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日本這個民族,估計全世界很多人都會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但是實實在在的一點,那就是歷史不會說謊,日本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且在戰爭中日本軍隊暴行無數,尤其是給中國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災難,無論何時我們都難以忘記這段國恥,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不可能淡忘這段歷史,所以日本是一個什麼樣的民族,這一點我還是相信大家仁者見仁。
在二戰的投降書中,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原因主要有三個,這三個原因也得到了日本大多數民眾的認可,這三點分別是保民、保國、保發展,至少對於日本人來說,他們始終堅信,只要投降,那麼一切都還可以從頭再來。但是這個想法卻在兩顆原子彈的蘑菇雲中煙消雲散,可能那個時候的日本人還沒有想到,世界上竟然會有如此可怕的武器,所以好戰的日本人真的是服氣了。請記住,日本民族的眼中並沒有憐憫,他們眼中只有服氣和屈服,所以日本人屈服於美國人強大的武力威懾,一時間美國在日本的眼中那也是成為了神一樣的存在。
日本戰敗後,美國遠東軍司令、美國駐日本佔領軍司令麥克阿瑟開始對日本進行了長達七年時間的改造,對於日本人來說,麥克阿瑟的七年那真的是與眾不同的七年,他將美國的民主思想帶去了日本,讓每一位日本民眾都感受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人權和自由。
麥克阿瑟曾經這樣評論道日本,他說日本的精神年齡只有12歲,很多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是麥克阿瑟也並沒有進行解釋,他只是默默地在改造這個國家。在政治上,他進行了「天皇平民化」,曾經天皇在日本人的心目中那是當之無愧的神,但是如今天皇也走下了神壇成為了普普通通的人。此外,在教育方面,麥克阿瑟剔除了其中含有軍國主義色彩的教育內容,讓軍國主義的思想不會在孩子的心目中紮根。
在改編後的憲法中,強調了人權的重要性,並且強調人人平等、議會成為國家最高的權力機關,日本政府必須由選民選出,並且要對選民負責,還有一些其他的民主政策,這都對日本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系列的改革下來,整個日本改變了風貌,曾經那個不可一世的軍國主義國家變成了謙遜有禮的國家,百姓生活也變得更加和諧。
1951年4月12日,麥克阿瑟即將要離開日本,而此時的麥克阿瑟也被正式免職,對於這樣的一個特殊身份,日本人理論上應該仇恨,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場景出現了,當麥克阿瑟的車輛駛向機場的時候,竟然有25萬日本人站在原地流著眼淚送這樣一位特殊人物,他們戀戀不捨,他們有話想說,而在麥克阿瑟離開後,日本首相吉田茂說過這樣一句話:「把我國從投降後混亂凋敝的境地中拯救了出來;是他,使民主在我國社會的各個方面牢牢紮根。」
沒有麥克阿瑟的改革不知道現在的日本會如何,無論怎麼說,日本是一個聰明的民族,他們無論在何時都能跟得上世界的腳步,雖然軍國主義一直根深蒂固,但是如今在世界和平的主旋律下,日本的表現也是相當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