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男孩遭受校園欺凌致耳膜穿孔,暴力從未停止!

2020-12-15 畫小可之旅

這幾天刷知乎,畫小可刷到了一則令人痛心的熱搜。

15歲男孩遭受校園欺凌致耳膜穿孔!涉事6人被開除。

多名學生家長反映他們的孩子在該校入讀期間也有同樣的遭遇。

又是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一直是個難題,屢禁不止!

2020暑假開學以來曝光的部分校園欺凌事件:

9月3日,成都一中學女生被口罩蒙眼打耳光;9月12日,廣東湛江吳川市發生一起未成年女生被多人毆打事件;10月5日,媒體報導江西一初二女生近期在教室遭到同學欺凌;......

這些僅僅是冰山一角,還有很多很多,是我們所不了解的。

01

這讓畫小可想到了去年熱映的電影《少年的你》。

這是一部寫實的電影,血淋淋且毫不掩飾,很好的反映了校園暴力事件。

在一向評分嚴苛的豆瓣上,有破百萬的評價,評分也高達8.3。

電影的故事線是由高三年級的胡小蝶「跳樓事件」而展開的。

胡小蝶如同她的名字一般,不堪忍受校園欺凌,縱身一躍,化成蝴蝶飛走了。

而跟胡小蝶關係比較密切的陳念則變成了下一個「胡小蝶」:

被孤立、被傳話、被扇耳光、被踢倒在地、被推下樓梯、被用球砸、被圍毆、被剪頭髮撕衣服、被圍攻拍照......

但還好的是,有一個別人口中的「壞」小孩——小北,看到被欺負的陳念,勇敢的站出來了。

每天默默地接送陳念上下學,保護她不受同學的欺負。

這部電影給畫小可最大的感想是:

誰都有可能掉入黑暗的沼澤中,但如果這時候有人能拉一把,那就不至於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甚至可以鼓起勇氣,勇敢的掙脫沼澤,重獲新生。

正如同《少年的你》電影結尾一樣:

4年之後的2015年,陳念已經成為一名英語老師,她和一位學生走在馬路上,小北跟在後面。

雖然陳念經歷過校園欺凌,但她還有那顆愛心,她想要保護下一代未來的少年。

02

也許看到這裡,你會覺得校園欺凌離我們很遠。

可能是由於新聞和電影中的毆打、拍裸照、剃頭等情況,你並沒有切身經歷過。

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校園欺凌最常見的形式是孤立!

有研究人員指出,一般校園欺凌分成三大類:身體暴力、言語暴力、冷漠排斥。

身體暴力是肉體上的傷害,言語暴力是精神層面,包括排斥、侮辱、起外號等。

可最常見的,是冷漠排斥,也是對人們影響最深刻,最容易讓人崩潰的孤立!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學生時代,是不是總有那麼一兩個人是被大家孤立的對象?

或許因為他(她)的性格內向,不太愛說話、又或許因為他(她)外貌有缺陷,甚至只是單純的看他(她)不順眼......

然後大家都不和他(她)玩,而你,也許跟從了大眾,選擇遠離他(她)......

這就是孤立!

儘管不是肉體上的折磨,但是精神層面的壓迫更可怕。

沒有血腥的事件,也能毀了某個人的青春時代!

03

那我們能做什麼才能避免校園欺凌的發生呢?

我們要做的,其實很簡單,就是要讓所有被欺凌的孩子知道:

你不是孤單一個人。

如果被欺負了,不要害怕,說出來,別沉默。

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作為長輩,一定要多學習防治欺凌的方法,讓我們的孩子不受傷害!

