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CBA結束了常規賽的比賽,季後賽的對陣隨之出爐,並將於7月31日開打。作為國內第一個重啟的全國性大型體育賽事,CBA的一舉一動都註定獲得高關注——在「安全以第一」的基礎上,CBA在賽制、曝光、贊助商回饋等方面進行積極嘗試,本次季後賽,首次單場淘汰的賽制讓比賽精彩刺激、開放現場讓球迷進場看球更是國內大型體育賽事首例。在疫情的特殊時期,CBA最大程度做到「轉危為機」。
單場淘汰賽制刺激
疫情期間,CBA一直走在職業體育賽事的最前線。從6月20日複賽成為國內第一個重啟的全國性大型體育賽事開始,CBA在各個方面進行著調整,賽制就是最大的變化之一。
改變外援制度,改賽制為一日多場比賽,增加白天比賽的場次,常規賽剩餘比賽氛圍兩個階段……在特殊時期下,CBA靈活進行調整,而這些調整也為比賽帶來了新的看點——新的外援制度給了國內球員更多的表現機會,全華班的較量看點十足,一日多場比賽給了球迷更多選擇給了贊助商更多曝光機會。
季後賽,CBA將繼續特殊的賽制,而特殊的賽制也將繼續給比賽帶來特殊的看點。
今年季後賽中12進8和8進4的比賽都將採取單敗淘汰,半決賽和決賽將採用三局兩勝制。單場淘汰給比賽帶來極大的不確定因素,讓比賽充滿了懸念。以NCAA著名的「瘋狂三月」為例,NCAA錦標賽在每年的3月至4月舉行,實行單場淘汰制,球迷如痴如狂,成為美國籃球的一大盛事。
單場淘汰極大弱化了常規賽排名對於比賽走向的影響,給比賽帶來極大爆冷的可能性。對此王哲林就曾表示排名靠後的球隊在特殊賽制中還具有優勢,「不管打誰,我們都是排後面,肯定全力去拼,我們壓力沒他們大。之後目標,一場定勝負就全力拼,不管結果怎樣,全力以赴就好。」
開放觀眾進場敢為人先
球迷可以正式進場看球了!上周,CBA發布了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同時在7月26日,醫護人員、教師、公安戰線人士已經進場看過比賽,從7月31日季後賽開打那天開始,CBA將正式恢復面向球迷售票。
籃協主席姚明在複賽時表示,「CBA的複賽對於全面推進復工復產,恢復生活秩序,戰略意義深遠,其社會影響已經超出了籃球運動本身。」顯然,季後賽開放球迷進場,除了服務球迷,更是釋放復工復產的重要信號。
開放球場,CBA的防疫工作將成為接下來其他體育賽事的範本,球票銷售全面實行線上實名制購票、線下實名制入場的制度,所有觀賽球迷須年滿12歲,且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合格證明。在申請購票時,購票者必須首先通過CBA聯賽官方票務平臺大麥網填寫購票承諾書,並且選擇官方指定的核酸檢測地點及檢測時間,隨後按照時間前往檢測地點進行檢測。核酸檢測結果產生後,官方票務平臺將向檢測合格者發送購票連結,購票者可購買48小時內的比賽門票,並在比賽前憑藉身份證件、本地健康碼入場觀賽。
同時,場館將嚴格根據國家防疫相關規定執行控制上座率、觀眾就座間隔一米、進場前體溫檢測等疫情防控要求。
轉為危機,CBA或將繼續新嘗試
敢為人先,CBA在特殊時期為複賽做出艱辛和龐雜的工作,但也收穫了高關注度和機會。
複賽首日,CBA的5場比賽拿下全網42個熱搜,京遼焦點戰首節就有100萬+的在線觀眾人數。複賽前四天,微博上為CBA歸來創建的話題「CBA真香」的閱讀量已經達到40億,討論超過214萬。
高關注度為聯賽贊助商吃下定心丸,更重要的是,克服重重困難順利複賽,並在季後賽開放球迷入場,極大證明了CBA的專業能力、統籌能力和執行能力,更是給了贊助商繼續加碼CBA的信心和理由。據報導,有贊助商代表就表示,CBA複賽以來的種種行動,讓他們隊CBA刮目相看。
值得一提的是,CBA在特殊時期下的特殊賽制,或許也能成為未來一個值得參考的方向。為了更好的服務球迷,照顧轉播商,CBA從每周固定3個比賽日到一周6個比賽日,這種情況下,同一時間進行的比賽更少,球迷可以挨個看完的比賽更多,贊助商可以露臉的機會和權益更多。疫情期間,CBA錯開所有別的開賽時間,推出從上午11點一直到晚間都有比賽開打的形式,無疑也是一個順水推舟的商業化嘗試——更多的比賽場次,贊助商更多的露臉,轉播商更多的場次選擇,甚至可以效仿NBA部分場次獨家的轉播方式。而這些,或許都是CBA在未來可能嘗試的方向。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包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