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神霍去病到底有多可怕?當時匈奴的一首詩道盡血淚

2020-12-15 騰訊網

歷史上霍去病為何能被稱為天才和「戰神」?他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戰神」,十七歲時兩次隨衛青出擊匈奴,斬殺敵軍超過己方損失的數目,兩次功冠全軍,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雖然歷史上受封冠軍侯的有多人,但歷史好愛者只認霍去病一人。

說起漢朝時期最為偉大的帝王,漢武帝應當是被絕大多數人所推崇的。雖然在漢武帝晚年時期他犯了一些錯誤,但是這絲毫不影響這位雄心壯志的帝王在歷史上的威名。

而漢武帝之所以備受推崇,和他徵戰匈奴的功績離不開關係。在漢武帝以前,雖然我國建立了統一的王朝,但是因為匈奴只是侵擾我國的邊境,統治者認為投入大量的兵力對抗匈奴並不值得,所以對於匈奴我國始終是容忍的態度。

說到霍去病大家應該都知道,他是西漢最為著名的將領之一。20多歲就統領數萬大軍打破匈奴的數十萬軍隊,立下不世奇功,被漢武帝封為了冠軍侯。他是大漢另一位戰神衛青的外甥,同時他也是幸運的遇上了那個時代,讓他的天才得以發揮。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剛剛登基。這時候的霍去病才剛一歲,對天下所發生的事全然不知,他們一家子都生活在平陽公主的府中,姨媽衛子夫是府中歌女,舅舅衛青是騎奴,霍去病和舅舅衛青的出身經歷何其的相似。正常來說,小霍去病長大後也會在公主家裡做個奴隸,安穩度過此生。然而,建元二年,武帝偶然到訪平陽公主,看上了他的姨媽衛子夫並將其帶到了宮裡,後封為皇后,自此,衛家一時顯赫起來。衛青做了太中大夫,娶了平陽公主,並受到了漢武帝的重視,任命衛青為大將軍,七次徵討匈奴,無一次失敗,以致匈奴聽聞衛青的名字,聞風喪膽,而衛姓的命運也被改寫。

他少年驍勇,勤奮好學,小小年紀就精通了騎馬、射箭、擊刺等各種武藝,他天生就好像是馳騁沙場的勇士。雖然出生的時候身份不好,但他卻認識衛子夫、衛青姐弟。衛青是他的舅舅,而後來衛子夫被漢武帝寵幸當上皇后,這也是霍去病和衛青一個機會能夠通過戰場實現自己的價值,為保衛國家效力,給姐姐爭取面子榮譽。其實,人們都說,衛青和霍去病兩人是因為姐姐衛子夫受皇上寵幸的緣故,才能夠使皇上特別寵愛他們,信任他們。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年僅17歲的霍去病向漢武帝請求跟隨身為大將軍的舅舅衛青出徵匈奴,漢武帝念其勇氣可嘉便任命其為驃姚校尉,隨衛青兩次出擊匈奴於漠南。在大軍出長安時,依照慣例漢武帝登壇告天,官吏躬身百姓列隊送行,馬背上的大將軍衛青面色威嚴,領著盔甲齊整的大漢軍隊,沒有人注意到這位少年將軍霍去病會一戰成名,勇冠全軍。

兩年後年僅19歲的霍去病已經是驃騎將軍,他兩次率軍進攻佔據河西的渾邪王、休屠王部,不但殲敵眾多,連匈奴王的母親、妻子和兒子等盡皆俘虜,以至於後來年紀輕輕就和舅舅一樣做了大漢王朝軍事最高長官(當時漢武帝規定大將軍和驃騎將軍官階同等),流傳至今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漢家大將、封狼居胥等典故都與之相關。

19歲指揮兩次河西之戰,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萬人,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匈奴聖地祁連山。這是華夏政權第一次佔領河西走廊,從此絲綢之路得以開闢。

漠北之戰消滅匈奴左部主力7萬餘人,封狼居胥。徙烏桓至匈奴左部故地,以牽制匈奴。匈奴人用一首歌表達自己的悲壯之情:「失我祁連山,使我家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色彩。」