畫小可向各位老師和家長推薦「遇到霸凌,四步教你擺脫困境」的視頻。

提前給孩子「打預防針」,讓孩子了解並掌握防範方法。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或者沒有wifi可以看看文字版:

「遇到霸凌,四步教你擺脫困境」

第一步:這並不是你的錯

這並不是你的錯,關於惡霸們欺負人存在著非常多的理由,但這裡面和你的關係非常小,和施暴者自身的關係很大,所以不要用霸凌者的角度來看待自己,你看到的並不準確。

可以嘗試著寫出能讓你脫穎而出的良好品質例如英語好、是一名優秀的長號演奏者等等,並記住這張表。

第二步:建立起你的軍隊

將自己融入到那些關心你、真心讚揚著你的人中間去。

當你有了後援,就能避免遇到很多不好的事情。如果發現找人很困難,嘗試去找一些有相同興趣的人,找找你學校的社團或者當地社區等等。

第三步:徹底無視霸凌者

有時所有的欺凌者都想得到一個反饋,如果得不到反饋,會覺得無趣便走開了。

同時儘量和別人結伴同行,不要獨自一人,和朋友挨近一點。

如果發現不得不單獨和變態共處一室,就趕緊逃跑。

第四步:尋找幫助

找到信任的人,說出你的經歷,比如老師、父母,甚至是朋友。

告訴他們你發生了什麼,總有人願意盡其所能來幫助你。

最後,畫小可希望大家能勇敢的站出來,對校園欺凌說不!

