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如來神掌與耶穌神拳哪個比較厲害?關公和聖誕老人又是誰更牛?這些原本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各國神明,卻都被聚集到了一款特殊的格鬥遊戲裡,並成為了其中的角色,這款如此「大膽」的遊戲叫做《眾神之鬥》。
《眾神之鬥》是由我國寶島臺灣的卡夫特遊戲工作室所開發的一款格鬥遊戲。顧名思義就是神仙打架。但特別的是,它是結合了世界各地文化的各種神祇,包括基督教、佛教、日本神話、希臘神話、埃及神等,遊戲中會出現如來佛祖對戰耶穌,宙斯對戰奧丁,關公對戰聖誕老人等場面。每種信仰選出2–3位代表的神明來進行大亂鬥,形成非常有趣的遊戲畫面。
遊戲將這些眾所皆知的信仰與神話,腦洞大開的重新包裝詮釋,創作出新的作品。部分的顛覆我過去對這些神明的想像,像是耶穌登場把木質十字架扯斷,拿下來當拳套打人;宙斯不再是瘦弱的老伯,而是渾身肌肉的近戰法師,摩西劈紅海可以引發海嘯攻擊等等。
而遊戲語音也是因地制宜各種語言都有,如來佛出場時會說「阿彌陀佛」,關公會說「關某在此」。媽祖娘娘被打倒時則會用閩南語發出「某摳林」。而這些細微的設定除了照顧到各個文化之外,也使遊戲中的角色變得更加有趣、更加有人情味。
戰鬥場景方面,每個神明都會有專屬的場景,像是耶穌的伊甸園、摩西的紅海、關公的廟宇,阿努比斯的埃及神殿……讓玩家在決戰時除了認識角色神明之外,也是帶領玩家進一步認識這些文化。
《眾神之鬥》還有一個特別的「神力」系統,只要儲滿氣就可以使用。耶穌的神力「復活」會讓他回血,短時間內攻擊力大幅上升,但防禦力同時大幅下降,在弱勢時可以放手一搏;西芙作為豐收之神,她的神力會在地上種滿禾稻,踩中的敵人會被減速;宙斯的神力則是可以落雷三次。每位角色神力的用途各有不同,為本作加入了更多策略元素,從而成就了如此特殊的一款格鬥遊戲。
也正是因為《眾神之鬥》使用宗教題材的特殊性,難免會遭遇一些「不測」。讓我們把時間調回2017年,此作在這一年捲入了一場風波。事源馬來西亞政府及部分宗教團隊批評《眾神之鬥》褻瀆宗教,在要求Steam 24小時內將遊戲下架不果後,政府索性阻擋國內對Steam 的網絡連接,讓大量馬來西亞的玩家不能使用Steam。
事情至此變成一場大風波,雖然後來Steam 將《眾神之鬥》在馬來西亞下架,政府也解除對Steam 的封鎖,但餘震似乎還未過去。不少人批評政府及宗教團體太過敏感,也有不少玩家遷怒《眾神之鬥》的團隊,認為他們連累全國玩家一整天不能玩Steam 的遊戲。部分宗教人士亦繼續指責《眾神之鬥》不尊重宗教,團隊甚至收到了恐嚇。
其實卡夫特工作室表示當初開發時就想過會有宗教人士反對,但沒想過會釀成這麼大的風波,畢竟有那麼多影視和遊戲作品都已有過與信仰有關的題材。他們的初衷其實只是想從一個比較新鮮的角度展現東西方的文化,例如有外國玩家就好奇為什麼關公可以被稱為神,進而在網上與其他玩家交流討論。卡夫特沒有醜化任何文化或宗教人物,但對於反對人士的理由,他們表示理解和尊重。
撇除宗教因素來講,《眾神之鬥》還是一款十分不錯的格鬥遊戲。不僅關卡背景設計相當有心思,打擊感不錯,連技系統也有模有樣,熟習之後玩起來不但爽快,更有莫名的喜感。
但是,《眾神之鬥》畢竟只是一個小團隊所製作的作品,各方面能力難免有限。雖然我很喜歡這遊戲的大部分設定。但也不得不提它的許多缺點:人物表現細節、動作流暢性、打擊感。
雖然在畫面表現上無論是角色造型還是戰鬥場景都不差。但是在人物的表情上可以說是完全沒著墨,總是一直僵著臉,不賣臉的角色像是佛祖、關公本來就該嚴肅的倒無所謂,但是像西芙、雅典娜、天照等角色,既然已經儘可能的人形化,那臉部細節變化也許可以再提升一些。
動作流暢性,雖然比起最早的版本已經改良了非常多,耶穌的拳腳功夫、佛祖的如來神掌還算流暢,但像是雅典娜的長槍揮舞、西芙召喚金麥穗卻還是很僵硬。打擊感的部分,我想應該也不用多說,畢竟這是所有格鬥遊戲都會想儘可能提高的要點,相信團隊也一定致力於改善此點。
總的來說《眾神之鬥》確實是一款不錯的作品,與傳統格鬥遊戲相比還是挺讓人眼前一亮的,當然如果你對某個宗教特別的虔誠,無法忍受這種題材,那可能就得敬而遠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