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刷知乎,畫小可刷到了一則令人痛心的熱搜。
15歲男孩遭受校園欺凌致耳膜穿孔!涉事6人被開除。
多名學生家長反映他們的孩子在該校入讀期間也有同樣的遭遇。
又是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一直是個難題,屢禁不止!
2020暑假開學以來曝光的部分校園欺凌事件:
9月3日,成都一中學女生被口罩蒙眼打耳光;9月12日,廣東湛江吳川市發生一起未成年女生被多人毆打事件;10月5日,媒體報導江西一初二女生近期在教室遭到同學欺凌;......
這些僅僅是冰山一角,還有很多很多,是我們所不了解的。
01
這讓畫小可想到了去年熱映的電影《少年的你》。
這是一部寫實的電影,血淋淋且毫不掩飾,很好的反映了校園暴力事件。
在一向評分嚴苛的豆瓣上,有破百萬的評價,評分也高達8.3。
電影的故事線是由高三年級的胡小蝶「跳樓事件」而展開的。
胡小蝶如同她的名字一般,不堪忍受校園欺凌,縱身一躍,化成蝴蝶飛走了。
而跟胡小蝶關係比較密切的陳念則變成了下一個「胡小蝶」:
被孤立、被傳話、被扇耳光、被踢倒在地、被推下樓梯、被用球砸、被圍毆、被剪頭髮撕衣服、被圍攻拍照......
但還好的是,有一個別人口中的「壞」小孩——小北,看到被欺負的陳念,勇敢的站出來了。
每天默默地接送陳念上下學,保護她不受同學的欺負。
這部電影給畫小可最大的感想是:
誰都有可能掉入黑暗的沼澤中,但如果這時候有人能拉一把,那就不至於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甚至可以鼓起勇氣,勇敢的掙脫沼澤,重獲新生。
正如同《少年的你》電影結尾一樣:
4年之後的2015年,陳念已經成為一名英語老師,她和一位學生走在馬路上,小北跟在後面。
雖然陳念經歷過校園欺凌,但她還有那顆愛心,她想要保護下一代未來的少年。
02
也許看到這裡,你會覺得校園欺凌離我們很遠。
可能是由於新聞和電影中的毆打、拍裸照、剃頭等情況,你並沒有切身經歷過。
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校園欺凌最常見的形式是孤立!
有研究人員指出,一般校園欺凌分成三大類:身體暴力、言語暴力、冷漠排斥。
身體暴力是肉體上的傷害,言語暴力是精神層面,包括排斥、侮辱、起外號等。
可最常見的,是冷漠排斥,也是對人們影響最深刻,最容易讓人崩潰的孤立!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學生時代,是不是總有那麼一兩個人是被大家孤立的對象?
或許因為他(她)的性格內向,不太愛說話、又或許因為他(她)外貌有缺陷,甚至只是單純的看他(她)不順眼......
然後大家都不和他(她)玩,而你,也許跟從了大眾,選擇遠離他(她)......
這就是孤立!
儘管不是肉體上的折磨,但是精神層面的壓迫更可怕。
沒有血腥的事件,也能毀了某個人的青春時代!
03
那我們能做什麼才能避免校園欺凌的發生呢?
我們要做的,其實很簡單,就是要讓所有被欺凌的孩子知道:
你不是孤單一個人。
如果被欺負了,不要害怕,說出來,別沉默。
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作為長輩,一定要多學習防治欺凌的方法,讓我們的孩子不受傷害!
畫小可向各位老師和家長推薦「遇到霸凌,四步教你擺脫困境」的視頻。
提前給孩子「打預防針」,讓孩子了解並掌握防範方法。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或者沒有wifi可以看看文字版:
▼
「遇到霸凌,四步教你擺脫困境」
第一步:這並不是你的錯
這並不是你的錯,關於惡霸們欺負人存在著非常多的理由,但這裡面和你的關係非常小,和施暴者自身的關係很大,所以不要用霸凌者的角度來看待自己,你看到的並不準確。
可以嘗試著寫出能讓你脫穎而出的良好品質:例如英語好、是一名優秀的長號演奏者等等,並記住這張表。
第二步:建立起你的軍隊
將自己融入到那些關心你、真心讚揚著你的人中間去。
當你有了後援,就能避免遇到很多不好的事情。如果發現找人很困難,嘗試去找一些有相同興趣的人,找找你學校的社團或者當地社區等等。
第三步:徹底無視霸凌者
有時所有的欺凌者都想得到一個反饋,如果得不到反饋,會覺得無趣便走開了。
同時儘量和別人結伴同行,不要獨自一人,和朋友挨近一點。
如果發現不得不單獨和變態共處一室,就趕緊逃跑。
第四步:尋找幫助
找到信任的人,說出你的經歷,比如老師、父母,甚至是朋友。
告訴他們你發生了什麼,總有人願意盡其所能來幫助你。
最後,畫小可希望大家能勇敢的站出來,對校園欺凌說不!
或者看到這種情況的發生,在保障自身安全為前提,及時伸出自己的援手。
只要絕大多數人可以守住底線,這種暴力現象就會慢慢消失。
願每一個孩子都遠離校園欺凌,平安幸福地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