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認為,只有那些和親的公主,才會在丈夫去世後,被迫嫁給兒子,其實這種事在中原王朝同樣存在。武則天原本是李世民後宮裡的女人,後來看到在皇帝身上無法獲寵,就另闢蹊徑,打起了太子李治的主意,不僅留好了後路,而且後來還成為了女皇帝。
說起這事就有人很是疑惑,為何兒子痴迷的女人,在父親那裡卻不受待見呢?關於這一點在史上是眾說紛紜、爭執不休。其實從容貌來看,武則天能夠進入宮裡,完全可以說明,她的姿色絕對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否則李世民也不會以「媚娘」來作為對她的愛稱了。
然而進宮之初,14歲的她卻無法在後宮的爭鬥中脫穎而出,只不過是個小小的才人而已。與她不受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期進宮還有一個叫做徐慧,她就很得皇帝寵愛。由此可見,至少在那段時期,太宗皇帝依然對於美色是沒有免疫力的,並不能以他此時年老體衰來解釋。
當時的武則天,更多的是被皇帝欣賞她的才華,基本上被當作了一個女官在使用。如果就此下去的話,她肯定無法給皇帝生下一子半女,到皇帝駕崩的時候,按照當時宮裡的規矩,免不了被送到寺廟出家的命運。不甘於此的武則天就把瞄準了比她還要小4歲的太子李治。
雖然在李世民去世後,武則天也不得不到感業寺出家,但她與李治早已有過床第之歡。為此當上皇帝之後沒多久,李治就想辦法將她召回宮裡。同樣的一個女人,為何在父子兩人那裡的待遇,卻迥然相異呢?其實看看她的容貌復原圖,就很容易找到其中的答案。
通過現代技術復原的相貌中可以看到,武則天確實是個非常漂亮的女人,但隱隱中還是透出了些許強勢。對於李世民來說,他一輩子殺伐果斷,自然不喜歡女人也像他那個性子,更希望能夠在女人的溫柔鄉裡,此一點恰恰是剛進宮的武則天所不擅長的,畢竟她未諳男女之事,也不解此間風月。
印象一旦形成後,就會形成很可怕的慣性,即使後來武則天有所改變,卻也難以得到李世民的專寵。經歷此番挫折的武則天,在侍奉起太子時自然就格外的用心。李治則因為失去母愛,對年齡稍長的女性更加痴迷,這也是武則天成功上位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