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果果Game
編者語
1983年7月,任天堂製作出了一款遊戲主機,命名為「Family Computer」,簡稱FC,寓意著這是全家一起玩的一款遊戲機。又因為這臺主機是紅白配色,因為在國內也被人稱為「紅白機」。實際上「紅白機」在國內並未發售,因為我們有著《遊戲機禁令》。後來我們看到的FC卡帶,以及遊戲主機基本都是盜版的。
在那個時代,任天堂的「紅白機」價格相當昂貴,再加上本來正版貨就難買,因此在90年代初國內廠商就發現了商機,開始打起了盜版紅白機的主意。當然了一些小公司也開始仿造「紅白機」,打算研發出國內的原創主機,其中就有我們熟悉的「小霸王」。
因為國內落後的市場環境,成就了「小霸王」的偉業。1994年「小霸王」推出的新款學習機在未來幾年中銷售了2000多萬套,再後來「小霸王」直接影響了國內玩家對遊戲機的認知。沒有多玩家知道任天堂的「紅白機」是什麼,但是說起「小霸王」覺得熟悉得不得了,而這些仿製對象的「紅白機」使用的卡帶就是黃卡。
為什麼國內玩家當時的FC卡帶都是黃色的呢?現在我們才知道原來這就是盜版特有的顏色。首先我們來談談為何有盜版的FC卡帶出現,和正版的任天堂紅白機一樣,正版的FC卡太貴了。一盤日本生產的卡帶,成本50RMB,但是售價會被抬高到300—400RMB之間,在90年代初期這種價格很難讓人接受,誰願意花費這麼大的價錢給自家的小孩買天價FC卡帶?
「買得起紅白機,卻買不起卡帶」,這是當時最普遍的現象。於是就催生了製作盜版FC卡帶的產業。當時廠商們花費20RMB左右的價格買入臺灣的空白卡帶,然後帶回國內利用技術複製出正版FC卡帶的內容,這樣盜版的FC卡帶(黃卡)的售價就控制在100RMB以下。此外廠商們還製作出了「多合一」的FC(黃卡)卡帶,花更少的錢玩更多的紅白機遊戲,大家都開心。
此後黃卡就在國內流行了起來,而臺灣盜版卡帶以藍、綠、紅為主。至於為什麼要把卡帶設計成黃色有一種說法,在當時廠商也愛偷工減料、降低成本,而恰恰在常規的塑料中黃色是最便宜的,所以廠商出售的FC卡帶統一為黃卡。還有一種說法更有趣了,因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此,從古至今人們都喜歡金黃色,想想現在蘋果的「土豪金」,確實也是這個理。當然具體原因是什麼現在也不重要了,反正在那個年代玩家們對紅白機的認知就是卡帶一定是黃卡,即使把外面的黃殼子拆掉,一樣不影響我們遊戲的運作,甚至遊戲畫面出現馬賽克時,拔出卡帶用口水舔舔就好了……
對於國內的紅白機玩家來說,《超級馬裡奧兄弟》、《坦克大戰》、《魂鬥羅》等都是當時玩紅白機最重要的回憶!那麼小主們還記得小時候買一張黃卡需要多少錢嗎?歡迎大家積極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