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文學獎五個方面,旨在表彰「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50年拿30個諾獎但是,日本在21世紀初卻「口出狂言」,提出了一個如20世紀的大東亞共榮圈一樣荒唐的計劃。2001年,日本政府拿出一個億,提出「第二次科學技術基本計劃」,宣稱「50年內要拿30個諾貝爾獎」。
  • 諾貝爾獎統計,哪些國家獲得的獎項最多,到底有多少中國人得獎?
    截止到2020年,美國一共有386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包括今年經濟學獎揭曉前的5名獲得者(生理學和醫學獎2人、物理學獎1人、化學獎1人和文學獎1人),總數列世界第一。2、英國英國是19世紀的工業強國,目前也是不容小覷的力量。
  • 中國有2人獲過諾貝爾獎,日本則有28人,美國獲獎人數有多少呢?
    其實說出這種話的人一定沒有出過國,或者沒有了解過新聞的人。中國教育目前雖然進步很大,但是從全球的教育資源分配來說,美國跟英國依然有壓倒性的優勢。一個國家的教育資源好不好,不是他們的學校有多大,硬體有多好,拼的其實是軟實力。什麼是軟實力,就是他們有多少的專家,有多少的大師,這才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 日本年輕人為何不喜歡讀博士
    也使得進入21世紀的19年間有19位日本人獲獎,平均一年一個。2017年時,日本100萬人口中,擁有博士學位的是119人,而美國是268人、德國是344人、韓國是284人,日本處於這三個國家的一半的水準。
  • 日本憑什麼每年一個諾貝爾獎?看看日本媽媽的4條家規,值得借鑑
    提到諾貝爾獎,在我們的印象獲得過的人屈指可數,屠呦呦、莫言、楊振寧……作為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拿到諾貝爾獎的人數遠遠沒有日本多。在2000年後,我國獲得諾貝爾獎的只有兩人,其中拿到自然科學獎的只有兩位。然而在2000-2020的20年間,日本先後已經有19人獲得了諾貝爾獎。諾貝爾獎獲得數量的差距,明顯體現了兩國之間的人才差距。
  • 疫苗開打,美國科研怎麼這麼牛
    12月13日,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已為美國首個用於預防COVID-19的疫苗頒布了緊急使用授權(EUA),允許輝瑞公司和BioNTech研製的 COVID-19疫苗開始在美國發放。疫苗的問世,讓這場已經奪取了160多萬條生命,給7000多萬確診者的未來生命帶來後遺症或陰影的人類瘟疫災難,終於走到了盡頭。
  • 中國加速趕超美國,日本成「神助攻」者,1.8萬研究人員來華
    中國加速趕超美國,日本成「神助攻」者,1.8萬研究人員來華。今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全球疫情嚴重,特別是美國在這種背景下,已經有點力不從心,感染人數和病亡人數雙雙創新高,目前還沒有停下來的腳步。這對中國來說也是一個機會,畢竟中國目前是全球所有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國家,如果一切順利,中國趕超美國的時間會大大縮短,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
  • 如果爆發大規模戰爭,美國最害怕遇到什麼?張召忠給出4字答案
    這麼多年來,美國發起了大大小小200多起戰爭,在外界的眼中,美國在多場戰爭中遊刃有餘。很多網友提出疑問,難道美國真的無懈可擊嗎?那麼,如果爆發大規模戰爭,美國最害怕遇到什麼?對於這一問題,張召忠給出了相關答案,僅僅4個字,但足以說明一切。
  • 一旦美國衰敗,哪個國家有潛力成下個超級大國?張召忠奉上神預言
    近期後疫情影響,美國經濟出現裂痕。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由於新冠疫情來襲,今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按年率計算下滑4.8%,即將要趕上金融危機保持的數據。最不幸的是,美國經濟下滑狀態仍未觸底。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在全國經濟形勢調查報告中寫道,美國經濟已陷入衰退,美國歷史上最長的經濟擴張周期即將結束。美國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軍事、經濟都是世界第一,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顯然將強大的美國拖垮,正所謂「百日百日紅」,世界上沒有長盛不衰的帝國,當了近百年的「皇帝」,也是時候讓位了。
  • 日本二戰中要奪取澳洲、進攻美國本土!張召忠:是中國拯救了局勢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登上美軍「密蘇裡號」軍艦籤署了無條件投降書。中、美、英、蘇等9國代表相繼籤字,接受日本投降。這意味著中國軍民長達14年的反侵略奮戰,終於取得全面勝利,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落下帷幕!
  • 張召忠:負責任地說,大多數人都被誤導了
    毫無疑問,中國和美國應該是當今世界上關注度最高的兩個國家。美國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其一舉一動都吸引著世界的注意,同時,我國作為一個快速崛起的經濟體,其發展表現出強勁的勢頭,自然也吸引著其他國家的注意。
  • 諾貝爾獎120周年:德美日相繼崛起 中國如何迎頭趕上?
    主要國家諾貝爾科學獎獲獎情況上面這張表格揭示了1901-2020年間主要國家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獲獎人次。216個諾貝爾物理學獎中,美國佔92個,英國佔28個,德國佔25個,超過兩位數的還有,法國14個。
  • 世界大學「諾貝爾獎」數量排名,榜首實至名歸,英美包攬前10
    世界大學「諾貝爾獎」數量排名統計,榜首實至名歸TOP1到TOP3,榜首實至名歸哈佛大學不愧為美國本土歷史最悠久的高等院校,憑藉諾貝爾獎獲得總數160個排在榜首實至名歸。而排在第二位的是英國的劍橋大學,獎項總數量為120個。而排在第三位的仍然是美國的加州大學伯利克分校,獲獎數量為107個,恭喜這三所國際頂尖研究型大學。
  • 諾貝爾獎120周年:德美日相繼崛起,中國如何迎頭趕上?
    這25人中還不包括那些1945年以後在美國獲得諾貝爾獎的流亡科學家,也不包括那些隨父母到達美國後才完成學業、並在後來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二代流亡者。簡言之,八成以上的日本新世紀諾貝爾科學獎得主都是在上個世紀最後30年間做出獲獎奠基性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