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夏Wayne@bigfun社區
相信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前,或在QQ群裡,或在論壇當中,你曾經看到過SCP基金會的大名。
或許你也曾和我一樣,有過這樣的疑問:你們說的這個美人魚基金會,他能賺錢麼?
不久前,在經歷了長達一年的等待之後,由Remedy開發的第三人稱動作冒險遊戲《控制(Control)》,終於正式登陸Steam。玩家將要扮演女探員傑西·法登,調查發生在美國聯邦控制局(Federal Bureau of Control)當中的一系列靈異事件,而畢方也在不久前帶來了遊戲的贈送活動。
然而,今天我想要將要講述的並不是完全遊戲,而是《控制》的靈感來源——SCP基金會(Special Containment Procedures Foundation,也即遊戲中的控制組),這是現實中一個以超自然現象、物品、生物為主題的同人接力寫作網站,同時也是小說世界中保護人類社會的神秘組織。
從2007年誕生至今,SCP基金會憑藉自己的獨特架構魅力,迅速在海內外網絡中風靡,成為網際網路時代的重要文化符號。
什麼是SCP?
今天,但我們走進SCP基金會的網站,首先可以在這裡閱讀到有關這個神秘組織,對於自己的介紹:
「人類到如今已經繁衍了250000年,只有最近的4000年是有意義的。
所以,我們在將近250000年中在幹嘛?我們躲在山洞中,圍坐在小小的篝火邊,畏懼那些我們不懂得的事物——那些關於太陽如何升起的解釋,那些人頭鳥身的怪物,那些有生命的石頭。所以我們稱他們為「神」和「惡魔」,並向他們祈求寬恕和祈禱拯救。
之後,他們的數量在減少,我們的數量在增加。當我們恐懼的事物越來越少,我們開始更理智的看待這個世界。然而,不能解釋的事物並沒有消失,好像宇宙故意要表現出荒謬與不可思議一樣。
人類不能再生活在恐懼中。沒有東西能保護我們,我們必須保護我們自己。
當其他人在陽光下生活時,我們必須在陰影中和它們戰鬥,並防止它們暴露在大眾眼中,這樣其他人才能生活在一個理智的,普通的世界中。
我們控制,我們收容,我們保護。」
看,短短330個字而已,卻比較清晰地位讀者們詮釋了,小說中SCP基金會建立的意義和作用,以及這個虛構宇宙的世界觀。在小說中,這個世界充滿了敵意和危險,也由於各種異常的存在,人類社會時刻遭受嚴重的威脅。也因此,成立SCP基金會的主要任務,便是收容(Secure)、控制(Contain)和保護(Protect)異常。
通過收容,防止異常的影響或效應散播,通過遷移、掩飾、拆除它們或是通過抑制或阻止公眾傳播它們的知識的方式進行。
通過控制,防止異常落入平民或恐怖組織手中,透過廣泛觀察及監測並採取行動儘早攔截它們。
通過保護,確保人類免受異常的影響並保護異常本身,直至它們被完全理解以及出現特性及行為上制定的新科學定理為止。
經過無數寫手近10多年的悉心維護,如今SCP組織的世界觀架構也逐漸日趨完善,從員工到部門再到專屬設施,乃至異常的風險等級和處理預案都可以找到——以至於曾經鬧出過這樣的笑話,不知情的圍觀群眾偶然讀到了小說中的SCP手冊,結果由於文筆和描寫太過真實,以至於竟誤以為這個組織和各種異常是真實存在的,足可見這個同人系列的成功。
夢,誕生的地方
2007年的夏天,一篇名為《scp-173「The Statue」》的紀實體恐怖小說,出現在美國的4chan論壇上。作者用臨床研究式的寫作方式,非常細緻的描繪了一個由混凝土構成的雕像,會趁受害人不備扭斷其脖子,直至被一個神秘組織收容到封閉房間,且每次至少有3名工作人員同時進入,並緊盯著這個怪物不能眨眼。
這就是Scp-173(雕像-最初之作,The Sculpture-The Original)小說,是SCP基金會最經典,也是最早創作出的條目。在SCP-173誕生之後,一大批模仿小說也隨之誕生,共同構築了今天SCP基金會這座創作殿堂。不過這個時候,很多作品並沒有嚴格參考SCP-173的寫作風格,因而導致質量良莠不齊。
毫無疑問,現有的發展模式,已經無法繼續滿足未來SCP系列的創作需求。因為隨著不遵守規則的作品越來越多,表面繁榮的背後,卻是SCP-173吸引讀者的特色和亮點,可能會被後來者破壞、遺忘、拋棄,並最終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噁心循環。
於是就在一年以後,一位名為「FritzWillie」的小說作者,在Wikidot創建了SCP基金會的首頁——而這個官方網站也一直沿用到了今天。雖然FritzWillie後來因為健康原因退出了網站運營,但繼任者依然保留了他為SCP基金會撰寫的簡介,也即前文所提到的那一段。