為什麼霍去病每次出徵都能有巨大斬獲呢?他是獲得神仙指點還是自帶GPS?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已經給出了答案,比如:

霍去病硬體過硬。

因為深受漢武帝寵信,霍去病得到的是最好的士兵,最好的馬。而且最誇張的是每名士兵平均可帶三匹馬,這保證了霍去病能夠長途奔襲,而且每戰必勝。

霍去病麾下的高級將領便有多半都是匈奴人,如僕多、趙破奴等,因為只有對匈奴足夠了解,才能將他們擊敗,霍去病才17歲便已懂得這個道理,展現出強大的統治力。

霍去病在這之後同樣是建功立業。元狩四(公元前119年)春,衛青、霍去病各率騎兵5萬,進攻漠北。於是歷史上有名的漠北之戰出現了。在場戰爭中,霍去病深入漠北,尋找匈奴的主力軍。後來霍去病找到了主力軍,殲敵70400人。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年僅24歲的霍去病英年早逝。霍去病的功績被載入史冊,不僅如此,這還只是對他的低估,除了勇猛無敵,他的軍事頭腦更讓人嘆為觀止。小小年紀竟然能有如此高的功績,不能僅憑藉武力取勝,更多的還是靠頭腦。了解到霍去病與匈奴的關係後,才真正明白這位軍事天才有多麼的可怕。