或者看到這種情況的發生,在保障自身安全為前提,及時伸出自己的援手。

只要絕大多數人可以守住底線,這種暴力現象就會慢慢消失。

願每一個孩子都遠離校園欺凌,平安幸福地長大~

相關焦點

  • 15歲男生遭校園欺凌致耳膜穿孔,9名涉事學生6人被開除
    日前,江蘇常州一名家長反映自己在蘇州中加楓華國際學校讀書的兒子遭到多名學生毆打恐嚇,經醫生檢查自己兒子的左耳出現耳膜穿孔,並患上創傷性應急精神障礙。隨後,多名學生家長反映他們的孩子在校期間遭遇過同樣的欺凌行為。
  • 13歲男孩遭同校學生圍毆,疑未交「保護費」,校園暴力何時了?
    13歲男孩遭同校學生圍毆,疑未交「保護費」,校園暴力何時了?父母應教會孩子如何面對校園暴力12月13日,一段「江蘇淮安13歲男孩遭同校學生」在網絡上瘋狂傳播,在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男孩遭多人圍毆,在這期間,施暴者對其瘋狂抽臉,用腳猛踹,從視頻中都能夠聽抽臉的聲音;在此期間,一名男孩曾跳起猛踩他的腹部,致其痛苦慘叫,畫面揪心!
  • 孩子間「小打小鬧」越界成為「校園欺凌」,家長該如何預防?
    ()這件觸目驚心的校園欺凌事件也引發了家長們的思考,甚至有些家長更是憂心忡忡,生怕自己的孩子遭受校園欺凌。確實,最近幾年,類似性質惡劣的校園欺凌案例頻發。例如,2019年典型的校園欺凌案例: 雲南省電子信息高級技工學校一女生被6名女同學又踢又打,女生被打暈後,欺凌者用冷水把女生潑醒,讓女生給她們磕響頭,最終女生被毆打致左耳鼓膜穿孔!
  • 打擊校園暴力和網絡欺凌人人有責
    據聯合國網站,今年的11月5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為首個反對校園暴力和欺凌包括網絡欺凌國際日。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發表致辭,希望這個國際日成為在世界範圍提高對校園暴力和欺凌問題認識的重大契機,讓人們認識到這一危害的規模以及儘快得到終止的必要性。
  • 京法巡迴講堂|致青春:破解校園欺凌之殤
    校園欺凌=拳打腳踢嗎? 少年的你 是否曾經歷過校園欺凌? 若遇到校園欺凌 你選擇視而不見 還是保護自己?
  • 普法這件事兒它也來參與啦〜《對校園欺凌say「no」》!
    牢記「NOT」原則"N"指的是"not",任何一個人遭受"校園暴力"或者身邊有同學遭受了"校園暴力",我們都不能選擇沉默,要勇敢地面對,因為你一次次地退讓,會讓他一次次地傷害你。"O"指的是"off",也就是離開。在遭受"校園暴力",而身邊沒有朋友時,儘量不要給他們傷害你的機會,迅速離開。
  • 女生遭遇校園暴力被欺凌,家長應該教育孩子勇於反抗
    #校園暴力不是個新話題,但讓人們始料未及的是,最近曝光的校園暴力事件裡,主角清一色都是女生。面對欺凌,為何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但更重要的是被欺負的女生的反應,她在對方的暴力行為之下,完全沒有反抗的意識。全程唯唯諾諾任由對方施暴,甚至還跟黑衣女子道歉,自己一臉的麻木和無所謂,似乎已經被長久施暴,讓人看了又心疼又著急。
  • 15歲男孩遭同學圍毆致死:霸凌者的背後,都有一個「殘酷」家庭
    15歲男孩小盛怎麼也想不到,「見義勇為」會招來殺身之禍。他的學弟遭受暴力威脅,小盛好心勸阻無效,為了保護學弟,就將消息擴散出去。同班同學小範威脅他:「給你機會叫人,不叫人,就等著被我打死。」小盛說:「我不叫人。」
  • 致命的欺凌:15歲少年之死
    至今,袁夏仍然想不明白,為何弟弟袁天成為了被校園欺凌的對象。正如東野圭吾在《惡意》中有這樣一句話:「就好像某天突然被貼上惡魔的符咒一樣,校園暴力事件就這麼開始了。」「對不起,您所撥打的電話無人接聽。」(弟弟出事後,袁夏將社交帳號的籤名改成「全家身體健康」)「15歲男孩之死」11月13日,陝西省興平市阜寨鎮張耳村。11天前,袁天的屍體就是在這裡的一處農田裡挖出的。1.5米的深坑,警方挖出時,袁天已沒有了生命體徵。
  • 預防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
    陽光自護 預防校園欺凌 為積極響應2020中央專項「陽光自護」困境青少年安全教育服務項目精神及進一步做實做細校園安全教育工作,全面保障學生身心健康,防範杜絕校園欺凌暴力事件發生,構建平安和諧校園,2020年11月23日上午,牛家口小學特邀請晉源區人社檢察院第二檢察部副主任王採平同志和高美娜同志為該校全體師生帶來了一場