不過,真正讓SCP基金會系列名聲大噪的,還是Gears、Bright、Kondraki和Clef這四人接手網站之後。上任後不久,四人就在Clef的領導下撰寫了以「天啟四博士」和「scp-239-B」為主角的小說,前者賦予了他們在作品中僅次於「O5議會」的權利,而後者則是擁有在無意識狀態下扭曲現實的超能力者。
在這部同人小說中,被異常影響的Clef想要殺死救了一隻貓的「scp-239-B」,而其餘三人則試圖拯救後者。於是乎,四人因此分成兩大陣營開片,但所謂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大批的SCP收容異常被毀滅。於是乎,借著這股東風,「天啟四博士」順勢刪掉一大批質量拙劣的作品,並根據規則制定了嚴格的創作手冊,確保未來的新作品不會偏離SCP-173的風格和特色。
當然了,管理員也並沒有一次性趕盡殺絕,依然有J系列等風格迥異的同人作品,可以按照要求歸納到SCP基金會當中。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們,也可以去看看這些獨居特色的SCP系列作品。
人類的讚歌,就是勇氣的讚歌
嚴格來說,SCP基金會小說和克蘇魯神話在某種程度上,因為都存著大量不可名狀的異常而非常相似。
但區別就在於,克蘇魯神話認為人類在「神」的眼裡連螻蟻都不如,可以被肆意的玩弄甚至是毀滅,這個世界是沒有救的;而相比之下,SCP基金會的作者們卻普遍認為,即便面對眾多的未知和恐懼,人類卻可以憑藉勇氣和科學完成自救。
用古人的話說就是,「朝聞道,夕死可矣」。
SCP基金會小說中的很多員工,就像是一群願意為真理而時刻赴死的戰士,雖然前方的異常可能存在著科學無法分析的危險,卻他們卻依然可以為了人類的未來而前赴後繼,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阻擋這個世界最恐怖也是最陰暗的存在。
而這種人性的光輝,時刻閃耀在SCP基金會的日常工作當中,也因此我極度厭惡「我們收容,我們控制,我們失效,我們跑路,我們核爆」這種所謂的段子。
這裡我想舉一個例子,收容在Site-CN-21第31號標準人型收容室的SCP-CN-742。這個玩具娃娃會在宿主難以覺察的狀態下對其造成影響,由於有著極高的隱蔽性,導致初級研究員Noname未能注意其危害。
家境貧寒的Noname也許是為了拿到更高的薪水,才沒有第一時間上報這個本應是Keter級的異常。不過很顯然,雖然一度有機會逃脫,但為了確保SCP-CN-742不會有機會危害社會,Noname收容它是自己的生命為代價,
這裡引用一段Noname留下的絕筆:
沒錯,當你們看到這篇文檔的時候我已經死了。
從那開始呢,胳膊還是頭?
最起碼死了有五分鐘了。
可是現在,我正和一個我的新娃娃在一起,一個無聊的傢伙。
你們不要來回收我的屍體,把它永遠鎖死在這。
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地下的小黑屋了。
只要沒有宿主,它就哪都去不了。
唉,我玩膩了呢,把它拆了吧。
我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代價。
這裡好黑啊,啥都沒有,好孤獨。
最後我只想說雖然我違反了基金會的章程,但我還是希望我的家人可以得到應得的賠償,算是對我補救行為的獎勵吧。
真的好孤獨。
求你們了。
我的下一個娃娃啊,什麼時候才
哦,對了,告訴Dr.White,他給我的小黃書被我藏在了……
包括Noname在內的諸多員工,無愧於SCP基金會的格言「收容,控制,保護」。在成為員工之前,他們都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也許平時和你我一樣,喜歡看書、玩遊戲,渴望與自己青睞的異性交往,但在關鍵時刻卻能頂在第一線,用生命捍衛人類世界的安寧和穩定。
我想,對人類勇氣和科學精神的謳歌,無疑是SCP基金會系列小說創作的核心價值。這不禁讓我聯想到劇情跌宕起伏的2020年,在見證了太多無畏爭吵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無數勇敢的人,為了保護更多人的平安選擇逆行。
再往前追溯,這個國家乃至世界每每到了關鍵時刻,總有一批充滿勇氣的人像SCP基金會員工那樣挺身而出。也許,這大概就是人類僅僅花了數萬年時間,就得以成為這顆星球上最偉大生物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