相關焦點

  • 霍去病有多厲害?匈奴心酸寫下一首歌,如今卻成匈奴唯一一首民歌
    都說霍去病帶兵打仗一輩子都沒有輸過,曾遠徵匈奴部落,所到之處均讓對方望風而逃。 那麼真實歷史上的霍去病究竟有多厲害?竟能讓匈奴人以一句詩歌,道出其中心酸?而這首悲歌卻成為匈奴唯一一首留下來的民歌。
  • 霍去病到底有多厲害?墓前一座石像名叫馬踏匈奴,說盡匈奴血淚
    霍去病的經歷也是非常特別,他年少時候就入宮在武帝身邊長大,自己也得到了皇帝的親自培養,漢武帝非常喜歡這個小夥子,也希望他能成為一位出色的名將,後來霍去病年僅18歲就在軍中有了成就,一戰就被封為冠軍侯,這也開始了他的傳奇生涯。
  • 真正明白霍去病與匈奴的關係,才知道這位軍事天才有多可怕
    但是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這位,被譽為是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戰神」,他就是霍去病,漢朝時期的軍事天才,十七歲就隨衛青出擊匈奴,斬殺敵軍無數,兩次都功冠全軍,被封為冠軍侯。霍去病17歲就徵戰沙場,抗擊匈奴,不僅保衛了邊疆的安寧,還深入大漠。在河西一戰,殲滅敵軍四萬多人,讓匈奴軍隊聞風喪膽,收復了富饒的河西地區。在匈奴還流傳著一首悲歌:「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
  • 戰神霍去病究竟有多厲害?匈奴的一句飲馬瀚海,封狼居胥,道出心聲
    「匈奴未滅,無以為家」。這句充滿了豪情壯志的話是生於公元前140年,卒於公元前117年的霍去病說的。霍去病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將才,只可惜他只活了短短二十幾年就離開了他拋灑熱血的戰場。如果可以多給他一些時間,霍去病一定能實現他年少的夢想。
  • 霍去病一代戰神,使匈奴以己之矛攻己之盾,不愧一代大將軍
    匈奴聽到霍去病的名字就會嚇得瑟瑟發抖,甚至會抱頭求饒。霍去病在大家心目當中就是戰神級別的人,他的戰績就是他的履歷,這些成績就可以讓大家折服一輩子。在說霍去病的軍事能力之前,我們再來看一下他的戰績,這一張又一張的成績單,就是一本最佳的個人履歷表,放在當時的皇帝眼中,真的是歡喜的不得了。
  • 被稱為「戰神」的霍去病,厲害在何處?一句封狼居胥,道出心聲
    他是中國人心中的傳奇武將,也是一個能令匈奴膽戰心驚的傳奇人物,而他就是霍去病,漢朝不可或缺的一位軍事家。能讓匈奴聞風喪膽的一號神奇人物。他究竟有何厲害之處呢?不僅如此,還殲滅了匈奴2000多人,大獲全勝。而恰恰是這一戰,讓霍去病的名氣大增,讓漢武帝對他更加喜歡,因此封他為侯。由於他表現出色,漢武帝當即想為他建造一座府邸,但他婉拒了並表示匈奴未消亡,我沒有家可言。
  • 活了23歲的戰神霍去病到底有多厲害?6年時間成就封狼居胥
    宋朝大詞作家-辛棄疾曾寫過一首膾炙人口的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裡有「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說是我國西漢時期著名的年輕將軍霍去病。霍去病雖然只活了短短的23歲,但是從他16歲從軍到23歲病逝,這6年間仿佛開掛的人生。
  • 「名將傳奇」一代戰神,飲馬翰海,封狼居胥,——西漢霍去病
    賞析:漢朝時期,北方匈奴經常侵犯騷擾漢朝邊境。有一次漢武帝要修建大將霍去病的府第,霍去病辭謝說道: 「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唐杜甫《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十韻》詩:「辭第輸高義,觀圖憶古人。」亦作「辭甲第」、「去病無家」。唐王維《燕支行》:「誓辭甲第金門裡,身作長城玉寨中。」
  • 小吏與女奴相愛,生下一位戰神,只用五年時間讓匈奴聞風喪膽!
    圖片:霍去病劇照在當時,匈奴的勢力非常強大,經常派兵來攻打中原,由於朝廷一直沒有足夠的把握可以把匈奴滅掉,因此只能靠著把公主送去匈奴和親,來緩和一下兩國關係,可這種行為實在是太憋屈了。因此,漢武帝即位之後,發誓一定要把匈奴給打得頭破血流,他開始重用衛青,打了好多場勝仗。
  • 「飲馬瀚海,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到底有多強?說出來你別不信!
