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亞馬遜Prime Day,你,爆單了嘛?
每次旺季到來,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特別近幾年,隨著跨境電商行業競爭的白熱化,除了產品之外,運營策略、營銷渠道、流量等都已成為"兵家必爭和較量的利器"。
「流量貴、拉新難」本身就是賣家在日常運營過程繞不開的一個話題,那在旺季促銷期間,隨著活動力度加大,流量的競爭勢必也會更加激烈。事實上,對於大多數亞馬遜賣家來說,站內引流和CPC廣告依舊是首選,但是結合消費者漏鬥模型,我們可以發現,這部分流量實際是沉澱在漏鬥底部的,無法帶來店鋪自然流量的持續增長,沒有新流量的注入,也就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突圍。
更直接一點說,在產品、價格、渠道都基本同質化的環境下,除了CPC被動型搜索廣告,賣家其實可以加大主動型展示廣告的投入,通過站外引流、精準人群定向和多元化內容形式,增加品牌曝光,吸引更多潛在用戶的關注。
以某機械工具賣家為例,今年亞馬遜Prime Day活動期間,這位賣家通過亞馬遜DSP營銷,結合OTT視頻廣告,進一步創造品牌效應,在旺季來臨前鞏固市場地位,擴大目標受眾人群,提高消費者與品牌的黏性。最終,品牌搜索量提升4倍,新客銷售達80%。
搶佔先機:OTT強品牌曝光,滲透式捕獲站內流量
之前文章中,我們也經常提到,品牌化已經成為跨境電商不可逆的發展趨勢。因此,不論是對平臺賣家,或是獨立站賣家,這都是一場營銷能力的大比拼。不僅非常必要,而且是一個長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做沉澱經營。而站外引流、內容營銷、口碑營銷等,就是品牌化道路上最重要的幾個著力點。
事實上,品牌化升級之路,這個機械工具賣家其實也早已開始嘗試和探索。除了Always On的通過DSP進行精細化運營,此次Prime Day也首次採用了OTT的廣告形式,在旺季來臨前一個月,就早早地開啟了視頻的強品牌滲透和曝光。
此前有媒體做過相關統計,網際網路電視流媒體逐漸成為主流,相較於其他信息渠道,38%的消費者更容易從這些廣告中獲取品牌或商品信息,而這些流媒體服務和網際網路設備觀看的電視節目和電影,就被稱為OTT (Over-the-top)。
那麼,為什麼說亞馬遜OTT視頻廣告可以成為品牌和產品曝光的優質平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基於獨有的零售網站消費者數據,可以讓營銷過程中的人群定向更加精準;
其次,亞馬遜擁有超過50多種第三方Fire TV應用,再加上IMDb TV,有源源不斷的原創節目(包括體育、新聞、電影等)產出,且備受消費者喜愛,OTT視頻廣告就可以與這些高質量視頻內容一同展示;
第三,OTT視頻廣告的受眾絕大多數都是亞馬遜Prime會員,從而能夠保證獨有的Prime會員高觸達率;
最後,由於OTT視頻廣告在電影或電視內容中插播時是不可跳過的。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視頻觀看完成率可以高達97% ;
因此,就機械工具賣家的實際情況而言,由於賣家一直進行DSP投放,擁有基礎的用戶數據沉澱積累。根據這些消費者數據以及產品基本信息,通過定製化視頻素材,以OTT視頻廣告的形式,提前精準觸達最近一年內在亞馬遜上對汽配以及工具感興趣人群,並且觸達高黏性消費者及高端Prime會員。
與此同時,視頻末幀也設置了Biggest Sales文案露出,不僅僅可以加深品牌印象,同時又能循環提醒消費者促銷信息。
精準營銷:DSP+OTT雙管齊下,撒網式捕獲站外流量
而在接下來Prime Day正式來臨前的近兩周預熱時間,除了OTT視頻廣告的持續投放,策略層面也加大了在Consideration階段的預算投入。通過亞馬遜DSP廣告,引入站外流量,全面捕捉高相關度人群。
如我們上文所述,SP主動搜索的流量,一方面是有限的,另一方面這些消費者也相對理性、目標明確,因此轉化難度也更高。
而通過亞馬遜DSP廣告,我們則可以進行更多維度的人群定向,譬如:針對30天內,查看、瀏覽過汽車配件或工具的相關人群,當他們出現在站外任何位置,DSP都可以將廣告主動展示給他們,並將他們直接引導至店鋪詳情頁,形成站內站外的流量閉環。
同時,回歸流量本身,相對來說這些消費者尚未有明確的購買意向,可能還在貨比三家,因此,也比較容易被商品的折扣信息吸引,比起被動搜索的用戶,除了覆蓋面更廣,也更好轉化。
同時,在整個預熱階段,配合多套自定義素材,展現大促節點及折扣信息,也可以最大程度吸引消費者眼球。
突出重圍:PD收割轉化,品牌搜索量提升4倍
經過以上兩個階段,持續的品牌曝光以及站內站外引流,基本已經對核心人群包進行了篩選和測試,PD來之際,通過提高Conversion階段的預算投入,加強前期引流及預熱人群 Retargeting力度及觸達頻次。同時,在這個階段,亞馬遜還會自動抓取主推產品listing主圖、評論、星級,以更加原生的廣告形式來鼓勵消費者進行購買轉化,進行站內站外的流量收割。
由於,前期流量下沉和精準化運營,DSP+OTT的展示廣告搭配組合,最終也帶動了這個機械工具賣家,整個店鋪品牌搜索量提升4倍,新客銷售達80%。
不難發現,上層品牌曝光和拉新引流,不僅能夠增加銷售轉化,還能提高搜索權重、客戶質量,以及提升商品評論等。
當然,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流量貴、轉化難不可否認,但做跨境電商,一定不止於能在線上賣貨就行,而是需要不斷加強品牌建設和投入。挑戰與機會並存,如何找到品牌的流量?怎麼更好地維繫這些流量,真正做到把流量變「留量」?這就需要賣家,在運營過程中不斷滲透品牌化的理念,通過數據、技術的手段,去做個性化推薦和精準內容的分發運營,以及垂直化沉澱管理,從而提升品牌溢價,實現業務的增長。