  • 《蚯蚓》:什麼樣的孩子容易遭受校園暴力?作為家長該怎麼做?
    《蚯蚓》,一部韓國校園欺凌電影。豆瓣評分7.2。 子若從小就練過聲樂,在一次音樂課上表現非凡,以惠善為首的女同學們嫉恨她,合起夥來欺凌她。雖然子若堅強反抗了校園暴力,但最後還是因為受不了而自殺。父親偶然發現了事情的真相,在向社會各界尋求幫助無果後,他決定用自己的方式懲治這些人渣。
  • 不讓青春毀於欺凌:福建14歲少女遭校園欺凌,一人打30個巴掌
    近日福建南平邵武發生一起校園霸凌,南平邵武的邱女士沒有想到她14歲的女兒居然就在學校附近被幾個年紀相仿的學生暴打。邱女士說:視頻裡被打的女孩就是自己14歲的女兒小丹。這次被打時間8月13號6天後的8月19號,小丹再次遭到了更多人更嚴重的毆打,小丹一次都沒有還手。
  • 動漫看世界:校園欺凌
    在這裡我就簡單的說一下一部有關校園欺凌的動漫《聲之形》因為剪輯的原因可能不會有那麼的刻骨銘心,但是你所述說的故事或者說是事件足夠引起人們的重視。這裡就可以看出校園欺凌的存在跟多是一種對弱者的的欺負,當一個比你弱小或者犯錯誤後,一個人也許會去幫忙,兩個人就會旁觀,三個人或者三個人以上就會笑話「你看那個人好傻哦。」小孩子更是如此,優秀的小孩子總是稀少的,打打鬧鬧才是常態,校園欺凌則是一群小孩子對一個孩子的壓榨,他們欺負那些單親的,殘疾的孩子獲得快樂。在《聲之形》中男主也因為一些事情發現了自己的不對,最後也像硝子道歉。
  • 城市與社會|解決校園欺凌應重視同伴教育的作用
    在中國,校園欺凌事件並不少見,僅在近期就有不少惡性事件發生:11月,廣西一位初中女生25秒內被多人輪流掌摑的視頻登上新聞;同月,陝西鹹陽一名15歲男生遭6人毆打致死後被埋入土坑;10月,廣西柳州一位小學生遭同學踢踹並被在衣兜裡塞鞭炮……根據中國公安部刑偵局統計,校園霸凌與兒童性侵和網絡侵害並列成為三大最常見的兒童侵害類型。
  • 控制不是愛,家長錯誤的溝通方式=增加孩子遭受校園欺凌的概率
    導讀:提起校園欺凌,相信所有家長都深惡痛絕,對施暴者"恨之入骨"!自己的孩子,那是心頭肉,外人欺負他,真是心疼。我們在譴責施暴者的同時,是否考慮過:為何我的孩子沒有反抗?為何會是我的孩子,而不是其他人?本文,從親子溝通方式視角,解讀孩子遭受欺凌的心理因素。
  • 7歲女孩眼裡被強塞紙片,校園欺凌不是鬧著玩,惡童真要治療
    校園欺凌正日趨低齡化,只要孩子犯了錯誤,大部分家長都會隨口說:孩子還小,長大了就知道了。請各位孩子的家長引起重視,孩子小的時候不好好教育,長大後悔莫及! 孩子不要因為他們小,沒有自我保護能力,而不好好教育。
  • 《魔女嘉莉》|校園欺凌的另類書寫
    影片《魔女嘉莉》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以恐怖片的手法講述了校園欺凌,極強的視覺衝擊了加之戲劇化的情節轉變,都使得《魔女嘉莉》呈現出一種特有的影片氣質。與觀眾所熟知的校園青春類影片相同,《魔女嘉莉》也將故事背景設置於高中校園,為了凸顯其另類的影像特質符合恐怖片的風格定位,影片從開始便將觀眾帶入一個極為壓抑的影像氛圍。
  • 女生遭欺凌68秒被打超40次,校園霸凌行為應當承擔何種法律責任?
    在11月20日晚,一個「女孩當街遭欺凌」的視頻在網絡上熱傳,此事件引來不少批評的聲音,校園霸凌這個話題再次為人們所討論。這段視頻事發地於南寧市上林縣,當地相關部門隨後展開了調查處置工作。視頻中遭受欺凌的女子並沒有做出反抗,在她被人抓頭髮,用力掌摑的時候,也只是略微遮擋或者悶聲啜泣。據知情人士透露,當事人均為當地某校的在讀學生,欺凌那名女子是因為個人恩怨。當日上林縣公安局發布通報稱,公安機關現已確定該視頻中涉及的人員情況。
  • 校園霸凌欺凌事件,究竟有多可怕?我們是時候向校園暴力說不了!
    最近幾年間,校園欺凌霸凌事件層出不窮,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我們不禁要問,什麼時候書聲琅琅的校園,變成了劊子手隨便屠宰的地獄,本該是享受青春靚麗年華的少男少女,卻一不小心步入社會的深淵,走上了校園暴力的不歸路。
  • 校園欺凌的相關責任由誰來負?法律這樣規定
    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來講,最擔心的莫非孩子在學校被欺凌,擔心孩子受傷。以往被爆出來的校園欺凌的事件也並不少,甚至有的造成了孩子死亡的嚴重後果,但有時候可能因為施暴者是未成年人,無法進行刑事處罰。那麼,校園欺凌的相關責任由誰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