    「飲馬瀚海,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到底有多強?說出來你別不信!霍去病,西漢著名將領、軍事家,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西漢元朔六年(即公元前123年),年僅十七歲的霍去病便被授予票姚校尉,兩次跟隨衛青出擊匈奴於漠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區),他率領八百輕騎兵,遠離大軍數百裡,孤軍深入,殲敵兩千餘人,並生擒了匈奴的相國、當戶和匈奴單于的叔父羅姑比,斬殺了單于的叔祖父。正是由於霍去病這些赫赫的功勳,凱旋迴國後便被冊封為「冠軍侯」。
  • 為何霍去病會被稱為一代天驕戰神?
    」 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源遠流長的中華大地上,出現了無數的英雄豪傑,然兵家中位列戰神之位的,卻只有西漢的霍去病。 霍去病究竟是以什麼樣的姿態,位壓群雄,成為中華第一兵神? 西漢前期,北方的匈奴強大起來。自從漢高祖劉邦在「白登山之圍」被打敗之後,漢朝一直對匈奴人毫無辦法,只能委曲求全。
  • 西漢冠軍侯霍去病是怎麼死的?
    將軍一首詩共二十個字,很是符合宴會的主題,眾人一下子都驚呆了,這還是傳說中不通文理,不善詩詞的將軍嗎,瞧瞧,人家武將能寫詩,我們文臣能打仗嗎。一首詩就這麼流傳下來,直到現在,還告訴人們,別會兩刷子就瞧不起人,鬧不好,你得意的本事還是人家的邊角料呢。然而為什麼要講這個故事呢,因為這裡面提到了霍去病,此時距霍去病去世已有六百餘年,可他還是大將軍心裡的典範,一門心思想跟他比較一下高下。
  • 漢軍漠北戰匈奴,霍去病取代衛青對陣匈奴單于,能不能全殲對手?
    如果漠北大戰的時候 霍去病對陣匈奴單于 有沒有把握吃下單于主力?左賢王雖然是匈奴太子,實力最強,但是和匈奴單于主力兵團相比還是有些差距的。 衛青有機會全殲匈奴主力, 但是追單于去了 沒有全殲敵軍 讓匈奴保留了有生力量。霍去病面對匈奴單于會不會更好?
  • 衛青到底有多厲害,一生沒有敗績,差點把匈奴趕到北極去了
    劉邦建立西漢之後,有一個很大的敵人就是北方蒙古草原的匈奴。劉邦曾經率兵親自攻打過匈奴,結果被匈奴人圍在了白登山。如果不是陳登的話,劉邦就無法安全撤回了。之後的西漢皇帝對匈奴一直採取和親的政策,畢竟西漢剛建國,百廢待興,國力不允許攻打匈奴。到了漢武帝時期,西漢已經休養生息幾十年了,拉開了反擊匈奴的大旗。
  • 匈奴來襲,戰士快餓死,霍去病:丟掉皇帝賜我的肉!殲敵數萬!
    霍去病酒泉雕像 然而在筆者看來,司馬遷對霍去病的描述,或許有他的主觀偏見。在史書的撰寫中,他一直對衛青、霍去病這對甥舅有偏見,而對與衛霍二人有矛盾的李廣、李敢、李陵這三代名將充滿了同情。因此在描寫霍去病時,司馬遷有意對他的行為進行了曲解。 實際上,霍去病絕非那種只知享受,不懂同甘共苦的膏肓子弟。公元前121年,19歲的霍去病獨自率兵進攻河西,發動了著名的河西之戰。他一路橫衝猛打,一直打到今天酒泉附近。
  • 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霍去病少年成名,初戰封侯。八百輕騎,擊匈奴於漠南,斬捕首虜,功冠全軍,兩次建功,獲封冠軍侯。此戰過後少年郎終將嶄露頭角,鋒芒畢露,如利劍出鞘一發不可收拾。 元狩二年,霍去病任命為驃騎將軍,率一萬驃騎過長安,越邊關,出隴西,轉戰河西五國,與單于的兒子交戰。再越過焉支山,徵程千裡,於皋蘭山下重創匈奴。
  • 霍去病戰馬凱旋路上累倒,神奇傳說成就了馬踏匈奴的石刻經典
    傳說,霍去病奉命攻打匈奴,臨行之際,漢武帝賜給他一匹雄峻的戰馬。這匹戰馬跟隨霍去病出生入死、血戰沙場,歷時三年,在凱旋班師的路上,這匹勇猛的戰馬卻因過於勞累,倒在地上。霍去病淚流滿面,捧著馬頭,冀望能夠發生奇蹟。
  • 歷史上的戰爭:漢匈河西之戰,霍去病,匈奴人的噩夢
    漢武帝的布局從地理格局上看,匈奴佔據整個北方草原,遼西亦有匈奴人的存在,但遼西還只是皮癬之疾,未對漢帝國造成太大的危害,況且匈奴人在遼西數量並不多,攻匈奴於遼西, 顯然並不划算。匈奴人並非像漢朝那樣中央集權,而是由眾多部落組成。
  • 劉徹賞了幾十車好肉,為何霍去病始終不分給將士,無非有幾點原因
    在最為經典的漠北之戰中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捷,於是才會有封狼居胥的故事,由此成就了他的威名,於是他的官位升到了大司馬兼驃騎大將軍,擁有了冠軍侯的封號,在西漢所有百姓眼中就是一位大英雄,在匈奴人心目中就如同一個妖怪,在華夏歷史上也是一位頂尖的戰神。
  • 名將們都想取得霍去病的成就,但無人敢模仿他的戰法
    然而,這位鮮衣怒馬的少年,為什麼能掐住匈奴人的死穴,又為什麼能完美解決遊牧民族游離不定的問題呢?其實,北方少數民族並不比中原民族體格更強,也許,我說的是也許在身高體重方面有優勢,但絕對起不了決定作用。而且,漢族人的冶煉技術高超得多,武器更為先進,戰術戰法更是純熟。最大的劣勢,恐怕就是機動性的問題。遊牧民族騎上戰馬,在冷兵器時代自然佔盡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